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8)
- 2023(13788)
- 2022(10747)
- 2021(9380)
- 2020(7697)
- 2019(16699)
- 2018(16598)
- 2017(31758)
- 2016(17075)
- 2015(18675)
- 2014(18552)
- 2013(18350)
- 2012(16682)
- 2011(14662)
- 2010(14903)
- 2009(14219)
- 2008(14503)
- 2007(13388)
- 2006(12001)
- 2005(11399)
- 学科
- 业(85465)
- 企(78818)
- 企业(78818)
- 济(78181)
- 经济(78054)
- 管理(73699)
- 业经(31697)
- 方法(30396)
- 财(29461)
- 农(26003)
- 数学(22306)
- 数学方法(22058)
- 务(21813)
- 财务(21769)
- 财务管理(21744)
- 制(21070)
- 技术(20832)
- 企业财务(20663)
- 中国(19053)
- 农业(18774)
- 体(16086)
- 划(15200)
- 体制(14115)
- 和(14107)
- 产业(14063)
- 策(13995)
- 理论(13863)
- 技术管理(12803)
- 银(12759)
- 银行(12735)
- 机构
- 学院(254619)
- 大学(248290)
- 济(110169)
- 经济(108105)
- 管理(104235)
- 理学(88888)
- 理学院(88103)
- 管理学(87049)
- 管理学院(86550)
- 研究(79003)
- 中国(63812)
- 财(54875)
- 京(51336)
- 科学(44668)
- 财经(42432)
- 农(41389)
- 江(40725)
- 所(38503)
- 经(38377)
- 中心(36398)
- 业大(35262)
- 研究所(34034)
- 经济学(33388)
- 农业(32054)
- 北京(32052)
- 州(31446)
- 财经大学(31055)
- 经济学院(30141)
- 商学(29698)
- 商学院(29447)
- 基金
- 项目(163727)
- 科学(131399)
- 研究(122921)
- 基金(120447)
- 家(103072)
- 国家(102153)
- 科学基金(90446)
- 社会(81534)
- 社会科(77566)
- 社会科学(77545)
- 省(65538)
- 基金项目(63040)
- 自然(56289)
- 自然科(55012)
- 自然科学(54999)
- 教育(54699)
- 自然科学基金(54112)
- 划(52500)
- 编号(48536)
- 资助(47797)
- 成果(38439)
- 创(38106)
- 制(37162)
- 业(37150)
- 重点(36265)
- 部(36124)
- 发(35575)
- 创新(34780)
- 国家社会(34511)
- 课题(33173)
- 期刊
- 济(130099)
- 经济(130099)
- 研究(75171)
- 中国(51790)
- 财(47480)
- 管理(45561)
- 农(39950)
- 学报(33655)
- 科学(33629)
- 大学(27253)
- 农业(27200)
- 技术(26620)
- 学学(26023)
- 融(25132)
- 金融(25132)
- 业经(23455)
- 财经(21965)
- 教育(21529)
- 经济研究(19983)
- 经(18972)
- 业(16573)
- 问题(16496)
- 技术经济(16474)
- 财会(13956)
- 现代(13318)
- 科技(12662)
- 贸(12471)
- 商业(12417)
- 世界(12229)
- 会计(12017)
共检索到389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包彤
在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数字技术能否成为制造业升级与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这一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投入产出表识别了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的渗透程度,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能够促进城市制造业内部结构高级化转型,但是并未对制造业结构绿色化转型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区分数字投入来源发现,国外来源的数字技术促进效应更明显;(2)机制检验得出,数字技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规模以及加剧高、低附加值行业间的技术差距,使高附加值行业、企业获得了更多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并吸引高附加值行业进入市场,改善了资源的跨行业和企业间配置效率,从而促进了制造业高级化转型;(3)异质性分析表明,优化数字人才结构、完善要素市场发育、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有助于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高级化转型,通过构造城市——2位数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得出,技术复杂度较高行业以及与国民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的重点行业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呈现数字红利;(4)基于制造业结构绿色化的拓展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和数字技术的交互作用能够引导资源从污染行业转移到清洁行业,并加速污染企业退出,带动制造业结构向绿色化方向转型,实现了效益提升与绿色转型的双重优化。文章首次关注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的研究范畴,为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高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卫红 杨帆 张爱美 刘颖
依靠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突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从资源赋能和结构赋能双重视角出发,对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需进一步通过技术进步扩展绿色发展空间;(2)企业内部数字化技术转型能够显著促进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提升;(3)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作为绿色工艺创新的两个维度,在数字化技术转型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4)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技术转型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识别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情境因素,可为我国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数字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军
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数字技术具有知识密集和清洁性的特征,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驱动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在系统分析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数字化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数字化促进了制造业绿色发展。异质性研究表明,制造业行业异质性和数字技术异质性会对数字化赋能效果产生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主要通过优化要素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四条路径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但生产规模扩大起到一定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在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绿色发展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存在环境规制强度的最优区间,在此区间,数字化赋能效应最大。因此,应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畅通数字技术赋能传导路径,将环境规制强度维持在合理区间,以实现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 制造业 绿色发展 环境规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北玲 敖曈 朱康福 李勇刚 何天祥
【目的】本文关注半导体制造业中基于数字技术的水资源绿色管理问题,从技术赋能角度分析建立水资源绿色管理的综合框架,为半导体制造业的数字技术应用和行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范式和实践指导。【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吸收多学科解决方案来构建新的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了半导体制造企业的水资源绿色管理系统方案,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选择一家典型的半导体制造企业,深度剖析技术框架应用过程。【结果】(1)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水资源绿色管理的理论模式。(2)在理论模式中阐释了从源头到终端各生产环节的数字技术赋能内涵、特征与作用,分析3R原则框架下各企业采取的具体措施,揭示了数据技术赋能水资源绿色管理的作用路径。(3)通过华东某半导体制造企业的案例研究,实现了水资源智能绿色管理技术方案的实践探索,其2020—2022年数据的变化趋势表明,数字技术创新与水资源绿色管理的收益基本呈正相关,且创新幅度越大所获收益就越高。【结论】数字技术可以为半导体制造企业提供创新的水资源绿色管理方案,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处在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半导体制造业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水资源绿色智能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大为 张林 黄秀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可有效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影响企业绿色治理水平。基于2010—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有利于推动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提升,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行业以及地区层面均存在一定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在数字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深挖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优势、激发全要素生产率活力、加快金融资源流动、制定柔性数字技术发展战略的可行建议,以期提高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亮 高峻 李娅宁
