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1)
2023(13625)
2022(10571)
2021(9382)
2020(7540)
2019(16716)
2018(16091)
2017(31095)
2016(16239)
2015(18036)
2014(17907)
2013(17946)
2012(16553)
2011(14854)
2010(15509)
2009(14983)
2008(14383)
2007(13167)
2006(12035)
2005(11429)
作者
(46649)
(38691)
(38528)
(36146)
(24791)
(18364)
(17456)
(14895)
(14891)
(13909)
(13223)
(12821)
(12651)
(12201)
(12036)
(11817)
(11369)
(11271)
(11092)
(10965)
(9611)
(9466)
(9372)
(8899)
(8756)
(8736)
(8654)
(8643)
(7631)
(7605)
学科
(83393)
经济(83309)
(81348)
(75083)
企业(75083)
管理(64421)
业经(33507)
中国(27873)
方法(27368)
(26534)
金融(26534)
(26334)
(26143)
(24633)
银行(24625)
(23975)
地方(22178)
(20274)
财务(20247)
财务管理(20230)
(19936)
农业(19788)
数学(19312)
企业财务(19221)
数学方法(19211)
技术(18257)
(15559)
(14799)
(14642)
理论(14612)
机构
学院(240246)
大学(231430)
(107328)
经济(105274)
管理(97599)
理学(82014)
理学院(81248)
管理学(80476)
管理学院(80009)
研究(77833)
中国(69282)
(52580)
(49063)
科学(42243)
财经(40276)
(38646)
(38217)
中心(37515)
(37450)
(36419)
研究所(33678)
经济学(32225)
(31770)
北京(31382)
业大(30095)
财经大学(29466)
经济学院(29054)
农业(28739)
商学(28573)
商学院(28309)
基金
项目(147230)
科学(118658)
研究(114393)
基金(106612)
(89810)
国家(88858)
科学基金(79162)
社会(75573)
社会科(71929)
社会科学(71913)
(60217)
基金项目(55677)
教育(50253)
(47514)
自然(47387)
编号(46924)
自然科(46344)
自然科学(46337)
自然科学基金(45583)
资助(42249)
(37618)
成果(37223)
(34886)
(34835)
重点(32420)
课题(32124)
(31781)
创新(31595)
发展(31547)
国家社会(31398)
期刊
(130983)
经济(130983)
研究(75752)
中国(53532)
(44596)
管理(43329)
(39193)
金融(39193)
(36757)
科学(28954)
学报(27001)
农业(24602)
业经(24455)
技术(23534)
教育(22740)
大学(21931)
学学(20746)
财经(20652)
经济研究(20138)
(17892)
问题(16191)
(15183)
技术经济(14706)
现代(13060)
商业(12914)
财会(12895)
(12698)
世界(12641)
经济管理(12015)
国际(11901)
共检索到390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文学舟   汪晶晶   俞园园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国技术创新重要主体,其可持续发展绩效事关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为其绩效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基于我国创业板6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2011—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其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创新绩效4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必要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且企业的融资约束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规模较小、非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促进效果更好,对规模较大、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包钧  谢霏  许霞红  
本文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消费权益保护局采集的基础数据构建企业层面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并采集2014-2016年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以SA指数反映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设定实证模型分析普惠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2)中小规模的国有企业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大程度缓解融资约束,中小规模的非国有企业反而会增加融资约束。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当地企业的融资约束有着显著而积极的作用,进而可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姚正海  孙鑫  
本文使用2011—202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研究融资约束对两者的中介作用以及企业生命周期对两者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大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而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的作用不显著;企业生命周期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务绩效较高的企业影响更加显著,且当企业财务绩效处于较高水平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边际递减;此外,对于产权性质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对非国有企业作用更大。基于此,本文分别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平  豆俊霞  
以2011~2018年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且对非国有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积极作用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更显著。因此,应当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改善地区制度信用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宾  龚爽  曾雅婷  
采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2012—201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中小企业财务可持续,且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在二者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对非国有中小企业、东部地区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较好地区的中小企业的财务可持续产生影响。研究结论为“双循环”发展背景下金融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项东   田婷婷   李楠  
基于2011—2020年新三板注册中小微企业的专利数与全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匹配数据,以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通过《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及路径。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尤其对低端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是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是缓解融资约束的主要路径。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好的地区和内部治理质量差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加兰  张海鑫  王倩倩  
文章将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相匹配,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及系统GMM模型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地减轻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二级指标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对于东中部地区的企业以及规模较小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其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亚民  毕妍  
本文选取2011—2019年深市主板A股中小企业样本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是否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债务融资的视角,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扩大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规模和银行借贷规模,进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一步地,对于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以及金融监管较强地区的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发挥的缓解效应更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宁静  周坚  万魏  
本文利用2010—2021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企业债、公司债以及企业外债数据,全面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券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所在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促进企业通过企业债、公司债等方式融资,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企业外债融资。造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内债(企业债和公司债)和外债差异性影响的原因是,企业所在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促进企业在当地或国内金融市场融资,削弱了企业通过外债融资的需求,从而导致企业在境外融资规模的下降。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因素对企业债券融资存在异质性影响。其中,覆盖广度对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影响最大,数字化程度对企业外债融资影响最大。第三,与大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债券融资的促进效果更好。基于此,本文从提升企业融资质效的视角,提出了完善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解维敏  方红星  
企业研发(R&D)投入是需要大量的资金长期持续性的投入,外部融资资源获取则是影响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关键因素。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否扩大企业的融资资源获取渠道、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资金来源、解决企业研发投入的资金问题以推动企业研发投入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6年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地区金融发展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地区金融发展积极地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R&D投入。并且,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R&D投入的这种正向影响对小规模企业和私有产权控制的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政府干预弱化了金融发展对企业R&D投入的积极影响。本文为理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联邦  王勇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获得性与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密切相关。为此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长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从产权结构差异看,金融支持在缓解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作用都较为显著,国有上市企业显著性稍强。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斌  江伟  
本文研究了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进而对公司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对于那些依赖外部融资来成长的企业而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促进企业的成长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促进企业的规模扩张。这一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对我国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婷婷  高波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获得性与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密切相关。为此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长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从产权结构差异看,金融支持在缓解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作用都较为显著,国有上市企业显著性稍强。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燕  李金宝  
伴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成为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以2011—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匹配,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价值提升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于企业价值提升具有显著影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主要作用维度;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中介效应,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拓宽了企业资金来源,提高了融资效率,缓解了融资约束,促进企业价值的长期提升;财务柔性和社会责任发挥调节效应,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皖苏   叶明丹  
文章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ESG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呈负相关关系,即良好的ESG信息披露能够缓解融资约束,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动态效应;在适度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ESG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而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过高则会弱化ESG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对于非国有企业、所处市场化程度高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而言,ESG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