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84)
2023(17395)
2022(14365)
2021(13009)
2020(10720)
2019(24368)
2018(23663)
2017(43906)
2016(23906)
2015(26628)
2014(26269)
2013(25908)
2012(23572)
2011(21244)
2010(21206)
2009(19351)
2008(17754)
2007(15410)
2006(13441)
2005(11557)
作者
(70675)
(58677)
(58347)
(55174)
(36911)
(28194)
(26398)
(22997)
(22443)
(20698)
(19996)
(19741)
(18369)
(18349)
(18153)
(17848)
(17847)
(17379)
(16719)
(16685)
(14700)
(14291)
(14193)
(13353)
(13272)
(12972)
(12927)
(12857)
(11814)
(11656)
学科
(92471)
经济(92369)
(65956)
管理(65642)
(53309)
企业(53309)
方法(42042)
数学(36880)
数学方法(36513)
中国(29762)
(28624)
(27083)
金融(27082)
(26810)
(25473)
银行(25401)
业经(25189)
(24487)
地方(20418)
(20283)
农业(20188)
(18537)
(17280)
贸易(17267)
理论(16850)
(16802)
(16111)
财务(16049)
财务管理(16026)
企业财务(15271)
机构
大学(335764)
学院(335479)
管理(130693)
(130403)
经济(127525)
理学(114399)
理学院(113136)
研究(111831)
管理学(111103)
管理学院(110532)
中国(86335)
科学(71922)
(70480)
(62099)
(58749)
(56009)
业大(55514)
中心(52098)
研究所(51844)
农业(48911)
财经(47883)
(47205)
北京(43953)
(43737)
(43624)
师范(43078)
(40481)
经济学(39872)
(39097)
经济学院(36337)
基金
项目(240076)
科学(186902)
基金(172910)
研究(171680)
(152965)
国家(151664)
科学基金(129296)
社会(107995)
社会科(102432)
社会科学(102404)
(94967)
基金项目(92233)
自然(84757)
自然科(82807)
自然科学(82783)
自然科学基金(81288)
(79707)
教育(78505)
资助(70065)
编号(69598)
成果(55142)
重点(54045)
(51367)
(51147)
(50624)
课题(47859)
创新(47163)
科研(46279)
国家社会(44732)
计划(44372)
期刊
(134283)
经济(134283)
研究(94209)
中国(62637)
学报(61301)
(57120)
科学(52597)
大学(45637)
管理(44282)
学学(43245)
(42706)
农业(38944)
(38690)
金融(38690)
教育(37463)
技术(26887)
业经(23348)
财经(22779)
经济研究(22191)
(19442)
(19076)
图书(17931)
问题(17365)
科技(17260)
(17144)
业大(16746)
理论(16298)
技术经济(15040)
实践(15018)
(15018)
共检索到477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安强身   刘佳利  
从共同富裕的视域出发,阐述数字时代下城乡居民金融素养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逻辑和传导路径,并利用CHFS (2019)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居民金融素养的提高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在东中部地区、非高等教育群体以及低收入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居民金融素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数字金融和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数字时代的共同富裕目标,应多渠道、全方位提高城乡居民金融素养,完善金融体系,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增加居民金融资产投资渠道。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怡  陶文清  王亚飞  
将数字普惠金融、农村人力资本、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纳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有助于抑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农村健康类人力资本、教育培训类人力资本、迁移类人力资本不仅本身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收敛作用,而且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帅   许煜赜  
数字金融为缩小城乡居民收支差距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城乡收支差距的影响;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支差距;数字金融每提高1个单位,城乡收入之比和城乡消费支出之比分别缩小0.0012和0.0015;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进而缩小城乡收支差距。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发展数字金融,引导鼓励农民使用数字金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城乡协调,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丰富农村消费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远  胡文馨  李俊峰  
本文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经过内生性分析、稳健性检验以及机制分析,研究发现:首先,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了城乡家庭消费,但是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其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家庭消费差距,但是也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这一缩小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建设,一方面继续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软硬件建设,结合国家推出的新基建计划,不断提高中国信息化的水平,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坚实的软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应该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的力度和强度,努力补好这些地区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短板,为“能消费、方便消费”提供坚实的保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牧辰  封思贤  谢星  
数字技术融入普惠金融大大增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并使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易落实,然而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势必使得数字金融的普惠性受到数字鸿沟等问题的制约。基于201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从金融排斥理论和金融功能观出发,重点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区别于现有文献,本文不但从总体上分析,还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不同业务类型等方面开展结构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总体上收敛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主要体现为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数字化程度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不同业务的收敛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属于基础功能和主导功能的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具有收敛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而属于衍生功能的业务则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以点带面"通过数字支付业务来拓宽覆盖广度,另一方面"以面带点"通过广泛应用来规范、创新各类型业务,优化监管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晋铭铭   张盼   曹芳萍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2011—2020年我国省级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三条渠道缩小消费差距,即提高支付便利性、拓宽融资渠道、降低预防性储蓄需求;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接影响消费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存在区域与消费品类别异质性,即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效果更好,对城乡居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差距改善效果更显著。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双陆  刘培培  
