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5)
2023(18498)
2022(14899)
2021(13627)
2020(11141)
2019(25064)
2018(24539)
2017(47368)
2016(24785)
2015(27289)
2014(26893)
2013(26611)
2012(24457)
2011(21852)
2010(22068)
2009(20704)
2008(19518)
2007(17506)
2006(15528)
2005(14018)
作者
(68311)
(57264)
(56834)
(53598)
(36070)
(27323)
(25853)
(22337)
(21903)
(20175)
(19494)
(19187)
(17880)
(17793)
(17539)
(17531)
(16892)
(16488)
(16478)
(16411)
(14022)
(13880)
(13878)
(13354)
(12885)
(12811)
(12668)
(12558)
(11394)
(11253)
学科
(112509)
经济(112397)
(99051)
(80182)
企业(80182)
管理(79703)
(48964)
方法(44113)
业经(36628)
数学(35562)
数学方法(35150)
中国(34573)
农业(32937)
(31336)
(27623)
金融(27622)
地方(26993)
(26224)
银行(26209)
(25395)
(24359)
(22120)
财务(22069)
财务管理(22039)
企业财务(20915)
技术(20773)
(19624)
贸易(19605)
(19072)
理论(18216)
机构
学院(350900)
大学(341519)
(152558)
经济(149715)
管理(142884)
理学(122673)
理学院(121530)
管理学(119783)
管理学院(119120)
研究(112023)
中国(93572)
(70156)
(69737)
(64995)
科学(63960)
财经(55174)
中心(55035)
(53690)
(53683)
业大(51611)
(50256)
农业(49442)
研究所(48112)
经济学(46108)
北京(43345)
(43140)
(42820)
师范(42430)
经济学院(41707)
财经大学(40613)
基金
项目(233120)
科学(186866)
研究(175953)
基金(170648)
(146028)
国家(144629)
科学基金(127620)
社会(116112)
社会科(110101)
社会科学(110076)
(93186)
基金项目(90297)
自然(79231)
教育(78751)
自然科(77498)
自然科学(77480)
自然科学基金(76107)
(75658)
编号(72023)
资助(67648)
成果(56180)
(55009)
(51636)
(51480)
重点(51377)
国家社会(48706)
课题(48046)
创新(47589)
(45888)
(45803)
期刊
(176123)
经济(176123)
研究(100811)
中国(70810)
(65944)
管理(55384)
(55350)
科学(46641)
(46489)
金融(46489)
学报(46300)
农业(44268)
大学(37589)
学学(35899)
业经(35233)
技术(33077)
教育(31550)
财经(27152)
经济研究(25995)
(23456)
问题(23439)
(23070)
技术经济(19169)
世界(17539)
商业(17057)
现代(17025)
(16288)
(16129)
农村(16017)
(16017)
共检索到534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芳   毛静宜   张晓静   李奇锴   蔡起华  
在农业生态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而作为新型金融模式的数字普惠金融,是打破农村金融困境的有效工具,已经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论文利用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金融约束缓解的视角,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2011-2020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分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各区域间的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2.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3.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金融约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4.从农业重要性角度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且其在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中,均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从区域差异性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沿东部、中部向西部递减,且其均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来促进东部和西部的农业绿色发展。为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论文提出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市场、缩小区域“数字鸿沟”、增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绿色发展效能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向豪   杨景淳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是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业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推动农业绿色转型,这一效应主要通过提高土地流转率和农村创业活力实现,并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四大区域的农业绿色转型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粮食主产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四大区域中均显著,而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门槛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提升,其对农业绿色转型的推动力度也显著增强。基于此,本研究建议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持续激发农村创业活力,并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皖苏   叶明丹  
文章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ESG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呈负相关关系,即良好的ESG信息披露能够缓解融资约束,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动态效应;在适度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ESG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而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过高则会弱化ESG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对于非国有企业、所处市场化程度高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而言,ESG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磊   马金铭  
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且主要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得以实现;对于东部地区、金融排斥较弱的区域和非粮食主产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农地流转程度越高、农户创业活跃度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以环境规制为门槛的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睿轩   李善良  
绿色金融是帮助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漂绿”行为。在传统绿色信贷模式下,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代理冲突,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难以实现互信。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区块链的数字化绿色信贷,来化解“信息孤岛”效应,并构建了传统绿色信贷和数字化绿色信贷两个演化博弈模型来探究智能区块链对于绿色信贷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漂绿”行为是影响绿色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2)智能区块链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建立声誉机制,可以有效缓解“漂绿”困局。研究结论丰富了“漂绿”行为的理论依据并为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平  豆俊霞  
以2011~2018年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且对非国有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积极作用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更显著。因此,应当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改善地区制度信用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云  洪程程  
