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2)
2023(13388)
2022(10374)
2021(9126)
2020(7503)
2019(16749)
2018(16508)
2017(31756)
2016(16502)
2015(18349)
2014(17905)
2013(17559)
2012(15578)
2011(13724)
2010(14066)
2009(13228)
2008(13230)
2007(12133)
2006(10478)
2005(9661)
作者
(47046)
(39453)
(39308)
(37078)
(25099)
(18618)
(17495)
(15168)
(14775)
(14162)
(13260)
(13244)
(12725)
(12441)
(12006)
(11989)
(11965)
(11453)
(11327)
(11268)
(9656)
(9542)
(9457)
(9051)
(8773)
(8718)
(8717)
(8625)
(7739)
(7717)
学科
(84903)
(81217)
经济(81145)
(79763)
企业(79763)
管理(69041)
方法(37269)
业经(32062)
数学(29126)
数学方法(28600)
(24847)
(23889)
技术(23069)
(19331)
财务(19288)
财务管理(19277)
中国(18499)
企业财务(18250)
农业(17682)
理论(16052)
(14785)
(14589)
技术管理(14517)
(14456)
(13751)
产业(12667)
(12575)
经营(12566)
贸易(12565)
企业经济(12526)
机构
学院(245874)
大学(238027)
(106020)
管理(105956)
经济(104185)
理学(91694)
理学院(90929)
管理学(89524)
管理学院(89067)
研究(70959)
中国(57049)
(48670)
(48125)
科学(41510)
财经(38471)
(37447)
(36924)
(35019)
业大(33865)
(33843)
中心(33389)
经济学(31944)
研究所(30418)
商学(30199)
北京(30064)
商学院(29912)
(29476)
经济学院(29007)
农业(28919)
财经大学(28371)
基金
项目(163836)
科学(132851)
研究(121547)
基金(121048)
(104011)
国家(103133)
科学基金(92614)
社会(80445)
社会科(76812)
社会科学(76795)
(66364)
基金项目(63237)
自然(59059)
自然科(57924)
自然科学(57915)
自然科学基金(56981)
教育(54988)
(53301)
资助(48443)
编号(48027)
(41170)
(37452)
创新(37449)
重点(36171)
成果(36014)
(35359)
(35282)
国家社会(34234)
课题(32319)
(32265)
期刊
(115850)
经济(115850)
研究(68065)
中国(46989)
管理(46811)
(40853)
(34314)
科学(31911)
学报(30116)
技术(28708)
大学(24472)
农业(24121)
学学(23290)
教育(22932)
业经(21759)
(20349)
金融(20349)
财经(19429)
经济研究(18821)
技术经济(17461)
(16922)
(16282)
问题(14344)
(14141)
科技(13889)
统计(13719)
商业(13031)
现代(12703)
财会(12511)
决策(11533)
共检索到360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震宁   童奕铭  
随着创新网络中企业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企业在数字技术应用的决策选择时极易受到同群企业的行为表现与企业组间压力机制的影响。本研究以制造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企业数字技术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模式的影响效应以及组间压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同群效应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模式中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以及二者互补效应的实现,而且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2)组间压力中,知识权力压力的提升将使数字技术同群效应的促进作用减弱,市场关注压力与行业竞争压力的提升能够增强数字同群效应的促进作用。(3)数字技术同群效应的促进作用在企业所在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良好、数字政策环境与数字金融环境优越的样本中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揭示数字技术同群效应的触发动机,拓展同群效应的影响方式与分析逻辑,指导企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同群效应与组间压力作用机制来实现企业创新模式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震宁   童奕铭  
随着创新网络中企业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企业在数字技术应用的决策选择时极易受到同群企业的行为表现与企业组间压力机制的影响。本研究以制造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企业数字技术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模式的影响效应以及组间压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同群效应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模式中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以及二者互补效应的实现,而且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2)组间压力中,知识权力压力的提升将使数字技术同群效应的促进作用减弱,市场关注压力与行业竞争压力的提升能够增强数字同群效应的促进作用。(3)数字技术同群效应的促进作用在企业所在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良好、数字政策环境与数字金融环境优越的样本中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揭示数字技术同群效应的触发动机,拓展同群效应的影响方式与分析逻辑,指导企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同群效应与组间压力作用机制来实现企业创新模式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丹  杨建君  
关于合作关系对合作创新的影响,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的社会网络视角,对网络层次的关系特征如何通过双边层次的关系质量影响技术创新模式的过程欠缺机理性认识。结合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和知识转移理论,分析网络联结强度、企业间信任以及技术创新模式三者间关系。利用327份来自全国多地的制造及高新技术企业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经济型信任,强联结会带来更多情感型信任;情感型信任更有利于渐进式创新,经济型信任更有利于突破式创新;联结强度对渐进式创新的作用是通过情感型信任传递的,而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敬  朱桂龙  樊霞  
本文以金发科技作为典型案例,探索了我国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与能力之间的协同演化机制。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发展生命周期中,其合作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螺旋式交互影响作用,而企业学习则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其对合作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选择,而阶段性学习方式又从知识获取与应用两个方面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演化,从而推动其采用更高级的合作模式。研究凝练出我国企业发展各阶段合作创新模式的关键特征,并发现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由最初简单合作逐步发展为纵横向一体化的契约型网络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有合作创新模式与学习方式能有效帮助企业跨越该阶段可能面临的"能力陷阱"。