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85)
- 2023(21508)
- 2022(17896)
- 2021(16653)
- 2020(13772)
- 2019(31197)
- 2018(30727)
- 2017(57957)
- 2016(31464)
- 2015(35475)
- 2014(34741)
- 2013(33762)
- 2012(30995)
- 2011(27733)
- 2010(27774)
- 2009(25460)
- 2008(24979)
- 2007(22223)
- 2006(19441)
- 2005(17116)
- 学科
- 济(125143)
- 经济(124994)
- 业(106878)
- 管理(101641)
- 企(94704)
- 企业(94704)
- 方法(54994)
- 数学(44508)
- 数学方法(43836)
- 业经(38564)
- 农(38083)
- 财(37011)
- 中国(33953)
- 农业(26312)
- 学(26180)
- 制(25747)
- 务(25637)
- 财务(25550)
- 财务管理(25507)
- 理论(24968)
- 技术(24525)
- 企业财务(24177)
- 地方(23625)
- 和(22270)
- 贸(20919)
- 贸易(20906)
- 易(20266)
- 划(20115)
- 银(19686)
- 银行(19626)
- 机构
- 学院(442286)
- 大学(439411)
- 管理(175582)
- 济(172037)
- 经济(168342)
- 理学(151208)
- 理学院(149545)
- 管理学(146820)
- 管理学院(146004)
- 研究(143797)
- 中国(109175)
- 京(93526)
- 科学(90590)
- 财(81427)
- 农(74318)
- 所(71402)
- 江(66830)
- 业大(66392)
- 中心(65643)
- 研究所(65041)
- 财经(64579)
- 经(58791)
- 范(58404)
- 北京(58359)
- 农业(58210)
- 师范(57794)
- 州(53577)
- 院(53243)
- 经济学(51115)
- 技术(49045)
- 基金
- 项目(302185)
- 科学(238741)
- 研究(223311)
- 基金(217928)
- 家(189937)
- 国家(188240)
- 科学基金(162693)
- 社会(140012)
- 社会科(132567)
- 社会科学(132533)
- 省(120025)
- 基金项目(114847)
- 自然(105119)
- 教育(103132)
- 自然科(102735)
- 自然科学(102703)
- 自然科学基金(100880)
- 划(100103)
- 编号(91762)
- 资助(88187)
- 成果(74403)
- 重点(67487)
- 创(65793)
- 部(65522)
- 发(64639)
- 课题(63483)
- 创新(60893)
- 国家社会(57585)
- 科研(57395)
- 项目编号(56971)
- 期刊
- 济(191366)
- 经济(191366)
- 研究(126860)
- 中国(88269)
- 学报(70358)
- 管理(68903)
- 农(68436)
- 财(65384)
- 科学(64880)
- 教育(54836)
- 大学(53945)
- 学学(50632)
- 农业(47146)
- 技术(41895)
- 融(36970)
- 金融(36970)
- 业经(34065)
- 财经(31485)
- 经济研究(29644)
- 经(27144)
- 业(26451)
- 问题(24546)
- 图书(23865)
- 技术经济(22453)
- 科技(22227)
- 版(21806)
- 现代(20474)
- 商业(19844)
- 理论(19802)
- 财会(19116)
共检索到653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佳 李天柱 鲁若愚
数字时代背景下,“数据密集型科学”成为驱动前沿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对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本研究以37个本土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扎根分析和定性比较分析(QCA)结合的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索本土企业在数字时代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能力体系结构,以及构建能力体系的差异化路径。研究发现:(1)数据密集型科学能力、数据工程能力、科学与社会的交互能力构成了数字时代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能力体系;丰富的数据资源、良好的数据基础设施、先进的数据底层技术为能力体系构建提供了资源条件。(2)本土企业在数字时代构建“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根据自身特点遵循不同路径:科学型企业一般依循“科学—工程—社会”为序次的数据密集型科学驱动路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多采用“工程—科学—社会”为序次的数据工程推动路径;研产销一体化企业常遵循“社会—科学—工程”为序次的社会应用拉动路径。研究反映出数字时代基于科学的创新领域中科学、技术、工程、应用间的交互关系,为本土企业获取“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带来的创新机会,在前沿科技领域实现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凤 蔡豪 冯立杰 岳俊举
颠覆式创新是新创企业立足市场、实现后发赶超的有力工具,新创企业可以通过价值网络构建实现颠覆式创新。企业能力的感知、捕捉、重构等功能使企业能力成为研究价值网络演变的有利视角,因此从企业能力视角入手,基于理论推演和案例解析,构建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价值网络演变路径,由此框定企业层面的价值网络构建举措,明晰开展颠覆式创新不同阶段对于企业差异化能力的要求。最后给出管理启示,旨在为新创企业通过颠覆式创新实现后发赶超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 赵富洋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是由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多个环节的多个能力有机组成的复杂体系。为此,文章基于创新过程,结合影响企业创新成败的因素分析,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包括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转换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构成要素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创新能力 能力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 宋阳
