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7)
- 2023(11933)
- 2022(9435)
- 2021(8272)
- 2020(7035)
- 2019(15249)
- 2018(15155)
- 2017(28934)
- 2016(15331)
- 2015(16982)
- 2014(16459)
- 2013(16243)
- 2012(14593)
- 2011(12872)
- 2010(13197)
- 2009(12520)
- 2008(12682)
- 2007(11500)
- 2006(10119)
- 2005(9245)
- 学科
- 业(82847)
- 企(78589)
- 企业(78589)
- 济(77861)
- 经济(77792)
- 管理(66629)
- 方法(35548)
- 业经(31260)
- 数学(27362)
- 数学方法(26992)
- 财(24082)
- 技术(22585)
- 农(22318)
- 务(19187)
- 财务(19162)
- 财务管理(19149)
- 企业财务(18147)
- 中国(17064)
- 农业(16745)
- 理论(15088)
- 技术管理(14358)
- 策(14218)
- 划(14103)
- 制(14053)
- 和(13178)
- 企业经济(12456)
- 经营(12264)
- 产业(12169)
- 贸(11797)
- 贸易(11788)
- 机构
- 学院(226681)
- 大学(219704)
- 济(98434)
- 管理(97814)
- 经济(96783)
- 理学(84489)
- 理学院(83744)
- 管理学(82380)
- 管理学院(81959)
- 研究(67132)
- 中国(54178)
- 京(45244)
- 财(44395)
- 科学(38953)
- 财经(35165)
- 江(35025)
- 农(34980)
- 所(32607)
- 经(31932)
- 业大(31365)
- 中心(31045)
- 研究所(29173)
- 经济学(29083)
- 商学(28199)
- 北京(28136)
- 商学院(27934)
- 州(27750)
- 农业(27334)
- 经济学院(26278)
- 经济管理(26097)
- 基金
- 项目(148351)
- 科学(120585)
- 研究(110518)
- 基金(109428)
- 家(93875)
- 国家(93022)
- 科学基金(83368)
- 社会(73386)
- 社会科(69919)
- 社会科学(69903)
- 省(60421)
- 基金项目(57207)
- 自然(52899)
- 自然科(51862)
- 自然科学(51854)
- 自然科学基金(51016)
- 教育(49828)
- 划(48224)
- 资助(43728)
- 编号(43503)
- 创(38177)
- 业(35676)
- 创新(34536)
- 成果(32952)
- 重点(32687)
- 部(32131)
- 发(32055)
- 国家社会(30905)
- 制(29294)
- 课题(29281)
- 期刊
- 济(109883)
- 经济(109883)
- 研究(63513)
- 中国(45087)
- 管理(44090)
- 财(38333)
- 农(32583)
- 科学(29685)
- 学报(27992)
- 技术(26087)
- 农业(22759)
- 大学(22529)
- 学学(21410)
- 教育(20848)
- 业经(20305)
- 融(19277)
- 金融(19277)
- 财经(17864)
- 经济研究(17688)
- 技术经济(16763)
- 经(15561)
- 业(15471)
- 问题(13539)
- 策(13436)
- 科技(13258)
- 统计(12879)
- 商业(12158)
- 财会(12036)
- 现代(11991)
- 决策(10885)
共检索到339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凌士显 凌鸿程 姬梦佳
数字化转型可赋予企业创新巨大的新动能,但数字技术种类多、成本高,如何充分借助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创新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技术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技术集中度与企业创新呈显著倒U型关系,表明适度的数字技术集中度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过度的数字技术集中度会抑制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研发投入强度在数字技术集中度与企业创新间发挥调节效应。随着调节变量增大,倒U型曲线拐点向左偏移,同时倒U型曲线逐渐变得平缓。在调节变量突破拐点临界值后,倒U型曲线转变为U型曲线。由此可见,调节变量增大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结论可为深入理解数字技术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进而利用调节机制促进企业创新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丹 陈灿 张迺英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来全面反映微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系统考察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程度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抑制供应链集中度来促进企业创新活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主板上市企业样本中更明显。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 企业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超 张悦 王迎春 杨扬
为促进种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基于2013—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种业企业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动态分析,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分析政府补贴与市场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偏低,全要素增长率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市场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面影响;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但效果会受到市场集中度的调节,市场集中度过高会抑制政府补贴的积极效果。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强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的协调和控制种业市场集中程度等促进我国种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座铭 刘玮 易明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出现给我国企业提升其创新能力提供了契机。开放式创新的实施,使得企业能高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构建新型创新体系、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提高了创新能力;但过度开放会增加企业的交易费用、过度依赖外部资源、提高核心技术泄露的概率,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军 魏雅青
从理论的角度探索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采用中国475家创新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其2010—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客户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之间存在U型关系。(2)公司激励机制弱化客户集中度与企业创新之间的U型关系。(3)公司控制机制强化了客户集中度与企业创新之间的U型关系。(4)公司监管机制对客户集中度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客户集中度 公司治理机制 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胥朝阳 吕紫荆 刘睿智 徐广 王璇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转型升级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而客户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密切。文章以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2012—2019年相关数据为样本,将内部控制纳入客户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分析框架中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可缓解客户集中度给技术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市场化进程高的区域,客户集中度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与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区域中更具有敏感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企业合理优化客户结构,降低对客户的依赖度,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良谋 李宇
