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8)
2023(11792)
2022(9118)
2021(8017)
2020(5983)
2019(13339)
2018(12831)
2017(23932)
2016(12718)
2015(13913)
2014(14039)
2013(13755)
2012(13387)
2011(12490)
2010(12834)
2009(11916)
2008(11408)
2007(10447)
2006(9710)
2005(9220)
作者
(37962)
(31578)
(31351)
(30058)
(20195)
(14910)
(14133)
(12235)
(12053)
(11305)
(10984)
(10415)
(10190)
(10158)
(9845)
(9757)
(9331)
(9134)
(9082)
(8716)
(8149)
(7696)
(7633)
(7311)
(7267)
(7125)
(6962)
(6826)
(6416)
(6253)
学科
(79904)
经济(79849)
管理(36646)
(31148)
地方(25113)
中国(23552)
(22930)
企业(22930)
业经(19774)
方法(18779)
(18344)
数学(15888)
数学方法(15789)
地方经济(15607)
(13469)
农业(13243)
(12611)
(12538)
(12408)
金融(12407)
产业(12245)
(11680)
银行(11671)
(11487)
(11459)
环境(11105)
(10394)
贸易(10382)
信息(10322)
总论(9943)
机构
学院(191953)
大学(189010)
(90421)
经济(88644)
研究(74175)
管理(68976)
理学(57422)
理学院(56724)
中国(56153)
管理学(56087)
管理学院(55691)
科学(41367)
(41325)
(40925)
(37280)
研究所(33149)
中心(32534)
财经(31235)
(30729)
经济学(28958)
(28295)
(28183)
(27134)
(26917)
师范(26902)
北京(26832)
经济学院(25641)
(24814)
业大(23406)
财经大学(22722)
基金
项目(118961)
科学(94153)
研究(92777)
基金(84088)
(71953)
国家(71306)
社会(61578)
科学基金(60859)
社会科(58573)
社会科学(58560)
(47558)
基金项目(43021)
教育(40860)
(38817)
编号(38014)
自然(33892)
(33162)
自然科(33044)
自然科学(33040)
资助(32952)
自然科学基金(32416)
成果(31914)
课题(27638)
发展(27636)
重点(27190)
(27164)
国家社会(26272)
(25513)
(24643)
(23245)
期刊
(117107)
经济(117107)
研究(67463)
中国(45740)
(30916)
(28197)
管理(28008)
学报(24948)
科学(24366)
教育(23668)
(21477)
金融(21477)
经济研究(20108)
大学(19750)
农业(19363)
业经(18586)
学学(18363)
技术(18102)
财经(16372)
问题(14481)
(14323)
(11023)
技术经济(10983)
世界(10951)
图书(10190)
商业(9871)
国际(9769)
(9593)
经济问题(9402)
(9309)
共检索到319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晓钦   杨明萱  
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三重转型过程中,通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是应对三重转型压力叠加的主要途径。当前,在消费互联网拉动效应趋缓的背景下,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治理现代化的刚性需求,对形成新的增长点,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字政府建设不仅直接体现为数据治理、数据价值化等领域的发展,而且也可以间接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从供给端而言,数字政府建设既能直接提供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制度基础设施,也可以通过公共数据价值化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正外部性,供给端推进效应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制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数据价值的效能内嵌于政府的数字化运行过程;从需求端而言,数字政府建设可以通过规模化和结构化的特定需求拉动数字经济的技术创新,以构建适宜于数字技术创新规律的政府采购体系更好地发挥这种拉动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文峰   冉启英   杨小东   徐阳  
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而数字政府建设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采用201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存在;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即当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超过阈值0.5864以后,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增强;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地方政府应在进一步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同时,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并且利用数字政府建设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改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巩羽浩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大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对筑牢生态屏障、缩小经济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关键作用,是实现全国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步骤。然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落后、发展动力疲软等问题限制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数字经济作为具有创新性、进步性和延展性的新型经济形态,将成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其作用主要体现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资源利用效率。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促进完善黄河流域自然资源市场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保障黄河流域协同治理分类发展并举,赋能系统发展;助力黄河流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促进共同富裕。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在于:以全域统筹为导向,构建黄河流域数字化协同治理机制;以数字经济为依托,全面推进黄河流域产业现代化变革;以安全稳定为目标,推进黄河流域数字经济规范化发展;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保障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洪涛  陶思佳  卢思涵  马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在成员国跨境电子商务、区域贸易合作、数据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均做出了规定,有助于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速产业链、价值链升级,促进国际贸易紧密协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文章以“机制分析—风险研判—对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从数字产业双循环、数字经济空间协同、数字关税保障三个维度分析了RCEP促进数字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探寻了RCEP协议条款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契合性;其次,从协定数字规则设定立意、缔约方国内知识产权立法背景、协定数字监管与协调效能、外部环境四个层面解读了数字规则,剖析了RECP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借助RCEP实现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艳萍   岳强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当代经济三大形态之一。数字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融合,正在促成传统产业的样态变革。数字文化产业就是这一变革浪潮的典型代表。数字文化产业具有数字化、文化化、工业化三大基本特征,数字化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更高速度的增长,更好满足个体的差异化需求,并促使文化服务产业跳出“停滞部门”行列。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要紧紧抓住数字化建设这一核心从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提升文化生产的数字化水平,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文化产业技术标准建设,不断扩大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以平台建设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断提高平台建设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思  夏先瑞  