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合作创新与学习方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志强  何佳俐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冲击将深刻影响实体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本文以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合作创新,但是并没有显著地激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企业面临的外部交易成本和增加企业间的研发溢出来实现。分样本回归发现,在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成长期企业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地区中数字化转型对合作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分解发现,底层技术层面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合作创新均具有促进效应,而区块链技术和实践层面的数字技术运用对合作创新并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数字化转型对合作创新的推动作用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探究了数字化背景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结论对于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志强  何佳俐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冲击将深刻影响实体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本文以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合作创新,但是并没有显著地激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企业面临的外部交易成本和增加企业间的研发溢出来实现。分样本回归发现,在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成长期企业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地区中数字化转型对合作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分解发现,底层技术层面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合作创新均具有促进效应,而区块链技术和实践层面的数字技术运用对合作创新并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数字化转型对合作创新的推动作用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探究了数字化背景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结论对于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丹  杨建君  
结合社会网络和技术创新理论,跨层次分析了网络联结强度与企业间信任的内在联系,揭示企业间信任与技术创新模式对合作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基于陕西、江苏、广东等全国多地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372份调查问卷,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经济型信任,强联结带来了更多的情感型信任;情感型信任与渐进式创新交互正向作用于合作创新绩效;经济型信任与突变式创新交互正向作用于合作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月梅  徐康宁  
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以获取或维持竞争优势。而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决策,对于技术创新的成败有重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基于此,本文从技术特性和创新模式的分类出发,分析了不同技术特性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不同影响机理,指出对应于不同程度的技术复杂性、技术不确定性以及技术隐含性,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会有所差异。此外,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命题假设,构建了概念模型,认为技术复杂程度越高,企业采用合作创新的倾向越明显,而模仿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贵川  揭筱纹  
构建了一个逐步回归模型,并用2010~2011年间对103家资源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企业的资源因素有利、企业的技术能力较强、企业可能获得的合作利益较小、技术创新政策推动力度大的情况下,企业偏好于选择非产权合作模式;(2)在企业的资源因素不利、企业可能获得的合作利益大、企业的技术能力较弱、技术创新政策推动力度小的情况下,企业偏好于选择产权合作模式。因此,合作模式的选择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需要考虑以上四种重要因素。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晔  黎翔  
随着产业边界日益模糊,IT产业中技术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这种技术融合推动下的新竞争合作动态,迫使企业重新思考创新战略。在重新界定了技术融合的概念基础上,分析了IT企业中融合技术创新的三种主要创新模式:技术共享、技术并购、技术许可,且通过构建相应的博弈模型,研究了技术互补性、企业吸收能力、技术溢出系数以及创新系数对参与技术融合创新的企业均衡成本、均衡研发投资、均衡产量和均衡利润的影响。最后比较了这三种创新方式下的技术贡献水平、均衡产量和利润的均衡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韵君  
基于专利战略的视角,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具备创新技术的新颖性、创新技术的创造性、创新技术的实用性三个基本特征。技术创新具有特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技术创新发生过程的普遍规律。将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利分析、专利创造和专利实施为纽带联结起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技术预测、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的主要环节,形成一种在时间上继起和在空间上并存的关系,构建一个专利战略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型(PS-TI模型),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个新的指导框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玉梅  秦江萍  
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包括技术创新的动因模式选择、不同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产品寿命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技术创新的策略模式选择问题,以利于企业采用最佳的创新方式取得最好的创新效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中华  赵曙东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途径并以南京一家在技术创新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型民营企业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对其在技术创新模式、路径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指出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凤鲜  李平  
本文从技术发展战略视角出发,探讨了战略维度各相关因素对企业技术融合创新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根据战略理论和融合创新理论,分析了战略环境、战略资源与能力、战略目标、战略阶段四个维度因素对企业技术融合创新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关假设。然后,通过实证检验证明除了战略环境中行业竞争策略和战略目标中追随目标两个因素外,其余因素与融合模式选择的假设均得到验证,表明技术发展战略深刻影响企业融合创新模式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