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40)
2023(14466)
2022(11584)
2021(10288)
2020(8157)
2019(18116)
2018(17481)
2017(32405)
2016(17540)
2015(19115)
2014(19030)
2013(18656)
2012(17764)
2011(16417)
2010(16659)
2009(15293)
2008(14807)
2007(13551)
2006(12319)
2005(11136)
作者
(53363)
(44360)
(44107)
(41871)
(28216)
(21181)
(19834)
(17341)
(16992)
(15820)
(15344)
(14568)
(14406)
(13989)
(13820)
(13633)
(13143)
(12950)
(12943)
(12597)
(11208)
(11151)
(10755)
(10280)
(10170)
(9969)
(9807)
(9709)
(9001)
(8740)
学科
(94352)
经济(94275)
管理(50207)
(43469)
(32213)
企业(32213)
中国(27799)
地方(27628)
方法(27254)
数学(23610)
(23491)
数学方法(23480)
业经(22060)
(18395)
(16892)
农业(16573)
地方经济(16107)
(14726)
贸易(14713)
(14315)
环境(14234)
(14165)
(14100)
金融(14100)
(13849)
(13745)
银行(13707)
产业(13477)
(13327)
技术(12093)
机构
学院(254815)
大学(253543)
(114725)
经济(112541)
研究(96744)
管理(93078)
理学(78757)
理学院(77792)
管理学(76721)
管理学院(76225)
中国(72543)
科学(57488)
(54772)
(51280)
(49266)
(47430)
研究所(44402)
中心(43252)
(39979)
财经(39421)
业大(38467)
农业(36918)
经济学(36029)
(35790)
北京(35054)
(34920)
(34294)
师范(33855)
经济学院(32175)
(31779)
基金
项目(166695)
科学(130519)
研究(121352)
基金(119133)
(105361)
国家(104422)
科学基金(88159)
社会(80023)
社会科(75963)
社会科学(75944)
(66181)
基金项目(62474)
(55184)
自然(54224)
教育(54105)
自然科(52926)
自然科学(52912)
自然科学基金(51960)
编号(47944)
资助(46954)
(42383)
成果(38996)
重点(38168)
(35833)
课题(34641)
(34545)
国家社会(33933)
发展(33900)
(33360)
创新(32425)
期刊
(139193)
经济(139193)
研究(81803)
中国(59099)
(44074)
学报(41839)
(38413)
科学(37365)
管理(35613)
大学(31553)
农业(29989)
学学(29593)
教育(28758)
(25926)
金融(25926)
经济研究(23801)
技术(22502)
业经(22323)
财经(20308)
问题(17764)
(17679)
(15748)
技术经济(13738)
图书(13627)
(13517)
世界(13175)
商业(12632)
国际(12188)
科技(11814)
(11442)
共检索到407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文峰   冉启英   杨小东   徐阳  
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而数字政府建设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采用201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存在;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即当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超过阈值0.5864以后,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增强;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地方政府应在进一步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同时,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并且利用数字政府建设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改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晓钦   杨明萱  
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三重转型过程中,通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是应对三重转型压力叠加的主要途径。当前,在消费互联网拉动效应趋缓的背景下,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治理现代化的刚性需求,对形成新的增长点,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字政府建设不仅直接体现为数据治理、数据价值化等领域的发展,而且也可以间接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从供给端而言,数字政府建设既能直接提供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制度基础设施,也可以通过公共数据价值化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正外部性,供给端推进效应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制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数据价值的效能内嵌于政府的数字化运行过程;从需求端而言,数字政府建设可以通过规模化和结构化的特定需求拉动数字经济的技术创新,以构建适宜于数字技术创新规律的政府采购体系更好地发挥这种拉动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桂君  田宗博  宋砚秋  
地方政府债务是连接财政与金融政策的重要工具,研究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得到的中国2006—2019年279个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利用收支相抵法估算得到的中国地级市政府性债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有利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第二,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和阶段上的异质性。第三,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能够显著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但未能增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质,且不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转换。第四,不同债务存量规模下,税收征管和地方举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进一步明确了债务存量规模的“适度区间”。研究结论对探索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景华  辛雨  
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引入关系数据范式,利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全样本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有力途径。分区域考察显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驱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的贡献大于北方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对缩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地区差距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荣  陈芳  
数字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对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影响最大;从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大维度来看,数字经济更能促进创新、协调、开放维度的提升,而对绿色、共享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在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合理布局发展数字经济,充分挖掘区域高质量发展重点。同时,还需结合数字技术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把握数字发展机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全面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云燕   孙润  
