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56)
- 2023(18024)
- 2022(14880)
- 2021(13838)
- 2020(11321)
- 2019(25615)
- 2018(25406)
- 2017(47978)
- 2016(25917)
- 2015(29035)
- 2014(28793)
- 2013(28310)
- 2012(26247)
- 2011(23573)
- 2010(24047)
- 2009(22441)
- 2008(21249)
- 2007(18857)
- 2006(16953)
- 2005(15516)
- 学科
- 济(104994)
- 经济(104870)
- 管理(75586)
- 业(73159)
- 企(60468)
- 企业(60468)
- 方法(39520)
- 中国(36189)
- 数学(33270)
- 数学方法(32823)
- 融(29621)
- 金融(29619)
- 农(29534)
- 银(29164)
- 银行(29124)
- 业经(28346)
- 行(28104)
- 财(28063)
- 地方(27662)
- 制(24037)
- 学(21213)
- 农业(20111)
- 贸(19260)
- 贸易(19241)
- 易(18611)
- 理论(18208)
- 务(18128)
- 财务(18045)
- 财务管理(18001)
- 企业财务(17136)
- 机构
- 学院(360163)
- 大学(359028)
- 济(141879)
- 管理(139848)
- 经济(138456)
- 研究(123847)
- 理学(118777)
- 理学院(117437)
- 管理学(115409)
- 管理学院(114756)
- 中国(100641)
- 京(78014)
- 科学(75327)
- 财(69056)
- 所(62581)
- 中心(58008)
- 农(56806)
- 研究所(56227)
- 江(54956)
- 财经(53447)
- 业大(50794)
- 北京(50404)
- 范(49646)
- 师范(49191)
- 经(48362)
- 州(45949)
- 院(45137)
- 农业(43888)
- 经济学(41740)
- 财经大学(39581)
- 基金
- 项目(237585)
- 科学(186140)
- 研究(178674)
- 基金(169239)
- 家(146205)
- 国家(144866)
- 科学基金(124376)
- 社会(110904)
- 社会科(105043)
- 社会科学(105018)
- 省(94023)
- 基金项目(89179)
- 教育(81564)
- 自然(78908)
- 划(78555)
- 自然科(77042)
- 自然科学(77028)
- 自然科学基金(75607)
- 编号(75117)
- 资助(69343)
- 成果(61892)
- 发(54084)
- 重点(52988)
- 课题(51963)
- 部(51124)
- 创(49734)
- 项目编号(46605)
- 创新(46244)
- 国家社会(44805)
- 科研(44745)
- 期刊
- 济(165338)
- 经济(165338)
- 研究(113712)
- 中国(77373)
- 学报(53682)
- 管理(53288)
- 农(53144)
- 财(52731)
- 科学(49612)
- 融(48566)
- 金融(48566)
- 教育(46039)
- 大学(40683)
- 学学(37737)
- 农业(36227)
- 技术(31499)
- 业经(28663)
- 经济研究(25819)
- 财经(25723)
- 图书(22135)
- 经(21898)
- 问题(20924)
- 理论(18906)
- 业(18342)
- 实践(17304)
- 践(17304)
- 科技(16886)
- 技术经济(16799)
- 现代(16486)
- 商业(16401)
共检索到562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瑞雪 闫正欣
传统普惠金融强调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而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关注融资成本,同样也强调为普通大众提供更为便利的投资渠道。近些年来,以智能投顾为代表的数字化理财业务在我国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态势。智能投顾和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较强的耦合性,是践行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业态。然而,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性、效率性、安全性、创新性等属性要求,目前我国亟待构建和完善智能投顾业务监管制度体系。本文提出应以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目标实现为方向,在市场准入机制、合格投资者制度、信息安全保障、算法治理等维度,对现行监管制度进行完善,以适应我国智能投顾市场发展需求,最终为实体经济赋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善东
从国际上看,数字技术优化了金融的触达方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但也给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文章从数字技术端、服务提供方及合作方、消费者及投资者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本身存在的各类风险,同时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给监管带来的挑战,例如混业跨界模糊了监管界限、耦合性加强带来了监管成本提升、数字化提高了反洗钱难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数字普惠金融国际监管准则、加强跨境监管协作与互委、建立松紧适度的数字普惠金融国内监管体系、提高各方对数字普惠金融的认识及接受度、强化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建立健全多维度数据共享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超 董文汇 宁爱照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普惠金融与数字化创新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展现出了时代发展进程中金融技术创新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经验和研究结论也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微观层面,它能持续向穷人(企业和家庭)提供金融服务,具有成本低、覆盖广等优势,帮助个人和中小微企业长期可持续地获得安全、便捷、有效的支付和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宏观(金融部门)层面,它能促进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对提高整体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中小微企业融资 影子银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斯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培育和发展社区银行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路径之一。其经营灵活、服务便捷,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近来国内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设立社区银行,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成了当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应在市场准入、经营风险、市场退出、监管机构体系等方面对社区银行加强监管,以促进其稳健持续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普惠金融的目标。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社区银行 法律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卫晓锋
数字技术以其成本低、覆盖广等优势推动我国普惠金融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了传统普惠金融存在的信用采集难、成本高等困难,降低了普惠金融推广中的部分风险。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为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普惠金融监管带来困难。目前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针对数字技术下产生的风险和监管研究有待加强,实践中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框架仍需进一步完善。从数字普惠金融的基本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了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目前监管状况,并从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结合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存在的各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历史发展,论证了监管的必要性,探索构建了相应的监管框架,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措施。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风险 监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沛佩
