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7)
- 2023(16910)
- 2022(13841)
- 2021(12619)
- 2020(10640)
- 2019(24098)
- 2018(24224)
- 2017(45361)
- 2016(24770)
- 2015(27625)
- 2014(27837)
- 2013(27078)
- 2012(24684)
- 2011(22162)
- 2010(21983)
- 2009(20201)
- 2008(20107)
- 2007(17857)
- 2006(15333)
- 2005(13399)
- 学科
- 济(103325)
- 经济(103208)
- 管理(72909)
- 业(70819)
- 企(59033)
- 企业(59033)
- 方法(47166)
- 数学(41540)
- 数学方法(41026)
- 农(27794)
- 财(27258)
- 业经(26380)
- 中国(25429)
- 制(20918)
- 学(20307)
- 技术(20085)
- 贸(19313)
- 贸易(19309)
- 地方(19225)
- 易(18780)
- 农业(18511)
- 产业(17529)
- 务(17005)
- 财务(16950)
- 财务管理(16900)
- 企业财务(15981)
- 理论(15882)
- 银(15752)
- 银行(15689)
- 融(14870)
- 机构
- 学院(353528)
- 大学(352148)
- 济(143209)
- 经济(140298)
- 管理(137001)
- 理学(118429)
- 理学院(117123)
- 研究(116859)
- 管理学(115053)
- 管理学院(114371)
- 中国(86877)
- 科学(74399)
- 京(73594)
- 农(65631)
- 财(64955)
- 所(59703)
- 业大(57344)
- 中心(55102)
- 研究所(54415)
- 江(53985)
- 农业(52043)
- 财经(51724)
- 经(46914)
- 北京(45486)
- 范(44728)
- 师范(44113)
- 经济学(43847)
- 州(42591)
- 院(42231)
- 技术(40362)
- 基金
- 项目(242218)
- 科学(189380)
- 基金(174651)
- 研究(171854)
- 家(154843)
- 国家(153560)
- 科学基金(131004)
- 社会(108679)
- 社会科(103240)
- 社会科学(103211)
- 省(96849)
- 基金项目(92753)
- 自然(86398)
- 自然科(84430)
- 自然科学(84403)
- 自然科学基金(82894)
- 划(81105)
- 教育(79519)
- 资助(70575)
- 编号(69041)
- 重点(54970)
- 成果(54385)
- 发(52479)
- 部(52434)
- 创(51689)
- 创新(48368)
- 课题(47454)
- 科研(47072)
- 计划(45853)
- 国家社会(45416)
- 期刊
- 济(152180)
- 经济(152180)
- 研究(96483)
- 中国(68242)
- 学报(61302)
- 农(57838)
- 科学(53272)
- 财(52597)
- 管理(49222)
- 大学(45378)
- 学学(42706)
- 农业(38775)
- 教育(37080)
- 技术(34130)
- 融(28790)
- 金融(28790)
- 业经(26243)
- 财经(25423)
- 经济研究(24664)
- 经(21979)
- 业(21535)
- 问题(20319)
- 技术经济(18961)
- 图书(18357)
- 版(18084)
- 科技(17832)
- 统计(17380)
- 商业(16635)
- 策(16368)
- 理论(16204)
共检索到513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迪文 谢卫红 李忠顺 骆建彬
随着我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影响机制问题受到学者们普遍关注。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数字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中存有差异。为明确数字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影响机制,基于1990—2021年32篇文献的37个独立效应值,结合技术创新长波理论框架,综合运用元分析技术归纳识别出数字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异质性修正的调节效应。元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通过金融因素、创新因素、绩效因素、生产运作因素、就业因素、劳动力状况因素、政策因素7种作用机制对产业变革产生显著影响;与数字技术影响产业变革高度相关的具体机制维度要素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就业信息、代际差异、触网程度、就业质量、城乡收入、制度文化异质性、全要素生产率、要素错配;无论异质性程度如何,数字技术对产业变革影响的主效应与各影响机制的调节效应均显著相关。结论可为进一步深化相关纵向研究和情境化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产业变革 元分析 产业数字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华盛
自带设备(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允许学生将智能设备带入校园学习中,是几年来在教育领域中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应用模式。我国在推进BYOD应用过程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碰到了诸多困难,反而在老年教育阶段,BYOD教学应用不仅迎合了老年群体的内在需求更解决了当前老年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困难,更重要的是为老年教育领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和特征,推动老年教育领域中"教与学"模式的改革。BYOD教学应用支持课堂情境和生活情境、虚拟学习环境和课堂环境、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骁 胡丽娜
创业导向是创业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最受关注的是创业导向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从早期的两者直接关系的研究到影响两者关系方向或强度的调节变量的引入,再到中介机制的探究,学术界积累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本文采用元分析的研究方法,基于1990~2012年的135个独立研究样本,探究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索这一影响关系的边界条件。元分析的结果显示创业导向和企业绩效为中等程度的相关(r=0.307),而国家发达程度、企业所处的行业、绩效测量方式,以及研究时间点会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这表明,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会受到时间、空间、行业特征及绩效评价标准的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凤彬 陈建勋
现有针对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研究多数是从中基层领导者所影响的个体或团队层次展开的,从高层领导者及其所处的组织层次来进行探讨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目前数量有限的关于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普遍忽略了对中介机制和调节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基于对现存研究缺口的认识,本文构建了包含中介环节的调节效应概念模型,并通过中国297家企业样本的实证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企业高层领导者的变革型领导行为对组织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且探索式技术创新在其中承担部分中介的作用;环境动态性对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在这种调节作用产生效应过程中,探索式技术创新起了完全中介的作用。本研究证明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江洪 钟永恒 於维樱
分析专业图书馆服务对象从科学家延伸到企业家的转变,阐述产业技术分析作为专业图书馆服务新选择的背景,剖析产业技术分析的概念和特点,结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在产业技术分析领域的初步实践探索,梳理开展产业技术分析服务的目标和思路:依靠多方位的数据支持,采用多维度的对象分析,并结合专家智慧开展多元化的系列产品服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肃 孙艺文
