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9)
2023(12077)
2022(9568)
2021(8465)
2020(6753)
2019(14939)
2018(14516)
2017(26234)
2016(13798)
2015(14909)
2014(13848)
2013(13424)
2012(12175)
2011(11040)
2010(11023)
2009(10016)
2008(9517)
2007(8644)
2006(7515)
2005(6947)
作者
(40612)
(33617)
(33546)
(31853)
(21179)
(16342)
(15126)
(12991)
(12769)
(11921)
(11579)
(11185)
(10916)
(10548)
(10509)
(10489)
(10177)
(10171)
(9945)
(9722)
(8511)
(8263)
(8050)
(7758)
(7677)
(7536)
(7332)
(7313)
(6880)
(6736)
学科
(53181)
经济(53124)
管理(37537)
(34875)
(29110)
企业(29110)
方法(20437)
数学(17356)
数学方法(17095)
(17053)
贸易(17049)
(16771)
业经(16715)
中国(15283)
(14892)
(14205)
(12268)
(12020)
产业(10908)
(10364)
信息(10137)
农业(9336)
总论(9311)
(9303)
理论(9289)
银行(9270)
信息产业(9169)
(8946)
金融(8944)
(8933)
机构
大学(190524)
学院(190201)
(74374)
经济(72750)
管理(68060)
研究(67376)
理学(58414)
理学院(57737)
管理学(56530)
管理学院(56191)
中国(49829)
科学(43002)
(40189)
(35840)
(35757)
(34181)
研究所(31248)
中心(30819)
业大(29842)
(28918)
农业(28665)
财经(28162)
(25795)
(25300)
(25138)
师范(24907)
北京(24809)
经济学(23861)
(23408)
技术(22087)
基金
项目(133426)
科学(104566)
基金(97123)
研究(94846)
(87506)
国家(86849)
科学基金(73336)
社会(60927)
社会科(57828)
社会科学(57813)
(51884)
基金项目(49604)
自然(47428)
自然科(46449)
自然科学(46427)
自然科学基金(45601)
(44480)
教育(43261)
资助(39129)
编号(37647)
重点(30677)
成果(30560)
(28852)
(28603)
(28553)
创新(26781)
国家社会(26485)
课题(26214)
科研(26182)
计划(25206)
期刊
(80604)
经济(80604)
研究(54490)
中国(40254)
学报(36590)
(32806)
科学(30363)
(27717)
大学(26636)
管理(25895)
学学(24976)
教育(23365)
农业(22660)
(17148)
金融(17148)
技术(15153)
经济研究(14861)
业经(13936)
财经(13687)
(12334)
图书(12251)
(11893)
(11675)
(10199)
国际(10196)
问题(10155)
科技(9302)
业大(9237)
书馆(8818)
图书馆(8818)
共检索到286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方燕  贺嘉航  
基础设施原则和网络中性规制思路在互联网数字时代下的适用性争论及其潜在出路是重要的研讨课题。互联网领域歧视行为频发引发监管诉求,但是对互联网接入服务及其下游的大型内容和应用服务定性为基础设施,以便于采用基础设施原则规制互联网的思路面临理论和现实挑战。用网络中性(包括平台中立和搜索中立)原则规制互联网也缺乏理论和实证支撑。可以从竞争角度破解网络中性争论,从强调竞争政策和政府管制的互补性角度提升互联网反垄断的认识和形成一定的共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杰  张铭洪  
一、普遍服务原则的提出普遍服务原则是以社会公平为出发点,由于该原则能够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所以许多国家都把它作为IT基础设施产业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由于受到各自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所以不同的国家对普遍服务具体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所有的普遍服务都满足以下几点。首先,普遍服务必须是针对所有的(或者绝大部分)用户;其次,普遍服务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第三,普遍服务要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综上所述,普遍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妍  薛俭  
近期各地方政府掀起了新一轮绿色PPP模式应用于开发区建设的热潮,但并不是所有基础设施项目都适用于PPP模式,因此,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研究PPP在开发区适用性评价有重要意义。运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结合开发区项目特点构建PPP模式选择适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优化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并以沧州经济开发区的汽车产业园PPP项目为例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评价体系,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开发区PPP模式选择适用性程度和适用性等级,为PPP模式在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适用性评价的决策和管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任暠凯   王文治  
数字技术,作为驱动我国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对产业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企业采用何种方式引入数字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命题。本文采用200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进出口的匹配数据,探究数字品进口对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品进口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攀升,并且数字非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抑制作用更强;对于高价值链地位企业、内资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进口数字品产生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品进口通过创新效应促进了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而俘获效应对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产生了低端锁定效应,且俘获效应对企业出口全球价值链位置的负面影响超越了创新效应带来的正向作用,加剧了本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面对的“低端锁定”困境;发展和完善地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缓解数字品进口对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负向作用。建议不断完善我国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支持,进而助力突破“低端锁定”困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包弼德  夏翠娟  王宏甦  
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包弼德在"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SILF2018)"的主旨报告,讨论了"网络基础设施"作为联接中国研究领域众多独立的数据库的桥梁,对于数字人文的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他认为数字人文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在知识进步的过程中引起范式和理论变革的方法和技术体系。他以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为例,解释了"关系数据库"与常用的文本数据库的本质区别,并以众多的案例来说明地理信息系统(GIS)、社会网络分析,以及文本分析工具和平台,是如何帮助知识的进步,并引起范式的变革和新理论的诞生。最后提出了联合各研究型图书馆,构建"全球智慧数据平台"的愿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戴德胜   李香云   胡凯丽  
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深入分析当前基础设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梳理城市体检与基础设施更新的关系,提出需求引导、有序更新、活力营造、品质提升、智慧融合五大基础设施更新原则,并借鉴城市体检的思路构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三步走”更新策略,即问题诊断、对症治疗和复诊监测,有助于建立常态化的基础设施体检更新策略,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更符合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天籽  王伟  