本文以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为核心概念,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倒U关系的形成机制和演进特征进行解说和动态拓展。研究发现,组织惯性是大企业锁定现有技术轨道实现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竞争性市场是小企业突破现有技术范式实现非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倒U关系的形成是组织变量与市场力量对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性作用的结果。基于分区处理的多周期倒U关系动态模型解释了大、小企业相互转化过程中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动态连续关系,为大、小企业共存以保持产业技术创新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倒 U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斌 陈岩
基于经济转型体情境,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所有权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基本企业类型的创新表现和财务绩效。研究表明:集中型所有权与研发投入、创新产出负向相关;国有企业具有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但创新产出不高,外资企业在创新产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与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更加注重财务绩效。
关键词:
企业类型 所有权集中度 创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高志玥 张皓
本文以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以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对我国现存的审计市场集中度、审计质量与企业创新的相关逻辑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市场集中度越高,审计质量越低;审计质量越高,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审计市场集中度越高,企业创新能力越低;审计质量在审计市场集中度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忻 郭永涛
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背景,文章以中小板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处理技术,探讨了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供应链上下游的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下游客户集中度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性,而上游供应商集中度会削弱企业的创新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创新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在国有企业中,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创新性的削弱作用更加显著。研究对企业认识供应链集中度及企业创新性的提升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产权性质 供应链集中度 企业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霍启欣
文章基于2014~2020年OECD-DSTRI数据库、OECD-STRI数据库、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由适度阶段上升到过度阶段,其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由促进效应转变为抑制效应,且这一关系具有一定的时间延续性;Chow检验结果表明,该“倒U型”关系的拐点值为0.4986,其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90.52%的企业,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现阶段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处于“适度区间”,表现为对企业创新质量的积极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效果因企业所有制、企业生命周期、行业要素密集度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能够强化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还能进一步缓解数字服务贸易过度开放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此,中国在推进数字服务贸易领域有序开放的同时应积极防范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重视强化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清 陈琳
实现客户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统筹兼顾对于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立足于客户角色动态转变的视角,探析客户集中度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动态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表现为先扬后抑的倒U型关系,阈值前客户集中度发挥“圈外监督”效应,促进会计信息可比性增加;阈值后客户集中度呈现“圈内协同”效应,降低会计信息可比性。基于供应商管理层策略性行为视角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财务杠杆水平是客户集中度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健 谢先雄 赵敏娟
文章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利用2010—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客户关系集中度对持续性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财务柔性的调节效应以及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总体上,客户关系集中度有助于知识共享和创造,实现了知识存量增长,从而助推企业持续性创新,伴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延伸,客户关系集中度对持续性创新的“助力”效应呈现逐渐减弱趋势;(2)财务柔性所体现的资金灵活性,总体上强化了客户关系集中度对持续性创新的影响,进一步细分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发现,成熟期企业的财务柔性占主导作用;(3)异质性分析发现,客户关系集中度能显著促进民营企业持续性创新,对国有企业无显著影响;相对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客户关系集中度仅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持续性创新显著正相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晓梅 黄巍
企业与主要供应商和客户在合作中相互产生嵌入性行为可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本研究从关系嵌入性视角出发,同时考虑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以2017—2021年中国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为例,探究供应链集中度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企业规模和行业竞争度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均正向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2)在供应商集中度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分析中,企业规模的门槛具有单一性和双重性,而行业竞争度仅有双重性;(3)在客户集中度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中,企业规模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行业竞争度则存在单一和双重门槛效应。本研究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孟庆玺 白俊 施文
关系型交易是中国区别于发达国家市场化交易的一个典型特征。文章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使用20 05-2014年上市公司年报,并结合手工收集的客户个体特征数据,研究了客户集中度这一关系型交易的经济后果、作用机制以及客户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表明,较高的客户集中度会阻碍而非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其作用机制在于,当客户集中度增加时,企业的融资约束加剧、经营风险上升,二者共同阻碍了技术创新。基于客户特征的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只有当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强、破产风险较高或者与企业具有关联关系时,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阻碍效应才会存在,但上述效应不会受到客户技术水平的显著影响。文章不仅为客户集中度这一关系型交易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细致深入的经验证据,而且从供应链视角为企业技术创新不足提供了基于中国情景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