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4)
- 2023(13237)
- 2022(10481)
- 2021(9263)
- 2020(7606)
- 2019(16623)
- 2018(16285)
- 2017(31358)
- 2016(16601)
- 2015(17791)
- 2014(17429)
- 2013(17184)
- 2012(15564)
- 2011(13642)
- 2010(13799)
- 2009(12846)
- 2008(13221)
- 2007(12217)
- 2006(10575)
- 2005(9821)
- 学科
- 业(86309)
- 企(81621)
- 企业(81621)
- 济(74364)
- 经济(74276)
- 管理(70305)
- 业经(33100)
- 方法(30634)
- 财(25840)
- 农(23684)
- 技术(23218)
- 数学(21893)
- 数学方法(21731)
- 务(20564)
- 财务(20546)
- 财务管理(20529)
- 企业财务(19541)
- 农业(17813)
- 中国(17578)
- 制(15931)
- 理论(15052)
- 策(14882)
- 划(14881)
- 技术管理(14458)
- 和(13611)
- 产业(13040)
- 经营(12994)
- 体(12973)
- 企业经济(12812)
- 贸(12393)
- 机构
- 学院(241757)
- 大学(235059)
- 管理(101873)
- 济(101096)
- 经济(99242)
- 理学(87859)
- 理学院(87027)
- 管理学(85972)
- 管理学院(85508)
- 研究(72833)
- 中国(58724)
- 京(48589)
- 财(48257)
- 科学(43807)
- 农(41042)
- 财经(37987)
- 江(37652)
- 所(35777)
- 业大(34850)
- 经(34573)
- 中心(33932)
- 农业(32244)
- 研究所(32176)
- 商学(29852)
- 经济学(29851)
- 北京(29836)
- 州(29684)
- 商学院(29592)
- 财经大学(27931)
- 经济学院(27002)
- 基金
- 项目(159979)
- 科学(129441)
- 基金(118261)
- 研究(117994)
- 家(102443)
- 国家(101499)
- 科学基金(90222)
- 社会(78072)
- 社会科(74267)
- 社会科学(74254)
- 省(64808)
- 基金项目(62628)
- 自然(57845)
- 自然科(56675)
- 自然科学(56663)
- 自然科学基金(55781)
- 教育(52704)
- 划(52087)
- 编号(46074)
- 资助(45815)
- 创(40683)
- 业(38704)
- 创新(36953)
- 成果(35492)
- 重点(35303)
- 部(34729)
- 发(34346)
- 国家社会(32963)
- 制(31968)
- 课题(31173)
- 期刊
- 济(114959)
- 经济(114959)
- 研究(67716)
- 中国(49599)
- 管理(45700)
- 财(42304)
- 农(38541)
- 科学(34123)
- 学报(33843)
- 农业(26637)
- 大学(26502)
- 技术(25321)
- 学学(25260)
- 教育(22060)
- 融(21937)
- 金融(21937)
- 业经(21703)
- 财经(19470)
- 经济研究(18195)
- 业(17514)
- 经(16908)
- 技术经济(16192)
- 科技(14262)
- 问题(14075)
- 财会(13349)
- 现代(12824)
- 商业(12596)
- 会计(11008)
- 版(10971)
- 世界(10969)
共检索到360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叶丹 姚梅芳 葛宝山 赵丽仪
近年来,数字技术给企业发展和创新研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学界呼吁构建新理论解释企业数字创新形成机理。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视角,系统分析传统非互联网企业如何通过匹配技术资源(IT能力)和社会属性资源(组织合法性)实现数字化转型以获取数字创新绩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进一步对275份传统非互联网企业样本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分析,并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IT能力和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传统非互联网企业数字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对IT能力和数字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中介效应;组织合法性对IT能力、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具有进一步调节作用。结论说明传统非互联网企业能够利用技术投资构建IT能力以促进数字创新绩效提升,而通过技术资源和具有社会属性的合法性资源匹配实现数字化转型,能够获取更多数字红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时媛
已有研究表明资源拼凑促进企业创新,然而并未揭示资源拼凑方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过程。本文基于双元创新理论的视角,实证检验了资源拼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在二者之间引入组织合法性作为调节变量,验证其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利用式资源拼凑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探索式资源拼凑;市场合法性均促进了利用式资源拼凑与探索式资源拼凑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作用;政治合法性促进了利用式资源拼凑对企业创新正向作用,但在探索式资源拼凑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中不显著,在揭示合法性情境下零售企业资源拼凑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过程与机理的前提下,同时为资源相对匮乏的零售企业如何克服资源短缺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零售企业 资源拼凑 组织合法性 企业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海燕 黎玉杰 周天怡
数字邻近是基于网络视角,以结果为导向刻画行动主体数字化状态的综合性概念。从企业层面探讨数字邻近对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并结合高阶梯队理论考察高管政治关联背景、高管技术研发背景、高管过度自信3个高管特质变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企业数字邻近与创新绩效呈U型关系;高管特质中的理性因素(政治关联背景、技术研发背景)发挥正向调节作用;高管特质中的非理性因素(过度自信)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结论可拓展企业数字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为我国企业借助数字化提升创新管理水平,以及招聘和选拔高层次人才提供支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侯光文 刘青青 刘启雷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数字化深刻影响并优化价值链配置。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和嵌入理论,从数字化视角研究企业嵌入全球及区域双重价值链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探讨本土企业通过数字化连接和配置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而提升产业链和重构价值链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嵌入双重价值链实现短期创新溢出效应,但过度依赖双重价值链则会削弱创新动力和协作效能;通过企业数字化行为整合数据价值链成为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有效方式,并在价值链嵌入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组织韧性正向调节双重价值链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拓展双重价值链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提供数字化转型视角,并为企业根据实践需求适度嵌入价值链、打造组织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浩 季琼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培育和壮大企业新动能是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战略方向。既往研究单一聚焦于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忽视了从制度主义视角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江浙沪地区334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厘清了合法性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并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战略性地增加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合法性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绩效之间产生中介作用,同时竞争强度对合法性中介机制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合法性 创新绩效 竞争强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春苗 王黎萤 蔡纵 余佩玲 谢雯欣
