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1)
2023(14633)
2022(11402)
2021(10506)
2020(8370)
2019(18840)
2018(18295)
2017(35703)
2016(18171)
2015(19997)
2014(19378)
2013(18880)
2012(16931)
2011(14876)
2010(14730)
2009(13735)
2008(12003)
2007(10334)
2006(8921)
2005(7537)
作者
(47789)
(40494)
(39606)
(37639)
(24797)
(19229)
(18144)
(15851)
(15407)
(13754)
(13535)
(13488)
(12366)
(12040)
(11997)
(11995)
(11714)
(11659)
(11544)
(11314)
(9681)
(9587)
(9408)
(9382)
(9223)
(9032)
(8581)
(8494)
(7980)
(7854)
学科
(77839)
经济(77767)
(60735)
(50040)
管理(48342)
(39370)
企业(39370)
农业(33488)
方法(31849)
数学(29032)
数学方法(28656)
业经(26475)
(26104)
金融(26103)
中国(24696)
(24410)
银行(24401)
(23586)
(20064)
(17754)
地方(16959)
(13624)
贸易(13612)
(13355)
(13085)
财务(13046)
财务管理(13020)
农业经济(12563)
企业财务(12471)
产业(12157)
机构
学院(247153)
大学(241130)
(106747)
经济(104842)
管理(100906)
理学(88558)
理学院(87809)
管理学(86414)
管理学院(85963)
研究(75497)
中国(65452)
(54598)
(46994)
(46947)
科学(43248)
农业(41206)
业大(40864)
中心(40160)
财经(38434)
(35446)
(34728)
(34478)
经济学(33180)
研究所(31457)
经济学院(30317)
(29849)
经济管理(29573)
师范(29564)
财经大学(28746)
(28411)
基金
项目(177764)
科学(142392)
研究(134493)
基金(131625)
(113313)
国家(112280)
科学基金(98757)
社会(89461)
社会科(84753)
社会科学(84733)
基金项目(70066)
(69996)
自然(60823)
自然科(59481)
自然科学(59471)
教育(59342)
自然科学基金(58391)
(56823)
编号(55370)
资助(50972)
成果(42507)
(39480)
(39476)
重点(39020)
国家社会(38454)
(38393)
创新(35791)
课题(35567)
(35538)
人文(34890)
期刊
(112766)
经济(112766)
研究(66122)
(59243)
中国(44587)
农业(39848)
(38482)
金融(38482)
学报(35178)
(34891)
科学(33791)
管理(31345)
大学(29423)
学学(28276)
业经(26273)
技术(20702)
教育(18548)
财经(18145)
(17692)
经济研究(16083)
问题(16013)
(15590)
农村(15086)
(15086)
农业经济(14605)
(13449)
世界(12380)
理论(11947)
经济问题(11735)
技术经济(11403)
共检索到353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月丽  孙昭君  李帅  
通过在信贷配给模型中引入主客观项目成功概率距离这一测算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指标,文章创新性地构建了解释传统农村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假说。研究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总量效应”,即促进农村信贷供给总量的边际增加。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户当期消费与持久性收入之间的相关度,并且显著弱化了农户投资对储蓄的依赖性。(2)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阶层的农户具有异质性影响,即存在“结构效应”,且对于弱势农户的融资约束问题具有更强的放松作用。(3)相对于传统农村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在某些方面更具有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能力,两者之间更多地呈现出有效互补而非简单替代关系。上述结论意味着,在数字金融深刻而全面地改变着金融结构和业态的背景下,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和传统农村金融的功能边界,构建两者有机耦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新时期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政策选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呈磊  李文秀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2017年和2019年的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创业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农户社会网络视角出发,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农户创业过程中带来的正规金融对非正规金融的替代和补充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户的创业行为,且数字普惠金融只对自雇型创业有显著影响,对雇主型创业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具有弱社会网络的农户创业行为影响更显著,说明数字普惠金融真正发挥了“普惠”的作用。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发展正规金融渠道,弥补了过去农户主要依靠社会网络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的不足,提高了农户的金融可得性从而促进其创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龙训  张立光  亓鹏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对传统金融机构经营发展产生了技术溢出和市场挤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效应。因此,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有助于促进正规金融服务下沉,从而有效缓解传统农村金融约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本文从传统信贷支农的角度出发,使用2012—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农贷款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会显著促进涉农贷款增长,从而缓解“三农”融资约束,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此种效果更为明显;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使用深度这一维度对传统农村金融产生影响,其次是覆盖广度;分主体看,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之间无显著关系,与农村企业和各类组织贷款微相关,而对城市涉农贷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当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明显的数字排斥问题,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下沉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程度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对传统农村金融的正向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娟娟  
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为"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但由于改革过程中遇到多重制约因素,改革成果并不明显,农户融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依然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农户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户生产生活水平提升重要因素。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增量改革力度,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促进民间金融正规化建设,缓解农户融资约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春玲  
