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51)
- 2023(17742)
- 2022(14369)
- 2021(13353)
- 2020(11168)
- 2019(24996)
- 2018(24539)
- 2017(45960)
- 2016(23826)
- 2015(26478)
- 2014(25331)
- 2013(24923)
- 2012(22570)
- 2011(20056)
- 2010(19812)
- 2009(18157)
- 2008(17910)
- 2007(15749)
- 2006(13601)
- 2005(12195)
- 学科
- 济(107676)
- 经济(107573)
- 业(96997)
- 企(87565)
- 企业(87565)
- 管理(85092)
- 方法(46929)
- 数学(37992)
- 数学方法(37545)
- 业经(35080)
- 农(31834)
- 财(31199)
- 中国(29537)
- 技术(24476)
- 务(22795)
- 财务(22743)
- 财务管理(22713)
- 农业(22659)
- 企业财务(21515)
- 贸(20655)
- 贸易(20640)
- 易(20202)
- 制(20143)
- 理论(18219)
- 和(18153)
- 划(18014)
- 策(17801)
- 地方(17109)
- 银(15864)
- 银行(15848)
- 机构
- 学院(335489)
- 大学(330981)
- 济(149989)
- 经济(147545)
- 管理(140348)
- 理学(120813)
- 理学院(119691)
- 管理学(118133)
- 管理学院(117455)
- 研究(106986)
- 中国(86159)
- 京(68492)
- 财(67086)
- 科学(59376)
- 财经(53821)
- 所(49969)
- 中心(49890)
- 经(49255)
- 江(48887)
- 农(47585)
- 经济学(45967)
- 研究所(45061)
- 业大(43678)
- 北京(42993)
- 经济学院(41534)
- 财经大学(40027)
- 范(39432)
- 院(39328)
- 师范(39034)
- 商学(38955)
- 基金
- 项目(225727)
- 科学(182354)
- 研究(170431)
- 基金(167911)
- 家(144307)
- 国家(143109)
- 科学基金(126573)
- 社会(112970)
- 社会科(107545)
- 社会科学(107524)
- 基金项目(87974)
- 省(86486)
- 自然(79050)
- 教育(77522)
- 自然科(77228)
- 自然科学(77208)
- 自然科学基金(75941)
- 划(71653)
- 编号(67291)
- 资助(66988)
- 创(52600)
- 成果(52317)
- 部(50901)
- 重点(50243)
- 发(49145)
- 国家社会(48589)
- 创新(48348)
- 课题(45411)
- 教育部(44881)
- 制(44285)
- 期刊
- 济(161721)
- 经济(161721)
- 研究(97508)
- 中国(65334)
- 管理(60128)
- 财(55152)
- 科学(44072)
- 农(43542)
- 学报(40668)
- 技术(36411)
- 大学(33494)
- 教育(32320)
- 学学(31544)
- 农业(30619)
- 融(30059)
- 金融(30059)
- 业经(27362)
- 财经(27090)
- 经济研究(26697)
- 经(23554)
- 问题(20683)
- 技术经济(20472)
- 业(20033)
- 贸(18528)
- 世界(17295)
- 科技(16483)
- 现代(16382)
- 国际(16326)
- 财会(15784)
- 统计(15586)
共检索到499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雨
推动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赋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基于“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从数字新基建视角分析其对微观经济主体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有效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赋能,这种驱动作用还展现出了较强的结构化特征,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宏观层面上,能够有效促进地区风险投资水平增加,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在微观层面上,能够抑制创新风险衍生,提升研发投入强度,这些改善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在政策工具的组合搭配上,“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科技金融试点政策、较好市场化环境、较强财政科技支出配套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更强的正向驱动力。文章的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和效力发挥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雨
推动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赋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基于“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从数字新基建视角分析其对微观经济主体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有效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赋能,这种驱动作用还展现出了较强的结构化特征,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宏观层面上,能够有效促进地区风险投资水平增加,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在微观层面上,能够抑制创新风险衍生,提升研发投入强度,这些改善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在政策工具的组合搭配上,“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科技金融试点政策、较好市场化环境、较强财政科技支出配套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更强的正向驱动力。文章的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和效力发挥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劲光 王虹力
数字时代背景下,实现减排战略目标的路径选择是我国疏通经济可持续发展堵点的关键。借助“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碳排放绩效提升,且这一结论在排除可能存在的非随机选择因素、内生性问题以及其他政策影响后依然成立;数字化对碳排放绩效提升的赋能作用在东、中部地区,大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传统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城市更显著;空间视角下,数字赋能城市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作用仍然存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赋能通过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城市绿色创新力提高等路径实现碳排放绩效提升。研究基于数字赋能背景,探讨减排战略目标实现的路径选择,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绿色变革新机遇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文栋
本文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新基建”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并结合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评估了“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该结论。异质性分析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东部和中西部城市均有显著的创新效应,但该效应在东部城市更为明显;对经济较发达城市和低人力资本水平城市创新水平影响并不显著,但能显著提升一般城市和高人力资本水平城市创新水平。机制检验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投资集聚水平和科技人才集聚水平三条途径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进一步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在提升示范城市创新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相邻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本研究为进一步推进“新基建”赋能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市场不确定性降低和资源配置优化发挥着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性质和产权性质发挥着调节作用。笔者根据信息资源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构建倍差法模型,以“宽带中国”战略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剔除金融类等特殊类型企业后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证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市场不确定性降低、资源配置优化发挥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技术密集度和非国有企业属性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准自然实验的实证检验,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创新关系方面拓展了信息传递理论和创新交互理论的应用边际,揭示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智勇
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宽带中国”战略作为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在二代涉入的情境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来促进家族企业绿色创新。同时二代涉入正向调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家族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家族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全面引领型省份、二代实际控制的家族企业中更显著,最终改善了地区环境绩效。文章结论将有助于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与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波 邓雅慧
