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4)
- 2023(11014)
- 2022(8571)
- 2021(7494)
- 2020(6364)
- 2019(14761)
- 2018(14410)
- 2017(28260)
- 2016(14837)
- 2015(16889)
- 2014(16921)
- 2013(16940)
- 2012(15877)
- 2011(14220)
- 2010(14685)
- 2009(14255)
- 2008(13275)
- 2007(12355)
- 2006(10696)
- 2005(9978)
- 学科
- 济(64174)
- 经济(64114)
- 业(44002)
- 管理(43040)
- 企(36498)
- 企业(36498)
- 方法(28616)
- 融(28180)
- 金融(28178)
- 银(26258)
- 银行(26238)
- 数学(25477)
- 行(25330)
- 数学方法(25264)
- 中国(22536)
- 财(19637)
- 业经(18452)
- 农(16789)
- 制(16747)
- 地方(14012)
- 贸(13645)
- 贸易(13635)
- 易(13276)
- 务(13211)
- 财务(13182)
- 财务管理(13142)
- 企业财务(12529)
- 产业(12272)
- 农业(11582)
- 中国金融(11291)
- 机构
- 大学(216185)
- 学院(214690)
- 济(90828)
- 经济(88773)
- 管理(83482)
- 理学(70963)
- 理学院(70235)
- 研究(69211)
- 管理学(69185)
- 管理学院(68768)
- 中国(63501)
- 财(45230)
- 京(44500)
- 科学(40604)
- 中心(37047)
- 农(36405)
- 财经(35637)
- 所(34651)
- 江(33127)
- 经(32261)
- 研究所(31307)
- 业大(30343)
- 经济学(29252)
- 农业(28687)
- 北京(28156)
- 州(27631)
- 经济学院(26757)
- 财经大学(26693)
- 银(26495)
- 范(26331)
- 基金
- 项目(139785)
- 科学(109632)
- 研究(103294)
- 基金(101494)
- 家(87270)
- 国家(86565)
- 科学基金(74678)
- 社会(66080)
- 社会科(62816)
- 社会科学(62795)
- 省(54790)
- 基金项目(53515)
- 自然(46666)
- 教育(46601)
- 自然科(45618)
- 自然科学(45605)
- 划(45371)
- 自然科学基金(44832)
- 编号(43119)
- 资助(41331)
- 成果(35499)
- 重点(31141)
- 部(30896)
- 发(30166)
- 创(29731)
- 课题(28380)
- 创新(27781)
- 国家社会(27728)
- 项目编号(27220)
- 科研(27125)
共检索到329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和平 毛毅翀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有着良好的数字技术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数字金融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与证券、保险、基金等深入融合,中国支付电子化程度明显提升,让更多社会公众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快捷、便利和高效,从而扩大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利用数字技术已渐渐成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网络借贷行业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网络借贷行业乱象丛生,针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问题,构建一个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的博弈模型进行探讨,得出当前网络借贷平台利率水平虚高、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因缺乏有效的监管法规导致资金需求者违约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建议,进而为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网络借贷监管 博弈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敬辉
P2P网络借贷的参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风险,从博弈的角度来分析P2P网络借贷平台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并确定他们的最优选择,对监管行为的选择有重要启示意义。我国相关监管部门要通过整合征信数据,完善征信体系、完善征信信息的披露制度、建立P2P平台产品信用评价等级制度、制定行业自律要求等措施加强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朱家祥 沈艳 邹欣
本文构建一个网络借贷投资利率模型,并从考察平台投资利率决定是否受正规金融市场流动性松紧的影响角度,刻画网络借贷行业的基本特征。另外,本文分析了问题平台违约之前的运营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警机制。本文有如下主要发现。第一,虽有遵守市场规律的经营者,但网络借贷行业有不少从业者的行为不遵循基本经济规律,市场总体良莠不齐。第二,那些投资利率长期脱离行业基本标准、投资利率波动程度大、口碑较差的平台,有更大的概率成为问题平台。第三,我们提出的数字监管采用脱离正常域的指标,注册地、服务质量、周平均交易量,投资笔数、平均贷款期限等建立预警系统,并发现该预警系统对于未来11个月出现的问题平台的警示准确率可以高达88%。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投资利率 监管科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莉娜 周丹
网络借贷是否会摆脱地方金融要素的地域限制?处于金融科技时代的网络金融借贷交易是否会不受地方性金融发展的显著性影响?论文利用平稳期网络借贷的微观交易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金融发展是否仍然会显著地影响信用借款交易的达成、借贷金额大小以及借款利率的高低。论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地方金融发展会显著影响网络借贷的成功率和借款金额大小;因借款人信用信息的质量不同,地方金融发展的微观作用机制具有非对称的特性;而地方金融、信用环境只有在借款人信用信息充足时,才会显著降低借款订单的借贷成本。在考虑了空间相关性后,论文的研究结论也依然保持稳健。
关键词:
地方金融发展 网络借贷 空间关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朋超
我国对网络信贷平台存在监管主体缺失、缺乏监管手段、监管法规落后等问题。应加强与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征信制度、第三方托管制度、互联网准入制度的联动机制,明确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主体,实现对网贷利率、资金安全与流动性、网贷平台日常经营网络以及借贷平台的自律监管是完善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的可行进路。
关键词:
网络借贷平台 监管 征信制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渠道在国内外迅速扩散。由于制度和监管缺失,P2P网络借贷这种新生金融形态蕴藏着极大风险。通过对P2P网络借贷概念、现状和运作模式的介绍,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风险,提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优势 风险 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德旭 王进成
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渠道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存在着多方面的风险,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目前可按照现有的制度框架对网络金融平台进行监管,同时要逐步完善制度设计,针对网络借贷平台制定专门的法规,并且还要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将网络借贷平台纳入资本管理办法的范围内比照银行业进行资本管理。
关键词:
网络借贷平台 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晓光 曹一
P2P网络借贷,即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一切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满足了人们对资本便利快捷的需求。本文阐述了P2P网络借贷的基本概念、发展情况和积极意义,分析了其业务流程可能引发的风险,认为应将网络借贷纳入监管体系,制定监管原则、模式、内容以及安全与技术指标,引导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和新 王少杰
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创新模式,网络借贷平台出现后,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摆在现实中的一个非常大的难题。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大大缓解了这一问题,同时也满足了较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文章主要对国内外存在的P2P网络借贷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研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借贷平台 问题思考 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莎莎
P2P网贷为小额贷款而设,其创立目的与普惠金融的理念高度一致,本应该成为普惠金融的推动剂,然而我国P2P网络贷款高度繁荣的同时出现异化现象,P2P网贷平台成为了另类金融机构,与普惠金融的要求相去甚远。P2P的非理性繁荣和异化表征着我国金融环境和监管制度存在缺陷,导致P2P网贷平台不能发挥原有的功能。传统的民商法律规范面对P2P平台的异化束手无策,需要监管制度及时补位,金融法通过重新定位P2P小额信用贷款、实施平台分类监管、打击非法集资等手段对异化的平台进行矫正,使其重回践行普惠金融之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艳红 安乔治 王艳霞
P2P网络借贷,最早源于2005年3月英国4个年轻人创办的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2007年6月我国第一家基于互联网的P2P借贷平台"拍拍贷"上线运营。经过几年的低速发展,从2011年开始,我国的P2P借贷市场开始爆发,平台数量及成交总额均以每年4~5倍的速度增长。据"网贷天眼"统计,截止到2014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国文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种依托互联网而兴起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由于其方便、快捷、灵活,近几年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如平台性质不清、监管缺位、涉嫌非法集资、资金安全缺乏保障等,严重影响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规范和引导,本文在对网络借贷性质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合法性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等,提出一系列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朋超
我国网络借贷平台运行模式存在线上交易型、线下交易型等五种类型,多种形态的运行模式共存致使我国对网络信贷平台的监管存在监管主体缺失、缺乏监管手段、监管法规落后等问题。当前监管方式与征信体系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相应的监管配套制度也相对缺失。加强与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征信制度、第三方托管制度、互联网准入制度的联动机制,明确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主体,实现对网贷利率、资金安全与流动性、网贷平台日常经营网络以及借贷平台的自律监管是促进网络借贷平台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网络借贷平台 金融监管 征信制度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丹妮 汤子隆 李镔
以2014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一季度的P2P平台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省际间P2P平台金融监管规制强度差异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而探讨了对区域金融资源竞争问题。结果表明:第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P2P平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中部地区则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关系。第二,东部地区由于其金融发展占据先导地位,其P2P平台资源集聚程度较中部地区显著。第三,东部地区P2P平台对金融资源初始禀赋更加敏感,这促使中部地区在竞争中不得不采用更加宽松的金融监管规制强度。第四,地区开放程度等因素能够促进P2P网贷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P2P平台 二区制计量模型 省际竞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丹妮 汤子隆 李镔
以2014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一季度的P2P平台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省际间P2P平台金融监管规制强度差异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而探讨了对区域金融资源竞争问题。结果表明:第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P2P平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中部地区则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关系。第二,东部地区由于其金融发展占据先导地位,其P2P平台资源集聚程度较中部地区显著。第三,东部地区P2P平台对金融资源初始禀赋更加敏感,这促使中部地区在竞争中不得不采用更加宽松的金融监管规制强度。第四,地区开放程度等因素能够促进
关键词:
P2P平台 二区制计量模型 省际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