企业工业互联网标准化能力对于提高研发强度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从标准资源编排的视角出发,基于工业互联网标准文本数据,以工业互联网领域310家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标准化能力对于企业数字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标准文本的不同特征反映了企业标准化资源结构化、能力化和杠杆化阶段的不同特征,进而从资源编排的视角发现了企业标准化能力对于数字创新水平的正向影响作用。在作用机制上,企业工业互联网标准化提高了企业研发强度与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了数字创新绩效的提升。研究结果揭示了企业工业互联网标准化能力建设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机制,为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东 陈朝 王盼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可供性理论,以2015-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挖掘方法衡量企业数字化水平,实证检验数字化水平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影响,探究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同时考虑环境竞争性对数字化水平与企业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水平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可持续绩效;(2)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者都在数字化水平与制造业企业可持续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环境竞争性在数字化水平与技术创新关系中存在显著负向调节作用,而在数字化水平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丁潇君 李婉宁 徐磊
近年来IT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愈发受到关注,然而,关于双元学习对两者关系作用的研究较少。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构建理论模型,探讨IT基础能力和IT体系惯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双元学习的调节效应。对313家企业问卷调查的分析表明:IT基础能力和IT体系惯例两种IT能力均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均能加强IT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芸 王涛 顾新
基于声誉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组织声誉-知识合作行为-创新绩效"的逻辑框架,研究企业创新网络中组织声誉对创新绩效的具体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在企业创新网络中,组织声誉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转移、知识共享两种知识合作行为在组织声誉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网络位置正向调节组织声誉与知识转移、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为企业创新网络声誉治理的实践提供了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松强 周娟娟 赵顺龙
从知识特征视角出发,研究技术联盟内知识模糊性、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研究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动态变化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利用淮安、南京六合、南京软件谷、浦口科技园的调查数据对所提的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联盟内,知识模糊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知识模糊性、知识复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松强 周娟娟 赵顺龙
从知识特征视角出发,研究技术联盟内知识模糊性、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研究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动态变化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利用淮安、南京六合、南京软件谷、浦口科技园的调查数据对所提的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联盟内,知识模糊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知识模糊性、知识复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正 黄永春 陈成梦 万安位
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ESG评级体系逐步完善的当下,企业投入资源提高ESG表现能否帮助企业实现创新发展?能否帮助企业更好适应外部冲击和数字化时代?围绕上述问题,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外部冲击背景下企业ESG表现、组织韧性、创新效率和企业数字化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第一,企业ESG表现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以提高企业组织韧性作为中介机制。第二,企业数字化在企业ESG表现与组织韧性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第三,从ESG分项回归结果来看,企业ESG表现主要从社会表现层面提高企业的组织韧性,但在提高组织的创新效率方面,内部治理表现起最主要的作用。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控股和环境不确定性较强的情境下,企业ESG表现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基于上述结果认为,企业应不断完善组织内部ESG制度建设,将ESG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中。同时,企业还应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并基于危机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实现创新发展提供资源与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猛猛 陶秋燕 朱彬海
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基于中国民营科技型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多元层级回归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组织合法性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并试图揭示外部情境因素制度环境感知和法律制度效率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合法性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提高组织合法性地位;(2)制度环境感知正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合法性的关系,在较好的制度环境感知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合法性的正向关系会增强;(3)法律制度效率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合法性的关系,即在较高的法律制度效率下,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合法性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谭钦瀛 李烨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与“双碳”战略目标交汇的历史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实施数字技术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采用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中的重污染企业数据,探究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探讨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制度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当规制性制度压力、模仿性制度压力较大时,数字技术应用与绿色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增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同时,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谭钦瀛 李烨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与“双碳”战略目标交会的历史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实施数字技术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采用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中的重污染企业数据,探究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探讨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制度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当规制性制度压力、模仿性制度压力较大时,数字技术应用与绿色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增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同时,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互联网+”特性及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影响创新绩效机理探究——企业营销能力和组织冗余的调节作用
知识获取视阈下创业学习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网络关系构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吸收能力和组织学习方式的调节作用
服务模块化对金融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组织模块化的调节作用
网络嵌入、组织合法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与财务柔性的调节作用
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网络权力的中介作用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区域创新绩效——区域位置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