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37)
2023(15142)
2022(12687)
2021(11589)
2020(9495)
2019(21644)
2018(21820)
2017(42645)
2016(22769)
2015(25824)
2014(25762)
2013(25813)
2012(23552)
2011(21050)
2010(21017)
2009(19406)
2008(18803)
2007(16893)
2006(15101)
2005(13064)
作者
(66423)
(55546)
(55179)
(52448)
(34972)
(26750)
(25070)
(22012)
(21073)
(19661)
(18785)
(18730)
(17463)
(17387)
(16870)
(16816)
(16459)
(16382)
(15991)
(15663)
(13810)
(13771)
(13359)
(12772)
(12568)
(12412)
(12357)
(12264)
(11254)
(11025)
学科
(101076)
经济(100897)
(72291)
管理(64413)
(51767)
企业(51767)
(48305)
方法(43708)
数学(37072)
数学方法(36717)
农业(32210)
业经(29465)
中国(25465)
(24042)
(20153)
地方(19981)
技术(19190)
(17339)
(16982)
贸易(16974)
(16502)
理论(16223)
(15247)
产业(13885)
(13810)
(13702)
环境(13701)
银行(13656)
(13040)
(13022)
机构
学院(330852)
大学(330184)
(135499)
管理(135273)
经济(132701)
理学(118183)
理学院(116954)
管理学(115018)
管理学院(114428)
研究(109189)
中国(81096)
(69346)
(68525)
科学(67864)
(58204)
业大(54622)
(54418)
农业(52483)
中心(50434)
研究所(49603)
(48017)
财经(46986)
(43899)
师范(43544)
北京(43280)
(42910)
经济学(39537)
(38901)
(38519)
经济管理(37330)
基金
项目(229844)
科学(181597)
研究(170711)
基金(167529)
(145081)
国家(143796)
科学基金(124283)
社会(109974)
社会科(103296)
社会科学(103265)
(89953)
基金项目(89338)
自然(78890)
自然科(77059)
自然科学(77045)
教育(76154)
自然科学基金(75697)
(74177)
编号(71048)
资助(67358)
成果(56748)
(50699)
重点(50332)
(49383)
(48218)
课题(46658)
国家社会(45295)
创新(44880)
科研(43320)
教育部(43299)
期刊
(150632)
经济(150632)
研究(95229)
(69069)
中国(63737)
学报(53008)
科学(49315)
农业(47155)
管理(45429)
(41963)
大学(40832)
学学(38415)
教育(35306)
技术(29924)
业经(29341)
(27401)
金融(27401)
经济研究(22323)
财经(22161)
(22068)
问题(20346)
图书(19982)
(18849)
技术经济(17971)
科技(17349)
(16924)
理论(16150)
世界(15128)
现代(14948)
实践(14803)
共检索到481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松  游艳  赵冬梅  
促进农民增收是助推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本文从社会网络拓展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技术采纳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采纳可以显著提升农户收入水平,在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可靠。机制分析表明:社会网络具有显著正向的中介效应,数字技术采纳主要通过社会网络规模的提升来促进农户收入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采纳的增收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受教育程度高、年轻群体和低收入农户能够从数字技术采纳中获取更高收入回报率。基于此,应继续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低学历农户数字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有更多机会分享“数字红利”,促进农村低收入居民提高收入水平,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明忠  刘子玉  
数字技术不仅是农户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而且是推进农户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对共同富裕的测度多从宏观视角出发,测度区域和国家的总体共同富裕水平,鲜有研究从微观层面探究增进农户共同富裕的问题。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数据,对7031份农户样本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刻画,运用O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采纳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采纳显著提升了农户共同富裕水平,在更换变量、采取工具变量法估计与PSM匹配等检验后,结论仍然稳健。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技术采纳通过拓展社会网络促进农户共同富裕,其中,社会网络规模和社会网络强度是其主要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采纳对低收入组农户的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强于高收入组,有助于缓解农村内部贫富差距,发挥着促进"增富"及"共享"的分配效应;采用数字技术进行浏览信息、休闲娱乐、商务工作和投资理财对农户共同富裕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商务工作,对农户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效应最大。可见,应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完善农村数字硬件设施和软件基础,提升农户数字技术采纳能力,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馥林   陈美球   刘桃菊  
[目的]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一项国际公认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对于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化肥利用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江西省109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借助Probit模型和交互项研究法,探讨政府推广与社会网络二者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采纳行为的影响,利用社会乘数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社会乘数效应的异质性。[结果]结果表明:1)政府推广与社会网络均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存在集体行动。2)政府推广与社会网络具有双向放大作用,亲族网络、朋友圈网络均能强化了政府推广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3)不同类型社会网络的社会乘数效应具有异质性,亲族网络社会乘数效应大于朋友圈网络,并且在政府推广介入社会网络后,亲族网络和朋友圈网络的社会乘数效应分别放大了1.326倍和1.208倍。[结论]为了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应该完善政府推广模式,拓宽技术推广渠道,同时重视社会网络效应,建立稳定的局域网,发挥异质性社会网络的社会乘数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婷  陈美球  邝佛缘  刘桃菊  