数字普惠金融旨在为金融需求者提供一个普惠性的产品服务,促使传统金融转向开放、包容、普惠的"人本主义"经营理念。根据金融深化理论的观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门槛效应、减贫效应、排除效应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31个省级区域的泰尔指数,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收敛城乡收入差距;由于数字普惠金融会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出现内生性问题,用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得到一致可靠的计量结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敏  张小林  
本文利用金融包容指数和泰尔指数分别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运用VAR模型、协整和格兰杰检验对中国1985~2012年普惠制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惠制金融发展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普惠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作用效果不明显;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普惠制金融发展会影响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会对普惠制金融的发展产生影响。鉴于此,必须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明晰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健全与完善普惠制金融功能。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宗翰  郑江淮  
近年来,中国城乡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传统金融重效率轻公平的特点更加剧了城乡消费不平衡的问题。作为新一代金融服务的数字普惠金融能否缩小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呢?选取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GMM估计方法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类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消费类型异质性。为了使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发挥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使用门限模型做进一步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松涛   罗炜琳   梁颖欣  
以2011—2021年全国284个地级市为样本,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其三个分维度指数衡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构建泰尔指数衡量城乡收入差距,从宏观视角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缩小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明显较强。在此基础上,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其三个分维度指数匹配CFPS2012—2020五期数据集,从农村家庭这一微观社会单元入手,揭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农村家庭正规信贷约束、改善农村家庭生产经营、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等微观机制赋能农村居民增收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松涛   罗炜琳   梁颖欣  
以2011—2021年全国284个地级市为样本,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其三个分维度指数衡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构建泰尔指数衡量城乡收入差距,从宏观视角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缩小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明显较强。在此基础上,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其三个分维度指数匹配CFPS2012—2020五期数据集,从农村家庭这一微观社会单元入手,揭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农村家庭正规信贷约束、改善农村家庭生产经营、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等微观机制赋能农村居民增收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蕾   钟金盛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基于农村创业视角,从理论层次上分析数字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降斥效应和增收效应,从实证结果看,数字金融通过促进农村创业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农村创业水平的中介效应不同,中部地区效果大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不存在中介效应;农村创业水平较高区域,数字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效果更大。中国要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数字金融发展覆盖区域,分地区多举措加大数字金融对农村地区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冬吾  
改革开放后,金融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乡居民在收入方面呈现很大的差距。金融的非均衡发展拉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目前社会和专家学者一直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且具有较大的争议性。文章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为基础,分析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对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带来影响的原因,并从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两方面研究和探索缩小收入差距的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莎  
历年来,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始终为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来使得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根据我国国情现实,金融扶贫必不可少,同时,金融扶贫也是我国加快脱贫的有力手段。收入分配不均衡现象会随着金融扶贫而得到极大的改善,而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普惠金融和数字技术结合的产物,自带减贫属性,而其能否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立足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对其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的分析和实证检验进行文献综述,旨在充分了解其研究现状,并明确其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