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8)
- 2023(9208)
- 2022(6613)
- 2021(5615)
- 2020(4108)
- 2019(9066)
- 2018(8928)
- 2017(16051)
- 2016(8557)
- 2015(9617)
- 2014(9529)
- 2013(9368)
- 2012(8747)
- 2011(7894)
- 2010(7862)
- 2009(6890)
- 2008(6749)
- 2007(6189)
- 2006(5583)
- 2005(4491)
- 学科
- 济(40613)
- 经济(40587)
- 管理(27735)
- 业(22633)
- 企(17072)
- 企业(17072)
- 中国(14679)
- 业经(14104)
- 地方(13173)
- 农(12792)
- 技术(12687)
- 环境(11173)
- 方法(10495)
- 产业(10110)
- 信息(9459)
- 农业(9182)
- 数学(8798)
- 总论(8774)
- 信息产业(8729)
- 数学方法(8697)
- 学(7740)
- 发(7069)
- 城市(6963)
- 技术管理(6915)
- 和(6200)
- 生态(6100)
- 资源(6051)
- 划(6034)
- 理论(5878)
- 财(5800)
- 机构
- 学院(123784)
- 大学(122363)
- 管理(46924)
- 济(45957)
- 经济(44559)
- 研究(43917)
- 理学(39654)
- 理学院(39066)
- 管理学(38411)
- 管理学院(38144)
- 中国(31715)
- 科学(28661)
- 京(28210)
- 中心(21244)
- 所(20637)
- 江(20274)
- 范(19905)
- 农(19885)
- 师范(19762)
- 业大(19166)
- 研究所(18881)
- 财(18594)
- 北京(17567)
- 院(17316)
- 州(16583)
- 师范大学(16063)
- 技术(15448)
- 农业(15272)
- 财经(14576)
- 省(13781)
- 基金
- 项目(89951)
- 科学(71173)
- 研究(68836)
- 基金(62666)
- 家(54916)
- 国家(54439)
- 科学基金(47068)
- 社会(43977)
- 社会科(41654)
- 社会科学(41642)
- 省(36972)
- 基金项目(34080)
- 划(30444)
- 教育(29521)
- 编号(28664)
- 自然(28508)
- 自然科(27700)
- 自然科学(27698)
- 自然科学基金(27133)
- 资助(22267)
- 成果(21990)
- 发(21383)
- 重点(20385)
- 课题(19961)
- 创(19432)
- 国家社会(18767)
- 创新(18249)
- 部(17929)
- 发展(17362)
- 展(17079)
共检索到189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曼琴 尹今格 李玲玲
营建低废洁净的宜居环境,仰赖于居民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转变。这一转变的促成既需要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给予居民以外在约束,也需要强化生态文明道德来提升居民的内在动力。借助于演化博弈分析法来研究垃圾分类与投放行为在社区邻里间的相互影响与演化,并以仿真来呈现垃圾投放行为的深化路径、绿色行为能否成为普遍的行为选择。数字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上的深化应用,能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也能加强邻里的连接强度,提升社区融合程度,进而强化居民生态道德。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社区模式下封闭型社区的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最终演化成理想的稳态结果,而在开放型社区绿色行为的转型难以实现。数字社区模式下封闭型社区和开放型社区,民众分类投放的“绿色低废”的行为将演变为普遍行为,数据技术能助力于绿色生活方式成风化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文柱
我国许多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困境,这种困境其实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困境的根源在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制度缺失。制度缺失既包括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方面的法律缺乏明确而可操作性的权利义务界定,也包括垃圾收费制度没有体现"多排放垃圾多付费"的原则,致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成效甚微。我国台北市将垃圾分类收集与垃圾费征收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创新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机制,值得我国许多大陆城市借鉴。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 垃圾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子玉 赵静 马国强
正确的垃圾分类政策是实现垃圾分类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对南京市居民的问卷调查,运用政策执行模糊-冲突模型,对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是高模糊-高冲突的,一种象征性执行政策,是无法真正落实的。通过协议使分类政策转变为低模糊-低冲突,或者通过强制执行使之转变为高冲突-低模糊政策,这些政策在南京市也是行不通的。南京市应调整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自下而上的低冲突-高模糊的政策,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最终形成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
关键词:
垃圾分类 模糊-冲突模型 南京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司武飞 吴克 汪浩 俞志敏
