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2)
- 2023(10805)
- 2022(8177)
- 2021(7272)
- 2020(5856)
- 2019(12637)
- 2018(12091)
- 2017(23070)
- 2016(11524)
- 2015(12368)
- 2014(11683)
- 2013(11512)
- 2012(10485)
- 2011(9390)
- 2010(9720)
- 2009(9368)
- 2008(8162)
- 2007(7595)
- 2006(6634)
- 2005(6046)
- 学科
- 济(51631)
- 经济(51605)
- 业(43682)
- 管理(38913)
- 企(38430)
- 企业(38430)
- 融(25240)
- 金融(25240)
- 银(22714)
- 银行(22701)
- 行(22065)
- 中国(21278)
- 技术(18277)
- 业经(18118)
- 方法(16979)
- 产业(15996)
- 数学(14334)
- 财(14295)
- 数学方法(14156)
- 地方(14091)
- 制(13666)
- 农(13492)
- 技术管理(12469)
- 中国金融(11108)
- 信息(10083)
- 总论(9772)
- 务(9744)
- 财务(9713)
- 财务管理(9701)
- 信息产业(9662)
- 机构
- 学院(159997)
- 大学(156936)
- 济(72695)
- 经济(71396)
- 管理(65269)
- 理学(56153)
- 理学院(55649)
- 管理学(54978)
- 管理学院(54671)
- 研究(51796)
- 中国(46186)
- 财(33346)
- 京(31436)
- 科学(28402)
- 财经(26274)
- 中心(26105)
- 江(24204)
- 经(23785)
- 所(23595)
- 经济学(23403)
- 研究所(21255)
- 经济学院(21227)
- 农(20629)
- 州(20290)
- 北京(19853)
- 财经大学(19650)
- 业大(19620)
- 院(19234)
- 融(19093)
- 商学(18724)
- 基金
- 项目(108456)
- 科学(87970)
- 研究(83819)
- 基金(78512)
- 家(66769)
- 国家(66192)
- 科学基金(58928)
- 社会(56041)
- 社会科(53693)
- 社会科学(53682)
- 省(45220)
- 基金项目(41062)
- 教育(36123)
- 划(35717)
- 自然(34491)
- 自然科(33796)
- 自然科学(33789)
- 自然科学基金(33282)
- 编号(32777)
- 创(30297)
- 资助(30045)
- 创新(27236)
- 成果(25930)
- 发(25902)
- 重点(24237)
- 国家社会(24112)
- 课题(22789)
- 部(22597)
- 制(22050)
- 发展(21779)
共检索到248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继强 李婷 张兴焱 牟思蓓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9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空间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影响,并且科技创新是其中的不完全中介,三者之间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是正向的,但对非本地区却呈现抑制作用,产生虹吸效应;以上影响机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三者之间相互关系与整体基本一致,且影响效应更强,但无论是否考虑中介效应,中部地区的影响均不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天天 滕子丰
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编制的创新创业指数,探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数字保险业务通过劳动要素跨部门的合理分配,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数字支付业务通过服务业产业技术要素的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货币基金业务通过加快小微服务业企业间资本要素流动,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推动升级。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谭蓉娟 卢祺源
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2011—201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层面面板数据,以数字普惠金融自身作为门槛变量,采用门槛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各维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会不同。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提升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门槛效应。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系数乘积法发现技术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中介效应,提升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效率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门槛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雅欣
本文采用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构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法测度就业质量,以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就业质量,并且该影响存在持续性。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劳动合同签订与保险覆盖等劳动市场规范性因素提高就业质量;分区域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镇地区。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就业质量提高的有效传导路径。因此,应继续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提供更广泛的数字普惠金融相关培训和咨询服务,使更多小微企业和劳动者享受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激发劳动市场活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就业质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雅欣
本文采用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构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法测度就业质量,以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就业质量,并且该影响存在持续性。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劳动合同签订与保险覆盖等劳动市场规范性因素提高就业质量;分区域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镇地区。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就业质量提高的有效传导路径。因此,应继续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提供更广泛的数字普惠金融相关培训和咨询服务,使更多小微企业和劳动者享受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激发劳动市场活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就业质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鑫昊 李迪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引入中介效应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运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直接正向效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机制来看,科技创新作为中介在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显著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建议制定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数字经济潜力,以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叔莲 王伟光
The Report on the Outline of the Fif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hereafter called THE OUTLINE) points out: "Our national economy has reached a period in which, if not adjusted, it cannot develop anymore" ; "In the coming five years, we must cast emphasis upo...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青霞 刘岳泽
文章利用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融合路径和融合效益两个方面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创新间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进一步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边际效应更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薇
通过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高;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以上结论,文章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本身及其各维度等方面,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从而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虹 王乔冉
本文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未能更好的兼顾效率和公平;在效应传导机制方面,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科技创新效应、创业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芳 蔡甜甜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且这一结论在历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普惠金融的社会经济效应,可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芳 蔡甜甜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且这一结论在历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普惠金融的社会经济效应,可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倩肖 刘怡杉 刘虎
文章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2)数字普惠金融会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激发创业活力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由于地区特征差异和区位差异而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高信任水平和高受教育水平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相比东部地区,其正向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红梅 赵军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和共同富裕愿景下,使用2011—2019年281个地级市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与产业结构的交互效应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社会福利公平性三个维度构建地级市层面的包容性增长评价体系,并从地级市和省级两个层面刻画包容性增长的演变特征;其次,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分位数模型和交互项效应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作用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包容性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能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二者具有协同效应。因此,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统筹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政策效果、提升机会公平程度,从而有效地促进包容性增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瑜
本文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的机制主要包括推动资本集聚、引导投资方向、加强风险管理等。同时,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度高的产业中的数字普惠金融更能通过推动资本集聚、引导投资方向、加强风险管理等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