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4)
- 2023(15916)
- 2022(12727)
- 2021(11736)
- 2020(9605)
- 2019(21932)
- 2018(21907)
- 2017(41196)
- 2016(22479)
- 2015(25459)
- 2014(25571)
- 2013(24713)
- 2012(22744)
- 2011(20051)
- 2010(19971)
- 2009(18149)
- 2008(18018)
- 2007(16222)
- 2006(14001)
- 2005(12324)
- 学科
- 济(96349)
- 经济(96168)
- 管理(62405)
- 业(60824)
- 企(49497)
- 企业(49497)
- 方法(43663)
- 数学(37390)
- 数学方法(36933)
- 农(29182)
- 中国(26939)
- 业经(25803)
- 财(24039)
- 地方(21141)
- 农业(19340)
- 学(17982)
- 制(17296)
- 理论(16619)
- 贸(15440)
- 贸易(15433)
- 和(15331)
- 务(15044)
- 财务(14993)
- 财务管理(14958)
- 易(14920)
- 企业财务(14225)
- 产业(13623)
- 环境(13545)
- 银(13477)
- 银行(13449)
- 机构
- 学院(315100)
- 大学(313876)
- 济(126363)
- 经济(123642)
- 管理(121943)
- 理学(105297)
- 理学院(104139)
- 管理学(102161)
- 管理学院(101562)
- 研究(101496)
- 中国(75920)
- 京(65409)
- 科学(62531)
- 财(58136)
- 农(52295)
- 所(49393)
- 中心(49268)
- 江(48510)
- 业大(46888)
- 财经(46450)
- 研究所(44948)
- 范(43007)
- 师范(42584)
- 经(42133)
- 农业(40682)
- 北京(40203)
- 经济学(39148)
- 州(38791)
- 院(36849)
- 经济学院(35454)
- 基金
- 项目(215619)
- 科学(169856)
- 研究(159649)
- 基金(154856)
- 家(133604)
- 国家(132438)
- 科学基金(114905)
- 社会(102441)
- 社会科(96210)
- 社会科学(96179)
- 省(87131)
- 基金项目(82038)
- 教育(75088)
- 自然(72714)
- 划(71585)
- 自然科(71011)
- 自然科学(70992)
- 自然科学基金(69700)
- 编号(66326)
- 资助(61755)
- 成果(53481)
- 重点(48709)
- 部(47319)
- 发(46615)
- 课题(45685)
- 创(44871)
- 国家社会(41971)
- 创新(41915)
- 科研(41357)
- 教育部(40931)
- 期刊
- 济(138045)
- 经济(138045)
- 研究(87975)
- 中国(62619)
- 学报(48567)
- 农(48208)
- 财(46640)
- 科学(44305)
- 管理(43423)
- 教育(38088)
- 大学(37653)
- 学学(35104)
- 农业(32806)
- 技术(30751)
- 融(26551)
- 金融(26551)
- 业经(23876)
- 财经(22866)
- 经济研究(21425)
- 经(19642)
- 问题(18888)
- 图书(17516)
- 业(17301)
- 版(16050)
- 技术经济(15444)
- 统计(15303)
- 理论(14605)
- 资源(14223)
- 策(13919)
- 商业(13799)
共检索到460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余丹
数字时代的全面来临,福建省南平市有效运用协同治理理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主要表现为:完善文明城市管理机制;探索多方协作的社区治理机制;构建"互联网+"创新治理机制。这一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综合治理机制、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有待进一步优化;公民参与情况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主要归因于:政府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深化,某些人员治理理念有待进一步革新;社会治理手段相对单一,动态考虑不到位;社会组织自主能力及发展速度有待进一步强化、加快;公民参与理念有待进一步革新,参与状态不佳。针对这些成因实施一些举措,有助于推进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现进程。
关键词:
数字时代 社会治理 现代化 南平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科技教研部课题组 郑少春
南平市实施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福建省农村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在近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调研,考察其实践发展和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农村 科技体制 创新 探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金明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南平市建阳区林权抵押贷款3种主要模式进行优、劣势分析,结果表明:林业小额贴息贷款模式,农村信用社具有绝对优势,风险较小,并有很大拓展空间;持"林权证"直接向金融部门申请贷款模式,适合各类金融部门放贷,但存在一定放贷风险;林权反担保贷款模式适合各类金融部门放贷,风险较小,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同时,对防范和减少林权抵押贷款风险、促进各种模式抵押贷款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权抵押 贷款 担保 SWOT 建阳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永源 谢德海
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南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出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明晰后,重点要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适应集体林区特点的经营管理机制,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机制 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益民 张智光
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目标是合理化和高度化。在对南平市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研究和系统分析,指出南平市林业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其战略重点是以第二产业的调整为依托,来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并快速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林业第一产业调整的重点在于建立资源培育长效机制;第二产业调整应围绕技术创新、清洁生产和实施名牌战略;第三产业调整要以林业社会化服务为基础,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业。
关键词:
