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91)
2023(19297)
2022(15807)
2021(14328)
2020(11967)
2019(27064)
2018(26517)
2017(51052)
2016(27530)
2015(30963)
2014(30808)
2013(30587)
2012(28535)
2011(25921)
2010(26695)
2009(25458)
2008(25180)
2007(23177)
2006(20662)
2005(19328)
作者
(80403)
(67185)
(66909)
(63536)
(42794)
(32104)
(30547)
(25967)
(25512)
(24068)
(22970)
(22493)
(21800)
(21354)
(21133)
(20735)
(19888)
(19804)
(19513)
(19467)
(16910)
(16585)
(16290)
(15372)
(15191)
(15131)
(15099)
(15041)
(13564)
(13369)
学科
(124930)
经济(124769)
(102122)
管理(94214)
(90213)
企业(90213)
方法(48804)
数学(38967)
数学方法(38643)
(38597)
业经(38093)
中国(37793)
(37059)
(30861)
(29968)
金融(29964)
(29291)
银行(29254)
地方(28770)
(28246)
(25993)
财务(25945)
财务管理(25893)
农业(25788)
企业财务(24577)
技术(23287)
(22208)
贸易(22187)
(21517)
(21163)
机构
学院(402165)
大学(397969)
(171958)
经济(168388)
管理(155012)
研究(135624)
理学(130981)
理学院(129573)
管理学(127731)
管理学院(126943)
中国(111024)
(85337)
(84320)
科学(78785)
(68853)
(68052)
财经(65777)
(64533)
中心(63863)
研究所(61291)
(59410)
业大(55601)
北京(53620)
农业(52994)
经济学(52888)
(51472)
(50403)
师范(49918)
(48520)
财经大学(48312)
基金
项目(252805)
科学(199965)
研究(189123)
基金(182582)
(157177)
国家(155707)
科学基金(134644)
社会(121958)
社会科(115721)
社会科学(115691)
(100681)
基金项目(95795)
教育(86097)
自然(83757)
(82810)
自然科(81828)
自然科学(81805)
自然科学基金(80419)
编号(77216)
资助(74009)
成果(63367)
(58216)
重点(56702)
(56396)
(55937)
课题(53599)
创新(52193)
(50829)
国家社会(50735)
(49136)
期刊
(201459)
经济(201459)
研究(124526)
中国(88650)
(70433)
(64430)
管理(63246)
学报(57535)
科学(54353)
(52552)
金融(52552)
大学(44394)
农业(42826)
教育(42720)
学学(41599)
技术(36930)
业经(34397)
财经(33656)
经济研究(31598)
(29035)
问题(26034)
(24971)
技术经济(22327)
(21057)
商业(19413)
理论(19191)
现代(19116)
世界(18970)
财会(18728)
国际(18626)
共检索到635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缙   高婷婷   石鑫   史乐峰  
从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作用效力视角,即从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外部环境等4个角度,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如何高效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机制;并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指数、要素市场化指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基础上,以2011—2020年999家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述作用机制,及其在行业、规模和区位差异等方面的异质性影响。这为解决当前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中面临的融资约束、创新型人才缺乏、数字化转型等问题提供了富有实践意义的切入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影   梁祺  
基于2012~2021年的中国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验证数字并购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并购直接驱动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证实,知识基础产生的知识叠加效应和盈利能力表征的财务倍增效应具有中介传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跨境并购或内部控制水平高、处于成长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容易在数字并购中获益。鉴于此,应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并购,利用并购赢取的知识资本与盈利优势,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辉  赵爱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建设、中德中小企业经理人培训等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仍受到企业规模不够、国际化程度不足、数字化应用深度欠缺、科技创新能力弱等因素的制约。为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应完善健全科学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价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培训企业家创业精神,优化企业融资体系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给绿色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业和新时代数字技术融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绿色技术创新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ESG评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地理区域、环境治理水平、CEO金融背景下存在差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廷华  刘伟亚  胡孟元  
快速发展的数字金融在冲击传统金融的同时,对企业决策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商业信用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方面,是否会受到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对此,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商业信用使用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降低了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需求和商业信用供给,该作用主要体现在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上。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具有“普惠性”特征,显著影响了中西部地区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商业信用决策。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缓解融资约束分别影响商业信用的供给与融资需求。研究结论对进行商业信用决策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先明   刘韫尔  
金融歧视下的资源错配,已成为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如何突破这一约束,融合“普”与“惠”的数字普惠金融被寄予厚望。本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内涵与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金融资源的诉求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利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中小企业发展调研数据,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景气提升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景气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都能促进中小企业景气指数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从而提高融资匹配度,由此提升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特别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景气的提升作用具有“均衡器效应”,景气状况较差的中小企业能够从中获益更多。为此,应当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借助其抑制金融资源错配功能,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提升其发展中的景气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连俊华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对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至关重要,其高质量发展既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数量逐年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但也存在自我研发实力有待提升与国际化水平不高、受益本地产业集群集聚效应不够充分、高水平人才紧缺以及细分市场容量有限等问题。对此,应积极鼓励地区龙头企业对所在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帮助,提升其自我研发实力;积极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地区特色和示范效应;从待遇、政策、措施等全方位进行发力,招揽更多优秀人才;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拓展数字经济时代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志勇  李成明  
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稳定器和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后,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更是提到了新的高度。现阶段,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主要表现为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应用基础研究服务能力弱、数字化转型面临"数字鸿沟"、创新生态体系中主体间协作活力不足。未来我国应重点从体制机制、基础投入、营商环境和数字赋能四方面着力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要强化政策支持,夯实创新发展制度保障;强化平台建设,形成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强化产权保护,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强化升级改造,推动传统企业提质增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怀宁  
选取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考察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智慧供应链建设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从外部环境视角来看,当政府干预较多、信任环境偏弱时,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从内部治理视角来看,当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委托代理成本较低时,智慧供应链建设能够有效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从供应链特征来看,当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时,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强。基于此,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智慧供应链建设,运用数智技术赋能供应链发展;中小企业应积极参与智慧供应链建设,充分利用智慧供应链提供的信息与资源,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要在全社会构建互信互利的良好商业生态吸引投资和人才,培育创新创业氛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刚   陈迪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文章以2011—2021年国内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监管和政府补贴在其中发挥了积极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效应因所在行业、地区和所有权属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岳辉  
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对浙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专项调查分析,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特征,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其发展面临的“缺人才、缺资金、缺平台”和“增效难、融通难、提档难”等难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梯度培育、数智赋能、深化改革三大方向提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文琳   张鲲翼   蒙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税收视角对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开展调查,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有待完善、初创期转型期较难获得充足资金支持、缺乏专项税收优惠政策、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等方面的困境。为此,可从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加大针对初创期转型期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税费支持力度、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靖宇   余莉娜   杨轩宇  
在我国致力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中小企业能否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宏观经济实现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中小企业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化转型都能显著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还通过赋能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间接促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梓睿  张书华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及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从绿色发展的角度,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对其作用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经过内生性讨论和更换变量等分析后,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压力、提高技术外溢水平和缓解资源错配程度,从而推动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靳晓旭   常京萍  
以2008—2021年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科技型企业为样本,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科技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科技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金融对非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稳定性较高的企业和内部控制不存在缺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促进作用明显。研究结论为科技和金融试点政策进一步推广实施,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