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4)
- 2023(11801)
- 2022(9194)
- 2021(8038)
- 2020(6269)
- 2019(13949)
- 2018(13424)
- 2017(25377)
- 2016(13273)
- 2015(14672)
- 2014(14773)
- 2013(14687)
- 2012(14114)
- 2011(13195)
- 2010(13801)
- 2009(13276)
- 2008(12078)
- 2007(10972)
- 2006(10284)
- 2005(10032)
- 学科
- 济(81593)
- 经济(81532)
- 业(37834)
- 管理(37475)
- 企(29613)
- 企业(29613)
- 中国(28566)
- 融(26562)
- 金融(26562)
- 地方(26481)
- 银(24270)
- 银行(24261)
- 行(23693)
- 方法(20472)
- 业经(19754)
- 农(17759)
- 数学(17720)
- 数学方法(17616)
- 财(15690)
- 地方经济(15511)
- 制(15421)
- 农业(13076)
- 产业(12489)
- 学(12444)
- 发(12227)
- 贸(11407)
- 贸易(11391)
- 中国金融(11244)
- 易(10924)
- 环境(10634)
- 机构
- 学院(197971)
- 大学(195269)
- 济(96025)
- 经济(94100)
- 研究(75770)
- 管理(70234)
- 中国(64058)
- 理学(58022)
- 理学院(57333)
- 管理学(56618)
- 管理学院(56232)
- 财(44177)
- 京(42147)
- 科学(40806)
- 所(38054)
- 中心(35301)
- 财经(33872)
- 研究所(33749)
- 江(31666)
- 经济学(31483)
- 经(30529)
- 农(29143)
- 经济学院(28013)
- 北京(27875)
- 院(26998)
- 范(26724)
- 师范(26490)
- 州(26378)
- 财经大学(24963)
- 业大(23274)
- 基金
- 项目(119214)
- 科学(94140)
- 研究(92370)
- 基金(84615)
- 家(72080)
- 国家(71416)
- 社会(61496)
- 科学基金(61275)
- 社会科(58621)
- 社会科学(58608)
- 省(47505)
- 基金项目(43129)
- 教育(40640)
- 划(38453)
- 编号(37568)
- 资助(34551)
- 自然(34524)
- 自然科(33694)
- 自然科学(33690)
- 自然科学基金(33078)
- 发(33034)
- 成果(31526)
- 发展(27717)
- 展(27261)
- 重点(27258)
- 课题(27127)
- 国家社会(26132)
- 部(25741)
- 创(24836)
- 性(23711)
共检索到337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加兰 张海鑫 王倩倩
文章将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相匹配,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及系统GMM模型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地减轻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二级指标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对于东中部地区的企业以及规模较小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其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姜松 周鑫悦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效应,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矛盾。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倒N形,具有抑制效应;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抑制效应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常建新 范立春 高莉
本文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SDM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表现出了较强的正相关性特征,在时间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2)数字普惠金融不仅直接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扩大技术溢出和促进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4)数字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薛秋童 封思贤
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主要从理论与实证等角度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及效果。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在中国的中、东、西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居民消费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农村地区明显强于城镇地区。为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应继续加大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重点强化数据治理和风险监管,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环境;引导数字普惠金融绿色发展,促进中国居民绿色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丽
文章选取2011—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效应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边际效应更大。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创新活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 系统GMM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超 黄乐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普惠金融的助力。本文选取2011-2020年全国31个省域样本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正向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优化市场发育程度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及市场发育程度对于不同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异质性的影响。要拓展数字普惠金融深度与广度、优化要素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等,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文学舟 汪晶晶 俞园园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国技术创新重要主体,其可持续发展绩效事关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为其绩效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基于我国创业板6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2011—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其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创新绩效4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必要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且企业的融资约束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规模较小、非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促进效果更好,对规模较大、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齐秀辉 付丽爽
我国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对企业成长造成了制约,数字金融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201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区域数字金融水平调节下融资约束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关系。通过系统分析以及基于规模异质和产权异质的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融资约束显著负向影响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无关,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数字金融在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的曲线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大型企业要比中小型企业更加明显,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影响显著。研究不仅强调了企业要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也为政府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增强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关注,营造良好的数字金融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玉梅 陈洋毅
<正>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取得成效普惠金融助推企业技术创新激活实体经济血脉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创新发展。而普惠金融通过扩大覆盖面、加深数字化等途径,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丰富普惠金融产品,可以为企业优化多元融资方式提供资金便利,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中小企业为技术创新寻找资金的时间与交易成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包钧 谢霏 许霞红
本文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消费权益保护局采集的基础数据构建企业层面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并采集2014-2016年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以SA指数反映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设定实证模型分析普惠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2)中小规模的国有企业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大程度缓解融资约束,中小规模的非国有企业反而会增加融资约束。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当地企业的融资约束有着显著而积极的作用,进而可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融资约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仁曾 詹姝珂
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作为经济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协同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借助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通过协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揭示,在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水平、创新创业能力与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地区协同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在空间效应下依旧成立。因此,建立区域金融发展协同机制,注重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斌辉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开展的普惠业务已向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正在形成,通过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提升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地区长尾客户融资的可获得性。金融机构通过完善数据使用配套技术标准与规范,在数据保护的前提下扩大数据共享,依托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强有力的系统支撑,加强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形成了零售化、线上化、批量化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一方面,普惠金融是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也是金融机构的责任和使命,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敏 张博文 许瑜
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路径,本文以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导向,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根本任务,引入企业绿色创新、风险承担水平和数字化转型,讨论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12~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绿色创新、风险承担水平、数字化转型是其中重要的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产业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支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但无法支持第一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志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 数字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