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7)
- 2023(12292)
- 2022(9889)
- 2021(8887)
- 2020(7195)
- 2019(16221)
- 2018(16124)
- 2017(31293)
- 2016(17190)
- 2015(19747)
- 2014(19803)
- 2013(18931)
- 2012(17401)
- 2011(15666)
- 2010(16470)
- 2009(15370)
- 2008(15243)
- 2007(13891)
- 2006(12563)
- 2005(11607)
- 学科
- 济(69539)
- 经济(69447)
- 管理(57174)
- 业(53061)
- 企(46099)
- 企业(46099)
- 方法(27395)
- 数学(23939)
- 数学方法(23292)
- 业经(20713)
- 财(20531)
- 农(19106)
- 中国(18975)
- 制(18482)
- 理论(13990)
- 策(13925)
- 银(13007)
- 银行(12999)
- 贸(12797)
- 贸易(12788)
- 易(12511)
- 行(12463)
- 教学(12373)
- 务(12272)
- 体(12255)
- 财务(12204)
- 财务管理(12173)
- 地方(12074)
- 农业(12002)
- 产业(11772)
- 机构
- 学院(249615)
- 大学(245582)
- 济(101195)
- 经济(98880)
- 管理(96082)
- 理学(81924)
- 理学院(81089)
- 研究(80800)
- 管理学(79380)
- 管理学院(78885)
- 中国(62153)
- 京(51591)
- 财(51491)
- 科学(46325)
- 江(39846)
- 所(39521)
- 财经(39118)
- 中心(37403)
- 经(35227)
- 研究所(35152)
- 农(34563)
- 北京(32782)
- 范(32560)
- 业大(32549)
- 师范(32265)
- 州(31373)
- 经济学(30293)
- 院(29955)
- 财经大学(28630)
- 技术(27944)
- 基金
- 项目(158933)
- 科学(125543)
- 研究(121727)
- 基金(112939)
- 家(96693)
- 国家(95866)
- 科学基金(83312)
- 社会(75720)
- 社会科(71884)
- 社会科学(71867)
- 省(63667)
- 教育(58414)
- 基金项目(57541)
- 划(52445)
- 自然(52145)
- 编号(51424)
- 自然科(50977)
- 自然科学(50968)
- 自然科学基金(50033)
- 资助(47165)
- 成果(43428)
- 课题(37050)
- 重点(35896)
- 部(34943)
- 制(34422)
- 发(33910)
- 创(33768)
- 项目编号(31526)
- 创新(31420)
- 性(31326)
- 期刊
- 济(116930)
- 经济(116930)
- 研究(77371)
- 中国(54931)
- 财(41161)
- 管理(40012)
- 教育(37985)
- 农(32303)
- 学报(31977)
- 科学(31503)
- 技术(26227)
- 大学(26106)
- 融(25980)
- 金融(25980)
- 学学(24085)
- 农业(21508)
- 财经(19765)
- 业经(19531)
- 经济研究(18522)
- 经(16970)
- 问题(14495)
- 职业(12494)
- 统计(12403)
- 贸(12381)
- 技术经济(12303)
- 策(11859)
- 坛(11834)
- 论坛(11834)
- 图书(11755)
- 现代(11547)
共检索到386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沈建民 王智攀 崔雯
数字教材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开发与出版等方面,鲜少有成体系的方法论述。教学限度作为衡量教学实践可行性与价值的重要概念,指教学应然状态与教学预设之间的契合程度。数字教材的介入致使教学应然状态发生改变进而成为倒逼教师“修正”教学预设的颠覆性力量,以此构成提高数字教材实践效果的创新视角。教学限度包括适度教学、过度教学与失度教学三种类别,以及教学职责、教学呈现、教学规训和教学评价四元表现形式。通过深入分析数字教材作用于教学限度的前提、方式与路径印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价值,构建出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学限度影响因素模型,揭示教学限度偏离下教学应然状态推动教学预设重构以修正教学限度的关键逻辑理路。具体而言,可采取思维转向下的建构式、适切选用下的明晰式,以及实践驱动下的循环式策略体系修正教学限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素芹 王启龙
高职教师对教材的基本看法影响着其对教材的使用,进而影响到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聚焦于教师教材观对教材使用的影响,选择16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教师的教材观及其对教材使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存在“保守型”“妥协型”和“创生型”等多类教材观,依次映射“解读教材”“解释教材”和“解构教材”等教材使用方式。然而,高职教师的教材观普遍还没有深度理解教材的目标、内容、结构、价值和应用,从文本的教材到媒介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并未与教材共生共荣。因此,要整合教材观,推动教材观之间的互补;革新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教材理解与教材“二次开发”意识;深化教师合作,营造教材深度使用的文化氛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润 余宏亮
