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4)
2023(13973)
2022(10907)
2021(9591)
2020(7148)
2019(16093)
2018(15464)
2017(28651)
2016(15138)
2015(16756)
2014(17038)
2013(16883)
2012(16194)
2011(14962)
2010(15391)
2009(14341)
2008(14019)
2007(13000)
2006(11921)
2005(10854)
作者
(46419)
(38889)
(38477)
(36498)
(24471)
(18442)
(17303)
(15063)
(14722)
(13947)
(13258)
(12913)
(12463)
(12259)
(11923)
(11823)
(11389)
(11178)
(11088)
(11014)
(9942)
(9452)
(9431)
(8850)
(8744)
(8690)
(8569)
(8558)
(7940)
(7740)
学科
(79365)
经济(79301)
(48869)
管理(43462)
(34560)
企业(34560)
(33203)
中国(25815)
业经(25314)
地方(24000)
农业(22693)
方法(22458)
数学(17988)
数学方法(17819)
技术(17395)
产业(16671)
(14650)
(14374)
(14259)
(13681)
(13123)
金融(13122)
(13097)
银行(13081)
地方经济(12887)
(12817)
(12039)
贸易(12026)
理论(11840)
环境(11637)
机构
学院(235380)
大学(229909)
(101481)
经济(99285)
管理(88520)
研究(84814)
理学(74984)
理学院(74147)
管理学(73157)
管理学院(72695)
中国(63456)
(49693)
科学(49149)
(44654)
(41940)
(41704)
中心(38633)
(37865)
研究所(37660)
财经(34451)
(34106)
师范(33814)
业大(33200)
北京(31734)
经济学(31184)
(31051)
农业(31012)
(30585)
(30584)
经济学院(27951)
基金
项目(152309)
科学(121213)
研究(118981)
基金(107479)
(92376)
国家(91486)
科学基金(78625)
社会(78048)
社会科(73954)
社会科学(73943)
(62563)
基金项目(56006)
教育(52962)
(50536)
编号(49814)
自然(45049)
自然科(43961)
自然科学(43957)
自然科学基金(43140)
资助(41356)
成果(40809)
(40538)
课题(35501)
重点(34709)
发展(33594)
(33184)
(33003)
(32808)
国家社会(32732)
创新(30841)
期刊
(127368)
经济(127368)
研究(74339)
中国(55847)
(45164)
管理(33428)
科学(33085)
学报(32486)
(32037)
教育(31984)
农业(30191)
大学(25984)
业经(24892)
(24339)
金融(24339)
学学(24234)
技术(23845)
经济研究(19151)
财经(17101)
问题(16704)
(15080)
(13634)
技术经济(13462)
科技(12526)
图书(12156)
商业(11831)
(11748)
论坛(11748)
农业经济(11419)
经济问题(11412)
共检索到373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思   陈卫平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为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从理论维度看,数字技术有助于乡村产业链信息共享,提升产业链上各主体间的信任度,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进而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实践维度看,数字技术变革的推进、政策环境优化、农村信息化水平提升为数字技术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但是乡村产业发展实践中仍面临数字技术利用程度不高和农户数字素养较低等困境。未来应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数字技术可及性,提高农民数字素养,优化政策、市场和社会环境,为加快数字技术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能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香品  王星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乡村既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工作,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引入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及国家治理理论分析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路径,结合文献检索和专家评判等方法识别影响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诸多因素,运用改进的解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因素间层次关系和关联机制,构建因素层次递阶结构。研究认为,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路径是:以农村居民为主体,激发农村居民创造性;应提高农村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以及强化多主体协同、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上层建筑;通过对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初始因素的识别与因素集的模型构建分析,可以发现:数字素养是影响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因素,数据共享和资本投入为直接因素;治理体系、乡村文化、数字基础设施和主体关联等9类因素交互作用,共同成为驱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间接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英华   于沛太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本文在厘清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人才与数字化素养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助力乡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卫利珍  
在信息技术日渐发展成熟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力求通过发挥数字化工具和媒介的作用,促进乡村科技、文化发展,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章简述社区教育与数字乡村的内涵,分析社区教育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才培训服务水平、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强化数字赋能建设等,通过社区教育丰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其综合素养,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建言献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云涛  
数字赋能乡村产业兴旺,其根本路径是发展新业态。用好数字技术,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关键是要不断创新思路,让新生产模式扎根乡村,打破信息壁垒。以数字技术助力农村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理论逻辑为出发点,分析当前影响数字技术优势潜能释放的限制因素。通过发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功能,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完善农村制度化保障机制,提高数字化服务供给水平;构筑数字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新格局,探索农村新兴产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智美  
本文基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乡村人力资本匮乏;金融供给渠道狭窄,供给数量不足;乡村产业链短,产业价值增值乏力;乡村产业经营效益不高的现实困境,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和外生动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乡村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慧  
美丽乡村注重挖掘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为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则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果和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依托。美丽乡村与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协同发展。但现阶段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发展滞后、农村旅游业管理水平较低以及农村旅游业缺乏品牌意识等诸多挑战,因此如何挖掘美丽乡村优势,助力农村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东俊  
数字乡村战略的提出符合乡村振兴和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诉求,以数字化带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实践中,农村高质量发展受到政策环境、信息化水平、治理方式等的影响,为此,需进一步优化农村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并完善农村治理方式,从理念、技术和制度等层面探索农村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雨昕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引导数字经济融入农村农业生产生活已然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的基本方向。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专业人才的缺失、数字治理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发挥政府主导,引领数字经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力一翔  
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创新动能,成为驱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质生产力与民族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其能够以新要素为民族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以新技术激发民族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革命性力量,以新产业构成民族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柱。在把握新质生产力驱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通过以要素融合为途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新兴产业为导向、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以绿色发展为基调,共同助力民族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  
数字技术铸就农业现代化,促使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所依托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分析了行业现状及痛点,构筑了数字助农的逻辑框架。本文认为,利用“数字乡村”战略开创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要以数字激活农业发展潜能、引领农业技术革新、赋能农业生产要素,完善决策评估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娅妮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为建设强大的数字中国而努力。基于新型智能数字技术和乡村产业有效融合,有序开展乡村数字经济活动,能够赋予乡村高质量发展强大的动力。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并逐渐延伸到乡村农业发展领域,逐渐赋能农产品生产和发展的各个流程,指引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经济水平。数字经济发展不但能够改造城市面貌,更能助力“三农”提质增效。如今我国已经在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上下功夫,致力于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从探索数字经济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分析入手,提出实践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际平  
数字化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农村经济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数字经济企业将有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效率,改善农业结构体系与生产模式,为乡村振兴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当前农村数字化发展仍面临数字思想观念约束、技术创新活力不足及网络安全风险问题。对此,本文分别从宏观生态环境、中观产业创新与微观数字素养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文浩  
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启示,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同时以多案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实践性。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以及居民生活数字化,是整体性促成数字技术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基于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促成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打造和发挥4个功能,即:因地制宜打造数字化特色产业的中介功能,分区域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的培育功能,夯实数据互通互联和数据安全的基础性工作的保障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文浩  
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启示,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同时以多案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实践性。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以及居民生活数字化,是整体性促成数字技术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基于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促成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打造和发挥4个功能,即:因地制宜打造数字化特色产业的中介功能,分区域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的培育功能,夯实数据互通互联和数据安全的基础性工作的保障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