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82)
2023(14401)
2022(11420)
2021(10191)
2020(8515)
2019(18425)
2018(18196)
2017(34637)
2016(18102)
2015(19851)
2014(19141)
2013(18984)
2012(17217)
2011(15409)
2010(15925)
2009(15357)
2008(14581)
2007(13687)
2006(12311)
2005(11177)
作者
(50769)
(42663)
(42109)
(39605)
(26646)
(20269)
(19001)
(16409)
(16024)
(15216)
(14405)
(14213)
(13468)
(13189)
(12931)
(12878)
(12439)
(12277)
(12270)
(12190)
(10440)
(10294)
(10241)
(9780)
(9592)
(9514)
(9425)
(9380)
(8531)
(8438)
学科
(91457)
(79808)
经济(79726)
(74208)
企业(74208)
管理(64368)
(46143)
业经(33831)
方法(31191)
农业(31054)
中国(25888)
(25765)
金融(25765)
(24998)
(23779)
银行(23750)
数学(23235)
(23097)
数学方法(23091)
技术(23046)
(20119)
(18707)
财务(18686)
财务管理(18670)
企业财务(17698)
理论(15562)
(15518)
地方(15451)
(15092)
(14541)
机构
学院(261639)
大学(251500)
(116386)
经济(114338)
管理(109069)
理学(93586)
理学院(92797)
管理学(91762)
管理学院(91263)
研究(80846)
中国(71248)
(55824)
(51760)
(51153)
科学(45478)
农业(42412)
(41531)
业大(41138)
财经(40820)
中心(40377)
(39186)
(37097)
研究所(35058)
经济学(34647)
(32869)
经济管理(31958)
经济学院(31487)
北京(31373)
商学(30117)
商学院(29861)
基金
项目(170346)
科学(137068)
研究(130770)
基金(124300)
(106194)
国家(105074)
科学基金(92866)
社会(87285)
社会科(82777)
社会科学(82756)
(69953)
基金项目(66201)
教育(57066)
自然(56117)
(55128)
自然科(54936)
自然科学(54927)
自然科学基金(54063)
编号(53546)
资助(47592)
(42704)
成果(41307)
(40116)
创新(38893)
(38828)
(37408)
重点(37335)
国家社会(36779)
(35450)
课题(35267)
期刊
(136156)
经济(136156)
研究(74693)
(58837)
中国(56789)
管理(43300)
(41896)
农业(39378)
(38788)
金融(38788)
科学(35302)
学报(34239)
业经(29150)
大学(27851)
学学(26650)
技术(26530)
教育(22958)
(21086)
财经(20304)
经济研究(19771)
(17653)
问题(17614)
技术经济(17288)
农村(14790)
(14790)
科技(14748)
世界(14062)
农业经济(13864)
现代(13296)
商业(13168)
共检索到404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科   曹鹏翥   陈丽   范雯慧  
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结合为农业技术创新打开了新思路。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技术创新效应。研究发现:(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2)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两个维度上,且该作用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和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3)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是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4)门槛效应分析表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二者越过对应阈值后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技术创新效应均有所增强。以上结论揭示了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和机理,对农业科技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刚   陈迪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文章以2011—2021年国内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监管和政府补贴在其中发挥了积极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效应因所在行业、地区和所有权属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陈玲玲   尚婷  
本文在对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要素配置和流通产业链韧性展开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三者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产业链韧性具有正向驱动作用,但在不同区域存在异质性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人力创新要素配置和技术创新要素配置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对人力创新要素配置的驱动作用明显强于对技术创新要素配置;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普惠金融与流通产业链韧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推动普惠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水平、促进流通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强化流通产业链韧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辜胜阻  王敏  
实践证明,金融发展在支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推进农业技术创新需要充分发挥金融制度的要素集成、创新激励和风险分摊功能。基于我国特定的金融结构,本文认为要通过金融制度创新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创造完善的融资渠道以及为分散创新风险提供金融工具和制度安排,并从政策性金融、多层次银行信贷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项东   田婷婷   李楠  
基于2011—2020年新三板注册中小微企业的专利数与全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匹配数据,以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通过《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及路径。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尤其对低端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是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是缓解融资约束的主要路径。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好的地区和内部治理质量差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范志英  杜俊萍  
本文从理论阐述了数字普惠金融、风险承担与企业技术创新的逻辑关系,并选取我国A股2011-2020年期间的上市中小企业为样本,对数字普惠金融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风险承担水平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正相关;风险承担水平对数字普惠金融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起着中介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京焕  周奎  张勇  王琦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8年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数字普惠金融-企业生命周期-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框架,采用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模型等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考虑企业生命周期以后,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衰退期的企业技术创新作用则不显著。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效应比国有企业更加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旭  赵梦菲  房佳仪  
数字普惠金融结合了数字技术与传统普惠金融,对微观企业乃至宏观经济都有重大影响。基于2011—2017年中小板及创业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区域异质性的影响效应,以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且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价值驱动效果,而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从地区发展异质性的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在东部地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文章有助于深入了解数字普惠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提升的内在机制,为数字普惠金融的有效推广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艳  
文章使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数字普惠金融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提升了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主要是通过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效率来实现的。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影响最大,且该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更显著;同时,相对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更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井林   阳镇  
在新发展理念下,基于绿色导向与创新导向系统实现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绿色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具体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投入、降低企业风险水平以及增强企业治理水平的三重机制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在融资约束程度高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因此,政府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企业要高度重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通过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实现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建军  龚教伟  宋清华  
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各维度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最强的是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深度,其次是数字化程度,最后是覆盖广度。同时,数字化普惠信贷和保险的发展对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挥了显著的协同效应。第二,在自然资源禀赋好和农业生产模式先进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产业和区域间的流动与技术扩散,发挥生产前沿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拉动效应,进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此,应大力提高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充分考虑农业要素禀赋差异而因地施策,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春风  司登奎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已备受关注,其技术创新效应如何亦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2011—2018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论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改善我国城市技术创新及其“低端锁定”困境,使得城市更倾向于进行含有高端技术的实质性创新。其次,机制方面,在供给侧,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区域融资信贷约束(提高银行业竞争力、促进传统金融供给),从而促进城市总体技术创新、高端技术创新和低端技术创新;在需求侧,提升市场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张)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城市高端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但对城市总体技术创新和低端技术创新的渠道效应不显著。最后,数字普惠金融改善城市技术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的正外部效应在高市场化与高互联网水平城市中更为明显,同时对低市场化水平、低互联网水平城市的总体技术创新存在“雪中送炭”效应。研究结论为有效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城市创新和协调发展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郭震洲  
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中国多层次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面临的瓶颈,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中国金融体系正在向均匀化、高覆盖的普惠目标转变,让更多的人能获得优质的金融服务是未来中国新金融事业的主攻方向。对于普惠金融行业来说,政策明晰、市场潜力都为整个行业发展带来助力。对于普惠金融机构来说,抓住市场机会,以自身专业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新金融体系的推动者。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钟廷勇  黄亦博  孙芳城  
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细分绿色创新类别后,数字普惠金融仅能显著促进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而对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无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城市财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环境规制强度地区、内陆地区以及CEO无银行金融背景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前金融监管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但随时间推移开始逐渐释放政策监管红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银飞  苗丽  
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债务融资成本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及技术创新质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创新产出。基于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对高科技行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大于非高科技行业;基于所有权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仅对非国有企业起到技术创新激励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改善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具有深刻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