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5)
- 2023(12980)
- 2022(10100)
- 2021(9017)
- 2020(7532)
- 2019(16118)
- 2018(15737)
- 2017(30332)
- 2016(15575)
- 2015(17185)
- 2014(16494)
- 2013(16372)
- 2012(14715)
- 2011(12646)
- 2010(13132)
- 2009(12911)
- 2008(12551)
- 2007(11746)
- 2006(10288)
- 2005(9664)
- 学科
- 业(86893)
- 企(82410)
- 企业(82410)
- 济(69370)
- 经济(69303)
- 管理(68552)
- 业经(31909)
- 财(29548)
- 方法(27278)
- 融(25985)
- 金融(25985)
- 务(24534)
- 财务(24514)
- 财务管理(24476)
- 银(23973)
- 银行(23961)
- 企业财务(23111)
- 行(23033)
- 中国(22914)
- 农(22707)
- 技术(22475)
- 数学(19157)
- 数学方法(19049)
- 制(18304)
- 农业(17456)
- 理论(15065)
- 技术管理(14354)
- 策(14031)
- 体(13527)
- 划(13099)
- 机构
- 学院(221065)
- 大学(212768)
- 济(98722)
- 经济(96912)
- 管理(93709)
- 理学(79237)
- 理学院(78623)
- 管理学(77931)
- 管理学院(77492)
- 研究(64754)
- 中国(61069)
- 财(50613)
- 京(43498)
- 财经(38650)
- 江(35272)
- 经(34990)
- 科学(33643)
- 中心(32722)
- 农(31360)
- 所(30716)
- 经济学(29897)
- 州(28512)
- 财经大学(28407)
- 商学(28292)
- 商学院(28059)
- 北京(27423)
- 经济学院(27106)
- 研究所(26800)
- 业大(26720)
- 经济管理(25340)
- 基金
- 项目(137011)
- 科学(110917)
- 研究(107302)
- 基金(100164)
- 家(84072)
- 国家(83231)
- 科学基金(75178)
- 社会(71291)
- 社会科(68037)
- 社会科学(68022)
- 省(55802)
- 基金项目(52545)
- 教育(47125)
- 自然(45087)
- 自然科(44136)
- 自然科学(44130)
- 划(43606)
- 自然科学基金(43466)
- 编号(43205)
- 资助(39004)
- 创(36631)
- 业(34512)
- 成果(33872)
- 创新(33070)
- 发(30473)
- 国家社会(30148)
- 重点(30128)
- 部(29959)
- 制(29735)
- 课题(28886)
- 期刊
- 济(113655)
- 经济(113655)
- 研究(68074)
- 中国(47650)
- 财(47238)
- 管理(42181)
- 融(37044)
- 金融(37044)
- 农(30098)
- 科学(25034)
- 技术(23980)
- 学报(23006)
- 业经(20393)
- 农业(20083)
- 财经(20035)
- 教育(19510)
- 大学(19164)
- 学学(18215)
- 经济研究(17944)
- 经(17320)
- 财会(15876)
- 技术经济(15537)
- 会计(13950)
- 业(13669)
- 问题(13339)
- 现代(12018)
- 科技(11945)
- 商业(11338)
- 贸(11024)
- 世界(10676)
共检索到352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银飞 苗丽
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债务融资成本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及技术创新质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创新产出。基于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对高科技行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大于非高科技行业;基于所有权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仅对非国有企业起到技术创新激励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改善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具有深刻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刚 陈迪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文章以2011—2021年国内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监管和政府补贴在其中发挥了积极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效应因所在行业、地区和所有权属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亚民 毕妍
本文选取2011—2019年深市主板A股中小企业样本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是否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债务融资的视角,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扩大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规模和银行借贷规模,进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一步地,对于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以及金融监管较强地区的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发挥的缓解效应更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旭 赵梦菲 房佳仪
数字普惠金融结合了数字技术与传统普惠金融,对微观企业乃至宏观经济都有重大影响。基于2011—2017年中小板及创业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区域异质性的影响效应,以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且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价值驱动效果,而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从地区发展异质性的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在东部地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文章有助于深入了解数字普惠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提升的内在机制,为数字普惠金融的有效推广提供了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项东 田婷婷 李楠
基于2011—2020年新三板注册中小微企业的专利数与全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匹配数据,以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通过《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及路径。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尤其对低端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是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是缓解融资约束的主要路径。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好的地区和内部治理质量差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伟 张可萌 许志勇 余浪
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6—2020年新三板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减少企业融资费用、降低信息不对称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提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效果更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东部地区和“专精特新”企业中效果更明显。本文拓展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导路径研究与异质性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精准度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红花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主体,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推动中小企业创新。为解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机制,基于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中小企业2014—2021年相关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多维度实证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信息技术行业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的促进作用显著。