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增长,还要考虑对环境和气候造成的不利影响。数字经济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绿色创新助力。有别于以往相关研究,以“双碳”目标为视角,建立考虑污染物和CO2排放因素的有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计算各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通过建立基准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地区异质性。结果发现:样本区间内,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广东省的两种经济水平得分均较高;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数字经济增长1个单位则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增长0.534个单位;数字经济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驱动因素,而且能够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为0.064,占总效应的9.668%;西部比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数字经济促进效果不显著。因此,中国应发展更多的数字技术、继续推进数字经济进程,通过开放信息和技术共享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在各地区的充分流动,且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数字经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宗显  杨千帆  
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影响TFP的内在机理,然后采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具体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了TFP增长,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经济惯性之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是数字经济影响TFP的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邻近城市TFP水平。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在2015年之后得到强化;相比于中西部城市和外围城市,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所享受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夯实数字技术基础,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巫瑞  李飚  原上伟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我国在当下推动经济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201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运用基准回归、异质性检验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地区差异,对西部影响最大,中部影响最小,而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受到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因素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不同地区差异分别提出建议,从而促进持续更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数字经济提供良好环境,以期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任燕燕   王文悦   王娜  
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根据数字经济的内部联动与网络运行特征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中国2011—2021年城市数据,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支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有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产业化则可以通过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第二,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反向溢出效应,数字产业化的发展会导致相关资源聚集并对邻近地区的数字资源产生虹吸效应,但是随着数字产业化的持续深化,这种效应会逐渐减弱;第三,数字产业化的反向溢出效应不仅会受到自身发展的影响,还会受到地区经济水平、失业率以及市场化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具体来说,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避免数字资源过度集中对于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俊雪  罗理恒  顾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以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为契机,从要素配置视角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析框架,剖析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蕴含的理论内涵。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遏制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弱“U”型(近乎“L”型)影响;这体现在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对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规制力度增加,不利影响明显减弱、趋于消失。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结果,为基准结论提供了良好的微观证据支持。这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较好地实现“鱼与熊掌兼得”。要素配置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会影响企业自融资机制,进而对要素配置效率产生弱“U”型影响。本文对于完善地方环境治理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竹泉  孙文君  
政府社会资本是政府为实现招商引资、科技创新、重点发展等目标而给予的特殊许可、政策优惠和专项支持等具有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的政府公共资源。经济特区、开发园区、产业园区是政府社会资本集中投入的重点领域,也是实体经济建设的核心环节。在对政府社会资本引导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全国层面与代表性城市层面入手,重点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代表,透析政府社会资本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与驱动作用。从本质上看,政府社会资本具有引导性,能够通过集中规划、精准发力、高效引导撬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拉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毅辉  洪碧云  
文章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了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8年中国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从作用机制看,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农业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和发展效益这三条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对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姜松  周鑫悦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效应,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矛盾。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倒N形,具有抑制效应;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抑制效应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毅辉  洪碧云  
文章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了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8年中国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从作用机制看,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农业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和发展效益这三条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对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雪   李沅璟   荆林波  
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发展,为推进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注入新动力。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2013-2020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效应存在维度差异,表现为数字产业化促进效果显著,产业数字化促进效果不显著;数字经济促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中部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基于研究结论,为更好利用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从统筹考虑多因素影响、提高产业数字化程度、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