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99)
- 2023(18180)
- 2022(15049)
- 2021(13933)
- 2020(11522)
- 2019(26517)
- 2018(25766)
- 2017(50429)
- 2016(26507)
- 2015(29788)
- 2014(29490)
- 2013(28847)
- 2012(26324)
- 2011(23436)
- 2010(23418)
- 2009(21840)
- 2008(20395)
- 2007(17818)
- 2006(15406)
- 2005(13422)
- 学科
- 济(108103)
- 经济(107977)
- 业(78786)
- 管理(77939)
- 企(64939)
- 企业(64939)
- 方法(52987)
- 数学(47041)
- 数学方法(46496)
- 中国(33630)
- 融(30231)
- 金融(30229)
- 财(30031)
- 银(28810)
- 银行(28776)
- 农(27820)
- 行(27615)
- 业经(26075)
- 制(22905)
- 地方(21183)
- 务(20365)
- 财务(20292)
- 财务管理(20247)
- 贸(19846)
- 贸易(19830)
- 学(19791)
- 企业财务(19329)
- 易(19260)
- 农业(18637)
- 理论(18074)
- 机构
- 大学(372406)
- 学院(369452)
- 济(152574)
- 管理(152349)
- 经济(149407)
- 理学(132087)
- 理学院(130775)
- 管理学(128541)
- 管理学院(127879)
- 研究(117076)
- 中国(97423)
- 京(77176)
- 财(72746)
- 科学(68659)
- 财经(59124)
- 中心(56902)
- 所(55577)
- 经(53966)
- 农(53667)
- 业大(52075)
- 江(51900)
- 研究所(50548)
- 北京(48552)
- 经济学(47555)
- 范(45960)
- 师范(45545)
- 财经大学(44613)
- 经济学院(43246)
- 州(42973)
- 院(42889)
- 基金
- 项目(257306)
- 科学(203986)
- 基金(189726)
- 研究(189412)
- 家(163848)
- 国家(162273)
- 科学基金(141677)
- 社会(121838)
- 社会科(115686)
- 社会科学(115654)
- 基金项目(100135)
- 省(98568)
- 自然(91406)
- 自然科(89329)
- 自然科学(89308)
- 自然科学基金(87715)
- 教育(86689)
- 划(82653)
- 资助(78534)
- 编号(76985)
- 成果(61090)
- 部(57210)
- 重点(56536)
- 创(53805)
- 发(53592)
- 课题(51338)
- 国家社会(50853)
- 创新(50196)
- 教育部(50118)
- 科研(49399)
- 期刊
- 济(156600)
- 经济(156600)
- 研究(110299)
- 中国(66731)
- 财(55462)
- 管理(54308)
- 学报(54233)
- 科学(50409)
- 融(49788)
- 金融(49788)
- 农(47441)
- 大学(42519)
- 学学(40078)
- 教育(35789)
- 农业(32110)
- 技术(31627)
- 财经(29147)
- 经济研究(25515)
- 业经(25233)
- 经(24742)
- 问题(20026)
- 理论(19723)
- 图书(18982)
- 实践(18050)
- 践(18050)
- 技术经济(17548)
- 统计(17061)
- 科技(16540)
- 商业(16531)
- 业(16406)
共检索到538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志峰 曾莹芳 张婷婷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和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工具变量回归和稳健性检验均不改变本文主要结论。进一步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机制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增强金融可得性来促进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而由于存在“数字排斥”现象,并没有通过提高居民金融素养产生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在城镇、西部地区及高教育水平的家庭更为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粟勤 邓小艳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三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logit模型,分析了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和参与深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社会互动通过信息获得机制、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高作用机制影响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互动对50岁以上的户主家庭、城市居民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果为研究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视角,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需重视社会互动的信息获得机制,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粟勤 邓小艳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三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logit模型,分析了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和参与深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社会互动通过信息获得机制、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高作用机制影响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互动对50岁以上的户主家庭、城市居民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果为研究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视角,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需重视社会互动的信息获得机制,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乔杨 张浩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Probit模型、Ols模型、Sobel检验法以及KHB分解法,分析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通过财富效应与风险效应提高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可能性,并提高家庭商业保险保费支出以及家庭商业保险总保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信息渠道在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与家庭商业保险参与间起到中介作用;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在非农业户口家庭、中东部地区家庭、资产水平较高的家庭中更为显著。最后提出普及大众金融知识教育、推动相对落后区域金融发展、加强信息渠道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商业保险参与 信息渠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昭 蒋佳伶 杨阳 宋晓巍
本文运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极大似然方法,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家庭正规金融市场参与及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网络资源越广的家庭,其参与正规金融市场的概率会提高,其配置于风险资产尤其是股票资产的比例会增加。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社会网络对家庭参与正规金融市场及风险资产持有比例的正向影响,为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益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正规金融市场参与 资产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志超 张诚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宗教信仰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宗教信仰会显著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同时会显著促进家庭参与股票市场,而且宗教信仰会提升家庭持有风险资产和股票资产的比重。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互动会显著促进有宗教信仰的居民参与金融市场和持有风险资产,人力资本积累是推动宗教信仰者参与金融市场的重要原因,信仰不同宗教的家庭对金融市场参与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金融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时需充分考虑信仰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
信仰 金融市场参与 金融资产选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强 陈山漫 童湛雅
