- 年份
- 2024(14174)
- 2023(20307)
- 2022(17013)
- 2021(15561)
- 2020(12925)
- 2019(29476)
- 2018(29001)
- 2017(55752)
- 2016(29769)
- 2015(33384)
- 2014(33178)
- 2013(32837)
- 2012(30424)
- 2011(27449)
- 2010(27693)
- 2009(25709)
- 2008(24236)
- 2007(21425)
- 2006(18944)
- 2005(16974)
- 学科
- 济(127372)
- 经济(127234)
- 管理(86467)
- 业(84161)
- 企(68575)
- 企业(68575)
- 方法(56140)
- 数学(49284)
- 数学方法(48670)
- 中国(39096)
- 农(34343)
- 财(33277)
- 地方(30690)
- 业经(30262)
- 融(29751)
- 金融(29749)
- 银(28911)
- 银行(28869)
- 行(27791)
- 制(25145)
- 学(24438)
- 农业(23642)
- 贸(22667)
- 贸易(22645)
- 易(21882)
- 务(20544)
- 财务(20457)
- 财务管理(20415)
- 理论(20193)
- 技术(19539)
- 机构
- 大学(420591)
- 学院(419750)
- 济(172641)
- 经济(168991)
- 管理(166269)
- 理学(143480)
- 理学院(141967)
- 研究(139854)
- 管理学(139478)
- 管理学院(138737)
- 中国(110653)
- 京(89011)
- 科学(83829)
- 财(81262)
- 所(68557)
- 中心(66068)
- 农(65751)
- 财经(64740)
- 江(62321)
- 研究所(62124)
- 业大(60060)
- 经(58886)
- 北京(56438)
- 范(55800)
- 师范(55268)
- 经济学(53109)
- 州(51373)
- 院(51188)
- 农业(50990)
- 财经大学(48349)
- 基金
- 项目(285541)
- 科学(225741)
- 研究(210238)
- 基金(207853)
- 家(179974)
- 国家(178444)
- 科学基金(154751)
- 社会(134186)
- 社会科(127463)
- 社会科学(127432)
- 省(111226)
- 基金项目(109284)
- 自然(99419)
- 自然科(97184)
- 自然科学(97164)
- 教育(97001)
- 自然科学基金(95401)
- 划(93081)
- 资助(86307)
- 编号(85832)
- 成果(68948)
- 重点(63582)
- 部(63068)
- 发(62999)
- 创(59201)
- 课题(58896)
- 国家社会(55623)
- 创新(55221)
- 教育部(54810)
- 科研(54380)
- 期刊
- 济(188059)
- 经济(188059)
- 研究(126935)
- 中国(83081)
- 学报(63208)
- 管理(61180)
- 财(61046)
- 农(59410)
- 科学(58346)
- 融(50466)
- 金融(50466)
- 大学(48982)
- 教育(47868)
- 学学(45755)
- 农业(40421)
- 技术(37302)
- 业经(31724)
- 财经(31466)
- 经济研究(30568)
- 经(26907)
- 问题(24112)
- 图书(23720)
- 理论(20707)
- 业(20469)
- 技术经济(20190)
- 统计(19682)
- 商业(19669)
- 科技(18966)
- 实践(18869)
- 践(18869)
共检索到630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葛联迎 张培
数字普惠金融与消费扩容提质协同发展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2011-2021年的省域层面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省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与不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差距、农村居民消费差距的动态互溢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省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与不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差距和农村居民消费差距之间存在相互溢出效应。具体而言,省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对不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差距、农村居民消费差距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扩大消费差距),但相比较而言,省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对不同省域之间农村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影响更强。反过来,不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差距、农村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也会进一步拉大省际之间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差距。相比较而言,农村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更容易导致省际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的扩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万强 曾军 刘晓云 高华蕾 朱岩
文章以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实证模型,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空间效应以及区域异质性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在全国层面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维度差异,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使用深度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呈现“低—低”“高—高”集聚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相关部门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实施符合本地区发展特点的数字普惠金融战略,以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云 米双红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我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2011-2019年全国30个省区市(西藏、港澳台地区除外)的样本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GMM)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的功效,但存在区域异质性,相比较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所起到的功效更强。但是,在纳入城乡收入差距中介效应之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的功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综合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在高水平区域内,两者的综合效应依然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产生赋能作用,而在低水平区域,两者的综合效应不利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反而会带来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最后本文进一步从政府层面、金融机构层面和城乡居民自身层面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益明 李慧
本文通过对2005~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研究了普惠金融与收入差距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中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此外,普惠金融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随着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在正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缩小正规金融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但是该作用随着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削弱。当正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普惠金融与正规金融都能缩小收入差距,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文龙 唐湘
【目的/意义】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着巨大的收入差距问题,数字普惠金融是破除传统金融排斥,促进收入较低人群享受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未来实现金融扶贫和农村居民共享数字红利的重要途径,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方法】将机制分析与机制验证相结合,从乡村创业角度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结论/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缓解乡村融资约束,以推动乡村创业的方式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体现出数字红利的特征。为巩固我国扶贫攻坚成果,基于金融视角需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居民数字化素质培养和教育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游鲁昊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经济政策。本文基于2013—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从地理渗透性、人口可得性、使用情况和可持续性四个维度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明显地区差异,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呈梯度下降。同时本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呈"倒U型"关系,大部分省份处于倒U型左侧,且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本文认为我国应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尽快达到倒U型的右侧,并加大中西部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力度。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收入分配 城乡二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程欣炜 李婵娟
