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2)
2023(9713)
2022(7120)
2021(6171)
2020(4776)
2019(10539)
2018(9738)
2017(19757)
2016(10095)
2015(10777)
2014(10811)
2013(10670)
2012(10035)
2011(8852)
2010(9115)
2009(8834)
2008(7569)
2007(6846)
2006(5933)
2005(5684)
作者
(29236)
(24299)
(24103)
(23260)
(15214)
(11682)
(11128)
(9364)
(9223)
(8673)
(8384)
(8036)
(7768)
(7757)
(7756)
(7696)
(7180)
(6890)
(6835)
(6786)
(6048)
(5777)
(5773)
(5638)
(5478)
(5474)
(5411)
(5246)
(5011)
(4784)
学科
(46957)
经济(46916)
(31585)
管理(28645)
(25568)
金融(25568)
(25490)
企业(25490)
(22781)
银行(22769)
(22132)
方法(19217)
中国(18894)
数学(17477)
数学方法(17349)
(14884)
业经(14040)
(11781)
地方(11561)
(11196)
中国金融(11154)
产业(10418)
(10015)
财务(9998)
财务管理(9981)
企业财务(9645)
信息(9023)
总论(8720)
信息产业(8651)
农业(8558)
机构
大学(142186)
学院(142038)
(64217)
经济(63018)
管理(52025)
研究(48522)
理学(44745)
理学院(44277)
中国(43884)
管理学(43547)
管理学院(43286)
(32931)
(28376)
科学(27561)
财经(26144)
中心(24781)
(23903)
(23688)
(23658)
经济学(22467)
研究所(21508)
(20798)
经济学院(20633)
(19938)
财经大学(19887)
金融(19600)
业大(19525)
农业(18524)
(18481)
银行(17833)
基金
项目(97463)
科学(77485)
基金(72948)
研究(70270)
(64060)
国家(63550)
科学基金(54834)
社会(47993)
社会科(45953)
社会科学(45944)
(37637)
基金项目(37372)
自然(33551)
自然科(32874)
自然科学(32868)
自然科学基金(32341)
(30986)
教育(30951)
资助(29648)
编号(26589)
重点(22101)
成果(21840)
国家社会(21730)
(21550)
(21337)
(21250)
创新(19914)
(19901)
科研(18812)
教育部(18703)
期刊
(63816)
经济(63816)
研究(44185)
(31483)
金融(31483)
中国(28291)
(25800)
学报(24113)
(21450)
科学(19962)
管理(19204)
大学(18293)
学学(17344)
农业(13551)
财经(13515)
经济研究(12330)
(11618)
教育(11217)
技术(10330)
业经(9520)
问题(8055)
理论(7641)
统计(7570)
(7105)
(7048)
(6883)
图书(6851)
实践(6836)
(6836)
技术经济(6656)
共检索到219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傅利福  厉佳妮  方霞  韦宏耀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广义Bonferroni曲线测度社会包容度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一元并行多重中介模型、FY分解方法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理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存在明显的边际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财富渠道和创新渠道显现,金融渠道传导作用有限;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贡献度总体上升,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贡献率增长最快。究其原因,地区人均GDP、城镇化率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区域差异,使得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效能存在明显的区制转换效应。本文可为数字普惠金融政策提供量化分析,也为理解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效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傅利福  厉佳妮  方霞  韦宏耀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广义Bonferroni曲线测度社会包容度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一元并行多重中介模型、FY分解方法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理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存在明显的边际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财富渠道和创新渠道显现,金融渠道传导作用有限;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贡献度总体上升,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贡献率增长最快。究其原因,地区人均GDP、城镇化率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区域差异,使得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效能存在明显的区制转换效应。本文可为数字普惠金融政策提供量化分析,也为理解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效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荣增   蔺四海   何春  
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化时代金融创新的产物,能够在公平、正义和环境多个方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9年28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绿色包容性增长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效促进了绿色包容性增长,并且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是通过影响科技创新、大众创业和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包容性增长,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大规模城市和高科教水平城市的作用较大。为此要加强各区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荣增   蔺四海   何春  
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化时代金融创新的产物,能够在公平、正义和环境多个方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9年28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绿色包容性增长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效促进了绿色包容性增长,并且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是通过影响科技创新、大众创业和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包容性增长,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大规模城市和高科教水平城市的作用较大。为此要加强各区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文辉   龚灵枝  
在金融科技创新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限制,帮助广大群体实现金融包容和经济普惠性。中国区域间的金融资源配置存在显著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增长效应、包容效应和减贫效应,对构建更加公平的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数字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和测度,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数字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的挑战与对策三个方面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梳理与述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北伟  李霁雯  
