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84)
2023(17278)
2022(13942)
2021(12588)
2020(10184)
2019(22594)
2018(22021)
2017(41848)
2016(22448)
2015(24545)
2014(24159)
2013(24143)
2012(22471)
2011(20406)
2010(20870)
2009(19708)
2008(19054)
2007(17450)
2006(15907)
2005(14595)
作者
(67197)
(56368)
(55842)
(52421)
(35415)
(27195)
(25255)
(21945)
(21555)
(20021)
(19303)
(18654)
(17960)
(17897)
(17511)
(17146)
(16584)
(16454)
(16251)
(16170)
(14183)
(13851)
(13744)
(12955)
(12775)
(12653)
(12539)
(12536)
(11300)
(11127)
学科
(103105)
经济(102988)
(94112)
(75319)
企业(75319)
管理(71701)
(48175)
方法(37540)
业经(35529)
中国(33058)
农业(32453)
数学(29239)
数学方法(29052)
(28765)
(27332)
金融(27332)
(25811)
银行(25761)
地方(25493)
(25034)
(23360)
(20352)
财务(20326)
财务管理(20306)
技术(19754)
(19328)
贸易(19309)
企业财务(19305)
(18802)
(17089)
机构
学院(329418)
大学(320396)
(142616)
经济(140003)
管理(128152)
研究(112556)
理学(109605)
理学院(108473)
管理学(107030)
管理学院(106428)
中国(93531)
(74046)
科学(67486)
(67216)
(64318)
(57650)
农业(57224)
业大(54560)
中心(53378)
研究所(52009)
(51886)
财经(50621)
(46035)
经济学(42957)
北京(41912)
(41402)
(39765)
(39271)
师范(39264)
经济学院(38947)
基金
项目(215358)
科学(170436)
研究(157044)
基金(156414)
(137274)
国家(135905)
科学基金(116833)
社会(103452)
社会科(97999)
社会科学(97972)
(86990)
基金项目(82712)
自然(73686)
自然科(72041)
自然科学(72023)
(71148)
自然科学基金(70806)
教育(68929)
编号(63206)
资助(62137)
(52116)
成果(49311)
重点(48096)
(47911)
(46813)
(46631)
创新(44052)
国家社会(43335)
课题(43034)
发展(41806)
期刊
(168596)
经济(168596)
研究(95040)
(74704)
中国(70433)
学报(52664)
(50173)
农业(50010)
管理(49626)
科学(49569)
(45490)
金融(45490)
大学(40304)
学学(38684)
业经(34050)
技术(28427)
教育(28315)
(26608)
财经(25219)
经济研究(25161)
问题(22504)
(21816)
技术经济(18498)
世界(17557)
(16732)
商业(16464)
(15925)
农村(15884)
(15884)
现代(15793)
共检索到511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和平  高越  
选取2011~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各维度均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中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西部和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单一门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振作用越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单一门槛,数字化程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大且越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和平  高越  
选取2011~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各维度均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中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西部和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单一门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振作用越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单一门槛,数字化程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大且越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和平  高越  
选取2011~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各维度均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中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西部和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单一门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振作用越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单一门槛,数字化程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大且越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艳  
文章使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数字普惠金融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提升了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主要是通过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效率来实现的。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影响最大,且该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更显著;同时,相对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饶萍  吴青  
文章选取2011—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中介效应和产权性质、信息披露质量对数字普惠金融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从全样本检验结果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程度加深能够给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带来正向影响;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来看,企业创新是数字金融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中介因子。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这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大。数字普惠金融会对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更大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水   张永奇  
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与建设农业强国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基于县域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采用2014—2021年县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技术效率却具有负向效果。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对东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明显高于西部县域。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要素流动壁垒造成的供需失衡是引致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差异的底层原因。第四,机制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生产要素集约化与数字素养提升两条路径对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论既为提高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政策启示,也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补充了经验证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翱祥  邓荣荣  
数字普惠金融正在逐渐改善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的融资困境,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东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出现负增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技术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负向的溢出效应;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分维度回归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建军  龚教伟  宋清华  
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各维度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最强的是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深度,其次是数字化程度,最后是覆盖广度。同时,数字化普惠信贷和保险的发展对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挥了显著的协同效应。第二,在自然资源禀赋好和农业生产模式先进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产业和区域间的流动与技术扩散,发挥生产前沿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拉动效应,进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此,应大力提高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充分考虑农业要素禀赋差异而因地施策,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凯诚  张玉臣  彭耿  
基于2011—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以及运用DID和工具变量法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显著降低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抑制效应还表现在对技术效率和科技进步效率的影响上。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仅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效应,使用深度仅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产生抑制效应,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则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科技进步率均产生抑制效应。第二,数字普惠金融抑制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可以通过"资源竞争假说"解释。第三,城市行政级别不同,数字普惠金融与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相同、作用机制不同。因此,需针对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差异化政策,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业数字技术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霖  邓伟平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金融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金融发展水平短期内不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长期内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既是金融发展的短期原因,也是影响金融发展的长期原因。鉴于农村金融具有"需求导向"特征,应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素质等方式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农村金融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贺  龙海明  
以2011—2021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PKU-DFIIC)匹配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显著提升企业TFP。该影响具有延续性且呈现动态衰减趋势。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有效改善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信息差”,压缩企业融资成本;资金流入企业后持续发挥蓄水池效应并便利企业研发创新,最终促进企业TFP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伴随数字金融发展,国有、大型、高成长性企业TFP提升尤其明显。此外,适度有效的金融监管、优质的营商环境也是释放数字金融服务功能的有利条件。研究结论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硕   宋兰旗   刘金  
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的方法测算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同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定量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GTFP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会提升本地区GTFP,还有助于提升邻近地区的GTFP,并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机制分析方面,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碳排放强度和技术创新影响GTFP。在碳减排和创新环境的支持下,可以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GTFP的提升力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殷晶晶  陈欢  李丹  
利用中国2011-2016年城市面板数据,以企业家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为中介变量,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在控制内生性、更换金融发展指标以及剔除特定样本等稳健性检验以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会通过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且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企业家精神承担了部分中介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技术进步上。该结论进一步丰富了数字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为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锋  马敬桂  胡琴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改善农业资源配置、加大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文章在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提出对应的研究假说,借鉴交互项和中介效应模型引入资源配置和经营规模作为影响机制变量,利用2008—2017年的中国30个省(市、区)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和广义矩估计实证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直接的提升效应,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营规模间接提高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控制内生性采用广义矩估计后上述结果仍然显著;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配置(经营规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传导机制。研究结果不仅能够有助于理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荣华  李斯林  余红心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使用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企业家精神的角度,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企业家精神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且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更明显。因此,本文建议实行区域差异化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加大对非国有企业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大力培育与弘扬企业家精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