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86)
- 2023(19027)
- 2022(15543)
- 2021(14167)
- 2020(11791)
- 2019(26866)
- 2018(26585)
- 2017(50391)
- 2016(27307)
- 2015(30867)
- 2014(31276)
- 2013(30710)
- 2012(28978)
- 2011(26289)
- 2010(26500)
- 2009(24559)
- 2008(24196)
- 2007(21902)
- 2006(19357)
- 2005(17786)
- 学科
- 济(130877)
- 经济(130743)
- 管理(77459)
- 业(74347)
- 企(59579)
- 企业(59579)
- 方法(50500)
- 数学(43551)
- 数学方法(43031)
- 中国(35429)
- 农(33481)
- 地方(30623)
- 业经(29303)
- 财(28526)
- 学(26659)
- 制(23409)
- 农业(22907)
- 贸(21301)
- 贸易(21291)
- 技术(21035)
- 易(20542)
- 银(20248)
- 银行(20203)
- 理论(20157)
- 融(19879)
- 金融(19871)
- 行(19413)
- 和(18330)
- 环境(18238)
- 地方经济(17532)
- 机构
- 大学(399543)
- 学院(399155)
- 济(169783)
- 经济(166068)
- 管理(149615)
- 研究(142791)
- 理学(127144)
- 理学院(125680)
- 管理学(123404)
- 管理学院(122643)
- 中国(107041)
- 京(86032)
- 科学(85964)
- 财(77152)
- 所(72681)
- 农(68800)
- 研究所(65622)
- 中心(65026)
- 江(62563)
- 财经(60380)
- 业大(58664)
- 经(54622)
- 北京(54483)
- 范(54087)
- 农业(53666)
- 师范(53487)
- 经济学(52489)
- 院(51618)
- 州(49569)
- 经济学院(46934)
- 基金
- 项目(259979)
- 科学(203900)
- 研究(190950)
- 基金(186157)
- 家(162482)
- 国家(161112)
- 科学基金(137399)
- 社会(120948)
- 社会科(114651)
- 社会科学(114627)
- 省(103311)
- 基金项目(97140)
- 教育(88614)
- 自然(86997)
- 划(86399)
- 自然科(84979)
- 自然科学(84954)
- 自然科学基金(83415)
- 编号(78179)
- 资助(76302)
- 成果(64085)
- 发(60291)
- 重点(59302)
- 部(57120)
- 课题(55143)
- 创(54191)
- 创新(50737)
- 国家社会(50184)
- 科研(49366)
- 教育部(48802)
- 期刊
- 济(196462)
- 经济(196462)
- 研究(122813)
- 中国(86630)
- 学报(62921)
- 农(62849)
- 财(60914)
- 科学(57242)
- 管理(56728)
- 教育(49143)
- 大学(47669)
- 学学(44684)
- 农业(42684)
- 技术(39268)
- 融(37811)
- 金融(37811)
- 经济研究(31790)
- 业经(30942)
- 财经(30457)
- 经(26392)
- 问题(25183)
- 业(23031)
- 技术经济(21726)
- 图书(20525)
- 统计(20117)
- 贸(19856)
- 版(18732)
- 科技(18373)
- 世界(18364)
- 策(18244)
共检索到617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秀娟 李睿
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通过与实体企业和金融的融合共建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孕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本文基于“创造性毁灭”机制,建立引入数字技术发展因素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数字技术在实体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应用转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及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与生产部门的集成整合将长期助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与金融部门的深度融合在短期内因融资约束缓解而显著带动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本文的研究为探索我国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优化路径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勇 王文武
本文将外部性模型的基本思想引入纵向创新模型,构建了一个融合“干中学”和活动的纵向创新模型,在比较一般的意义上揭示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深刻阐述熊彼特竞争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探明经济增长的本质。模型不仅进行一般的静态均衡、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而且实现了熊彼特竞争国际化的扩展分析。
关键词:
熊彼特竞争 纵向创新 外部效应 欧拉方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易信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质上是"创造性毁灭"。构筑刻画"创造性毁灭"机制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短期和中长期内有助于经济增长速度提高,长期影响不显著,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影响。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但也会带来新的结构性矛盾。应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启的"机会窗口",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为重点,加快破除阻碍"创造性毁灭"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增加创新要素积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前瞻布局信息基础设施等,提高科技创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促进生产要素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峰 阳立高
本文在集聚经济和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对本地和周边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而多样化集聚仅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本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盲目跟进中央的相似产业政策是导致生产性服务业低质量多样化集聚,进而未对周边地区产生空间外溢效应的重要原因;生产性服务业在东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以及在中西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均显著促进了本地和周边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多样化集聚则产生了极为有限,甚至不利的影响。在制造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更适合选择专业化集聚模式,而交通运输、商务服务、批发零售等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则在多样化集聚环境中更易于发挥结构升级效应。不同的是,金融业专业化集聚、批发零售业多样化集聚仅有短期影响,而无长期效应;而交通运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则仅有本地效应,无空间外溢效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建伟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变量,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商业银行存款规模、资产规模和人均GDP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在金融深化和金融广化的双重影响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内生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金融深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储蓄存款规模的扩张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而金融广化水平仍需提高,这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和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在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作用并不明显。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在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这为金融发展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有效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志铭 郭惠武