处于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不仅面临来自本土同行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技术先进的跨国企业的挑战。但挑战同样带来了机会,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勇往直前,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利用熵值法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检验,这对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熵值法 实证检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诸葛凯 袁勇志 张勇 张羽佳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趋势下,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在疫情背景下企业实现效能增长和创新升级的关键手段。本文在厘清企业数字创新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数字环境供给生态、数字有机创新生态和数字集成发展生态为一级维度的企业数字创新生态指标体系,选取我国2015~2020年企业宏观层面的相关数据,运用熵权法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企业数字化创新生态的整体测度良好,演化态势相对明显,企业数字化建设成果卓著;数字政策空间被相对压缩,效应发挥还有待进一步精准化、结构化;投资配比结构和数字配套基建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优化趋势,生态建设逐步完善。并基于以上结论,探讨了政策视角下不同指标维度的企业数字化创新逻辑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虹 庄文英 赵飞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对小微企业进行科学评估,尤其是融资评估的需求日益增强。对此,本文基于企业创新能力与风险因素,构建了小微企业活力指数体系。在实证方面,文章以广东省部分小微企业为样本,通过活力指数评估结果与实际融资情况的对照,验证了文章指数体系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并以此对小微企业的有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小微企业 创新能力 活力指数体系 熵权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方 朱卫东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时有必要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价。文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关键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过程 项目流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晓峰
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跟踪和培育,以往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往往着眼于某一时点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少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即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因此构建一套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先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作了界定,接着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构建了一套偏重于动态角度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孔曙光 陈玉川
高级管理人才、R&D人才和营销人才是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资源。文章通过企业人才支撑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支撑作用的分析,揭示了企业人才素质提高机制和人才创新协同机制,为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的人才支撑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企业创新能力 人才支撑体系 构建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颜 周丹
从服务创新过程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服务开发能力、服务生产能力、服务营销能力和组织支持能力4个维度的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知识型服务企业为样本,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应用研究。
关键词:
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亚娜
文章通过回顾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企业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巍 毕克新
工艺创新是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提升工艺创新能力对增强我国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突破资源观和能力观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基于动态能力观的视角,在明确制造业企业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艺创新能力的构成,构建了由工艺创新投入能力、工艺创新过程能力和工艺创新动态能力三层架构组成的、外部环境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能力体系,并以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为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实践提供建设性的理论指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胜杰
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活动。如何评价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健 康旺霖 魏修华
企业的创新过程可归结为:积累(储备)→实施(效率)→实现(效益)这样一个实用模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性构建出一套可行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体系基础上,我们应用Seaty的1—9标度法和多层次分析法(AHP),对惠而浦、三星、海尔、海信和华为等五家电子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国内企业必须摆脱单靠扩大再生产规模或通过廉价劳动力获取价格优势这一竞争方式,而应致力于高附加值产品的自主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型企业 AHP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礼龙
从企业价值创新的全新经营理念和战略思维出发,探究了企业价值创新能力评价定位与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最后从提供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技术与管理创新能力、开拓市场与创新产品能力、产品功能创新能力以及突破现有市场边界能力等五个方面来构建企业价值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价值创新 价值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