为掌握社会网络、信息成本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的影响规律,以江西省2 068户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社会网络、信息成本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引入交互项检验社会网络对信息成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有正向影响,而信息成本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有负向影响,社会网络能够调节信息成本的抑制作用。2)除上述影响因素以外,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还受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耕种面积、非农收入比重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应加强农村社会网络建设,在推进各类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的同时,借助各类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的示范作用提升农户的生态耕种意愿;另一方面,应加大各类生态耕种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有效地降低农户对相关信息的获取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希伋  柯炳生  
农民的收入问题,是农业经济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的农业政策目标中,长期以来一向特别突出强调的是农产品的生产,是产品目标显著地优先于其它目标一包括收入目标。这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食品的消费水平很低,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国内的食品供给能力很低,而由于外汇有限又难于大规模进口农产品。近几年来,尤其是1990年以来,随着农产品生产的不断增长,食物的供给情况获得了很大的改善。尽管现在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志海  
本文基于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六个长江流域粮食主产省份1027户农户的微观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老龄化、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未采纳任何绿色生产技术的农户占28.2%,其余农户至少采纳了1项绿色生产技术,其中,采纳秸秆还田、深耕深松以及施用商品有机肥等技术的农户所占比例较高。第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越高,农户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程度越低;社会网络的拓展则能显著提升农户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程度。第三,从不同维度社会网络的影响来看,不论是宗族性网络还是朋友圈网络,两者均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四,社会网络的拓展能减轻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不利影响,不过仅宗族性网络的缓解效应较为显著,朋友圈网络未能发挥显著的缓解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晓康  刘天军  黄腾  袁雪霈  
目前我国由于农户化肥施用不当所导致的面源污染严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政府大力推广的绿色农业技术有助于改善这种局面。基于我国苹果主产区陕、甘、鲁、豫1 079个样本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借鉴舒尔茨农户"有限理性"理论分析框架,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动态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运用ESR模型考察农户采纳该技术所带来的农业收入变化。研究发现:(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率不足,74%的样本农户未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的样本农户经历测土但并未完全按照测土结果进行施肥,只有19%的样本农户完全按照测土结果进行施肥;(2)多重因素影响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3)农业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农户更愿意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该技术可提高年均农业收入的比例为8%。政府应在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土地流转、给予农户技术政策补贴、提高农户技术认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恺   穆月英  
农业技术的采纳不仅关乎农户的粮食生产能力,还有可能影响到农户的成本收益乃至家庭收入等方面。基于微观视角,通过对采纳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并感知技术价值的农户进行分析,利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技术采纳、价值感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农户劳动力投入、技术的认知程度对农户采纳节水技术并感知技术的环境与劳动价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在能否感知到节水技术采纳价值的农户之间,农户自身的特征对家庭农业与非农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第三,农户采纳技术感知环境、劳动价值有利于农户家庭农业与非农收入的增长。据此,提出纳入农业支持政策,加大节水技术的推广并完善后续技术支持服务,增加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提出差异化节水技术推广措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恺   穆月英  
农业技术的采纳不仅关乎农户的粮食生产能力,还有可能影响到农户的成本收益乃至家庭收入等方面。基于微观视角,通过对采纳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并感知技术价值的农户进行分析,利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技术采纳、价值感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农户劳动力投入、技术的认知程度对农户采纳节水技术并感知技术的环境与劳动价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在能否感知到节水技术采纳价值的农户之间,农户自身的特征对家庭农业与非农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第三,农户采纳技术感知环境、劳动价值有利于农户家庭农业与非农收入的增长。据此,提出纳入农业支持政策,加大节水技术的推广并完善后续技术支持服务,增加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提出差异化节水技术推广措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子烨   宫思羽   余志刚  
为探索数字素养水平提升能否赋能农户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并结合工具变量法和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对数字素养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素养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数字素养每增加1单位,其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概率提高20.7%。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响应和环境认知是数字素养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主要路径。数字素养水平提高可以显著促进农户数字金融响应和提升农户环境认知程度,从而正向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3)进一步分析表明,邻里互动与数字素养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存在有益的互补关系,农户通过邻里互动能够增强数字素养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未来应从加快提高农户数字素养水平、扩大农村数字金融覆盖范围和强化农户环境认知能力、注重发挥数字素养与邻里互动有益的互补效应等方面入手提高农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程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馥林   陈美球   李兴懿   黄庆龙   严福华   周婷婷  
