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6)
- 2023(12659)
- 2022(9820)
- 2021(8694)
- 2020(7365)
- 2019(16282)
- 2018(15652)
- 2017(31018)
- 2016(16173)
- 2015(17911)
- 2014(17631)
- 2013(17594)
- 2012(16205)
- 2011(14287)
- 2010(14717)
- 2009(14360)
- 2008(13560)
- 2007(12476)
- 2006(10896)
- 2005(10128)
- 学科
- 业(83806)
- 济(83193)
- 经济(83110)
- 企(77817)
- 企业(77817)
- 管理(67235)
- 方法(38977)
- 业经(31846)
- 数学(31149)
- 数学方法(31030)
- 财(29945)
- 融(26909)
- 金融(26909)
- 农(24796)
- 银(23881)
- 银行(23874)
- 中国(23689)
- 行(23147)
- 务(21769)
- 财务(21748)
- 财务管理(21720)
- 企业财务(20726)
- 技术(20689)
- 制(19133)
- 农业(19075)
- 地方(14344)
- 体(14168)
- 策(14134)
- 划(14084)
- 理论(13991)
- 机构
- 学院(238268)
- 大学(232488)
- 济(111834)
- 经济(110038)
- 管理(102049)
- 理学(87580)
- 理学院(86936)
- 管理学(86235)
- 管理学院(85771)
- 研究(68960)
- 中国(63128)
- 财(55752)
- 京(46623)
- 财经(44020)
- 经(40146)
- 经济学(35982)
- 江(35922)
- 科学(34854)
- 中心(34772)
- 农(33874)
- 经济学院(33021)
- 财经大学(32755)
- 所(32306)
- 商学(30381)
- 商学院(30136)
- 北京(29126)
- 业大(29056)
- 州(28906)
- 研究所(28334)
- 经济管理(27893)
- 基金
- 项目(151684)
- 科学(123115)
- 研究(117127)
- 基金(113880)
- 家(95287)
- 国家(94404)
- 科学基金(84877)
- 社会(79834)
- 社会科(76265)
- 社会科学(76247)
- 基金项目(59567)
- 省(58968)
- 教育(52370)
- 自然(50667)
- 自然科(49600)
- 自然科学(49594)
- 自然科学基金(48822)
- 划(47089)
- 编号(46358)
- 资助(46268)
- 成果(36670)
- 创(36164)
- 业(35158)
- 部(35145)
- 国家社会(34518)
- 重点(32969)
- 发(32950)
- 创新(32949)
- 制(32649)
- 人文(31663)
- 期刊
- 济(121507)
- 经济(121507)
- 研究(71656)
- 财(47886)
- 中国(43600)
- 管理(42515)
- 融(38571)
- 金融(38571)
- 农(31815)
- 科学(27111)
- 学报(25733)
- 技术(24185)
- 财经(23465)
- 大学(21706)
- 农业(21207)
- 业经(20851)
- 学学(20823)
- 经(20174)
- 经济研究(19846)
- 教育(16741)
- 技术经济(16236)
- 问题(15577)
- 业(13786)
- 财会(13609)
- 贸(13062)
- 世界(12630)
- 商业(12311)
- 现代(12291)
- 会计(11329)
- 国际(11276)
共检索到362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波 江泽茹
以2011—2021年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数字普惠金融、政府补助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首先,数字普惠金融显著缓解了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且这一效应随政府补助的增加而加强;其次,分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显著为负,且政府补助能够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再次,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使用非“四大审计”、成立年限较长、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在地区银行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其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显著,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也更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晓燕 史秀敏 师亚楠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文章以2004—2018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供应商集中度对融资约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产生负向影响,但是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银行信用融资规模,总体上供应商集中度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中小企业要重视与供应商的关系管理,发挥供应链战略协同效应:一方面,可以降低采购过程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大供应商信息监控的外溢效应,向银行传递自身经营良好的信号,有利于提高自身的银行信用融资能力,从而缓解融资约束。此外,企业要积极融入供应链关系网络,放大供应链关系资本的价值。
关键词:
供应商集中度 融资约束 关系资本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晶璞 骆良真
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约束的关系,检验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了不同产权性质和供应链稳定性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约束负相关,即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且中小企业较高的供应商、客户和供应链集中度均能够正向强化供应链金融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集中度的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和供应链稳定性强的中小企业内具有更好的表现。本文丰富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为不同类型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思显 林爱梅
本文基于政治关联的视角,以中小板中国家火炬计划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研究了政治关联、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政治关联类型分为政府官员类和代表委员类两种,研究发现,不同的政治关联类型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不同。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通过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负向作用于企业价值,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对研发投入影响企业价值具有调节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洁 唐洁
企业研发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动力。基于2010—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检验资本错配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错配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抑制效应;融资约束不仅对企业研发具有直接负向影响,还会强化资本错配对研发投入的抑制效应,但上述融资约束的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体系,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和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
研发投入 资本错配 融资约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邹伟 凌江怀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文章基于内生金融理论视角,利用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和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两个层面,考察了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发展普惠金融能够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制度环境是制约普惠金融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因素,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下,发展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缓解融资约束。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 融资约束 熵值-关联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杰 秦璐
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各地区金融发展指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资普遍存在融资约束;总体上看,金融发展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在缓解R&D融资约束方面的作用显著;另外,金融发展的这种减缓作用对非国有股份企业更加显著。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信贷市场机制,健全资本市场,加快金融发展,以促进企业研发投资,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华 张卓
运用2007~2010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研发融资约束,表现出显著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金融发展水平能显著缓解研发融资约束;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的直接效应总体上显著,而间接效应不显著;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的间接效应显著,反之,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群 翟淑萍
本文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及测度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上市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减轻代理问题的负面影响,从而支持了融资约束的上升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提高的理论观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陆燕春 牛礼 朋振江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R&D投入。由于规模小、缺乏资产抵押、信用评级低等,中小型企业受到更大的融资约束,企业R&D投资能力及效率相对较弱。文章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选取我国中小板622家上市公司数据,构建融资约束指数并运用随机边界分析测算我国中小企业R&D效率,探究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R&D投资效率 融资约束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馨 郑阳飞 李建明
融资渠道是影响企业R&D投资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2007-2009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并披露R&D费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样本,检验这些企业是否存在融资约束问题以及对R&D投资的影响,并研究R&D投资和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融资约束,从而限制了R&D投资;(2)目前中国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在缺少债务融资的支持下,研发资金主要来源于内部现金流和股票融资;(3)R&D投资强度和现金持有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充足的资金具有一定的缓解融资约束的对冲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建新 苏磊 潘红波
本文以2005年至2007年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在控制了相关财务状况、治理结构、行业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投资支出、融资约束和政治关系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民营中小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正相关,原因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较强的外部融资约束;无政治关系的民营中小企业与具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中小企业相比,表现出更强的融资约束,说明政治关系能够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在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作为一种非正规的替代机制,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压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靖烨 史家荣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在便利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也为防范化解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降低了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其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均对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具有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降低中小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中小企业、非国有中小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尤利平
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不规范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财务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中小企业融资偏好,用CORREL函数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考察样本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优选顺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逯东 林高 杨丹
基于政治关联视角,本文以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和市场价值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没有有效地将政府给予的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上,政治关联尽管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政府补助,但却反而削弱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未能带来企业市场价值的提高,政府资源的配置存在严重的失效。
关键词:
创业板 政府补助 研发支出 市场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