数字经济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渗透下逐渐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国内外已有对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理论内涵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得出数字经济能够赋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赋能数据共享实现经济效益倍增效应、赋能核心技术水平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赋能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结论。但受制于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性数字人才、赋能地域差距、数字技术利用率以及数据保护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其作用机制优势难以发挥。因此,为实现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培育数字人才、缩小区域数字鸿沟、推动制造业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及强化法律法规对数字制造业的支撑和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宁   王科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施背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而展开对微观经济主体运营转型升级的探讨,将人民幸福感获取纳入经济发展质量范畴,引入行为主体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对ESG实践的动机与诉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首要目的的企业运营生产转型升级,将促使各经济主体在治理理念与方式方法上趋于一致,全社会对于环境的关注、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与重视将促进企业ESG实践。第二,出于自利性,企业也将因为争取和享有更大的科技红利、数字红利而促进自身ESG实践与表现。第三,与国家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基本认知,将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创造性、前瞻性实践,使生产运营的方向更符合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继而获得更大的社会认可。未来可基于制度建设从政府层面完善引领措施,基于战略规划从企业层面加大绿色研发创新,基于社会责任从员工层面提高个体满意度,共同推进企业ESG实践的有序、充分、能动开展,积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英华   于沛太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本文在厘清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人才与数字化素养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助力乡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淑艳   林媛媛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建设制造强国背景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密不可分,数字经济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源泉和新依托。本文以云浮市“数字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例,在科学分析云浮市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入手,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引领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并从政府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提出云浮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该研究对云浮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于海峰  
数字经济时代的征税对象和收入分配体系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变化,税收治理需进行相应的数字化转型,才能有力有效服务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税收治理数字化主要涉及三个维度的数字化,包括税法规则与制度体系数字化、税收征管与服务体系数字化以及税务信息与组织体系数字化。基于此,推动税收治理数字化实际上是一项宏大的系统性工程,至少需要正确处理四对关系:一是宏观、中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二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三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四是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为有效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特点和新变化,税务部门需从理念、技术以及管理三个方面着眼加快税收治理数字化变革,才能以税收治理数字化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丹   龚晓莺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以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为价值引领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深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且,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对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然而,现阶段也存在理论层面的绿色发展数字化意识淡薄、产业层面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迟滞、区域层面的城乡绿色发展遭遇技术掣肘等问题,由此决定了数字技术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纾解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丹   龚晓莺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以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为价值引领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深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且,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对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然而,现阶段也存在理论层面的绿色发展数字化意识淡薄、产业层面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迟滞、区域层面的城乡绿色发展遭遇技术掣肘等问题,由此决定了数字技术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纾解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钞小静   王宸威   王灿  
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具有技术性、互联性和倍增性等典型特征,通过创新要素的高效集聚与创新组织的精准匹配,重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通过促进产业变革调整与贸易转型提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形成网络效应,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数字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同维度的相互渗透、相互反馈及协同演化的进程。当前,数字经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在于提高数字创新能力、深化数实融合、增强数字普惠共享及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具体需要促进数字创新的加速发展,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基石;营造数字网络的生态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绩效倍增;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提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保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  
以数字经济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当前城市发展瓶颈的有效突破路径。本文通过选取全国215个地级城市在2012-2021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B&K检验与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数字经济、政府支持、区域创新韧性以及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部逻辑关系,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且结果具有稳健性。数字经济的高渗透性与高价值性,改变了城市以往的人力资本模式,加剧了城市创新要素集聚,提高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在数字经济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发挥数字经济服务属性与定制属性,促进城市产业升级换代的有力保障;数字经济在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区域创新韧性的溢出效应,即具有“善邻”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DEA方法测算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进行了作用路径检验。结果显示:2011—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具体表现为从东部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渐次降低。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拐点为0.60。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和时间上的异质性。作用路径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传导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