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2)
- 2023(14787)
- 2022(11751)
- 2021(10222)
- 2020(7892)
- 2019(17362)
- 2018(16910)
- 2017(31129)
- 2016(16553)
- 2015(18576)
- 2014(18672)
- 2013(18463)
- 2012(17424)
- 2011(15905)
- 2010(16085)
- 2009(15070)
- 2008(14859)
- 2007(13631)
- 2006(12394)
- 2005(11704)
- 学科
- 济(81840)
- 经济(81742)
- 管理(54128)
- 业(52823)
- 企(41866)
- 企业(41866)
- 农(26466)
- 中国(26051)
- 业经(25718)
- 地方(23984)
- 方法(22492)
- 制(19313)
- 财(18972)
- 技术(18505)
- 数学(18504)
- 数学方法(18335)
- 农业(18161)
- 产业(16944)
- 银(14949)
- 银行(14929)
- 融(14716)
- 金融(14713)
- 行(14534)
- 发(14384)
- 体(13473)
- 贸(13373)
- 贸易(13359)
- 环境(13334)
- 地方经济(13178)
- 易(12903)
- 机构
- 学院(249948)
- 大学(245322)
- 济(107346)
- 经济(105049)
- 管理(92990)
- 研究(89576)
- 理学(78157)
- 理学院(77284)
- 管理学(76266)
- 管理学院(75753)
- 中国(68398)
- 京(52941)
- 财(51056)
- 科学(50991)
- 所(44389)
- 江(40838)
- 中心(40648)
- 农(39730)
- 研究所(39424)
- 财经(38490)
- 经(34642)
- 范(34108)
- 师范(33799)
- 北京(33744)
- 业大(33528)
- 经济学(33054)
- 院(32832)
- 州(32511)
- 农业(30128)
- 经济学院(29633)
- 基金
- 项目(161449)
- 科学(128180)
- 研究(125605)
- 基金(114495)
- 家(98200)
- 国家(97305)
- 科学基金(83690)
- 社会(82003)
- 社会科(77916)
- 社会科学(77903)
- 省(65893)
- 基金项目(59359)
- 教育(55855)
- 划(53445)
- 编号(51512)
- 自然(48342)
- 自然科(47157)
- 自然科学(47151)
- 自然科学基金(46298)
- 资助(44232)
- 成果(42483)
- 发(41704)
- 课题(37129)
- 重点(36934)
- 制(36152)
- 创(35605)
- 部(34840)
- 国家社会(34608)
- 发展(34369)
- 展(33783)
- 期刊
- 济(133733)
- 经济(133733)
- 研究(80133)
- 中国(61952)
- 农(40813)
- 财(39059)
- 管理(38174)
- 学报(34224)
- 科学(33880)
- 教育(31878)
- 农业(27846)
- 大学(27394)
- 融(26859)
- 金融(26859)
- 技术(25597)
- 学学(25538)
- 业经(24173)
- 经济研究(20629)
- 财经(19452)
- 问题(17297)
- 经(17003)
- 技术经济(13852)
- 业(13628)
- 科技(13308)
- 贸(13127)
- 坛(12608)
- 论坛(12608)
- 图书(12487)
- 现代(12021)
- 世界(11911)
共检索到404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守德 廖丹
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推动生产要素在中国城乡的双向流动,进而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但目前针对数字技术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不足。因此,借助省级面板数据,深入探究数字技术对中国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总体影响和区域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化该主题研究,为利用数字技术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升级、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数字技术为切入点,从理论分析数字技术影响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建立数字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各省份数字化水平,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各省份城乡产业协调度,并就数字技术如何影响城乡产业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技术在不同空间地理位置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存在异质性影响;县域经济在数字技术助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数字技术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当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数字技术才能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产生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其门槛值为10.379。基于此,进一步从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统筹规划和完善数字素养培育体系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弓志刚 高川
基于产业整合视角,指出要根据城乡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历史文化环境等状况,遵循优势互补和最大限度发挥城乡比较优势的原则,对城乡休闲产业进行整合,并提出深化城乡休闲产业横向分工,优化城乡休闲行业结构、强化纵向分工与合作,构建城乡休闲产业链、促进城乡休闲产业网络化、规模化发展,优化城乡休闲产业组织、构建城乡休闲产业集群,优化城乡休闲产业空间结构等城乡休闲产业协调发展路径。
关键词:
产业整合 城乡 休闲产业 发展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但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政府干预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需要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立足区域驱动因素,加快建立区域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机制,有效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数字经济 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指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但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政府干预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需要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立足区域驱动因素,加快建立区域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机制,有效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数字经济 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指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然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文化领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过程。本文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特征的分析发现:技术驱动、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和“双效”提升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进一步,数字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与文化产业有高度的适配性,数字化通过效率提升机制、协同发展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文化产业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和推进文化产业法治化与组织建设三方面,提出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关键词:
数字化 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 协同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密 张心贝
城市群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是国家“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周期协调度的视角,运用2001—2020年我国12个城市群的城市对数据,量化城市群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并考察政府协同治理机制的调节效应。主要结论为:(1)城市群作为经济区划具有引领协调的作用,但总体效用低于行政区划;中心城市之间“强强联合”特征明显,但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的带动不足。(2)单中心城市群侧重在北方地区引领经济规模较大的城市;多中心城市群侧重在南方地区联动经济规模较小的城市。(3)在治理结构层面,省级政府“兼济全局”而市级政府“独善其身”;省级垂直传导与财政政策机制具有扶弱型特征;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强调前端梯队的引领带动。为此,要通过城市群发展与政府治理双向发力,以达到城市群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葛红玲 杨德勇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协调发展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保障。在二元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城乡金融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全面分析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背景和意义,阐释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目标体系,初步构建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并就我国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金融 二元结构 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丽梅 张士强
现在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差距和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造成城乡差距的根源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既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差距的根源.那么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而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繁荣农村经济: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加强对耕地的保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利用广义熵指数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不均衡性进行测度与分解,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的静态与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开发吸收了大量乡村居民从事非农业劳动和参与相关旅游项目投资,获得相应的劳动收入与投资性收益,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旅游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劳动就业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旅游产业开发 广义熵指数 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周莉 夏涛
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城乡间要素的流动,促进社会总产出的增加,达到城乡协调的目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城市资本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现代化要素向农村流动、进城务工农民工返乡、城市高素质人才下乡等途径,促进城乡互补与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而第三产业促进农村要素向城市流动,主要表现在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促进土地要素在各交易主体之间流转两个方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阮建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说明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协商发展的重要性。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二次会议通过的《衢州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最近,我们开展了农村资金流动情况调查,对农村资金流入和流出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对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进行调研,以期从资金要素的角度来探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宏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乡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通过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以及城乡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客观必要性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丽霜
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区际转移,本质上是东部传统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的跨区流动与梯度扩散,具有促进西部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功能。西部地区应当充分把握和利用其中蕴含的机遇和力量,克服西部城乡协调发展内源驱动不足的缺陷。一方面,积极承接农业产业转移,促进西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营农收益;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各类涉农资本及其他传统产业实体向西部小城市、县镇及农村有序转移,提高西部城镇对农村的带动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海燕 贾彦鹏 杨春平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二者仍然存在不协调、不融合的现象。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经济手段推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从顶层设计、法规政策体系、宏观调控手段、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评价考核等方面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产业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选庆
图能是第一个以严格的理论形式研究城乡交换关系的经济学家 ,“图能之谜”是一种关于农产品影子价格的数量测度 ,而且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 ,对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图能之谜 城乡交换关系 农产品影子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