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15)
2023(18919)
2022(15895)
2021(14547)
2020(12399)
2019(27708)
2018(27225)
2017(52310)
2016(28730)
2015(31754)
2014(31139)
2013(31033)
2012(28378)
2011(25201)
2010(25013)
2009(23312)
2008(23634)
2007(21021)
2006(18510)
2005(16635)
作者
(85006)
(70557)
(70334)
(66425)
(45061)
(33831)
(31727)
(27645)
(26789)
(25290)
(23915)
(23848)
(22404)
(22357)
(21779)
(21540)
(21205)
(21158)
(20384)
(20325)
(17741)
(17403)
(17174)
(16045)
(15750)
(15736)
(15688)
(15648)
(14090)
(13937)
学科
(120579)
经济(120444)
(109697)
管理(99987)
(98837)
企业(98837)
方法(58052)
数学(47742)
数学方法(47263)
(39062)
业经(36851)
(34652)
(29404)
财务(29334)
财务管理(29299)
企业财务(27964)
中国(27405)
农业(24603)
技术(24164)
(22565)
(22366)
(21131)
贸易(21122)
理论(20865)
(20506)
(20494)
(20369)
地方(20268)
环境(19873)
(17851)
机构
学院(415228)
大学(412444)
管理(168841)
(166263)
经济(162929)
理学(146332)
理学院(144836)
管理学(142540)
管理学院(141796)
研究(131689)
中国(101133)
(87816)
科学(82828)
(78128)
(73625)
(66633)
业大(65166)
财经(63019)
(60652)
研究所(60526)
中心(60149)
农业(58302)
(57486)
北京(54943)
经济学(49545)
(49194)
(49118)
师范(48517)
(47603)
财经大学(46883)
基金
项目(282105)
科学(221587)
基金(205869)
研究(201806)
(180739)
国家(179203)
科学基金(154804)
社会(127920)
社会科(121480)
社会科学(121448)
(110442)
基金项目(109473)
自然(102785)
自然科(100415)
自然科学(100388)
自然科学基金(98642)
(92231)
教育(91533)
资助(84984)
编号(80851)
成果(63264)
重点(62613)
(61568)
(60728)
(59037)
创新(56206)
课题(54437)
科研(54418)
(53860)
国家社会(52927)
期刊
(179400)
经济(179400)
研究(114840)
中国(74127)
学报(68463)
(66368)
管理(65029)
(64467)
科学(60999)
大学(51300)
学学(48969)
农业(45842)
技术(37619)
教育(37504)
(35531)
金融(35531)
财经(31383)
业经(30924)
经济研究(28148)
(26846)
(26796)
问题(23198)
技术经济(22990)
科技(20810)
财会(19895)
(19885)
图书(19505)
现代(19344)
商业(18981)
理论(18971)
共检索到599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涵钰  张文韬  李涛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为企业经济绩效提升提供了新动能,其与企业环境绩效的潜在关联同样值得关注。本文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年报文本和机器学习方法构造数字技术应用指标,深入分析了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环境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改善了企业的整体环境表现,且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回归以解决内生性偏误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应用改善企业环境绩效主要源于其有助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改善管理层短视行为以及增强市场信号效应。异质性分析还表明,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环境表现的积极影响在外部环境稳定、研发支出占比高、行业竞争水平低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数字化时代推动企业更好履行环境社会责任提供了重要经验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献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到包含有限知识溢出的扩展投入品种类模型中,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政府补助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途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第三,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硕毅  张营营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具有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促进效应,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提高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创新协同程度,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此外,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促进效应还受到企业特征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中,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忠意   陈海涛   郑国洪  
本文利用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同一城市内企业间地理距离和数字化转型程度衡量企业数字化集群程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集群程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集群程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正相关,即存在企业数字化集群效应。进一步经济效应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集群能够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的生产组织绩效及创新动能,释放正向的经济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较低的银行业集中度有利于数字化集群效应的释放,且数字化集群效应对于不同科技属性和行业竞争地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均能够发挥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本文揭示了数字化集群效应的存在,并对其正向经济效应进行检验,为我国加快制定数字经济集群式发展政策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胡晟   王晨晨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能显著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经过替换变量度量方式、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通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同时,管理者短视主义削弱了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促进作用,而高管海外背景则加强了这一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非国有企业,特别是非家族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化深度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文章结论为我国企业以数字协同方式深入推进国际化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晓敏  刘红霞  
为了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以我国2009-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将高管变更分为非常规变更和常规变更,并采用样本配对和分组检验的方法,以高管不变为基准考察在不同产权性质上市公司中不同类型高管变更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中,高管变更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其中,非常规组交互影响显著,常规组交互影响不明显;在国企中,企业财务绩效与高管变更影响不明显,交互影响不显著;在非国企中,两种类型的高管变更均负向影响企业财务绩效,企业财务绩效也负向影响高管变更,只是非常规组交互影响显著,而常规组交互影响不显著。本研究为探明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财务绩效改进与不同类型高管变更之间的交互关系提供了更为稳健可靠、细致的微观证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珍珍  何宇  徐长生  
