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9)
2023(7649)
2022(5313)
2021(4481)
2020(3345)
2019(7215)
2018(7467)
2017(13490)
2016(7374)
2015(8480)
2014(8779)
2013(8194)
2012(7349)
2011(6488)
2010(6688)
2009(6239)
2008(6581)
2007(6107)
2006(5772)
2005(5808)
作者
(22654)
(18702)
(18439)
(17941)
(11699)
(8796)
(8576)
(7233)
(7087)
(6905)
(6420)
(6303)
(5942)
(5844)
(5766)
(5662)
(5581)
(5515)
(5438)
(5426)
(4843)
(4524)
(4466)
(4295)
(4253)
(4231)
(4143)
(4072)
(3752)
(3679)
学科
(33112)
经济(33069)
管理(24905)
(23375)
(18858)
企业(18858)
业经(14512)
中国(12809)
信息(11372)
(11367)
(10921)
产业(10300)
总论(9501)
信息产业(9392)
(7778)
农业(7736)
方法(7631)
(7627)
财务(7594)
财务管理(7580)
(7299)
银行(7290)
企业财务(7246)
(6892)
(6646)
(6419)
地方(6367)
理论(6178)
(6039)
金融(6039)
机构
大学(111936)
学院(111560)
(42330)
管理(41589)
经济(41271)
研究(37376)
理学(33830)
理学院(33482)
管理学(32817)
管理学院(32603)
中国(30846)
(24519)
(23341)
科学(22184)
(18879)
(18789)
中心(18324)
财经(17394)
(16966)
研究所(16376)
(16117)
师范(15991)
北京(15857)
(15699)
(15519)
业大(14241)
(13328)
经济学(12826)
农业(12798)
师范大学(12702)
基金
项目(67599)
研究(53028)
科学(52807)
基金(47617)
(40857)
国家(40493)
科学基金(34770)
社会(33883)
社会科(31981)
社会科学(31972)
(26238)
编号(24098)
基金项目(23929)
教育(22938)
成果(21953)
(21416)
自然(19709)
自然科(19271)
自然科学(19268)
自然科学基金(18918)
资助(18253)
项目编号(15773)
课题(15421)
重点(14966)
(14804)
国家社会(14641)
(13547)
(13381)
(13380)
(13269)
期刊
(53268)
经济(53268)
研究(35569)
中国(24702)
(20292)
(17379)
学报(17053)
管理(15363)
教育(14583)
科学(13863)
图书(13611)
(13527)
金融(13527)
大学(12672)
农业(11304)
学学(11201)
书馆(9675)
图书馆(9675)
业经(9554)
技术(9289)
财经(8664)
经济研究(8242)
情报(8092)
(7454)
问题(7368)
理论(7008)
会计(6429)
实践(6389)
(6389)
财会(6260)
共检索到185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勇旗  
数字时代背景下,基于个人信息保护,结合个人信息特质,兼顾个人信息利用价值,探讨匿名化个人信息处理的正当性问题已不可回避。为此,有必要系统分析相关立法,结合匿名化技术,在维护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基础上设计出匿名化个人信息处理的正当性规则,通过审慎界定个人信息概念、确立可具执行性的匿名化标准等综合举措,实现个人信息保护同个人信息利用间的平衡,促进我国数字产业良性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洋  
[目的/意义]个人信息匿名化不仅是实现政府数据开放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还是政府数据合理流通与再利用的前提与基础。[方法/过程]从政府数据生命周期来看,匿名化处于数据收集与数据利用的中间环节,是数据流通环节隐藏个人特征的技术规则。但匿名化本身是一个“破碎的承诺”,面临着结构性与结果导向性困境,忽视了剩余识别风险与流转过程中的聚合风险。[结果/结论]未来政府数据开放中个人信息匿名化应当建构基于流程的规制体系,在收集环节符合个人信息合法、正当、必要与诚信原则;在匿名化环节根据流程设计来规制信息处理行为;在流通与再利用环节禁止重新识别,通过技术、组织等多元手段将识别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立梅  
个人信息作为数据资源的重要构成,需要在流动中创造价值,而对个人信息的定义不同会对信息利用产生影响,尤其体现在"可识别性"标准的动态变化上。传统的"知情同意"原则已经无法满足对大规模信息量的规制需求,个人信息匿名化成为信息流通、数据再利用的必然之选。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匿名化规则设置。我国采用了绝对匿名化标准,要求信息"不可识别、不可复原",而技术实现个人信息的绝对匿名化难以实现,可以通过匿名化法律规则的构建寻求信息利用和权利保护之间的平衡,遵循分类差别化原则,实行特殊场景的数据使用豁免,并从民事行为的可诉性和再识别行为的刑事责任方面进行调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涛  
欧盟对个人数据采取的是情境定义,即对个人数据的认定需要结合具体的数据环境,这决定了匿名数据与个人数据之间的界限是动态的。面对个人数据匿名化,欧盟既从宏观上规定了治理的基本原则,也从微观上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引。《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强调匿名化的结果,即不能通过"一切""可能""合理"的手段来识别数据主体。《第05/2014号意见:匿名化技术》关注匿名化过程,对个人数据匿名化的标准设定、风险评估、技术应用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规定。这些举措共同形成了一个稳健的个人数据匿名化治理机制。我国有必要借鉴欧盟的经验,在立法层面,完善个人信息去识别化立法;在执法层面,建构基于风险的去识别化治理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涛  
大数据时代来临,个人隐私与数据效用之间的张力也随之出现。数据匿名化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也致力于发挥数据的最大效用。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文献及公开资料进行分析,对欧盟个人数据匿名化的立法背景与立法内容进行考查,对欧盟个人数据匿名化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得出对我国个人信息匿名化的启示。研究发现,欧盟个人数据匿名化是以"情境化"的个人数据概念为前提,并确立了个人数据匿名化的有效性标准,即数据控制者与任何第三方均不能通过"一切"、"可能"和"合理"的手段来识别数据主体,同时强调对匿名数据的风险评估。中国有必要借鉴欧盟的经验,完善"个人信息"的法律概念,建立个人信息匿名化之有效性标准,强化匿名信息之风险性评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艾芋彤   邹丽梅  
在处理公共场所的个人信息时要遵守《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性规定——告知同意规则,如使信息处理者在所有情形下均要取得信息主体同意,无疑使其负担了过重的义务,由此产生了信息处理者和信息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由于在法定例外情形下,不能苛求信息处理者履行告知同意义务,因此需要从传统公共场所与网络空间两个“公共场所”的维度,选取传统公共场所“无意入镜者”以及网络空间个人信息二次利用的两大公共场所信息处理场景,对个人信息进行类型化区分,并基于此充分解释个人信息处理的“告知同意”规则,以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履行告知同意义务的前提,平衡双方利益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若厉  
