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3)
2023(9963)
2022(7226)
2021(6397)
2020(4902)
2019(10576)
2018(9927)
2017(19429)
2016(9869)
2015(10738)
2014(10536)
2013(10627)
2012(9817)
2011(8856)
2010(9155)
2009(9055)
2008(7799)
2007(7440)
2006(6717)
2005(6200)
作者
(27410)
(23457)
(22785)
(21893)
(14012)
(11082)
(10394)
(8976)
(8940)
(8019)
(7993)
(7621)
(7122)
(7045)
(6985)
(6880)
(6682)
(6575)
(6571)
(6521)
(5655)
(5584)
(5577)
(5560)
(5509)
(5261)
(5131)
(4841)
(4668)
(4638)
学科
(49063)
经济(49012)
(48602)
(38026)
农业(32686)
(24994)
金融(24994)
(22467)
银行(22466)
(21915)
业经(21688)
管理(21493)
中国(21041)
(16612)
企业(16612)
方法(13521)
(13234)
地方(12662)
数学(12618)
数学方法(12575)
农业经济(12455)
(11718)
中国金融(11019)
(9957)
产业(9838)
(9352)
农村(9334)
收入(9179)
(9178)
劳动(9161)
机构
学院(145804)
大学(138018)
(68721)
经济(67505)
管理(56021)
理学(48503)
理学院(48121)
研究(47672)
管理学(47513)
管理学院(47268)
中国(46042)
(44024)
农业(32897)
(29511)
(26781)
业大(26143)
中心(25745)
科学(25439)
财经(23469)
(22750)
(21597)
经济学(21557)
(21496)
研究所(20389)
农业大学(19835)
经济学院(19702)
(19609)
经济管理(19007)
银行(18938)
(18067)
基金
项目(96600)
科学(77113)
研究(76349)
基金(70808)
(59870)
国家(59176)
社会(52600)
科学基金(51692)
社会科(49589)
社会科学(49579)
(38911)
基金项目(37190)
编号(32915)
教育(31253)
(30022)
自然(28512)
自然科(27858)
自然科学(27856)
(27666)
自然科学基金(27351)
资助(26842)
成果(25194)
(23059)
国家社会(22861)
(21206)
(20676)
课题(20610)
重点(20522)
(20512)
(19981)
期刊
(82885)
经济(82885)
(52197)
研究(41736)
农业(34940)
(33396)
金融(33396)
中国(32769)
业经(21473)
学报(19891)
(19626)
科学(19513)
大学(17005)
学学(16513)
(14872)
管理(14521)
农村(14514)
(14514)
农业经济(14347)
问题(11555)
经济研究(11276)
财经(11114)
技术(10081)
世界(9780)
(9480)
(9160)
农村经济(9126)
经济问题(9104)
教育(8571)
社会(8464)
共检索到227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珩   陈建成  
文章通过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分析框架,选取2011—2020年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全国视角来看,数字普惠金融与劳动力流动均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了推动作用;从区域分布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推动效果更强;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作用最大;从消费类型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生存型和享受型消费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相比之下,对发展型消费的影响较小。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劳动力流动共同推动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特别地,劳动力流动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强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容  毛中根  
论文运用1991-2010年中国29个省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居民人均收入、消费习惯、收入预期等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东、中部农村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有负向抑制作用;各地区居民消费对收入普遍存在过度敏感性;农村居民消费受城市居民"示范效应"影响;收入预期对消费影响显著。据此可以通过完善劳动力流动政策,采取增加收入、改变消费习惯以及改善收入预期等措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大湖  丁士军  陈玉萍  
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本文以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和流动方式为切入点,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2009-2019年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劳动力流动总规模扩大不仅可以提高本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可以促进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农村劳动力本地流动、外出-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流动方式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差异化明显,外出-省内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跨省流动,本地流动的直接效应最小。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多数消费支出项目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聂正彦  苗红川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和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图,并结合路径分析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显著;工资性收入增加和老龄化加剧,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振   田靖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作为乡村振兴分项指标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对生态宜居不存在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振   田靖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作为乡村振兴分项指标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对生态宜居不存在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岳喜优  陈桂生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村市场消费潜力不容忽视。强化财政政策支持、完善金融供给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至关重要。基于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含我国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从动态视角探究财政支农、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作用关系。从全国层面上看,财政支农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均存在负向影响,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从不同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财政支农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而西部地区则相反;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而东部地区则相反;中部和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能够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而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存在短期滞后现象。进一步,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验证了PVAR模型实证得出的关于财政支农、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之间作用关系结论的稳健性。推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实施差异化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   黄子祺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韧性,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已经成为驱动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消费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3—2021年中国省域数据,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韧性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及粮食主销区更为显著;采用门槛模型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存在边际影响非线性递增的特点,并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测算了引发边际递增效应的门槛水平。此外,市场化程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韧性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农村地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等建议,以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韧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令娟  
由于收入、消费观念、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等因素存在差异,与城镇居民相比,占我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居民的消费品消费总额却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农村应作为当前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工作重点。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的微观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始终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区域间差异也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容  潘明清  
使用199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线性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LAIDS),重点检验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会使衣着、文教娱乐及服务、医疗消费有所增加,会减少食品、居住消费,对家用几乎没有影响。为此,应增加工资性收入,完善劳动力流动政策和供给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书屹  姜天文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遇到瓶颈,消费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为不足,这势必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将普惠金融与先进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城乡居民能够平等便利地获得金融资源,进而刺激消费。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增长,本文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本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显著的缩小;本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减小受到相邻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的积极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受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的作用有待加强,比较而言,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受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加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云飞  李倩  张璞  
文章运用我国2005-2016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选取三个维度、六个指标变量构造了符合我国金融发展特点的普惠金融指数IFI,并以我国2005-2016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家庭收支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我国农村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支出,还可以显著提高其服务性消费支出在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从而促进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芸  
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从保险、消费信贷、金融理财和数字化征信四个途径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传导机制。认为应建立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加快数字化征信发展等,以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向玉冰  
居民消费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在金融科技迅速普及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引发农村居民消费的巨大潜力。本文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奕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能够合理引导农民向城市转移,也能够对农村消费的扩大带来积极影响。文章首先对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就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并且通过实证方法证明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