智能投顾作为智能金融的产物之一,通过大数据的计算能力和分析模型为用户自动生成个性化的投资策略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与域外相比,智能投顾在我国面临法律规定不足、欠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标准、营运者信义义务承担等方面的困境。于监管而言,智能投顾在风险把控、异常交易行为防范和穿透式监管运作等方面亦存有担忧。借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智能投顾的最新监管政策,我国在智能投顾监管上宜以疏导和规范为主,提高智能投顾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并主要从明确智能投顾的监管主体与准入门槛、强化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以算法有效性检验和备案为切入点进行技术监管这三方面实现对我国智能投顾的渐进适度监管。
关键词:
智能投顾 监管考量 投资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盛守一
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方面,对普惠金融监管效应方面的研究较少。从普惠金融监管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两大角度出发,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对普惠金融监管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普惠金融市场的发展,普惠金融监管效应也在不断地增强,即国家也在加强对普惠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以促进普惠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监管效应 因子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姜海燕 吴长凤
智能投顾(Robo-AdvisoR)是人工智能依托大数据的计算系统,通过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等投资分析方法和机器学习,自动计算并提供组合配置建议。2008年开始,以美国与欧洲为中心,一些提供在线资产管理服务并收取相关手续费的智能投顾公司相继成立,在线专业投资咨询服务迅速兴起。2015年,智能投顾概念首次被引入国内,并得到快速发展,已引起行业的关注。本文对智能投顾在国内外市场的应用进行梳理介绍,分析了我国发展智能投顾的意义,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展望。本文认为,在以散户为主的市场发展智能投顾,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产品服务、专业化的投资者建议、客观的投资决策,引导散户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有利于促进...
关键词:
智能投顾 智能算法 投顾个性化 资产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雅琨
智能投顾是在金融科技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投资顾问业务模式,其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一体,综合运用智能算法和理论模型为投资者定制个性化投资组合。虽然目前我国的智能投顾业务尚处萌芽阶段,但是假以时日其对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不可小觑。为了为其发展扫清障碍,防范智能投顾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需要在检视目前监管法规与智能投顾不兼容性的基础上,基于智能投顾的特点,构建我国智能投顾的监管制度。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智能投顾 监管制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仇乐宁 陶谱 袁卉霖 赵抒雅
在当今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国家与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的数据对31个国家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进行了测度,构建了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之后选取中国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31个国家在2013-2019之间的贸易数据,使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进口贸易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最快的国家,目前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汇率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对国际进口贸易总体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应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生态,进一步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强与各国的对话,积极融入到全球金融创新网络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薇 阳正发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打通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农村金融改革等诸多难题,使依托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基于农村金融组织形式视角,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效应重塑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模式,基于平台经济发展特征,构建了成本更低且效率更高的农村普惠金融生态体系,进而推动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 金融产业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洪宁
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金融服务,中国也是如此;而正如人类社会伴随着蒸汽机的轰鸣进入工业社会一样,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数字化技术也推动着普惠金融进入新时代。文章从普惠金融的发展与趋势着手,探讨当前中国普惠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数字化 金融机构 小微企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慧中
一、智能投资顾问的特点和优势智能投资顾问(以下简称"智能投顾"),也称作机器人投资顾问、智能理财、自动化理财等,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财富管理服务。它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金融模型以及智能化算法,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水平、预期收益目标以及投资风格偏好等要求,投资组合优化等理论模型,为用户提供投资参考,并监测市场动态,对资产配置进行自动再平衡,提高资产回报率,从而使投资者实现"零基础、零成本、专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娟 张正平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和“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明确了数字乡村建设和数字普惠金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此,论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融合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内在联系,总结了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指出了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约束,最后提出了促进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溪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中明确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发展,展示了其在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环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有望成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监管 普惠金融 金融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