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有着显著的影响。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风险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家庭风险资产投资,并通过信贷服务传导机制拓展家庭投资理财边界;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较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影响效应更显著。要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应进一步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多维度提升居民的数字金融素养,共享数字红利。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风险资产 信贷服务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光 陈聪 郭雅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形成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和2019年两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口流动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对50岁以上的户主家庭和城市居民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促进作用更大;同时,人口流动通过影响家庭的社会互动和风险偏好,进而提升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水平。鉴于已有文献鲜有从人口流动视角研究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问题,研究结论丰富了相关文献,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优化人口流动机制、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汪莉 马诗淇 叶欣
后疫情时代,无接触金融服务需求凸显,我国家庭多样化金融投资意愿强烈。而数字普惠金融成本可负担、覆盖范围广、服务多元化等特点恰与日益增长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活动以实现财富增值保值的需求相契合。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2011、2013、2015、2017四年的家庭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家庭持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比例,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降低是主要影响机制。结构上,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支付和信用服务均促进了家庭投资风险性金融资产;异质性上,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我国农村地区、东部地区、高收入群体及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的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比例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宇 贾蓉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Probit和Tobit模型研究了养老压力对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养老压力越大,即家庭中未参与养老保险的老人数量越多,家庭参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可能性越低,风险金融资产占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也越低;户主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受养老压力的影响更大;家庭预防性储蓄增多可以减弱养老压力对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增加养老保险覆盖率,进而使更多家庭参与金融市场,从而获取较高投资收益。
关键词:
养老压力 家庭金融 风险金融资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碧云 徐毓飞 张凌霜
文章使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了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概率以及深度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现象在城镇地区、东部地区、工作在体制外、不存在隔代抚养的家庭更加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该抑制作用通过预防性储蓄效应和母亲的工资性收入效应共同发挥作用,具体影响机制表现为:父母因需要给儿子结婚准备婚房、婚车、彩礼,需要给女儿准备嫁妆而有预见地增加预防性储蓄,未成年子女数量越多的家庭预防性储蓄增加更多;同时,未成年子女数量越多,家庭母亲照料需求增加,母亲工资性收入减少导致家庭总收入减少。未成年子女数量通过两方面的影响机制最终使得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概率和深度均显著减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颖 张高明 孙婉若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评析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家庭金融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提高家庭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并且对家庭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在使用工具变量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更为明显,可见数字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和普惠性对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有一定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增收效应"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家庭的收入,通过"教育效应"来提高家庭的金融素养,从而实现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红伟 何冠霖
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显著正相关,即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越高地区的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可能性越高、参与程度越深、风险金融资产持有多样性越高,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主要是金融可得性的提升以及交易成本的下降。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缩小了城乡家庭之间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差异,但地区差异依旧明显,这与东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覆盖面和渗透度存在差异有关。鉴于此,应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全国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和普及居民金融知识,提倡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多样化,避免家庭投资出现极端化现象。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息晨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调查数据,考察心理健康状况对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的心理状况从参与决策到参与深度两方面显著促进了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风险态度的改变是上述结果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则表明,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婚姻状态差异、生命周期差异及城乡二元差异。本文对于从心理健康角度破解"有限参与之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重视居民心理健康的相关政策制订,进而对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金融市场参与 风险态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秋兰 张邦辉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是其中重要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引入多维集体主义文化,探讨家庭风险金融"有限参与"这一经典议题。研究发现:多维集体主义文化对中国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减轻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同样成立。路径分析表明,集体主义文化会使家庭偏好高风险并促进家庭社会互动,从而促使其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结论表明完善的资本市场政策需要充分考虑文化与观念因素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促进家庭消费水平吗——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健康风险、养老保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家庭金融文化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
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资产投资——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房产持有视角下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数字普惠金融、受教育水平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背景风险对中国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影响——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知识如何影响家庭参与理财市场?—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家庭创业吗?——基于CFPS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