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9)
2023(6961)
2022(5027)
2021(4173)
2020(3066)
2019(6804)
2018(6573)
2017(10117)
2016(6347)
2015(7865)
2014(7982)
2013(6737)
2012(5954)
2011(5558)
2010(5754)
2009(4381)
2008(4163)
2007(3842)
2006(3288)
2005(2886)
作者
(18188)
(15083)
(14801)
(14156)
(9221)
(7152)
(6975)
(5764)
(5680)
(5438)
(5120)
(5006)
(4930)
(4639)
(4552)
(4534)
(4426)
(4413)
(4372)
(4210)
(3889)
(3706)
(3584)
(3508)
(3466)
(3349)
(3284)
(3256)
(3149)
(3131)
学科
(21500)
经济(21492)
教学(13153)
管理(12706)
(10992)
业经(10318)
理论(9040)
教育(8883)
产业(8529)
信息(8333)
(8281)
企业(8281)
学法(8258)
教学法(8258)
总论(8030)
信息产业(7965)
中国(7840)
方法(7509)
数学(6648)
数学方法(6450)
学理(6217)
学理论(6217)
(6010)
农业(4271)
(3830)
技术(3804)
政治(3653)
思想(3588)
研究(3565)
思想政治(3488)
机构
学院(89706)
大学(86404)
研究(27682)
管理(27535)
(27173)
经济(26363)
理学(24184)
理学院(23779)
管理学(22988)
管理学院(22818)
(18369)
科学(18027)
中国(17165)
(16928)
师范(16719)
技术(16222)
(15008)
职业(14959)
教育(14505)
(14384)
业大(14029)
师范大学(13094)
(13036)
中心(12846)
研究所(12140)
农业(11887)
(11828)
(11424)
北京(11340)
技术学院(10970)
基金
项目(62049)
研究(51266)
科学(47642)
基金(39463)
(34081)
国家(33688)
教育(28991)
社会(28934)
科学基金(28622)
(27844)
社会科(27353)
社会科学(27345)
编号(23751)
(22638)
基金项目(20512)
成果(20137)
课题(18578)
(16546)
自然(16347)
自然科(15968)
自然科学(15963)
自然科学基金(15683)
重点(14930)
资助(14725)
项目编号(14048)
(13915)
大学(13852)
规划(13758)
(13387)
(12930)
期刊
教育(35583)
(26800)
经济(26800)
中国(26277)
研究(25297)
学报(14607)
技术(13039)
(12671)
职业(12429)
大学(11629)
科学(11359)
学学(10137)
管理(9373)
农业(9192)
(8750)
技术教育(7468)
职业技术(7468)
职业技术教育(7468)
图书(7105)
(6006)
论坛(6006)
(5136)
书馆(5126)
图书馆(5126)
成人(5066)
成人教育(5066)
高等(5002)
财经(4766)
业经(4677)
经济研究(4446)
共检索到129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自波   张丽娟   白芳  
厘清职业教育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并构建其数字素养框架,对数字时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及ASK模型,结合职教学生“身份”和“类型”特征,构建了一个包括数字知识、数字技能、数字态度3个一级维度、8个二级维度以及21个三级维度能力指标的职教学生数字素养框架,以期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如俊  
数字时代数字素养将成为职业院校学生未来工作、学习与生活必备的核心素养。在对数字素养以及职业院校学生数字素养内涵流变的追溯基础上,以胜任特征模型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人格心理学理论与教育生态理论为逻辑依据,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网络层次分析法、量化分析法、质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学生数字素养总体框架模型,诠释框架的基本要素要义,提出解决学生数字素养培养问题的实践路向,即构建系统化的培育目标体系,设计层级化的要素结构框架模型,搭建多元化的培育课程体系,建设开放的培育生态,从而为职业院校实施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与政策制定提供学理参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永钊  程扬  李丽军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注意力素养、数字参与力素养、数字链接力素养、数字协作力素养。文章在分析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数智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实践进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以及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构建全覆盖、多形式、分层次的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建设;完善教师数字素养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保障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春秋  张萌  章芡  宋佳  赵胜男  
[目的/意义]基于农民数字需求,明晰农民数字素养框架的构成及其内涵,对提升我国农民数字素养、开展农民数字素养培训、提高农民在数字生产生活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国外主要数字素养框架,选取全球数字素养框架为母版,结合数字乡村和农民数字素养相关政策、报告及数字农民需求与特征,提出农民数字素养框架,并诠释其构成与内涵。[结论/发现]农民数字素养框架包含农民数字通用素养、农民数字安全伦理素养、农民数字交流素养、农民数字创作素养、农民数字问题解决素养5个维度,26个二级指标。[创新/价值]在数字乡村背景下,提出的农民数字素养框架以及对其内涵的阐释可为农民数字素养提升提供方向。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泉泉  魏铭  刘霞  
科学素养是培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的重要基础,是个人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本文以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为指导,通过对科学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历史梳理及国际比较研究,提炼出核心素养视域下科学素养内涵的整体性、发展性、情境性、时代性等四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科学素养结构中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能力、科学探究三大关键成分。在我国核心素养课程改革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应从系统把握科学素养内涵与结构入手,高度重视批判质疑能力的培养,积极寻求有效的科学探究教育模式,同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与文化的科学素养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周圆林翰  宋乃庆  
