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0)
- 2023(16754)
- 2022(13360)
- 2021(12080)
- 2020(9673)
- 2019(21391)
- 2018(20876)
- 2017(39651)
- 2016(21144)
- 2015(23527)
- 2014(23417)
- 2013(23122)
- 2012(21411)
- 2011(19289)
- 2010(20061)
- 2009(19287)
- 2008(18767)
- 2007(17340)
- 2006(15737)
- 2005(14938)
- 学科
- 济(96524)
- 经济(96382)
- 业(89228)
- 企(80908)
- 企业(80908)
- 管理(79774)
- 业经(35733)
- 中国(32606)
- 财(31759)
- 农(30699)
- 方法(30686)
- 融(28072)
- 金融(28069)
- 制(26749)
- 银(26725)
- 银行(26711)
- 行(25933)
- 地方(24600)
- 务(22745)
- 财务(22703)
- 财务管理(22671)
- 农业(22115)
- 数学(21960)
- 数学方法(21782)
- 企业财务(21543)
- 技术(19514)
- 体(18887)
- 和(17769)
- 理论(17717)
- 策(16900)
- 机构
- 学院(308103)
- 大学(300584)
- 济(131304)
- 经济(128536)
- 管理(119571)
- 研究(103299)
- 理学(100091)
- 理学院(99071)
- 管理学(97875)
- 管理学院(97276)
- 中国(88051)
- 财(67103)
- 京(64558)
- 科学(57916)
- 所(51394)
- 财经(50934)
- 江(50335)
- 中心(48810)
- 农(48505)
- 经(45943)
- 研究所(45292)
- 北京(41355)
- 州(40732)
- 经济学(39574)
- 业大(39550)
- 范(38734)
- 师范(38393)
- 院(37514)
- 财经大学(37281)
- 农业(37165)
- 基金
- 项目(190711)
- 科学(151948)
- 研究(147286)
- 基金(136932)
- 家(116396)
- 国家(115215)
- 科学基金(100876)
- 社会(95383)
- 社会科(90541)
- 社会科学(90521)
- 省(76926)
- 基金项目(71482)
- 教育(66072)
- 划(62007)
- 编号(61074)
- 自然(61040)
- 自然科(59496)
- 自然科学(59483)
- 自然科学基金(58474)
- 资助(54537)
- 成果(49945)
- 发(46120)
- 创(43074)
- 重点(42740)
- 课题(42483)
- 制(41694)
- 部(41590)
- 业(39808)
- 国家社会(39599)
- 创新(39433)
- 期刊
- 济(162181)
- 经济(162181)
- 研究(97755)
- 中国(72146)
- 财(56002)
- 管理(51804)
- 农(47576)
- 融(45177)
- 金融(45177)
- 学报(39455)
- 科学(39427)
- 教育(34378)
- 农业(31822)
- 大学(31237)
- 学学(29208)
- 业经(29130)
- 技术(28712)
- 财经(26189)
- 经济研究(24542)
- 经(22613)
- 问题(20273)
- 业(18408)
- 技术经济(16604)
- 贸(15891)
- 现代(15844)
- 财会(15267)
- 世界(15188)
- 商业(14922)
- 国际(14818)
- 会计(14142)
共检索到501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先明 刘韫尔
金融歧视下的资源错配,已成为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如何突破这一约束,融合“普”与“惠”的数字普惠金融被寄予厚望。本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内涵与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金融资源的诉求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利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中小企业发展调研数据,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景气提升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景气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都能促进中小企业景气指数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从而提高融资匹配度,由此提升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特别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景气的提升作用具有“均衡器效应”,景气状况较差的中小企业能够从中获益更多。为此,应当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借助其抑制金融资源错配功能,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提升其发展中的景气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缙 高婷婷 石鑫 史乐峰
从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作用效力视角,即从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外部环境等4个角度,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如何高效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机制;并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指数、要素市场化指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基础上,以2011—2020年999家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述作用机制,及其在行业、规模和区位差异等方面的异质性影响。这为解决当前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中面临的融资约束、创新型人才缺乏、数字化转型等问题提供了富有实践意义的切入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靖宇 余莉娜 杨轩宇
在我国致力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中小企业能否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宏观经济实现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中小企业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化转型都能显著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还通过赋能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间接促进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鹏翼 李善民
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其在创造社会财富、提供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需要认真对待。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缺口 信贷分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文君 李黎
文章以2012—2021年非金融业企业数据为样本,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异质性特征以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杠杆操纵水平,并且主要通过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发挥效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高战略差异度、高科技行业以及低分析师关注度的组中,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杠杆操纵具有更显著的负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资源效应与治理效应特征,即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境、提高企业治理能力的方式抑制杠杆操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澎涵 杨有振 范瑞
以2011—2015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投资效率;在机制检验中发现,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变量发挥中介影响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情况下对中小企业效率提升作用有所不同,对所属区域城镇化率较低、过度投资、非国有、所属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行业、所属区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提升作用较大。通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研究有助于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并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刚 陈迪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文章以2011—2021年国内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监管和政府补贴在其中发挥了积极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效应因所在行业、地区和所有权属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获宝 敬卓尔 惠丽丽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普惠金融引发了我国金融业的巨大变革,对企业融资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选取2011-2020年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加快了中小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该效应主要体现在杠杆不足的企业中;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减少短贷长投行为,加快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错配程度较高、高管有金融背景、处于传统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和金融监管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在资本结构调整方面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为评估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经济影响增添了新的证据,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平 豆俊霞
以2011~2018年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且对非国有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积极作用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更显著。因此,应当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改善地区制度信用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红伟 王莉莉 陈小辉
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促进中小企业生存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的2014—2021年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中小企业生存能力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小企业生存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小企业生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一结论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具有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代理成本节约效应,即数字经济通过优化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和外部融资环境缓解融资约束,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和管理者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降低代理成本,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生存。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和管理效率高的中小企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鹏翼 李善民
一、金融抑制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20世纪70年代初,以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肖和麦金农认为,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的—个共同特征,金融抑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尚蔚 李肖林
该文从实证角度,分析金融抑制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在对相关文献和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采集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相关衡量指标,对金融抑制和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对金融抑制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当前我国仍存在较强的金融抑制,金融环境尚需优化;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弱;金融抑制与企业融资能力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明显的协整关系;造成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抑制;放开金融管制、促进金融深化,方能激发金融活力,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关键词:
金融抑制 中小企业 融资能力 协整检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齐鲁壮 梁琳 梁鹏
本文匹配了省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上市公司数据,将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委托理财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抑制企业委托理财行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减少超额银行信贷、降低金融回报率、缩减影子银行规模,从而抑制企业委托理财;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融资约束较低、企业内部风险较低、外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国有企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中,该抑制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项春艳 谢睿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与新兴科技结合的产物,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基于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企业“脱实向虚”存在抑制作用。进一步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改善传统金融中所存在的“领域错配”问题,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在中小城市展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促进企业的实业化投资,以及抑制企业金融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