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70)
2023(19155)
2022(15249)
2021(14112)
2020(11860)
2019(26576)
2018(26437)
2017(50895)
2016(27077)
2015(30338)
2014(29939)
2013(29185)
2012(26097)
2011(23074)
2010(23110)
2009(22043)
2008(21081)
2007(19056)
2006(16913)
2005(15717)
作者
(72863)
(60839)
(60137)
(57594)
(38780)
(28547)
(27636)
(23325)
(23263)
(21697)
(20759)
(20553)
(19384)
(19126)
(18699)
(18644)
(18034)
(17673)
(17554)
(17487)
(15004)
(14672)
(14523)
(14079)
(13621)
(13551)
(13545)
(13524)
(12052)
(11773)
学科
(110452)
经济(110301)
(103556)
管理(99143)
(93303)
企业(93303)
方法(47022)
(38536)
业经(37472)
数学(37466)
数学方法(37012)
中国(34324)
(34301)
(30019)
(29305)
金融(29301)
(29105)
银行(29090)
(27867)
(27370)
财务(27299)
财务管理(27251)
企业财务(25902)
农业(24249)
地方(21406)
(20809)
技术(20739)
理论(20642)
(19251)
(19206)
机构
学院(372137)
大学(368348)
(156219)
管理(153413)
经济(153014)
理学(129969)
理学院(128746)
管理学(126876)
管理学院(126124)
研究(114147)
中国(98766)
(79518)
(76311)
科学(63907)
财经(61542)
(58594)
中心(57244)
(55885)
(55258)
(54091)
业大(48800)
研究所(48013)
经济学(47970)
北京(47158)
(46717)
财经大学(45627)
(44589)
师范(44189)
经济学院(43251)
农业(42451)
基金
项目(242653)
科学(194737)
研究(183875)
基金(178850)
(152316)
国家(150943)
科学基金(133675)
社会(120033)
社会科(113984)
社会科学(113959)
(94692)
基金项目(94040)
教育(84479)
自然(83731)
自然科(81914)
自然科学(81898)
自然科学基金(80450)
(77800)
编号(75283)
资助(71484)
成果(60995)
(54160)
重点(53708)
(53436)
(51554)
课题(50584)
(50571)
国家社会(50423)
创新(49244)
教育部(47925)
期刊
(178073)
经济(178073)
研究(110530)
中国(78357)
(67690)
管理(64461)
(51621)
(50814)
金融(50814)
学报(47307)
科学(47215)
大学(38690)
教育(37523)
学学(36256)
技术(35411)
农业(34131)
财经(31393)
业经(30592)
(27024)
经济研究(27000)
问题(22742)
(21255)
财会(19782)
技术经济(19349)
现代(18487)
理论(18091)
会计(17720)
图书(17534)
商业(17135)
(16655)
共检索到576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祁好英  
文章采用调查方式获得67家分布于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制造业企业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管理者意识与数字化转型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实证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对生产技术数字化转型的正影响程度强于销售技术数字化。管理者数字化转型意识在二者之间起着显著的同向调节效应,即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意识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正效应越强,但是这一调节作用只针对生产技术数字化转型成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晔   蒋宗正  
基于多视角“战略三角”框架,以中国创业板上市中小民营制造企业为样本,结合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探究市场化进程、数字政策支持力度、领导权结构、行业竞争度、数字资源基础设施和适应能力6个条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单一要素并非是中小民营制造企业实现高成熟度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但强化适应能力对企业高成熟度数字化转型发挥普适作用。两条组态路径均可引致中小民营制造企业高成熟度数字化转型,具体包括高效适应型和资源能力协调型。同时,根据外部制度和产业环境差异,可将资源能力协调型细分为资源能力主导型、政府与市场双重助力下的资源能力协调型和政府与行业双重驱动下的资源能力协调型。进一步研究发现,4条组态路径会阻碍中小民营制造企业高成熟度数字化转型,且均属于资源能力缺失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雪松   王健  
基于高阶梯队理论,采用我国2023年首批28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样本数据,以问卷调查法分析管理者数字素养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效度检验与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数字素养通过提升企业学习吸收能力和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的双重机制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女性管理者和地方政策感知正向调节了管理者数字素养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升级、学习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可通过加强管理者数字技能培训,组建性别多样性高管团队以及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文洁  
本文基于长江三角洲(文中简称长三角)制造业的数据,从企业的层面对长三角制造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小企业的企业特点、行为、资源与对环境的认识进行定量研究,并与国际化大企业进行对比,发现中小企业的差距,希望能给长三角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在“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自身资源禀赋提升竞争力”的问题上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盈盈  刘思峰  
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是长三角地区能否成为领航中国制造业向世界级制造中心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国际制造企业管理变革的趋势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和企业管理现状,提出在战略机遇期,如何以企业管理变革推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成长,领航中国制造业向世界级制造基地转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蓉  余宇新  
文章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的样本基础上,以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企业规模、企业市场结构、企业年龄、企业集群和企业所处行业等因素对企业知识产权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知识产权强度之间存在着联系,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有更高的知识产权强度且更注重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使用;市场力量、企业年龄与知识产权强度之间都呈现倒U型函数关系;拥有集群特征的企业拥有较高的知识产权强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涛   张茜茜  