高中生媒介素养是高中生对媒介信息进行认知理解、辨别评估、创造应用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综合表现,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以及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研究基于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德尔菲方法,对全国20个省市的1,916名专家进行调研,构建了包括认知理解、辨别评估和创造应用3个一级维度以及感知认识、信息理解、辨别分析、评估验证、创造沟通和传播应用6个二级维度的测评框架,尝试为新时代开展高中生媒介素养测评提供更具操作性的路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蔡迎春   张静蓓   虞晨琳   王健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AI素养的出现对长期从事素养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系统梳理国内外AI素养研究进展,从AI素养内涵、框架和实施路径方面展开全面探讨,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提供指导和借鉴。研究认为AI素养的出现起源于素养概念的进化和人工智能的催化。AI素养不仅是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更是一种全面的、与时俱进的技能和知识体系,更应该将关注的视角转向AI素养对普通大众的重要性。研究通过引入KSAVE模型构建AI素养框架,覆盖知识、技能、态度、伦理、价值观五个关键领域。在此理论基础上,论述高校图书馆参与AI素养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通过辨析信息素养、数字素养、AI素养的异同,提出高校图书馆AI素养教育实施路径。建议从跨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能力构建与实践应用、道德觉醒与责任担当三个方面开展AI素养教育,为培养未来社会的责任感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AI素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表1。参考文献54。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汪庆怡  
作为数字素养教育的先行者,欧盟数字素养框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权威和有影响力的框架,它的2.2版本于2022年3月发布,对数字素养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了全面更新。本文在系统梳理欧盟数字素养框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欧盟数字素养框架2.2版本“信息与数据素养”、“交流与合作”、“数字内容创造”、“安全”、“问题解决”五个素养领域的21个素养的更新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亟需研制全民数字素养框架、关注特殊群体的数字素养提升、加强数字生活中的环保教育、强调数字伦理以防止数字伤害、培育具备数字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的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云志   于洋   那春光  
[目的/意义]在借鉴国内外现有教育策略基础上,以高校数字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为出发点,设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推进对策,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校数字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数字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数字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设立目标,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数字信息素养教育质量发展的对策。[结果/结论 ]应当高度重视并支持我国高校的数字信息素养教育,以高校图书馆为主要教育阵地,丰富数字信息素养课程内容与教育教学方式,协同政府与社会层面形成多部门协作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在大学生涯中提升数字信息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雪平   任枫轩  
当前,数字素养已成为数字化社会公民的核心素养。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理应精准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以适应数字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在顶层设计、育人模式、资源环境、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对此,应从做好人才培养规划、精准提升数字素养、打造数字化多元平台、完善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培养路径,以期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提升提供方向和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吕建强  许艳丽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的必备技能。为帮助世界各国加强数字素养教育质量监测,有效利用研究成果改进学习并缩减数字鸿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制了数字素养全球框架。系统分析数字素养全球框架的研制动因、研制过程、内容及特点并总结相关启示,可以为我国数字素养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面对数字化的持续影响,我国的数字素养研究应因地制宜,开发本土化数字素养框架,采用理论与实证并重的研究范式,推动企业深度参与数字素养研究,采取面向未来能力需求的数字素养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青松  蒋亦璐  郑炜君  刘暄葳  
推行过往学习成果认证为全民提供多元学习机会已经成为全球终身学习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欧盟理事会等国际组织联盟长期致力于向全球推行过往学习成果认证理念并提供实施操作指南。资历框架的出现从标准层面助推了过往学习成果认证的快速发展,而数字时代的新兴技术对推进过往学习成果认证平台建设,助力全体社会成员参与过往学习成果积累、认证和转换提供了便利。基于国际过往学习成果认证模式探索和体制机制建设经验,融合数字技术赋能和资历框架标准支撑,解构了过往学习成果认证模型并提出了实施策略建议:第一,加快推进国家资历框架标准体系建设;第二,建立过往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并提供学习成果认证参照指南;第三,打造数字化过往学习成果认证平台与实施网络;第四,建立专项质量保障制度与监督评估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尹波  宋君  
数字智能时代对职业技能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文献梳理和逻辑推演构建了数字智能时代职业技能构成要素和逻辑关系概念模型,认知性硬技能、社交性软技能和综合性技能三大类技能为构成要素,认知性硬技能包括新媒体素养、数字计算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社交性软技能包括社交能力、跨文化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综合性技能包括跨学科素养、设计能力、直觉能力、适应性和创新性能力,三大类技能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构成逻辑关系。这些挑战倒逼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求培养模式从传授实施者向学习设计者转化、培养重点从硬技能向综合技能转化、培养计划从课程学习向项目实践转化、教学方式从平面静态向立体交互转化、学习阶段从在校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化,协同构建数字智能时代职业技能教育模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颖仪  
欧盟公民数字能力框架经过十余年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发展和完善,已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其制定方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文章以欧盟公民数字能力框架为例,梳理其社会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其概念映射、案例研究、专家征询、涉众咨询、持续更新和衍生研究等阶段的研究方法,并从顶层设计、方法体系、多元协同和统筹布局等方面探讨其经验与启示,以期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又面向未来发展需求的本土数字素养框架提供思路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