生态物流是应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原理,对货物和服务的“使用-报废-再使用”的整个过程所实行的管理活动,应用生态物流理念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必须实行以下的技术经济手段:首先要在供应链的源头上实行产品负责制;其次要在消费末端实行垃圾收费制;再次,由于产品负责制和垃圾收费制的政策效果是垃圾减量化,因此,基于技术经济成本效益分析的垃圾资源化技术创新是城市生活垃圾生态物流的关键。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生态物流 技术经济手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伟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成为城市环境问题中的焦点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效率还非常低,市场化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了政府为治理垃圾问题不断加大投入,且资源仍在被严重浪费的态势。对于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很低的中国来说,寻求垃圾的资源化,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通过市场化措施,改善基础性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就更加值得研究和重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飞 曹慧
本文运用最优化控制模型为北京市垃圾收费定价,创新性地提出将居民素质加入垃圾定价收费模型中,计算出更为合理且可行的垃圾收费价格。提出将垃圾收集、转运(分类)与最终处理相分离的新的垃圾处理模式,为垃圾处理市场化给出可行的方向,并提出了适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活垃圾收费 最优控制定价模型 居民素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学才 李大勇
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是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重要出路。计量用户收费和定额用户收费是两种基本的收费方式,它们有不同的优势。定额用户收费适合于垃圾收费的初始阶段,而在垃圾收费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计量用户收费可以用较低的政策成本实现较高的收益。
关键词:
计量用户收费 定额用户收费 优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褚祝杰 西宝
从经济刺激视角分析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收费现状,提出城市生活垃圾按排计费,并分析了其确立原则、经济学理论基础、具体收费核算模式、实施应遵循的原则、影响因素以及使其顺利实施的保障条件,以期为城市政府提供城市生活垃圾收费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燕清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以 6 % - 8%的年均速度增长 ,并且没有实行无害化处理的自然堆放和填埋的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本文提出国家应采取一系列积极的环境政策 ,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资源化处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子彦 丁旭
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及问题,认为城市管理观念落后、垃圾分类回收研究的缺乏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是阻碍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步伐的主要因素。同时,讨论了值得借鉴的日本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城市垃圾 分类回收 日本经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绪亚
我国城市垃圾管理正处于转型时期 ,本文结合我国城市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 ,讨论了可持续的城市垃圾管理的内涵及特点、系统构成和优先建设内容 ,提出了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垃圾管理系统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垃圾 可持续管理 模式 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诺
在人们生活的城市里,垃圾是一个令人不得不说的话题。每个人每天都在制造着垃圾,除非你生活在真空里。也许你从来没有认真留心观察过你生产的城市垃圾去了哪里,也许你根本不知道你真实的生活环境到底在怎样变化,直到有一天,媒体报道说:从卫星遥感图片上看,垃圾已经围城!你被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危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聂伟 黄晓 黄俊杰 章序靖
针对现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积分激励系统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式,通过积分系统、分类委员会与二手交易网站三者的有效结合,提高分类回收的管理水平与居民的分类回收参与度,为建立合理化、可持续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提供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石文伟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成功的关键在于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借鉴台北市"垃圾不落地"的做法,由环卫工人监督居民定点定时、分门别类地投放垃圾,可以有效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但这种做法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目前环卫工人的工资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应适当提高环卫工人的财政性工资,以激发环卫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使环卫工人能高度负责地监督检查居民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关键词:
广西 生活垃圾 分类 财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宇珺 严运楼
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四要素及相互间的关系,选取上海市垃圾分类典型案例——徐汇区梅陇三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通过实地走访,从政策执行角度对该地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现状、成效、基本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根本举措为垃圾分类有效执行提供保障,明确政策执行总目标以推动垃圾分类长效治理,完善政策执行配套设施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宣传力度以提升全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