基于北京大学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2011~2020年地区和企业层面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模型检验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对纳税遵从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纳税遵从度,且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发挥中介效应,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在异质性分析中,该机制在小规模企业、民营企业、中西部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中影响效果更加明显。通过建立“数字普惠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纳税遵从”的理论框架,最终从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靖宇   余莉娜   杨轩宇  
在我国致力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中小企业能否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宏观经济实现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中小企业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化转型都能显著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还通过赋能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间接促进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帆  石金涛  吴治国  
在国内缺乏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的背景下,以Carroll(1979,199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模型为理论基础,Aupperle(1985)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伦理"测量工具,以生长在长三角都市圈,同时在上海和浙江两地工作的管理者为研究样本,发现中国管理者个体企业社会责任导向具有经济责任与伦理责任的性别显著差异,以及法律责任的区域差异。本文深入分析后总结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潜移默化是不同性别的企业社会责任导向差异的主要原因,而现代法律意识深入人心的不同程度,以及地方法规的差异性是造成法律责任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池   张红梅  
以2012—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制造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和总体碳排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非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中数字金融降低制造业碳排放的效应更强;第三,数字金融的发展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来降低制造业碳排放,该影响机制在替换数字化转型的指标后依然存在。进一步分析发现,现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主要来源于数字技术进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研究为数字金融降低制造业碳排放提供了新视角,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杨龙溪  
管理者权力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以2007~2021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管理者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管理者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环境不确定性有利于强化这一效应。机制检验表明,管理者权力通过增加创新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投入和创新资源产出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进一步分析得出,管理者权力通过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可实现企业价值提升和韧性成长。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全面认识管理者权力的经济后果,为我国企业的组织权力安排与数字化转型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时大红  蒋伏心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正在兴起,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长三角民营制造业只有加快创新的步伐,才能在新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基于2012-2019年的数据,对长三角不同规模民营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测度与对比分析,试图发现其创新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从企业规模看,8年间长三角大型与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创新能力都呈现下降的现象,中小企业的降幅高于大型企业的降幅;从所在地区看,江苏、上海民营制造企业综合创新能力明显高于浙江、安徽;从影响因素看,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大型民营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高端人才短缺与技术研发突破等方面的限制,而中小型民营制造的技术创新活力相对较高。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区域创新和科技创新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廷勇   胡俊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基于管理者学习理论视角,探究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实现ESG表现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ESG责任的履行。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管理者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从而提高ESG表现。进一步基于管理者特征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在男性CEO、高管无学术背景、无金融背景、管理层持股比例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不仅完善了管理者学习理论,而且为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为鼓励和引导企业履行ESG责任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金辉  徐维祥  刘程军  
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运用2011—2019年长三角41个城市面板数据,在对各城市私营工业企业TFP测算的基础上,通过面板计量模型探究数字金融对长三角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长三角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种效果存在异质性;(2)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能够激发企业家精神,通过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中介作用,促进长三角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数字金融对长三角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双重门槛效应,随着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卫华  刘一霖  
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背景下管理者能力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呈现倒U型特征,即当管理者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时,管理者能力会显著提升内部控制质量;管理者能力处于高水平时,管理者能力反而会显著抑制内部控制质量。为解决这一悖论,本文引入企业数字化这一调节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不仅对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且能显著调节高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