企业财务费用率在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下对信息技术行业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有一定缓解作用,从而驱动其创新。在企业所处区域与所有权异质性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信息技术行业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信息技术行业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影响更显著。金融的普惠性与数字化可以弥补传统金融体制短板,减少金融市场的所有制歧视问题,能为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其自身的积极发展,而具有良好发展潜能的中小企业能获得更为合理的数字普惠金融支持,金融支持与中小企业创新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靖烨 史家荣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在便利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也为防范化解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降低了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其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均对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具有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降低中小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中小企业、非国有中小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费宪进 郭舒萍
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模式。本文在介绍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开展区域集优债务融资的优势,详述了区域集优债务融资的运作模式,并提出了推进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集优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债务融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由来已久,金融普惠理念下的传统融资模式存在诸多缺陷,如强调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接触性而忽略其有效运用,重需求、轻供给而引发金融排异,以及片面强调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等。金融包容不同于金融普惠,其体现了互利共赢、包容共生的精髓,其理念指引下的创新型融资模式充分保障了各参与主体在完全信息下的机会均等、自主选择与互惠共生。桥隧模式、路衢模式、平台模式、金融仓储模式与科技金融模式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成功探索与有效路径,实现了完全金融包容及社会、经济、金融系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金融普惠 金融包容 中小企业 融资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勇强
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金融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企业产权性质、所处行业、所处制度环境三方面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显著推动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存在产权、行业及制度环境异质性。同国有企业相比,数字金融更有助于推动非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相较于非高新行业,数字金融对高新行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显著;与处于低质量制度环境的中小企业相比,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制度环境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对此,政府应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小企业实施差异化金融支持并改善外部制度环境,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勇强
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金融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企业产权性质、所处行业、所处制度环境三方面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显著推动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存在产权、行业及制度环境异质性。同国有企业相比,数字金融更有助于推动非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相较于非高新行业,数字金融对高新行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显著;与处于低质量制度环境的中小企业相比,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制度环境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对此,政府应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小企业实施差异化金融支持并改善外部制度环境,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榜 张建华
基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和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从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表现出明显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即中小企业面临显著的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显著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均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缓解作用;相较于国有中小企业,普惠金融创新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立足普惠金融创新这一全新视角,为更好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郎香香 张朦朦 王佳宁
本文基于全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新三板中小企业专利申请量的匹配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创新,其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发挥出创新驱动效应;第二,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来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第三,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驱动效应对非国有中小企业和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第四,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驱动效应在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制度环境较好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上述结论对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第一,要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夯实技术基础;第二,要疏通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路径,增强创新驱动效应;第三,要优化地区制度环境,保障数字普惠金融发挥创新驱动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廉 易露 陈强
借助2011~2018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数字金融是否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负向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地,基于债权人异质性视角,发现数字金融对银行贷款融资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商业信用贷款融资具有抑制作用。从数字金融的传导机制来看,企业内部控制在数字金融影响的机制识别中扮演着部分中介角色。基于此,结合实证研究结论从落实数字金融政策、金融供给侧改革以及提升企业自身内部建设等角度可为中小企业融资纾困解难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