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探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否赋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有效赋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且这种赋能作用具有时滞性、持续性和总体增强的趋势。机制检验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提高企业网络关注度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心理赋能;还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资源赋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非敏感行业以及制度环境优越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赋能作用更大。本研究从网络基础设施视角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提供了新的路径,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莹 刘建江 熊智桥
全面推进以“宽带中国战略”为主的数字化经济建设是带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进而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步骤。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DID(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抑制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有效促进经济流通;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积累人力资本和缓解融资约束是数字经济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重要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企业和中小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基于以上研究,充分识别了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对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抑制作用,同时有助于推进“宽带中国战略”的进一步落地实施。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现金持有 “宽带中国战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 王励铧
本文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2)劳动力流动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两种机制;(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中更强;(4)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正向调节“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作用。本文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小钢 郭晓斌
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背景下,以知识溢出为切入点,借助“宽带中国”政策构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1)网络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知识溢出效应,显著提升了本地的创新水平,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该结论仍然成立。(2)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创新的提升效应存在时间异质性,创新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变大后变小,在网络扩张的第3年达到最大。(3)空间异质性分析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效应在东部、城市规模较大和交通基础设施较发达的城市更大。(4)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的创新水平也会产生正向影响,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会高估网络基础设施对本地城市创新的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为新时代国家发挥“网络强国”和“创新强国”战略的“合力效应”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成 孟庆玺 何贤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网络强国,抢抓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促进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解答网络基础设施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微观企业的信息传递和技术知识扩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利用"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和2008-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促进上市公司向内部子公司的技术知识扩散,还可以促进与外部其他公司的技术合作。前者表现为注册地被选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后,当地上市公司下属子公司的创新水平显著上升,后者则体现为当地上市公司与其他公司的联合创新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上市公司的技术水平较高,或者子公司的地理位置较分散、网络基础设施较完备时,网络基础设施对公司内部技术知识扩散的积极作用更大;而当上市公司技术水平较高或者所在地区互联网用户较多时,网络基础设施对公司之间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更大。可见,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有利于发挥技术知识的正外部性。
关键词:
网络基础设施 技术知识扩散 宽带中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三良 贾芳芳
绿色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视“宽带中国”战略试点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旧成立;(2)“宽带中国”战略试点通过强化政府科教投入、提升人才集聚水平和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三条路径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的“量”与“质”;(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对城市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存在大中小规模城市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加强“宽带中国”战略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璐 王书华 王小腾
基于我国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背景,本文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07—2019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环境污染、不同地理区域的城市中表现出异质性。进一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主要是通过促进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经济绿色转型。空间溢出效应检验显示,“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还会对周边邻近地区的经济绿色转型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带动周边邻近地区的经济实现绿色转型。本文研究为建设数字中国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金花 郭檬楠 郭淑芬
加快推进宽带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带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要素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引擎。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究样本,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进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替代部分人力资本投入、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更明显,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微 王新爱 郑展
本文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这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我国2011-2021年27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效率,并对商贸流通业效率拉动作用为0.015%;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异质性,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大城市商贸流通业效率提升作用更加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产生技术创新效应和社会治理效应,进而促进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经济发展、资源错配与服务业结构升级——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经济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否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与机制——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城市碳排放强度?——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能否改善中国的环境污染——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经济与财政空间——基于“宽带中国”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