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8)
- 2023(13406)
- 2022(10684)
- 2021(9451)
- 2020(7774)
- 2019(16689)
- 2018(16345)
- 2017(31137)
- 2016(16462)
- 2015(18177)
- 2014(17715)
- 2013(16917)
- 2012(15123)
- 2011(13482)
- 2010(13874)
- 2009(13820)
- 2008(12747)
- 2007(11683)
- 2006(10349)
- 2005(9751)
- 学科
- 济(58924)
- 经济(58829)
- 管理(53960)
- 业(51341)
- 企(43359)
- 企业(43359)
- 融(28496)
- 金融(28492)
- 银(27341)
- 银行(27333)
- 行(26267)
- 中国(24974)
- 财(22786)
- 制(21630)
- 方法(21525)
- 业经(19208)
- 数学(18305)
- 数学方法(18090)
- 农(16217)
- 务(15569)
- 财务(15530)
- 财务管理(15495)
- 企业财务(14764)
- 体(13102)
- 地方(11583)
- 中国金融(11430)
- 产业(11396)
- 理论(11367)
- 体制(11278)
- 险(11265)
- 机构
- 学院(222797)
- 大学(219839)
- 济(91324)
- 经济(89213)
- 管理(84577)
- 理学(70803)
- 理学院(70148)
- 研究(69472)
- 管理学(68985)
- 管理学院(68583)
- 中国(67360)
- 财(51472)
- 京(45119)
- 财经(39037)
- 科学(38196)
- 中心(36570)
- 经(35214)
- 江(34760)
- 所(32796)
- 农(31352)
- 经济学(29505)
- 财经大学(29177)
- 研究所(29029)
- 州(28903)
- 银(28409)
- 北京(28365)
- 业大(27943)
- 银行(27336)
- 融(27040)
- 经济学院(26659)
- 基金
- 项目(144506)
- 科学(114608)
- 研究(110592)
- 基金(105239)
- 家(89409)
- 国家(88637)
- 科学基金(77762)
- 社会(71965)
- 社会科(68376)
- 社会科学(68360)
- 省(57109)
- 基金项目(54262)
- 教育(50511)
- 自然(47205)
- 划(46853)
- 编号(46179)
- 自然科(46124)
- 自然科学(46114)
- 自然科学基金(45265)
- 资助(42282)
- 成果(38246)
- 制(33548)
- 重点(32406)
- 创(31605)
- 课题(31560)
- 部(31356)
- 国家社会(30461)
- 发(30433)
- 创新(29555)
- 项目编号(29474)
共检索到354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韶峰
数字普惠金融时代正在到来,然而征信信息的缺失成为制约中国信贷发展的短板,对于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风控的形势更加严峻。本文分析了目前互联网风控企业的主要模式,以自身经验为例,提出构建层层深入的大数据风控系统,打造良好的信用生态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尤学拾
信贷风险控制既是防范信贷风险的手段,也是出现风险后化解转化信贷风险的手段。本文着重研究信贷决策风险控制和资产风险控制等五个子系统。
关键词:
信贷风险 资产风险 会计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苗承雨 问晓萌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对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及教训提出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
信贷风险 内部控制 次贷危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奇
信贷风险控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不仅决定自身的经营发展,而且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善,兴农科技的推进,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风险管理体系、农户信用评级体系、农村信贷平台、农村市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业务结构、农村金融市场等几个方面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信贷风险 创新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雄伟 董银果 睢党臣 秦泰
金融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金融生态环境与银行信贷风险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破产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县域金融机构金融生态的劣质性主要是制度性欠缺导致的,其中的关键是管理制度不规范,包括行政制度、信贷制度、法律制度与信用制度的缺失,从而导致信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最后,本文提出金融生态的改良必须彻底转换政府理念,实施金融机构战略转型,并在全社会推进信用工程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岷峰 王婷婷
商业银行作为与数字基因关联度最强的实体,数字经济的发展无疑会加快其数字化的进程。信贷资产作为商业银行资产的主体,其风险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其质量好坏。数字银行首先要体现在数字信贷风险控制(以下简称数字风控)上。数字银行背景下的数字风控就要根据数字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新特征,打金融科技工具运用的组合拳,实现信贷业务贷前调查、贷中检查、贷后管理的全方位、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银行 数字信贷风控 战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姝威
信贷部的内部控制系统刘姝威编者按:1998年中国农业银行工作重点之一是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降低不良贷款比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信贷部门必须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确定明确的目标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信用分析以及严格的信贷审查和贷后检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征
本文先研究了拍拍贷的信贷风险,结果发现其存在客户信用系统开发不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控制坏账能力不够、资金缺乏安全保障等四方面问题。而拍拍贷采取了魔镜系统,借款前、借款中与借款后的应对,对不偿还的借款人实施处罚措施、拍拍贷承担坏账风险的方式,第三方托管银行等方式进行应对。但这些应对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可从建立统一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完善风险评估管理机制、对坏账有效控制、保障拍拍贷的资金安全等方面出发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拍拍贷 信贷风险 控制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家琪 江弘毅 胡诗云 沈艳
本文旨在研究数字金融兴起背景下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为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采用2011—2018年中国9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信贷指标的影响,发现如下。第一,小微贷款占比未显著提升,但转型程度低的银行不良率抬升。第二,认知转型高、组织转型领先的银行更能增加小微贷款而不牺牲不良率。第三,转型主要通过成本效率提升增加小微贷款、改善不良率。第四,有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红利。发现表明,需重视转型对监管和市场结构等的挑战,助力银行提高成本效率;同时需重视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数字普惠金融 小微贷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儒靖
银行信贷风脸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诸如契约的不完全、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机会主义行为等 ,都会对银行信贷的安全性带来不同程度的潜在危机。本文重点从博弈论的视角 ,对银行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信用风险的内在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旨在揭示信用信息的有效传递 ,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信息缺陷 ,而且有利于信誉机制的形成这一真实内涵。进而在对信用信息共享系统的信贷风险控制作用进行简单梳理的基础上 ,尝试性地提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下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措施的修正与改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冀婧
阐述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控制的内涵与特点,指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风险、道德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操作风险等若干关键控制点问题,并通过提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贷款人信用的前馈控制机制策略、信用风险减控策略及信用风险分散策略等方面建立稳健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
关键词: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 信用风险 逆向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冀婧
1.建构贷款人信用风险的前馈控制机制策略。其一,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应建立以财务报表分析为基础的借款人偿付能力测评机制,在实施贷款项目前有效评估借款人资信水平及还款能力。一般金融机构在贷款分类中所进行的财务分析通常运用利用财务报表评估借款人的经营活动及利用财务比率分析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等两项分析工具,但这些工具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而言却存在不适应性。由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贷款偿还主要来源是依据借款人的经营现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阳 李艺凡 王欣然
近年来,许多中国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受到重创并陷入财务困境,给相关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角度,首先探讨了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的积极意义以及该业务一旦转化为投机给企业带来的巨大风险,发生这种转化的关键原因是其内部控制失效。商业银行不应对正常套期保值的企业"惜贷",但必须对涉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企业贷款提高风险意识,一方面要严格监控贷款企业的相关内部控制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建立银行自身与衍生品交易企业贷款有关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一机制包括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三个方面。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鲍星 李巍 李泉
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构建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运用指数,利用2013-2018年中国银行业的数据,研究金融科技运用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水平、改善银企信贷层面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对于信贷结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银行,金融科技运用的技术红利更高,能够有效缓解其信贷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