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2)
2023(12817)
2022(10053)
2021(8733)
2020(7489)
2019(16850)
2018(16117)
2017(32064)
2016(17138)
2015(19318)
2014(19461)
2013(19566)
2012(18448)
2011(16742)
2010(16943)
2009(16554)
2008(15746)
2007(14302)
2006(12252)
2005(11180)
作者
(50214)
(41869)
(41704)
(39904)
(26657)
(20180)
(19458)
(16269)
(16038)
(14844)
(14244)
(14185)
(13394)
(13186)
(13053)
(12960)
(12633)
(12367)
(12213)
(12080)
(10286)
(10209)
(10146)
(9673)
(9509)
(9458)
(9221)
(9140)
(8358)
(8256)
学科
(83071)
经济(82995)
(52324)
管理(49468)
(40957)
企业(40957)
方法(40007)
数学(36678)
数学方法(36445)
(28544)
金融(28542)
(26974)
银行(26953)
中国(26930)
(25918)
(23144)
(19670)
地方(19519)
业经(19057)
(18049)
(15855)
财务(15832)
财务管理(15793)
企业财务(15123)
(15009)
贸易(15001)
(14564)
农业(13627)
(13011)
产业(12512)
机构
大学(254232)
学院(252902)
(110885)
经济(108641)
管理(98984)
理学(84930)
理学院(84046)
管理学(82847)
管理学院(82363)
研究(81250)
中国(72208)
(54435)
(51595)
科学(46875)
财经(43633)
中心(41254)
(40066)
(39646)
(39527)
(37520)
经济学(36611)
研究所(36220)
业大(34308)
经济学院(33663)
财经大学(32780)
北京(32472)
农业(31252)
(30798)
(30705)
师范(30410)
基金
项目(167405)
科学(132837)
基金(123579)
研究(123251)
(105932)
国家(105074)
科学基金(91167)
社会(81044)
社会科(77131)
社会科学(77111)
基金项目(64816)
(64672)
自然(56777)
教育(56111)
自然科(55476)
自然科学(55460)
自然科学基金(54513)
(54227)
资助(51255)
编号(49963)
成果(40417)
(38036)
重点(37697)
(36570)
(35073)
国家社会(34450)
课题(33588)
教育部(33188)
创新(32906)
科研(32528)
期刊
(113118)
经济(113118)
研究(75731)
中国(45494)
(44188)
金融(44188)
(42374)
学报(36228)
(34514)
科学(32775)
管理(32074)
大学(27469)
学学(25974)
财经(22146)
农业(22018)
技术(20250)
教育(19825)
经济研究(18868)
(18784)
业经(17400)
问题(15087)
理论(14015)
统计(13614)
技术经济(13205)
(12962)
实践(12763)
(12763)
(12418)
商业(11945)
(11794)
共检索到375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甜  李文芳  
当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给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算出中国2011—2019年31个省市的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通过相关检验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其的影响,以及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更充分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促进区域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但是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政府监管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这种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完善监管系统、提升政府信息透明度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等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述军  庄须娟  李文君  
采用2005—2016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四部门间的传染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区域金融风险部门间传染的过程中,四部门之间存在着多条风险传染路径,金融部门在传染机理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部门受其他部门的风险传染并且也影响其他部门;近年,家庭部门面临的风险增大,对其他部门风险传染的效应也较强,且家庭部门最易受其他部门的风险传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发挥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本文使用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即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升级区域支付清算体系;提高区域财富管理能力等。在考虑了内生性等因素后,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高了区域创新水平,且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均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人力资源积累,提高区域创新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张羽  
本文从银行体系经营状况、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制度的变迁出发,对辽宁省区域金融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目前辽宁省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金融风险,并提出了构建辽宁省区域金融安全区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诗伟  朱业  
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中国16个省市2009~2013年的区域金融风险指数,构建空间Dubin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区域金融风险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产业集中会加大区域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发展还加剧了金融风险溢出;金融业规模的整体提升有利于抑制金融风险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开放与政府干预也是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欧阳资生   熊家毅   马文博  
数字金融的发展为我国传统金融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金融的跨区特性加大了区域金融风险隐患。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省级经验数据,构建区域金融风险综合指数,研究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内金融风险同时受到本区域内和相邻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的双重影响;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内金融风险存在激化作用,对区域外金融风险存在跨区域抑制作用;在上述两方面共同作用下,数字金融发展最终抑制了区域金融风险。同时,数字金融通过推动地方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区域金融风险,通过加剧地区金融竞争激化区域金融风险。最后,东部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其区域金融风险的抑制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可为相关部门制定金融稳定政策,继续推动数字化发展战略,实现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  张占斌  
数字金融的发展在缓解资金约束、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可能由于数字技术和数字金融的特征而放大金融风险。本文选择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社会过滤因子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增加区域金融风险水平。在两个社会过滤变量中,在市场化水平越高的地区,有更强的金融创新风险抵御能力,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的正影响越弱;房价上涨率对数字金融与区域金融风险关系也存在逆向调节作用,但仅在股票市场领域成立,针对银行业、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三个领域风险并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升市场化水平、将房价上涨率控制在合理区间有助于化解数字金融发展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培  叶永刚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再思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是需要建立在定量分析框架基础之上的。本文利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框架对东亚及东南亚有关国家的宏观金融风险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论显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系统性风险对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影响早在2006年就初现端倪,一些国家的宏观金融风险在显著增大的同时还显现出高度的相关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彭浬  谢梦园  
依据中国大陆31个省(市)级行政区2013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的面板数据,构建单因素、多因素、交互效应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其影响最大,且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敏感度最高,金融市场预期对金融结构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彭浬  谢梦园  
依据中国大陆31个省(市)级行政区2013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的面板数据,构建单因素、多因素、交互效应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其影响最大,且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敏感度最高,金融市场预期对金融结构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军  王敏  
资产负债表分析法(Balance Sheet Approach)是IMF开发并致力推广的宏观审慎分析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首次尝试将该方法运用于我国的区域金融风险分析。通过建立包括公共部门、政策性银行、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银行、大中型企业、私人及小型企业在内的六部门资产负债表头寸矩阵,全面考察了2005年至2009年被考察区域的宏观经济金融各部门在期限错配、清偿力和资本结构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并指出地方法人银行的期限错配、金融部门债权过于集中及大中型企业杠杆率提高等问题可能加剧区域经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清  蔡则祥  
在对区域金融风险本质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造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粗集方法约简、根据模糊数层次模型(FAHP)对"长三角"区域两省一市的金融稳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益平  
普惠金融作为一种金融服务业态,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能在较大范围上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刚刚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本文对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市场化和政策结合情况,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等作了研究,对正在或准备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卫晓锋  
数字技术以其成本低、覆盖广等优势推动我国普惠金融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了传统普惠金融存在的信用采集难、成本高等困难,降低了普惠金融推广中的部分风险。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为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普惠金融监管带来困难。目前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针对数字技术下产生的风险和监管研究有待加强,实践中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框架仍需进一步完善。从数字普惠金融的基本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了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目前监管状况,并从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结合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存在的各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历史发展,论证了监管的必要性,探索构建了相应的监管框架,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益平  
普惠金融作为一种金融服务业态,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能在较大范围上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刚刚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本文对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市场化和政策结合情况,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等作了研究,对正在或准备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