[目的]面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现实困境,农业技术推广渠道需要调整与优化。而农户集体行动形成的社会网络有益于解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困境,有利于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农业绿色转型目标的实现。[方法]基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联合村农户全样本调研数据,借助社会网络矩阵定位和捕捉繁杂的社会网络关系,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不同社会网络中心性带来的效应差异。[结果]结果表明:1)政府技术推广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积极影响;2)通过社会网络运行,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存在集体行动,在空间上表现为显著正相关;3)政府技术推广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将通过社会乘数效应得到强化,农户的集体行动让这种效果放大了1.44倍;4)农户能调用的社会网络资源越多,其点度中心性越大,点度中心性每提高1%,农户技术采纳率将提高1.28%,农户自身影响的范围越广,其特征向量中心性越大,特征向量中心性每提高1%,农户技术采纳率提高4.86%。[结论] 据此提出了三点建议:1)加强政府技术推广力度,丰富农户技术信息获取渠道;2)建立稳定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促进技术采纳的集体行动;3)明确农户双重身份,培育农业生产示范户,发挥先驱带头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宇宁  郑少锋  陆迁  
为深入研究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内在逻辑,以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603户农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激励与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激励通过价格机制和补贴机制显著促进了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但由于农户更关注农产品市场价值以及绿色防控补贴政策的不完善,使得市场激励机制在促进农户技术采纳方面的作用明显大于政府激励机制;社会网络通过信息获取机制和社会学习机制显著促进了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但由于绿色防控技术兼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复杂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新慧   闫小欢  
[目的]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信息差引发的预期风险不可控、预期收益不可知等问题,制约着实践中农户绿色生产水平的提升。结合当前背景探究农户社会互动、信息能力对其绿色生产的影响,对于高效指导农户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信息论的视角,利用陕西省333份苹果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普及背景下苹果种植户的社会互动、信息能力对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1)社会互动对苹果种植户单项和多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行为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条件混合估计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信息能力在社会互动影响苹果种植户技术采纳的决策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男性群体较女性群体社会互动对其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老年群体较中青年群体社会互动对其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结论]因此,应增强苹果种植户间的社会互动,持续提升苹果种植户的信息能力,弥合其技术采纳实践中的信息鸿沟,提高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采纳水平,切实推动苹果产业绿色转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飞雪   彭元元   刘雨萱   朱述斌  
促进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是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户在技术采纳过程中面临着众多信息困境。随着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推进,探究农户数字信息能力对其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江西省1441份水稻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构建“数字信息能力-技术生态认知-技术采纳强度”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信息能力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以及技术生态认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信息能力会显著促进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从各个维度来看,数字信息获取能力、判断能力、共享能力和应用能力均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大小依次为数字信息获取能力、判断能力、共享能力和应用能力。(2)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技术生态认知在数字信息能力促进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具体来说,数字信息能力会通过提升农户的技术生态认知进而正向影响绿色生产技术采纳。(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信息能力对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和秸秆粉碎还田的影响并不显著。相较于小农户,数字信息能力对规模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促进作用更大。据此,提出应加强农户数字信息能力培育、提升农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生态认知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光乔  张宗毅  
本文基于山西、河北、天津、北京四个省份调研样本的基础上,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的秸秆还田和免耕播种两项技术农户采纳情况分别构建logit模型,定量分析农户采纳这两项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两项技术的采纳倾向都受到政府的强制或补贴措施、粮食商品化程度、户主身体健康状况三个因素的正向影响。此外,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纳还受到秸秆是否有经济用途、农户劳均土地块数两个因素的负向影响;免耕播种技术的采纳还受到家庭人均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农户对免耕播种技术的评价三个因素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