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环节,技术进步的最终实现离不开技术创新扩散的推动。文章通过质性化的探索性研究,从影响因素视角和过程参与视角,构建了技术创新扩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模型。对过程参与中的关键节点及每一节点下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级主范畴影响因素进行了提取,并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展开了二级影响因素的划分,以此构建了系统化、立体化的技术创新扩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模型。本研究对创新技术成果的传播,对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给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在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的进程中提供管理和政策启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扩散 扎根理论 战略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肃 孙艺文
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环节,技术进步的最终实现离不开技术创新扩散的推动。文章通过质性化的探索性研究,从影响因素视角和过程参与视角,构建了技术创新扩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模型。对过程参与中的关键节点及每一节点下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级主范畴影响因素进行了提取,并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展开了二级影响因素的划分,以此构建了系统化、立体化的技术创新扩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模型。本研究对创新技术成果的传播,对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给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在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的进程中提供管理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扩散 扎根理论 战略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喜玲 潘赟
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如教材内容实用性不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互动性差;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脱节,与行业接轨困难;师资队伍职业经历不足等,并提出应从加强教材建设,注重教材内容与生产实用性结合;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加强教、学互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课程实践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逄锦聚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过去时间内,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持续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由于我国经济的后发性,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等阶段性发展难以完全避免的问题,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如果忽视技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旺 董珏 余婷婷
分析当前的新兴产业技术预测研究及实践中,存在的定量方法数据关联性研究不足和即时性不够,以及技术产业化可能性和前景评估环节缺失的问题,提出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通过解析科技论文、专利和科技舆情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在技术预测中的交互作用,运用三螺旋理论来构建技术预测"论文-专利-舆情"三螺旋模型,用于预测新兴产业的未来技术方向;结合新兴产业及技术特征分析,运用原始"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型进行技术产业化可能性和前景评估,对所预测的技术方向进行优选。同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慧敏 孙上媛 卢星如
"电工电子学"是高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满足各专业电学知识的不同需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思想教育方面对该门课程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电工电子课程 专业需求 课程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美灵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在分享现代教育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红利的同时,其教学技术和教学观念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文章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及其给高职教学模式创新带来的划时代意义,从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两个层次论述了如何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职教学模式,对高职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高职教育 教学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石素君 李红 赵修臣 郑冰 许兴燕
该文针对电子封装技术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制定了知识、能力和思政多维度教学目标,构建了以技术前沿为引领的全封装工艺流程知识体系,形成了以虚拟仿真、SPOC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线上线下多形态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了科学全面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将价值引导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该项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工科 多维度 全工艺 新形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钢 沈丞
基于对探索与利用两类组织学习的拓展分析,细化了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不同阶段的学习与创新活动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技术追赶的3类迂回模式。研究表明:工艺利用、产品利用、工艺探索和产品探索是技术追赶过程中4类主要的学习活动;根据后发企业开展学习活动的差异,技术追赶有技术迂回、市场迂回和曲折迂回3种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钢 沈丞
基于对探索与利用两类组织学习的拓展分析,细化了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不同阶段的学习与创新活动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技术追赶的3类迂回模式。研究表明:工艺利用、产品利用、工艺探索和产品探索是技术追赶过程中4类主要的学习活动;根据后发企业开展学习活动的差异,技术追赶有技术迂回、市场迂回和曲折迂回3种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