近年来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讯基础设施在内的网络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其不同的空间溢出效应值得关注。文章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交通和通讯两种基础设施溢出效应的大小、溢出距离、区域异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后,得出以下结论:通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大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特别是互联网的溢出效应更为明显。两种基础设施具有互补关系,在两者的协同作用下,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均表现为正;网络基础设施遵循距离衰减规律,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距离为190 km,而通讯基础设施的溢出距离为250 km;在考察网络基础设施的区域异质性时发现,在0~1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条件下,东部地区通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而在0~1权重和地理距离权重条件下,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高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边志强  
通过考察我国省际网络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溢出效应,发现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显著,本地通讯基础设施对本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都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而外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外地通讯基础设施对本地技术效率进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提醒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考虑其他地区的政府行为,在保持最优规模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要对经济政策做出一些主动调整,以保证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澜,张强,朱卫东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举措,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建立良性的激励性制度。但是从制度背景和绩效分析来看,我国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并不能提供有效的激励,亟待修正。本文就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便国家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更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激励。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丁波涛  
国家数据局提出将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数据基础设施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情报基础设施的概念,并分析其内涵、背景与价值,提出我国情报学界应当深化学科创新、加快实践探索、强化政策发声,促进情报学进一步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岳飞  肖克  
经过多年发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计量、标准、检验检测与认证认可等要素在单体服务方面已经较为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多要素协同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本文在厘清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各要素概念、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多要素协同服务概念以及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多要素协同服务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分析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多要素协同服务面临的专业人才不足、创新能力较弱、基础性研究投入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困境,提出了提升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多要素协同服务效能的对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玉龙  李忠富  
建立了DEA和神经网络集成的基础设施投资有效性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应用DEA方法,对我国1993-2007年逐期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进行评价,得到了用于基础设施投资有效性预测的基本数据。根据对评价结果的投资有效和无效划分建立预测样本,选择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别对基础设施的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效性预测具有可行性,而且通过与RBF神经网络、logistic回归和C-支持向量分类机等方法对比,MLP-NN方法的回应率和反查都具有优势,表明应用DEA-MLP-NN进行有效性预测更为有效。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巫慧  
现有司法裁判显示,图书馆在数字资源服务引发的侵权纠纷中提出权利穷竭原则抗辩尚无被法院认可的案例。究其原因,图书馆服务被法院定性为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而非发行行为,数字资源载体的无形性和采购的“许可后使用”模式,以及网络传递涉及的非法复制和由此带来的复制件总量增加问题,是导致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难以适用权利穷竭原则的关键所在。文章建议在司法中运用法律解释方法,通过文义解释和历史解释阐明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发行行为性质,并基于著作权法宗旨对发行行为作出顺应数字技术发展的目的性扩张解释;同时待时机成熟时在立法上规定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适用权利穷竭原则的情形及相应限制条件,以突破数字时代图书馆服务适用此原则的困境,保障图书馆创新数字化服务、满足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职能履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坤荣  林剑威  傅元海  
推进以网络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也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新基遇”。本文把研究维度进一步拓展到企业的异质性创新行为,探讨网络基础设施如何促进企业选择开发新技术,即拓展企业的创新边界。基于匹配整合的企业微观数据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边界的拓展,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各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同时,网络基础设施也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的提升。从影响机制看,网络基础设施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信息可得性;网络基础设施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提高了技术信息可得性。并且,网络基础设施有利于技术溢出突破行政边界和地理距离的限制,相比于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更大程度地扩大企业获取技术溢出的范围。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互联网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和大型企业,以及处在技术变化较慢行业和企业分布密度较低的城市的企业,网络基础设施促进企业拓展创新边界的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对如何利用新基建和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坤荣  林剑威  傅元海  
推进以网络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也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新基遇”。本文把研究维度进一步拓展到企业的异质性创新行为,探讨网络基础设施如何促进企业选择开发新技术,即拓展企业的创新边界。基于匹配整合的企业微观数据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边界的拓展,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各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同时,网络基础设施也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的提升。从影响机制看,网络基础设施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信息可得性;网络基础设施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提高了技术信息可得性。并且,网络基础设施有利于技术溢出突破行政边界和地理距离的限制,相比于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更大程度地扩大企业获取技术溢出的范围。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互联网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和大型企业,以及处在技术变化较慢行业和企业分布密度较低的城市的企业,网络基础设施促进企业拓展创新边界的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对如何利用新基建和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