本文利用2011~2021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效应、地区异质性和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和促进社会公平3个方面促进包容性增长。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水平的促进效果比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传导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来提高包容性增长水平,且数字普惠金融在人力资本程度较低的地区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来加快实现社会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勋  万广华  张佳佳  何宗樾  
人类正在经历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巨大且深远。中国尤其得益于互联网革命,使得中国实现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结合,评估互联网革命所推动的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基于分样本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的数字金融不但在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更快,而且显著提升了家庭收入,尤其是对农村低收入群体而言。可见,数字金融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其次,对于数字金融至包容性增长的传导机制,本文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帮助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创业行为,并带来了创业机会的均等化。最后,通过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特别有助于促进低物质资本或低社会资本家庭的创业行为,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红梅  赵军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和共同富裕愿景下,使用2011—2019年281个地级市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与产业结构的交互效应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社会福利公平性三个维度构建地级市层面的包容性增长评价体系,并从地级市和省级两个层面刻画包容性增长的演变特征;其次,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分位数模型和交互项效应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作用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包容性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能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二者具有协同效应。因此,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统筹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政策效果、提升机会公平程度,从而有效地促进包容性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李柳颍  
虽然学界已开始认识到数字普惠金融是实现我国农村包容性增长的有效途径,却尚未有人利用微观数据探索其中的影响机制。鉴于此,本文基于京津冀2 114位农村居民调查数据,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中数字支付服务、数字投资服务和数字借贷服务的使用情况以及数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等四个维度对农村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除数字投资服务的使用情况外,其余三个维度均对农村包容性增长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且数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可通过影响另外两个维度间接推动农村包容性增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唐红梅   赵军   方芳  
本文使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结构性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家庭收入、能力、保障等)的影响基本表现为劣势群体获益较多的普惠红利,但包容性增长状况较差的家庭获益相对较少。普惠金融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机制包括创业、就业、金融素养和发展型消费,作用机制对不同群体也存在结构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传统和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发展能够增强对包容性增长的正向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渌洋   鲁邦克   陈琦  
文章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机会获得和经济成果共享三个维度构建了测度经济包容性增长指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21年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水平进行了度量,进一步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不均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邻近地区会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从短期和长期效应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贝多广  张锐  
包容性增长和普惠金融这两个概念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在我国的特定国情下,如何制定包容性增长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本文结合包容性增长和普惠金融的内涵进行辨析,认为普惠金融是在包容性增长的范畴之内,是包容性增长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一项具体措施。本文分析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探讨了在包容性增长背景下政府应如何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贝多广  张锐  
包容性增长和普惠金融这两个概念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在我国的特定国情下,如何制定包容性增长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本文结合包容性增长和普惠金融的内涵进行辨析,认为普惠金融是在包容性增长的范畴之内,是包容性增长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一项具体措施。本文分析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探讨了在包容性增长背景下政府应如何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国根   蒋诗泉   赵春艳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实现了稳步提升,空间上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分布态势;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的正向作用具有双重门槛特征,当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介于第一门槛和第二门槛之间时,其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最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郝云平  雷汉云  董永亮  
为了探索普惠金融与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利用西部地区1981~2015年包容性经济增长数据,构造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动态面板差分GMM估计方法,考察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解释了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另外,本文还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增长效应以及普惠金融包容程度测量,同时衡量了包容性经济增长对普惠金融的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地理维度的服务渗透性包容性程度更高,而包容性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群体从普惠金融中获益更多,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