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94)
2023(14217)
2022(11872)
2021(10837)
2020(8736)
2019(19772)
2018(19564)
2017(37648)
2016(20253)
2015(22639)
2014(22558)
2013(22391)
2012(20401)
2011(18514)
2010(18276)
2009(16426)
2008(16001)
2007(13964)
2006(12026)
2005(10481)
作者
(59236)
(49182)
(48807)
(46448)
(31212)
(23415)
(22293)
(19522)
(18713)
(17474)
(16849)
(16435)
(15426)
(15356)
(15133)
(14949)
(14760)
(14746)
(14040)
(13982)
(12114)
(11906)
(11732)
(11103)
(11102)
(10777)
(10747)
(10701)
(9816)
(9804)
学科
(88345)
经济(88255)
管理(61160)
(56176)
(47095)
企业(47095)
方法(40691)
数学(35308)
数学方法(34851)
业经(22243)
(21229)
中国(20940)
(20290)
地方(19076)
(18274)
农业(14842)
理论(14453)
(14049)
贸易(14044)
环境(13677)
(13594)
(13537)
产业(13377)
(13089)
财务(13025)
财务管理(13006)
(12932)
技术(12923)
企业财务(12361)
(12108)
机构
大学(293886)
学院(291982)
管理(120382)
(114476)
经济(111999)
理学(105838)
理学院(104678)
管理学(102799)
管理学院(102277)
研究(94076)
中国(68791)
(62040)
科学(59714)
(50692)
(46158)
(43532)
业大(43250)
中心(42738)
研究所(42484)
财经(41917)
(40214)
(39289)
北京(39061)
师范(38949)
(38162)
(34821)
农业(34104)
经济学(34056)
(33420)
师范大学(31779)
基金
项目(208250)
科学(164745)
基金(151948)
研究(151600)
(132114)
国家(131002)
科学基金(113803)
社会(96217)
社会科(91335)
社会科学(91315)
基金项目(81097)
(81062)
自然(74477)
自然科(72756)
自然科学(72742)
自然科学基金(71390)
教育(69062)
(67945)
编号(62085)
资助(61956)
成果(48614)
重点(45865)
(45325)
(43805)
(43122)
课题(41534)
创新(40120)
科研(39745)
国家社会(39677)
教育部(38923)
期刊
(120556)
经济(120556)
研究(82794)
中国(50127)
学报(45470)
管理(42602)
科学(42071)
(37707)
(36281)
大学(34255)
教育(32276)
学学(32010)
农业(26898)
技术(25684)
(21240)
金融(21240)
业经(20354)
经济研究(19746)
财经(19150)
图书(18208)
(16234)
问题(14698)
理论(14602)
技术经济(14404)
科技(14311)
商业(13926)
(13686)
资源(13611)
实践(13476)
(13476)
共检索到407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晗蔚  王方华  厉杰  
数字效应研究显示人们往往将大的数字与大的数量联系起来,因此,数量信息所使用的单位会对消费者的感知、偏好以及选择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有关数字效应的典型研究成果的回顾,梳理和总结了数字效应对消费者行为各方面的影响,分析了数字效应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了影响数字效应强弱的情境因素与个人因素,最后就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进一步讨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白双俐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消费者行为中认知失调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得出关于消费者行为中认知失调研究的五个主题,并对有关主题的研究进行评述。最后对未来消费者行为中的认知失调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有关认知失调在消费者行为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晓燕  
消费者行为研究建立在广泛的理论基础上,它需要从许多学科中吸取概念和理论。西方消费者行为研究路线基本上有两个,一是实证主义路线,二是阐释主义路线。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有微观和宏观之分。香港及台湾学者比较早开始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国内的消费者研究则刚刚起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玮  王德  
本文综述商业空间中消费者行为者研究中应用的主要模型方法。从模型发展历史将其分为集合模型和个体模型阶段;从空间尺度视角分别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总结模型的应用。集合模型首先介绍以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的重力模型,其中包括基本的模型形式、制约的模型形式,以及竞争目的地模型。集合模型的第二部分介绍描述消费行为动态的马尔科夫链模型,着重于从恒定转移概率到变化转移概率的发展和应用。个体模型首先介绍以随机效用理论为基础的离散选择模型,将被广泛应用的多项分对数模型和嵌套分对数模型作为重点。最后介绍作为模拟手段的多代理人技术。综述包括模型的基本原理、相关文献,以及各自特点。总体上认为,模型的选用需要与研究的特性相符合。集合模型的优点是能够把握整体的趋势,缺点是不能满足对异质性高的行为作深入探索;个体模型的优势在于对行为多样性的灵活把握能力,但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逼真地模拟集合现象仍需要深入研究个体间的互动规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秋英  
移动通信产业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研究兴趣。文章对国外关于移动服务消费者行为的文献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当前的研究聚焦于移动服务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移动服务采纳理论、移动服务资费、移动服务消费者特性等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研究上。最后,提出了对移动消费者行为的未来研究及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立平  
一、中国消费者行为的 外部环境设定和内在设定 (一)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设定 1.制度背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张平(1997)指出,西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卉  沈红波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理性的框架出发,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在信用卡市场利率粘性和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指出我国信用卡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韵清  朱虹  夏少昂  