数字化推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既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的重要保障。以2007—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搭建以“绿色创业导向—绿色创新”为链条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赋能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多阶段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数字化对于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显著赋能作用,且该作用存在“数字鸿沟”效应;绿色创业导向和绿色创新在数字化与企业绿色转型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存在“数字化—绿色创业导向—绿色创新—绿色转型”的链式中介作用;数字化与环境规制协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数字化对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高污染行业企业以及受“一带一路”倡议支持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通过绿色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绩效,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
数字化 绿色转型 绿色创业导向 绿色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翠凤
本文首先运用主因子分析法(PFA),对我国制造业29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严重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产业结构转型未能同步。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分别对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2007—2010年间的相对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Malmquist指数衡量)及其构成情况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发现两类行业的相对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差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效率水平高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但规模效率大大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两类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均处于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及其动因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静 曾萍 章雷敏
绿色转型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化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省际平衡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测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借助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地区数字化水平综合指数,检验地区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业GTFP的影响及中介机制。研究显示:地区数字化水平显著正向影响长江经济带制造业GTFP;门槛效应检验发现,当地区数字化水平高于单一门槛值0.363时,才能发挥对制造业GTFP的促进作用;地区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业GTFP的影响呈现上中下游逐级递减的梯度格局;绿色技术创新在地区数字化水平与制造业GTFP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地区数字化水平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赋能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提升了地区经济水平。最后,文章提出了包括加强数字化建设、强化地区间协调发展、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并重点考察技能溢价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且技能溢价在二者关系中发挥显著部分中介效应;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技能溢价发挥中介作用的条件是平均劳动报酬处于双门槛效应下合理区间。据此,建议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深入融合,打造区域数字金融联动发展模式,建立多方位劳动技能溢价提升机制,借此加速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并重点考察技能溢价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且技能溢价在二者关系中发挥显著部分中介效应;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技能溢价发挥中介作用的条件是平均劳动报酬处于双门槛效应下合理区间。据此,建议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深入融合,打造区域数字金融联动发展模式,建立多方位劳动技能溢价提升机制,借此加速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财莉 刘雪蕾 唐叶云
数字化赋能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有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化赋能为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制造企业只有主动进行转型升级,充分运用绿色供应链带来的机遇才能实现新的发展。文章通过从管理成本、信息沟通系统、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分析湖南省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从数字化培育绿色供应链管理意识、建立数字化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沟通系统、健全绿色供应链管理法律法规三个方面给出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路径,探索湖南省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数字赋能 制造企业 绿色供应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邝嫦娥 刘江月 李文意
数智融合作为推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对发展数字中国与制造强国具有重要作用。以2007—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智融合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智融合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赋能作用,并且在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智融合通过绿色认知和绿色创新赋能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数智融合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中更大;数智融合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存在门槛效应。因此,为充分发挥数智融合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赋能作用,应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改善企业管理;强化企业绿色认知,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构建数智融合赋能绿色转型新模式;应发挥国有企业的示范效应,继续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推进企业绿色转型。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数智融合 绿色转型 门槛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培 路诣晓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数字技术发展指数与工业绿色转型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各省(区、市)数字技术与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数字技术能够直接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创新水平提升和能源结构优化是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渠道;数字技术与工业绿色转型在空间上呈现出“高与高”“低与低”聚集的空间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存在。因此,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因地制宜推进数字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促进工业绿色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明强 许龙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的实现仍是较长时期内的研究重心。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政府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动态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且受到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天娇 赫连志巍 孟庆洪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数字经济是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先导力量,是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和关键推力。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优化升级已初见成效,在全球价值链、用户体验、连接方式、创新能力、创新模式以及管理方式升级中表现出强劲优势,但在制度保证、融合程度、关键技术、地区均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释放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潜能,应持续加强数字化建设,加快产品、生产以及组织数字化升级;构建行业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的协同作用;突出东西中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重点,构建齐头并进的创新发展格局。同时,应紧跟制造业数字化升级过程,为数字赋能保驾护航。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优化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