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0)
- 2023(17637)
- 2022(14701)
- 2021(13540)
- 2020(11188)
- 2019(25216)
- 2018(25390)
- 2017(46829)
- 2016(25970)
- 2015(29391)
- 2014(29333)
- 2013(27959)
- 2012(25430)
- 2011(22807)
- 2010(22929)
- 2009(21210)
- 2008(20507)
- 2007(18393)
- 2006(16064)
- 2005(14201)
- 学科
- 济(94194)
- 经济(94057)
- 管理(78677)
- 业(68986)
- 企(59452)
- 企业(59452)
- 方法(39024)
- 数学(32740)
- 数学方法(32311)
- 财(27259)
- 中国(26880)
- 业经(25954)
- 农(25458)
- 制(22554)
- 学(21898)
- 理论(18518)
- 地方(17794)
- 务(17386)
- 财务(17304)
- 财务管理(17267)
- 银(16894)
- 银行(16843)
- 贸(16464)
- 贸易(16450)
- 农业(16429)
- 企业财务(16350)
- 和(16102)
- 体(16079)
- 行(16054)
- 易(15959)
- 机构
- 大学(359694)
- 学院(357609)
- 管理(137239)
- 济(132490)
- 经济(129269)
- 研究(118022)
- 理学(117890)
- 理学院(116563)
- 管理学(114354)
- 管理学院(113716)
- 中国(88147)
- 京(76983)
- 科学(74062)
- 财(65778)
- 所(58834)
- 农(57067)
- 江(53844)
- 业大(53688)
- 中心(53584)
- 研究所(53383)
- 财经(51361)
- 范(49401)
- 师范(48891)
- 北京(48369)
- 经(46421)
- 农业(44745)
- 州(43944)
- 院(43795)
- 技术(40215)
- 经济学(39082)
- 基金
- 项目(244611)
- 科学(190932)
- 研究(182854)
- 基金(173755)
- 家(150950)
- 国家(149632)
- 科学基金(128178)
- 社会(112480)
- 社会科(106297)
- 社会科学(106270)
- 省(97360)
- 基金项目(91686)
- 教育(85250)
- 自然(82144)
- 划(81406)
- 自然科(80184)
- 自然科学(80163)
- 自然科学基金(78668)
- 编号(76814)
- 资助(70355)
- 成果(64356)
- 重点(54738)
- 课题(53745)
- 部(52668)
- 发(51485)
- 创(51278)
- 项目编号(48059)
- 创新(47693)
- 制(46865)
- 科研(46389)
- 期刊
- 济(148984)
- 经济(148984)
- 研究(105964)
- 中国(75538)
- 学报(58699)
- 农(52160)
- 财(52102)
- 管理(51416)
- 科学(51244)
- 教育(50996)
- 大学(44551)
- 学学(40970)
- 农业(36003)
- 技术(31234)
- 融(30127)
- 金融(30127)
- 业经(25570)
- 财经(24764)
- 图书(23708)
- 经济研究(23440)
- 经(21114)
- 问题(18517)
- 业(18343)
- 版(17425)
- 科技(17425)
- 理论(17271)
- 书馆(16321)
- 图书馆(16321)
- 实践(15892)
- 践(15892)
共检索到532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乔春华 范晨诚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高校作为教育和科研的核心场所,正经历着管理模式的变革以及效率的显著提升。这一背景下,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深入分析数字时代的特点及其对高校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高校内部控制体系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剖析了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要素,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效协同,提出了一系列实践性探索,包括管理流程优化、信息化建设及评价机制创新,旨在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指导高校管理体系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高校治理水平,保障高校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英剀 闵雪
师德师风建设是各大高校组织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核心与根本,而开展师德建设的关键一步便是要建立一个适用性好、实践性强、精确性高的师德评价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充分考虑传统高校师德评价体系固有的弊端与缺陷,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深化内涵和联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师德优化的外驱动力,引领新时代下高校师德不断完善进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良凤 彭雪瑜
提升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对于强化高质量审计工作,服务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重大。随着“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不断推进,审计体制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队伍素质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即从客户、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方面探讨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的目标、方式方法、效率效果和成长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雅斯
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工作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文章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出发,回顾了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分析当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强化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推进审计结果运用、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创新审计工作方法等各种途径,推动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担当作为。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内部审计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莹 李强 陶元磊
高校内部控制失效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是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和信息处理能力不强。IT治理的引入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困境,是高校内部控制在实施层面打破治理碎片化的有力工具。本文认为,应通过IT治理整合相对松散和低效的信息化中心,将IT治理嵌入高校内部控制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IT治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该框架包括计划与组织、获取与实施、运行与支持以及监控与评价四个域,能够为实现"合作性牵制"提供可靠的信息平台。
关键词:
IT治理 高校 内部控制 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万明 孙亚军
一、高校内部控制目标在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的目标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令的遵循性。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将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总结为: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洪伟
当前国际局势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这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防控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一致目标,帮助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文章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二者的异同与存在的关系,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大数据 企业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体系构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玉兴 解玮 王卓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教育经费支出呈现多元化趋势。高校内部控制在这种背景下凸显其重要性。文章以某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阐述某高校内部控制的影响要素,构建合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高校内部控制给予综合分析评价,旨在使研究内容更切合实际。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评价体系 模糊层次分析法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郑萍
在高校中实施内部控制,对提高高校经营管理效率以及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有着重要作用;对开展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构建严密而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具有指导高校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丰富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完善管理学科建设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高校 内部控制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翟志华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成如下:一、控制环境建设控制环境是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控制环境是推动控制工作的"发动机",是所有其他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领导层及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职业道德和能力、校园文化、财务组织、员工素质等。概括起来,高校控制环境建设的关键点包括以下方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蓉
一、引言目前,学术界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已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为不断促进我国内控制规范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已经为理论和实务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众多学者的不断努力下,高校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王卫星、赵刚2008)初步构建了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高校内部控制情况。朱波强、林宗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陆文斌 颜端阳 吴杰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彼此之间密不可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是内部控制达到既定目标必不可少的前提,其中内部控制评价起着关键作用,对强化高校内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基础上,借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分析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从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等级分类几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
高校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构建 实证研究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卫星 赵刚
内部控制评价对于强化高校内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而进行内部控制评价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则是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科学的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从高校内部控制的要素入手;再根据高校内部控制要素,构建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对高校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
关键词:
高校内部控制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卓宝光
一、概述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是高校为了实现管理目标,保证各项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有效进行,控制各种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高校自主权逐步扩大,高校日益成为一个经营办学的实体,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成银 丁鸿利 鲁忆
我国各高校为促进内涵建设的需要,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其原有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筹资渠道以及组织架构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管理模式的市场化、筹资渠道多样化、教育教学配套设施的精细高端化和经济业务多样化对各高校原有管理体制尤其是在内部控制方面提出新挑战。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现状,从治理层面与业务层面对我国高校的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治理层面 业务层面 高校 内部控制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