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4)
2023(13602)
2022(10929)
2021(9951)
2020(7935)
2019(18221)
2018(18008)
2017(34020)
2016(17808)
2015(20351)
2014(20355)
2013(20246)
2012(19051)
2011(17895)
2010(18215)
2009(16972)
2008(16463)
2007(14526)
2006(13464)
2005(12582)
作者
(53089)
(44217)
(44171)
(42078)
(28407)
(21069)
(19870)
(17023)
(16943)
(15733)
(15313)
(14891)
(14392)
(14341)
(13712)
(13700)
(13141)
(12883)
(12735)
(12270)
(11421)
(10715)
(10693)
(10275)
(10078)
(10036)
(9670)
(9520)
(8915)
(8750)
学科
(107257)
经济(107180)
管理(45367)
(42544)
方法(38079)
数学(33486)
数学方法(32961)
(32041)
企业(32041)
中国(30049)
地方(26238)
(23233)
业经(23074)
(18149)
贸易(18133)
(17546)
(16974)
地方经济(15963)
农业(15943)
(15444)
金融(15443)
(15196)
银行(15187)
(14917)
(14812)
(14716)
(14629)
环境(14142)
产业(14095)
理论(13118)
机构
学院(271221)
大学(269868)
(127147)
经济(124904)
研究(101758)
管理(100384)
理学(84948)
理学院(83925)
管理学(82449)
管理学院(81923)
中国(79254)
(58984)
科学(58126)
(54256)
(51045)
研究所(46046)
中心(44455)
财经(42719)
经济学(40948)
(40130)
(39225)
北京(38911)
(38846)
(37808)
师范(37475)
经济学院(36514)
(36367)
业大(33653)
(32500)
财经大学(31525)
基金
项目(171912)
科学(136757)
研究(127937)
基金(125761)
(109131)
国家(108306)
科学基金(92799)
社会(85043)
社会科(81011)
社会科学(80992)
(65374)
基金项目(64482)
教育(57741)
自然(56230)
自然科(54961)
自然科学(54951)
(54877)
自然科学基金(53961)
资助(53459)
编号(49968)
(43317)
成果(40664)
重点(38919)
(38319)
国家社会(36716)
课题(35866)
发展(35667)
(35184)
(35115)
教育部(33308)
期刊
(150223)
经济(150223)
研究(88093)
中国(58041)
管理(40099)
(38200)
科学(37190)
(36844)
学报(36032)
教育(28756)
大学(28367)
(28001)
金融(28001)
学学(26457)
经济研究(26089)
技术(25797)
农业(25765)
业经(22807)
财经(21936)
(19198)
问题(19159)
(16913)
世界(16238)
统计(16127)
技术经济(15642)
国际(15576)
(14568)
(14264)
图书(13028)
商业(12943)
共检索到429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翔  
数字革命正在引致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变化,旅游业是参与这些变化的主要产业之一。伴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进展,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势不可挡。在这样的宏观框架下,旅游业从以往的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不可逆转。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和无形价值,对数字经济十分敏感。数字化转型正在彻底改变旅游的行业边界和生产方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因此,数字旅游不只是一种技术应用,还是旅游资源价值寻求模式质变的重要载体。不过,数字经济和旅游发展模式之间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的研究还显得相对匮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美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休闲旅游的关注和需求逐渐增大。智慧旅游发展环境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为分析智慧旅游环境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婺源乡村旅游为例,分析婺源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进而总结婺源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在智慧旅游环境下分析婺源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并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创建先进营销体系,为推动乡村旅游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美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休闲旅游的关注和需求逐渐增大。智慧旅游发展环境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为分析智慧旅游环境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婺源乡村旅游为例,分析婺源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进而总结婺源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在智慧旅游环境下分析婺源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并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创建先进营销体系,为推动乡村旅游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查建平  
文章依据2005—2011年间中国30省市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及碳排放数据,参照序列DEA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法,构建了碳排放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分解模型,在探究旅游经济增长源泉的同时,对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作出了划定与解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排放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多数地区皆通过单纯扩大游客接待规模,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环境技术效率对旅游经济增长整体上呈现负面影响,各省市旅游业技术效率差距不断扩大,进而对旅游经济增长形成抑制;环境技术进步变化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且这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舟  
从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基础理论入手,研究电子商务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的深层次互动关系,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未来适应于旅游产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并对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查建平  王挺之  冯宇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包络方法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构建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分解模型,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出了分析与解读。研究发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先负后正,以2008年为分界点;资源要素投入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大;碳排放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多数地区主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旅游业环境结构特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业碳减排起到较大促进作用,资源要素投入却助推了碳排放量上升,但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东岗  
常言道“时来运转”,指的是正确、及时地发现并利用有利的时机。这对于一切事业的成功,都是适用的,对旅游业的发展也不例外。本文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可加以利用的几个机遇: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衰退的出现、新科技成果在商业上的应用,以及1990年的亚运会等。我国旅游业是否面临以上这几个机遇,除此之外还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全面认识每一现象对旅游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加以利用或引导,乃是我国旅游业宏观指导上的一大超前课题。我们希望本文能引起我国旅游界的重视和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华楠  
旅游农业亦称休闲农业,又称观光农业。它是农业与旅游的嫁接,生产与消费的有机结合,变农业生产区域为旅游休闲、观光、生产消费于一体的旅游区域。它把现代科学、生态美与农业情趣寓于旅游之中,通过观赏与品尝的趣味性,动手实践的有益性,科普宣传的知识性,生产过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竞梅  刘晓辉  
在对吉林省旅游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优势、劣势的阐述 ,提出了吉林省应顺应旅游业发展的规律 ,实行政府主导与企业集团化相结合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路月雷  高炜  吴淑琴  
沙湾县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概括总结了区域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沙湾县旅游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沙湾县发展旅游经济的一些新模式,对西部旅游资源相似性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陆林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融合开始在全球迅速推广,影响着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别在技术、信息、经济等领域广泛运用。产业融合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斌  张进福  马仪亮  妥艳媜  马海鹰  李明龙  舒伯阳  肖建勇  谷慧敏  宋潇潇  徐凯伦  高天明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旅游业而言,也进入了品质化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人们出游机会的增多,人们对旅游的追求开始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关于旅游业发展形势的一个重要判断就是"需求品质化"。可以说,发展品质旅游既是对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响应,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同时是旅游业发展进入大众旅游中高级阶段之后的必然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冰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消费品。旅游业作为幸福导向、健康导向、文明导向的产业,对增进社会福祉和人民幸福十分重要。本期笔谈组织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对"旅游与社会福祉"话题进行讨论,以期通过启发研究和指导产业的发展来增进社会福祉和人民幸福。本期笔谈作者包括1位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2位企业界人士,以及6位关注旅游社会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晓云  
从生产要素视角,以旅游业要素投入、旅游收入等为测量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DEA相对效率等量度法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以1993—2009年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结论表明:①产业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区域差异逐渐减小;②当前区域差异处于良性水平;③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区域差距突出;④政策推动对西部旅游产业发展效果明显;⑤提高产业效率是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尝试性给出了解决区域差异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