本研究在充分调研当前数字教材编制实践的重点步骤与重要内容的基础上,遵循教材编制基本流程,结合对数字教材编制未来趋势的理论思考与展望,构建了数字教材编制的动态模型,明确了队伍组建、整体设计、分工编制、修改完善、审核修订等数字教材编制的五个阶段,确定了内容研发、结构搭建、功能设置、界面设计等数字教材编制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数字教材编制的优化路径:开展编制队伍培训,统一数字教材内容研发思路;监测数字教材使用轨迹,理顺数字教材结构体系;加大数字教材技术研发,实现数字教材预设功能;基于师生教学需求反馈,优化数字教材界面设计。
关键词:
数字教材 数字教材编制 编制模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政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是以职业教育教与学的需求和规律为设计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内容和结构蓝本,基于数字工具开发和数字终端运行的,满足课内外教师、学生与知识间沉浸式交互的官方媒介。教学嵌入、官方认可、沉浸交互、课标引领、数字赋能是数字教材的五个最关键特征。优秀的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应能服务基于教学逻辑和基于需求逻辑的两类知识关系的构建、服务抽象知识的生动表达、服务教学情境的有效驱动、服务多元主体的互动生成。未来需要重点解决四类数字教材建设的风险和问题:一是处理好教材公益性和市场性的关系,缓解技术公平矛盾;二是处理好数字教材作为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关系,解决技术安全问题;三是处理好先进性与普及性的关系,降低技术门槛效应;四是处理好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关系,解决超限开发和应用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教材 数字技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永庚 谢雅琪 尹巧玲 刘斌
推进教材数字化是教育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交互式数字教材是由学科专家、教材专家、数字化技术专业人员、出版编辑人员等合力开发的一种集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组合而成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具有教师—教材、学生—教材、教师—学生、教材—教材之间的多元交互功能,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境域,塑造了具身的学习体验,构建了完整的反馈系统,为推进新时代背景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交互式数字教材需要在数字资源平台与技术、数字教材结构设计、数字教材内容呈现等方面进行集成化建设。
关键词:
交互式数字教材 实践价值 建设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星 张胜璋
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富媒体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智能教育的发展,教育、媒介、出版的边界日趋模糊,教材在形式、内容和功能上逐渐蜕变升级。构建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数字教材场景,提升用户的阅读沉浸感,成为智能时代教材出版的趋势和方向。本文从场景理论视角出发,将实现主体权力平衡作为切入点,通过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分析了传统教材场景中存在的弱互动或伪互动问题,尝试提出SCSVC模式,即从智媒技术(Smart Media technology)、内容重构(Content reconstruction)、感官调动(Sensory mobilization)、价值共创(Value CoCreation)和社群维护(Community maintenance)五个维度带动教材场景的互动提效,以期为教材建设的未来走向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
场景理论 数字教材 互动策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性玉
容错机制是当前政府部门用于解决改革创新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因担心犯错被问责而选择不作为、不敢为现象的一项新举措。在组织变革与创新管理过程中,组织是实施容错机制的现实场所,也有推行容错机制的必然要求。基于过程管理的I-P-O模型,构建了组织中容错机制的理论模型,深入分析了识别、评估、处理等容错机制核心环节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揭示了该模型从识别到评估、处理,再到预警,最后到识别的闭环运行过程,以及监督、申诉等环节在其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为了保证容错机制的顺利实施,从如何营造积极的容错文化氛围、设计激励性的工作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性玉
容错机制是当前政府部门用于解决改革创新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因担心犯错被问责而选择不作为、不敢为现象的一项新举措。在组织变革与创新管理过程中,组织是实施容错机制的现实场所,也有推行容错机制的必然要求。基于过程管理的I-P-O模型,构建了组织中容错机制的理论模型,深入分析了识别、评估、处理等容错机制核心环节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揭示了该模型从识别到评估、处理,再到预警,最后到识别的闭环运行过程,以及监督、申诉等环节在其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为了保证容错机制的顺利实施,从如何营造积极的容错文化氛围、设计激励性的工作方式、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建立正确的选人用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玉龙