本文利用2008—2017年A股3500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PSM估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结果发现:母公司和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均显著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相较于2008版认定政策,2016版认定政策对研发财力投入的激励效应较小,但对研发人力投入的激励效应较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前,企业会自主增加研发投入以满足认定标准,认定期间研发投入会显著增加,认定期满后企业不会显著增加人力投入;企业当期的认定状态具有较高的概率,与其前一期的相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是有效的制度安排,但应在激励企业持续性地进行科技创新等方面完善认定政策,以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波  杨茂佳  
以中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结果表明:(1)ESG表现对企业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2)ESG表现通过不同的作用渠道实现价值效应:一方面,ESG责任履行表现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从而促进企业账面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ESG责任履行的良好评价显著提升了市场关注程度,释放了更多的积极信号,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价值。(3)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东部地区,企业的ESG表现具有更强的价值效应;对于非国有企业或非污染企业,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相对更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静   羊颜  
企业ESG实践是一项资源消耗性事业,组织冗余能否为其提供资源支持存在组织理论和代理理论两种观点。文章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组织冗余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直接可利用冗余、可恢复冗余和潜在冗余均与企业ESG表现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机制检验表明,股权激励正向调节了三种冗余与ESG表现的“倒U型”关系,而融资约束弱化了组织冗余与ESG表现的“倒U型”关系。文章拓展了ESG影响因素的研究,从组织内部冗余资源的视角,为改善企业ESG表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武鹏  杨科  乔智  罗婧瑜  蒋峻松  
企业ESG表现不仅能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信息,而且有助于审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及其路径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显著降低了审计费用。路径机制分析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减少经营风险、提高公司透明度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减少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企业,非国有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ESG表现对审计费用的降低效应更明显。结论为上市公司改善ESG表现、审计师积极使用ESG信息和政府部门推动ESG体系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拓展了ESG表现的经济后果及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民春   刘曈   袁瀚坤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构建了包含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在内的企业生产决策模型,使用2014—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加成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高企业生产率提升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加成率具有非对称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主要提升了非国有、东部及中部地区、成长期及成熟期制造业企业的加成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强化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促进作用。本文的政策意蕴是中国应积极推动数字服务贸易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以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在奋力实现制造业总量跨越的同时,力求“质效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劲  
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资本结构问题是企业财务决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为企业的管理者所重视,而且也为广大投资者所关注。在考察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相关因素之前,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原因,可以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原因如下:(一)银行贷款比例高我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无偿拨款,实行拨改贷之后,银行贷款成为企业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志彬  陈卓  欧玲  
依据2011-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考量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服务化转型在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效应,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最适强度”。服务化转型通过收益竞争优势和成本竞争优势对“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绩效”发挥正“U”形调节效应,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长效激励”。对非高技术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东部沿海企业而言,服务化转型调节效应更显著。鉴于此,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化转型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坚飞  水会莉  宋闻  
补贴和减税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其激励效应受到所在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学术界对营商环境在创新政策激励效应发挥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鲜有研究。本文选择2016-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为中介变量,以营商环境为调节变量,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补贴和减税两类创新政策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而在补贴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遮掩效应。(2)营商环境改善对两类创新政策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均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且正向调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中介作用。(3)营商环境越好,减税支持对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产出的间接效应越显著,且对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大于策略性创新产出;当营商环境不良时,补贴支持会促使企业减少技术创新投入,转向采取以链接社会资本和争取更多途径补贴的方式促进策略性创新产出。研究结论丰富了现有营商环境对创新政策支持激励效应的理论视野,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创新支持政策组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邵翠丽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企业财务灵活性的综合性评价指标AFI,并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企业股权结构对财务灵活性的线性效应。结果显示:流通股比例较高的企业财务灵活性较差;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财务灵活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变动关系;股权集中度会改善财务灵活性;企业管理层的股票持有比例对财务灵活性无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