当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多维影响作用亟待检验,从而精准考察城乡二元消费环境受数字普惠金融的异质性、动态化影响。通过测度2011年至2020年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乡消费差距,考察数字普惠金融收敛城乡消费差距的直接作用、异质效果和外部干预。结果表明:中国城乡消费差距逐年缩小,数字普惠金融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中的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显著收敛城乡消费差距,二级指标中的使用深度扩大城乡消费差距,作用效果存在城市区域、城市等级和固有消费差距等异质性;同时,数字普惠金融收敛城乡消费差距具有积极的政策效应和空间效应,并受到劳动收入绩效差距和人口转移模式差异的调节。基于实证结果,从政策激励、分区发展、产品创新、环境优化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远 胡文馨 李俊峰
本文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经过内生性分析、稳健性检验以及机制分析,研究发现:首先,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了城乡家庭消费,但是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其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家庭消费差距,但是也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这一缩小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建设,一方面继续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软硬件建设,结合国家推出的新基建计划,不断提高中国信息化的水平,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坚实的软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应该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的力度和强度,努力补好这些地区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短板,为“能消费、方便消费”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居民 消费差距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建波 郭丽萍
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一直为国内外学术界密切关注,而普惠金融作为新兴概念,其发展如何影响收入分配差距还有待检验。本文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我国200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指数指标体系IFI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度量,指出普惠金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四种途径,并通过实证表明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在长期更为明显,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普惠金融完善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建波 郭丽萍
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一直为国内外学术界密切关注,而普惠金融作为新兴概念,其发展如何影响收入分配差距还有待检验。本文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我国200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指数指标体系IFI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度量,指出普惠金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四种途径,并通过实证表明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在长期更为明显,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普惠金融完善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水土 毛绍俊
本文综合考虑了移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测算出2011~2015年中国省际层面的综合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各地城乡差距,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综合普惠金融的发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外贸依存度、财政支出偏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除支持传统金融发展外,也应综合考虑移动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贡献,规范和扶持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充分发挥传统金融同线上移动互联网金融结合的优势,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啸 陈鑫
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创新,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已经迈入数字化时代。基于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检验普惠金融数字化进程中潜在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内部流动性低且空间上呈现稳定的二元格局;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相较传统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能改善所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还存在显著的全局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也有积极的影响,且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取决于其数字服务支持程度。上述结论较好地印证了G20数字普惠金融所倡导的数字化价值所在,为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经验证据。未来要以数字金融服务作为普惠金融发展重点,提高其在优化中国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亚平 魏立乾 罗剑朝
文章利用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下收入差距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1)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下,收入差距与农村经济增长呈“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122.03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对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抑制效应;而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跨越拐点122.03时,适度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2)2014年以后,中国所有省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均已跨越拐点,处于“U”型曲线递增区间。(3)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和协调配合使得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其中,覆盖广度作用最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影响最小。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调节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规避农村贫富差距过大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的抑制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德起 王世哲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依托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降低金融门槛,惠及农村低收入人群,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方向、机制与区域异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均以“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两种方式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更换计量模型或核心解释变量后结论依旧稳健,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区域差异明显,扩大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差距,显著缩小了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收入差距。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双陆 刘培培
数字普惠金融旨在为金融需求者提供一个普惠性的产品服务,促使传统金融转向开放、包容、普惠的"人本主义"经营理念。根据金融深化理论的观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门槛效应、减贫效应、排除效应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31个省级区域的泰尔指数,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收敛城乡收入差距;由于数字普惠金融会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出现内生性问题,用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得到一致可靠的计量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普惠金融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动态交互效应——基于金砖国家的实证考察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生产有资本替代效应吗?——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促进家庭消费水平吗——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省际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
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基于云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普惠金融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地方政府行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