熊彼特曾试图建立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的内生经济变迁理论。在沉寂多年以后,熊彼特的这一经济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复活。演化新熊彼特主义借用生物学隐喻构建了企业的行为模式,使创新得以内生化,并类比生物学中的自然选择过程描述了经济动态过程。新古典熊彼特主义增长理论则将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思想模型化,通过引入研发生产函数和对创新组织的探讨将技术创新内生化,深入地研究了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市场结构问题。三支理论在方法论和学术传统上的差别导致了它们对创新机制以及经济变迁的不同理解。文章系统地梳理了熊彼特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发展并对之进行了比较、评价和展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企业创新机遇的实践探索。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的背景下,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新熊彼特增长理论,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外部媒体关注度、组织冗余资源和高管研发经验能够强化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质量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人力资本升级和提升研发能力对企业创新质量产生积极效应;相较于非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和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企业高质量创新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价值。研究有助于拓展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质量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为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和赋能经济提质增效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志铭 郭惠武
新古典熊彼特主义增长理论引入垂直产品创新,把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思想纳入到了内生增长理论中,并运用此理论讨论了“创造性破坏”经济动态下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失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以及制度与经济增长等一系列经济结构问题。虽然这一派理论仍未脱离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但在方法上已有所突破,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有关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创新 创造性破坏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信 刘凤良
本文将经典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扩展为包含金融中介部门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本文的扩展模型能够实现经典模型所不能实现的"卡尔多事实"与"库茨涅茨事实"相容,并能解释随产业结构转型出现的经济增长率下降现象。我们也发现金融发展能通过技术创新的"水平效应"与"结构效应"加速产业结构转型与促进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表明金融体系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与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对于当前我国面临的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师磊 彭子晨
数字中国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战略驱动技术创新,成为推进产业变革、攻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及重塑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范式,剖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其创新效率提升的作用机理,并结合2009-2021年共4350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企业创新的触发条件与能力跃迁路径。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效率,其作用机制在于企业的知识累积效应与熊彼特租金攫取效应;在熊彼特创新范式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触发条件,且伴随着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还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可持续性提升以及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启发,对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突破“低端锁定”、攻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熊彼特创新范式 数字化转型 熊彼特租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治
作为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新熊彼特 (Neo-Schumpeterian)增长模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Segerstrom,Anant & Dinopoulos(1990)的研究是把熊彼特方法引入内生增长理论的最早尝试,其后, Aghion和Howitt(1992)等经典文献奠定了新熊彼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志铭 郭惠武
Aghion和Howitt把熊彼特主义的"创造性破坏"模型与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分析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框架。在该框架中,经济增长存在着加重失业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和缓解失业的资本化效应。一些学者在此框架基础上讨论了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以及就业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失业相互关系的影响。"创造性破坏"的框架,把技术进步作为切入点,为认识增长与失业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创造性破坏 经济增长 失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严成樑 龚六堂
关于现实经济中大的垄断企业是否需要拆分一直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拆分可以消除垄断,加强竞争,从而促进创新,这将最终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另一种观点认为,拆分使得垄断利润减少,消除规模效应,这可能不利于创新,因而拆分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坏的。基于Aghion和Howitt(1992)的熊彼特增长模型,本文考察了拆分对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拆分对研发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企业拆分越多,研发投资规模越小,经济增长率越低;拆分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从社会福利水平极大化的角度出发,垄断企业是否需要拆分取决于竞争性均衡经济中研发投资规模与社会最优经济中研发投资规模的对比...
关键词:
拆分 经济增长 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淼 雷家骕
基于熊彼特的创新周期诠释经济周期理论,本文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景气的机理开展研究。运用OECD科技统计数据和合成指数方法构造五国科技创新景气指数(TCI),用其代表科技创新周期;运用GDP增长率数据构造GDP增长率换算指数(ECI),用其代表经济周期;对两个指数在中、短周期内的因果关系、时差关系、波动特征进行统计检验分析,验证熊彼特的创新周期诠释经济周期理论在中、短周期内的现实存在性,为下一步构造"基于景气状态的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指数"奠定坚实的数理基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奂辰 张二震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独创性地提出了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发展需要生产资料的新结合,但同时也伴随着信用创造和通货膨胀。我国30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也印证了该理论。该文通过对现代经济循环四步骤过程的剖析表明,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本质在于信用膨胀,而互联网金融的"信用化"具有降低信用膨胀的可能性,因而能够降低经济发展对通货膨胀的依赖性。
关键词:
经济循环 信用膨胀 经济发展 互联网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