“匿名假设”与交易中的人王若厉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假设中,人不仅是自私的,而且是相互独立的。在进行交易时,他们与交易对手之间所发生的完全是互相利用的物质利益关系,与谁、以什么交易条件和何种方式进行交易,唯一地决定于“理性的计算”和交易双方的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玉春  李博  张润珍  
"政府失灵"的出现致使政府管理公共事务能力的有效性遭到质疑,一场公共行政的改革呼之欲出—公共行政民营化。但由于公共行政民营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损害其正当性。因此基于行政法视角,需要从法律规定、程序设置、司法保障等几个方面来着手,以确保公共行政民营化过程中的公共利益的实现,保障其正当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元华  
现行信息法规为智慧图书馆处理读者信息措置了规模庞大却凌乱无序的十数项基本原则,唯有对基本原则进行条分缕析式的摒挡与归结方能实现制度的远期目标。通过动态交融的领域法定性可使信息法规脱离公、私二性界定的固有束缚;通过摄入方法论意义上的比例原则可为信息处理原则的分级重组提供实用性工具;通过对基本原则的演绎与归纳可实现信息处理的科学减负。因此,可由比例原则为统领形成原则域,以可识别性、可拓展性和可支配性为标准,采取以点带面的演绎手法将信息划分为三级;以适当性、必要性、损益均衡性为逻辑基点,采取由面化线的归纳手法将法定基本原则归结为三性,最终可围绕第二性原则与逐级信息形成的涵摄模型进行详细的制度规划。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亚君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敏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是为了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所采取的措施,旨在排除各种干扰,公平、公正地评审论文,加强论文评审的力度,从而严格监控博士学位论文质量。问卷调查显示:全日制博士生99%完全赞成匿名评审。虽然这项举措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担心评审专家的研究重点与自己论文的研究内容不一致,担心评审专家不赞同自己的观点,担心评审通不过,但真金不怕火炼的信念又让他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昆  孙权  许靓  
个人征信的本质即共享,共享的前提是做好信息保护。在"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征信模式的指导下,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在促进信用信息市场化共享的同时,能够通过规范运作和标准制定化解数据市场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等乱象。分析大数据时代征信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内外实践及潜在问题,提出通过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实现信用信息的标准化聚合及统一输出的共享模式建议,提升信用信息服务的可得性、可信性和可控性。此间,征信机构需将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作为业务发展的生命线,以合规促共享,以共享助保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齐英程  
[目的/意义]个人信息处理对于科学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存在违法和不当处理个人信息的问题。基于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进行规制,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扎根研究方法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所涉及的个人信息类型和个人信息处理者类型,对公民就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风险感知和影响公民接受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意愿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规制规则和信息安全保障制度的策略。[结果/结论]我国立法应当进一步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与限制,通过赋予个人信息处理者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完善不当处理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等方式,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有效规制及个人信息安全的充分保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峰  
在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的推动下,优化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加强对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数字时代,个人信息数据作为一种信息资产具有来源丰富性、规模庞大性、覆盖广泛性等新的特征。同时,也面临着个人信息资产保护的法律、技术和监管风险,威胁着个人信息安全。为此,应加强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探讨个人信息资产保护的有效模式,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由朱晓武和黄绍进编著,2020年9月出版于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数据权益资产化与监管: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与价值实现》一书针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提出了数据权益资产化的创新解决方案,为建构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资产保护模式提供了有效借鉴。书中分别了介绍了大数据战略背景及数字经济发展、个人信息治理的制度优势与不足、数据权益资产化的实现、数据权益的监管现状及发展趋势、数据权益资产化与监管技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益华  陈旭琳  邹晓峰  
数据流通共享是促进数据红利释放的基石,数据利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良性互动方能有效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个人信息保护与共享为研究对象,构建信息主体与数据业者两方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参与主体的行为演化特征及其稳定策略,借助MATLAB数字仿真技术,模拟分析不同情形下参与主体演化稳定策略,对信息主体授权共享、数据业者利用的理想化"合作"博弈提出制度上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影响信息主体和数据业者选择策略关键在成本收益预期,实现两者在数据共享和信息保护的最优解可以通过政府行政管制、数据业者内部治理机制、司法责任制度等数据政策工具。组合运用政策工具能促使数据业者将个人数据信息安全保障纳入企业生产函数,激励信息主体积极共享、数据业者积极利用个人数据信息的演化稳定策略。因此,为实现数据保护与共享理想演化均衡的双重帕累托改进,应加强政府公权监管、培育数据业者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司法责任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