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7)
2023(10711)
2022(7913)
2021(7030)
2020(5389)
2019(11496)
2018(10937)
2017(20553)
2016(10550)
2015(11654)
2014(11546)
2013(11632)
2012(10824)
2011(9840)
2010(10309)
2009(10042)
2008(8842)
2007(8404)
2006(7760)
2005(7313)
作者
(31336)
(26806)
(26005)
(24880)
(16264)
(12673)
(11713)
(10173)
(10147)
(9316)
(9167)
(8734)
(8300)
(8201)
(8010)
(8008)
(7628)
(7570)
(7523)
(7484)
(6653)
(6469)
(6418)
(6223)
(6114)
(5928)
(5908)
(5688)
(5396)
(5386)
学科
(52499)
经济(52453)
(49181)
(47214)
农业(33016)
管理(28857)
(25793)
企业(25793)
(24940)
金融(24940)
业经(22822)
(22605)
银行(22596)
(22010)
中国(21083)
(14424)
技术(14323)
地方(14291)
方法(13680)
(13333)
农业经济(12644)
数学(12213)
数学方法(12138)
中国金融(10970)
(10714)
产业(10308)
(9950)
(9621)
农村(9601)
信息(9280)
机构
学院(159000)
大学(151764)
(73027)
经济(71564)
管理(61057)
研究(54100)
理学(51961)
理学院(51519)
管理学(50893)
管理学院(50599)
中国(49919)
(47074)
农业(35158)
(31653)
(30700)
科学(29881)
业大(28981)
中心(28901)
(26469)
(26195)
财经(24287)
研究所(23488)
经济学(22341)
(22189)
农业大学(21039)
(20903)
经济学院(20446)
(20317)
经济管理(20255)
(19931)
基金
项目(103874)
研究(82623)
科学(82576)
基金(74861)
(64033)
国家(63334)
社会(55508)
科学基金(54736)
社会科(52443)
社会科学(52430)
(42987)
基金项目(39321)
编号(35258)
教育(34024)
(33241)
自然(30288)
自然科(29588)
自然科学(29587)
自然科学基金(29065)
(28477)
资助(27807)
成果(27510)
(25602)
国家社会(24175)
(23407)
课题(22821)
重点(22733)
(22715)
(22452)
创新(21849)
期刊
(89799)
经济(89799)
(55356)
研究(47198)
中国(40317)
农业(37069)
(33741)
金融(33741)
学报(23093)
(22591)
科学(22566)
业经(21569)
大学(19325)
管理(18593)
学学(18527)
(16372)
技术(15854)
农村(15164)
(15164)
农业经济(14823)
教育(13903)
问题(12400)
财经(11810)
经济研究(11413)
世界(10347)
技术经济(10164)
(10152)
(10017)
经济问题(9536)
农村经济(9520)
共检索到259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季焜  
虽然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相对落后于工业服务业和城市,但政府和社会对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寄予厚望。论文在介绍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基于对实践中数字技术主要应用场景的调研,讨论了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的成效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重点分析了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要充分考虑国情和农情,切实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注重技术采用的成本效益;其次,要厘清快速、包容且惠民的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最后,对于农村数字金融而言,既要推动技术创新更要注重制度创新,打破数据壁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维福  李莎  刘婧涵  陈阳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运用熵值法测度的2011—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指数,从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特性视角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显著地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数字普惠金融滞后一期和替换解释变量等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农村创业活跃度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机制。再次,与东部和南方地区相比,中西部和北方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所受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良好的地理穿透性。最后,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的特点,表明周边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促进本地的乡村振兴发展。据此,要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能力、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正向作用,不断推进我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凌霄  
文章在采用熵值法测算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使用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经济距离和地理距离两种空间权重,分别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空间自相关模型(SAC)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使用经济距离还是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我国乡村振兴均表现出空间关联性;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促进作用且表现出空间溢出效应,距离越近,溢出效应越大,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进行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是推动农村减贫、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歆   牛习现  
<正>“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数字技术与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也正在经历着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大力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农业经济蓬勃发展,进而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此,经研究出版社于2023年1月出版的《探访乡村振兴:数字经济进行时》一书,以作者数年的走访经历和思考作为依据,系统阐述了互联网企业是如何在下沉市场发力,以及他们的业务是如何在广大乡镇和农村市场扎根。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书生  杨娜娜  
基于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全国30个省份的乡村产业振兴综合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基本呈现"东高西低"态势;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第三,在数字普惠金融二级指标中,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乡村产业振兴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且数字化程度促进效果更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周璐  
本文基于创业和创新双重视角,运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构建了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并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创业和创新,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且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在指数维度、金融业务、市场化水平以及人力资本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除货币基金业务外,其他金融业务均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市场环境的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作用的发挥。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发展水平较低的乡村产生了更大的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辽   刘成飞  
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制,有助于缓解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和金融服务体系薄弱与日益增长的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现有文献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经济现代化做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是鲜有将其与乡村产业振兴联系起来进行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本文从乡村产业生产、乡村产业延伸、乡村产业功能和乡村产业支撑四个维度构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主要有三点发现: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和乡村产业振兴速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边际效应呈现明显差异;三是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直接缓解经营主体约束和激活市场活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乡村产业融合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间接影响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振   田靖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作为乡村振兴分项指标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对生态宜居不存在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振   田靖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作为乡村振兴分项指标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对生态宜居不存在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宪素  李晨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要求,也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土地整治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为更好地发挥新时代重大工程在有效落实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上的基础性作用,笔者认为亟须按照《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等安排,组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威  
论文从农村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出发,阐述农村金融对于支持共同富裕的必要性,进而分析出当前农村金融在供需不匹配、普惠性尚未充分发挥、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存在挑战,最后建议从提高农村金融供需适配性、加快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强化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效应、强化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特色农村合作金融等方面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群  张恩英  刘增凡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与实践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利契机,促进并引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并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仿真模拟不同支持政策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农业保险保费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显著,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保险保费增长速度应保持在合理区间。因此,应因地制宜制定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以优化结构为主导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忠岘   陆俊汕  
<正>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农村职业教育发挥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于为农村输送实用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技术赋能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随着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持续深入,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呈现出融合共生、相互促进的态势。鉴于此,深入剖析并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互促互进关系,对于实现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新跨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一书,就是其中成果之一。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红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应对“三农”问题与打造新农村、开创新农业、塑造新农民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则是重中之重,只有如此农村才能获得充足金融支持,才能让农村发展“有米下炊”。国有农业投资公司,通过基金、委贷、担保、小贷、保险等金融工具,助力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农业收入、促进农业投资,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的高速发展。当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均在不断提升农业保险在其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中的地位。而我国农业保险仍然存在农作物覆盖面较低、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产品创新性有待加强等问题。对此,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包括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