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为"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但由于改革过程中遇到多重制约因素,改革成果并不明显,农户融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依然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农户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户生产生活水平提升重要因素。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增量改革力度,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促进民间金融正规化建设,缓解农户融资约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明贤  唐文婷  
本文基于局部知识、制度变迁和金融成长三者与内生成长的关系,论述农村金融内生成长的优势,结合我国农村社会的相关特征,分析农村金融内生成长的必然性以及内生金融的融资约束缓解机制、自履约实施机制和农户金融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内生成长的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明贤  唐文婷  
本文基于局部知识、制度变迁和金融成长三者与内生成长的关系,论述农村金融内生成长的优势,结合我国农村社会的相关特征,分析农村金融内生成长的必然性以及内生金融的融资约束缓解机制、自履约实施机制和农户金融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内生成长的相关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普  刘婵婵  
通常认为,放松农民的融资约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举措。广西在的农村金融改革为验证放松融资约束能否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个自然实验。采用广西13个改革县和60个非改革县的有关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消除选择性偏误,估计改革的农民增收效应,结果表明:广西农村金融改革的农民增收效应在2年后得到体现,2012年和2013年改革试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分别比非改革县平均多227.86元和270.26元;放松融资约束的农民增收效应存在地区差异,经济越发达、越富裕的地区作用越明显,表明放松融资约束的农民增收效应的发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富华  史贤良  
农村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石,从普惠金融视角出发,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是实现金融普惠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领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不仅是巩固农村金融市场的需要,更是有效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加快地方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需要。自2013年7月省政府转发《浙江省农信联社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后,富阳农商银行立即结合实际制定了《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并获得富阳市政府转发。从此,富阳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创业普惠、便捷普惠、阳光普惠"三大目标,不断探索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惠金融工程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从富阳农商银行开展普惠金融工程实践出发,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深入分析面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月丽  王飞  刘志媛  
本文从长期动态的视角考察政府干预与城乡二元转型如何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二元转型与政府干预都对弱化农户融资约束具有显著作用,但二元转型的作用更强;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具有对二元转型阶段的敏感性,政府干预须随二元转型阶段变化而适时变化;农户融资约束对于政府干预的政策类型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其中政府介入担保最为有效;农户融资约束对于二元转型所引致的不同机制的反应也不相同,其中,二元转型所引起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变化,对于农户融资约束的放松效果最为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浩栋  王瑜  汪三贵  
本文构建了农村金融市场不同部门之间替代或互补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三年数据,采用PSM-DID模型分析了三部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贫困村互助资金与农村金融市场的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尤其是替代了非正规金融部门贷款,且这种替代关系在贫困群体以及消费性借贷中表现更突出。上述发现为合理引导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永明  
我国农户融资难从表面上看是公办金融机构不愿向农户贷款,而根源则是其与农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破解农户融资难题,一方面需要推行农户信用体系建设,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近离农户的民办金融组织,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贤  王旋  
基于湖南省268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农户存在着较大的生产及大额生活开支需求而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满足,外出务工和民间金融成为农户缓解融资约束的重要途经,但民间借贷在额度、成本和期限方面难以很好地满足农户需求,相对而言,外出务工收入能更好地缓解农户融资约束。以外出务工收入/农户资金短缺额和民间借贷额/农户资金短缺额为主变量实证分析表明:外出务工和民间借贷均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的融资约束,但外出务工的影响更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成莲  温智良  
本文立足于江西省新余市农村地区实际,以农户融资为切入点,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农户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融资状况进行评判;进而结合实证分析所得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就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取向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平  徐肇仪  
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终极目标。数字普惠金融是现阶段帮扶弱势群体解决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工具,如何运用这一工具书写好共同富裕的中国命题是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基于此,以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四维”特征为依托构建中国省际共同富裕指数,利用2013—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探求其作用机制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确实是共同富裕的“助推剂”;从作用机制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从区域差异看,数字普惠金融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对共同富裕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