林业产业 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技术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金鑫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婷
2018年,中国已经走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新时代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成功案例和参照对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小城市发生了显著变化,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处闽北中心的南平市建阳区,在40年改革的浪潮中努力适应并谋求发展,积极融入进闽北新兴中心城市的建设中。文章以建阳为立足点,分析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给中小城市带来的变化。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小城市 建阳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移风易俗具有鲜明的乡村文化治理意涵。以晋江市S村的移风易俗实践为例,探讨乡村文化治理的实践逻辑及其意义。村庄经济分化和地方社会风俗异化是地方政府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背景。晋江农村的移风易俗虽然由地方政府发起,但经由基层组织的具体推动而转化为乡村社会的自主治理实践。有为政府的政治动员、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与疏堵结合的柔性治理方式是移风易俗顺利推进的保障机制。以移风易俗为载体的乡村文化治理不仅直接减轻了农民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通过对经济精英的积极引导抑制了村庄经济分化转化为社会分层,激活了乡村社会的慈善机制,重塑了村庄公共性。因此,晋江农村的移风易俗实践展现了乡村文化治理的有效机制,为当前乡村文化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移风易俗具有鲜明的乡村文化治理意涵。以晋江市S村的移风易俗实践为例,探讨乡村文化治理的实践逻辑及其意义。村庄经济分化和地方社会风俗异化是地方政府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背景。晋江农村的移风易俗虽然由地方政府发起,但经由基层组织的具体推动而转化为乡村社会的自主治理实践。有为政府的政治动员、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与疏堵结合的柔性治理方式是移风易俗顺利推进的保障机制。以移风易俗为载体的乡村文化治理不仅直接减轻了农民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通过对经济精英的积极引导抑制了村庄经济分化转化为社会分层,激活了乡村社会的慈善机制,重塑了村庄公共性。因此,晋江农村的移风易俗实践展现了乡村文化治理的有效机制,为当前乡村文化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今 程军国 秦涛 姜喜麟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首个国家储备林PPP项目运作模式,梳理总结福建省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模式的主要特色、运作经验和推广价值,发现清晰合理的回报机制、专业化的社会资本方、切实可行的融资安排与充足的地方财政能力是国家储备林PPP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同时针对国家储备林PPP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收益回报机制、健全市场准入机制、创新融资工具和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 PPP模式 融资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曲建君,张春霞
以南平市可持续发展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该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进行了因素分析,力图用更直观更令人信服的数据来说明系统中各个发展因子的相互关系,并借此实证来探索地市级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能力 载荷 南平市
[期刊] 征信
[作者]
邢源恒
社会信用治理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探寻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为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社会信用治理将突破传统市域社会治理的治理结构分散、长效治理机制缺失以及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等困境。面对社会信用制度保障不健全、权利保护不到位以及平台标准有待完善的挑战,提出加强信用治理联动机制建设、积极转换社会信用治理方式、打造市域社会信用治理平台等优化路径。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 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治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胜 蔡志坚 谢煜 廖浪涛
以福建省南平市的林业站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原有的管理职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林业站在现阶段不仅要为林业生产、林权流转提供服务,还应按照"民办、民管、民监督、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建立以专业化、区域化为主要特征的林业行业协会。
关键词:
林权制度 林业站 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黎
在农村发生社会分化的背景下,阶层分化成为影响农民婚姻匹配的重要因素。基于晋江农村婚姻实践的调查研究表明,在阶层婚配视角下,不同阶层围绕作为优势婚配资源的上层适婚男女展开竞争,上层家庭的竞争优势使其对中下层家庭形成婚配挤压和婚配排斥,最终带来不同阶层内部婚配的模式。嫁妆作为婚姻财礼的一种形式,由男方家庭支付的彩礼和女方家庭给女儿的财产共同组成,因而成为阶层展开婚配竞争的工具。天价嫁妆是上层家庭婚配优势的集中体现。通过支付天价嫁妆,上层家庭完成婚配对象的阶层身份确认、赢得对于子代婚配选择的支配、实现姻亲之间的权力匹配,并最终实现上层内部的婚配联合与阶层地位再生产。由于不同阶层能够支付的嫁妆水平不同,农民婚配方式呈现出明显的阶层分化特点:上层家庭之间形成以“父母主导”、偏爱本地婚姻、“门当户对”为主要特点的婚姻圈;而底层家庭青年则被排斥在上层婚姻圈之外,他们倾向于通过自由恋爱来寻找婚配对象。阶层婚配视角的引入,带来嫁妆意涵的改变,嫁妆成为阶层婚配竞争的媒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黎
在农村发生社会分化的背景下,阶层分化成为影响农民婚姻匹配的重要因素。基于晋江农村婚姻实践的调查研究表明,在阶层婚配视角下,不同阶层围绕作为优势婚配资源的上层适婚男女展开竞争,上层家庭的竞争优势使其对中下层家庭形成婚配挤压和婚配排斥,最终带来不同阶层内部婚配的模式。嫁妆作为婚姻财礼的一种形式,由男方家庭支付的彩礼和女方家庭给女儿的财产共同组成,因而成为阶层展开婚配竞争的工具。天价嫁妆是上层家庭婚配优势的集中体现。通过支付天价嫁妆,上层家庭完成婚配对象的阶层身份确认、赢得对于子代婚配选择的支配、实现姻亲之间的权力匹配,并最终实现上层内部的婚配联合与阶层地位再生产。由于不同阶层能够支付的嫁妆水平不同,农民婚配方式呈现出明显的阶层分化特点:上层家庭之间形成以“父母主导”、偏爱本地婚姻、“门当户对”为主要特点的婚姻圈;而底层家庭青年则被排斥在上层婚姻圈之外,他们倾向于通过自由恋爱来寻找婚配对象。阶层婚配视角的引入,带来嫁妆意涵的改变,嫁妆成为阶层婚配竞争的媒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