“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效果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每提升1个百分比,可以提高1.1%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业产业融合深度,助推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此外,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与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利于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产业融合深度也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复合型发展。以上结论对于地方政府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减排和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健  
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覆盖区域广、服务成本低、融资速度快等优势,可以弥补传统金融在服务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短板。本文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构建指标体系量化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并结合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整体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均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存在区域差异;两个系统的耦合度高度相关,但耦合协调度不高,其中,山东省、河南省和四川省处于良好协调等级,山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处于初级协调等级,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处于中级协调等级。建议从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缩小区域差异,提高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艳玲  蔡定昆  
本文利用我国省际出口面板数据,从缓解外部融资约束的角度研究了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各省制造业贸易伙伴选择行为的影响。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缓解外部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的出口生产率门槛,使之能够出口到更多国家,进而有机会选择到在啄食顺序中排位更低的贸易伙伴。此外,行业的异质性特征也会起到影响金融发展水平对贸易伙伴选择的作用。在外部融资约束较强的行业内,金融发展的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勇  王思瑞  
融资约束一直是企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本应缓解融资约束的股权质押融资工具,却因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后果,反而成为股权被质押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的障碍。基于2011~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在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基础上,将数字金融作为调节变量,检验数字金融对股权质押带来的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会恶化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困境;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会有效地缓解因股权质押带来的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困境。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非国有企业、非制造业和高股权制衡度的上市公司中,数字金融具有更强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为了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使用工具变量回归以及替换核心变量度量指标的处理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士华  王若诗  
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模式,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赖于政策的规范指引,而《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是国家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政策颁布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广义双重差分和一元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评估了政策对农户财务脆弱的冲击效果以及经济机会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政策能够缓解农户财务脆弱,经过平行趋势检验、PSM-DID、安慰剂检验以及替换指标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不变。机制分析表明,政策通过提升农户经济机会(创业和金融市场)参与意愿及参与能力缓解了农户财务脆弱。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具有显著普惠效应,对高龄、高健康风险以及低财富的农户具有更明显作用。因此,应加强相关金融部门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指引,强化对农户等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从而解决农户财务脆弱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况学文  
文章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各地区金融发展指数,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视角,实证考察金融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对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市场化程度能够显著降低融资约束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缓解其外部融资约束程度。因此,为了促进公司投资和总体经济的增长,国家应进一步深化金融和市场化改革,加快金融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步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榜  张建华  
基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和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从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表现出明显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即中小企业面临显著的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显著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均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缓解作用;相较于国有中小企业,普惠金融创新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立足普惠金融创新这一全新视角,为更好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艳萍   李清莹  
基于TOE框架对绿色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我国2021年90家创业板绿色企业为数据样本进行整合分析,选取绿色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成长性、融资结构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5个前因条件,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绿色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5个前因条件单独作用时均无法构成绿色企业高融资约束;存在3条造成绿色企业高融资约束的路径,即“债权融资结构-融资环境缺失”型、“绿色创新能力弱-融资环境缺失”型和“绿色创新能力弱-债权融资结构”型;存在3条缓解绿色企业融资约束的路径,即“数字化转型程度高-股权融资结构”型、“绿色创新能力强-股权融资结构”型和“绿色创新能力强-融资环境支撑”型。研究结论为解决绿色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叶谊锋   罗荷花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家庭经济脆弱性,经济机会和数字素养是其缓解效应发挥的中介渠道。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提升,攀比效应的干预使得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缓解效应逐渐递减,呈倒“U”型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西部、农村地区及低资本家庭经济脆弱性的缓解效应更强,这与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和包容性相契合。本文为制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以更好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真正普惠于民,实现家庭增收致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