通过购买具有符号象征功能的商品,来表达自我认同或者获得社会认同,已经成为解释消费者购买动机的重要路径,也是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前沿主题。文章系统回顾了认同对消费行为影响的西方相关文献,首先介绍了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含义、消费认同理论的研究路径,然后从认同凸显、认同关联、认同威胁和认同冲突四个方面探讨了认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帅  郭星光  赵雅文  
公司品牌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品牌资产的重要来源,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公司品牌与消费者行为关系的国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公司品牌的概念和维度,深入分析了公司品牌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及机制、公司品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调节因素和边界条件,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结论丰富和完善了公司品牌与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理论体系,为国内学者深入开展中国文化和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司品牌研究提供启示和支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靖  陈明亮  
在线消费是当今互联网时代日益普遍的消费形式。与传统线下消费相比,在线消费环境更简单,消费者心理却更复杂,适合借助神经科学工具打开消费者大脑中的"黑箱",解释消费者行为。然而,消费者神经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视角目前并未普及,且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传统线下消费,对在线消费者行为关注较少。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消费者神经科学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程,分析了神经科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主要优势,并介绍了EEG/ERPs、fMRI、眼球追踪技术三种在在线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应用较为普遍的神经科学工具。随后,本文介绍了用于刻画在线消费者行为模式的AISAS模型,该模型将在线消费者行为划分为五个阶段,本文以此为框架梳理了上述三种神经科学工具在在线消费者行为各个阶段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本研究总结了不同工具在在线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适用范围,并结合在线消费的特点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推进在线消费者行为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靖  陈明亮  
在线消费是当今互联网时代日益普遍的消费形式。与传统线下消费相比,在线消费环境更简单,消费者心理却更复杂,适合借助神经科学工具打开消费者大脑中的"黑箱",解释消费者行为。然而,消费者神经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视角目前并未普及,且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传统线下消费,对在线消费者行为关注较少。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消费者神经科学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程,分析了神经科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主要优势,并介绍了EEG/ERPs、fMRI、眼球追踪技术三种在在线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应用较为普遍的神经科学工具。随后,本文介绍了用于刻画在线消费者行为模式的AISAS模型,该模型将在线消费者行为划分为五个阶段,本文以此为框架梳理了上述三种神经科学工具在在线消费者行为各个阶段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本研究总结了不同工具在在线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适用范围,并结合在线消费的特点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推进在线消费者行为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雪珂  钟科  李新宇  
本文通过对营销研究中语言心理效应的有关研究进行回顾,探讨了消费者行为如何受语言因素的影响。文章分别从词、语句和其他语言因素三个类别总结了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发现,并提出一个理论框架阐释相关效应的内在机制。语言因素可以经由自动加工或受控加工两类心理过程影响消费者行为。自动加工机制包括感觉—动觉整合、概念激活、认知流畅性等;受控加工机制包括内容理解、信源感知等。最后,文章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Aaron Ahuvia  阳翼  
“生活方式”自19世纪60年代被引入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以来,已取代人口统计学方法,成为最重要的市场细分工具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生活方式市场细分研究的历史,然后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着重介绍了AIO方法的理论和应用,并指出对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深入研究,是现阶段中国营销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宏静  王天新  
自我认同威胁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购买行为和产品选择等。自我认同威胁会导致消费者产生自我补偿型的消费选择或自我防御型的消费选择。这些不同的消费行为对应着不同的策略动机,在行为表现上,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会在消费选择上反映出规避策略和联合策略间的区别;在行为成因上,自我认同不同方面的威胁则会使消费者基于趋近动机选择问题聚焦策略,或者基于规避动机选择情感聚焦策略。文章运用象征性自我完成理论、自我肯定理论以及补偿和自我差异转移相关理论解释了自我认同威胁情境下的消费行为策略选择的形成过程,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宏静  王天新  
自我认同威胁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购买行为和产品选择等。自我认同威胁会导致消费者产生自我补偿型的消费选择或自我防御型的消费选择。这些不同的消费行为对应着不同的策略动机,在行为表现上,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会在消费选择上反映出规避策略和联合策略间的区别;在行为成因上,自我认同不同方面的威胁则会使消费者基于趋近动机选择问题聚焦策略,或者基于规避动机选择情感聚焦策略。文章运用象征性自我完成理论、自我肯定理论以及补偿和自我差异转移相关理论解释了自我认同威胁情境下的消费行为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