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作为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力量,加快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教材的改造升级,需要高职院校准确理解教材国家事权、类型特色的内在要求以及在服务发展和“三教”改革中的现实价值。在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应彰显价值引领、内容科学、职教特色、资源立体等特征,选择适宜教材建设的发展策略,通过完善教材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呈现形式、构建教材评价标准、加强教材理论研究、提高教材建设质量,进而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朝军
开发出版数字化教材,对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进程、展现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技术优势和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存在教材开发缺乏创新、建设标准发展滞后、配套设施不够完整和市场监管不够规范等问题,导致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建设、出版过程发展缓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材建设相关主体多方密切合作,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合理规划教材结构,科学确立教材建设标准,切实加强人才培养,全力推进研发创新,逐步完善平台设备,扎实推进机制建设,着力规范出版治理,稳步推进高职教育数字化教材出版建设朝着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数字化教材 教材出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蔡庆有 邝孔秀 宋乃庆
难度是评价教材质量、衡量教材是否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重要指标,对教材编写与修订、课程改革实施等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然而,国内外几乎没有用建构模型的方式来定量刻画教材的难度。为构建小学数学教材难度模型,基于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编制了小学数学教材难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调查数据,从九个核心影响因素,内容难度、例题难度和习题难度等三个维度构建了小学数学教材难度线性模型N=0.30C+0.36 W+0.34E,初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材难度 难度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涛 靖继鹏
信息化的目标是实现价值的增值,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是信息价值链的构造。本文界定了信息价值链的内涵,构建了信息价值链的模型,并分析了信息价值链的增值机制和增值策略。
关键词:
信息价值链 企业流程 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晓静
针对当前数字校园建设的盲目性导致的功能不理想、业务流程不协调等现象,本文提出利用Nolan模型识别高校信息系统应用所处的阶段,从而确定高校信息系统建设的策略,特别就云计算技术下数字校园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olan模型中系统应用阶段的不可跨越性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逐步推进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保障,能帮助高校的信息化水平逐渐进入"成熟"。
关键词:
Nolan 数字校园 云计算 教育信息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晓静
针对当前数字校园建设的盲目性导致的功能不理想、业务流程不协调等现象,本文提出利用NolaN模型识别高校信息系统应用所处的阶段,从而确定高校信息系统建设的策略,特别就云计算技术下数字校园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olaN模型中系统应用阶段的不可跨越性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逐步推进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保障,能帮助高校的信息化水平逐渐进入"成熟"。
关键词:
Nolan 数字校园 云计算 教育信息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麟 袁贝诺
ARCS模型由专注力、关联性、自信心与满意度四个要素构成,是探讨学习者动机与学习效率相关性的理论范式。该模型强调教学设计应突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强化,因而对淘汰率较高的MOOC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ARCS模式提示我们,学生学习动机是影响MOOC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教学设计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又要意识到外部机制和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关注学生学习的专注力、知识相关性、学生自信心和教学满意度等多个因素,教学设计者才能促进学习者内在机制与教学外部机制的衔接,最终实现MOOC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
关键词:
ARCS模型 MOOC 教学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