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2)
2023(13840)
2022(11054)
2021(9879)
2020(7844)
2019(17439)
2018(17045)
2017(31040)
2016(16164)
2015(18194)
2014(17425)
2013(17219)
2012(16529)
2011(15366)
2010(15333)
2009(13947)
2008(13717)
2007(12275)
2006(11133)
2005(10360)
作者
(46577)
(38800)
(38738)
(36510)
(24775)
(18425)
(17367)
(14974)
(14806)
(13739)
(13419)
(12882)
(12460)
(12443)
(12026)
(12017)
(11602)
(11310)
(11177)
(10731)
(9799)
(9414)
(9162)
(8867)
(8750)
(8654)
(8533)
(8499)
(7813)
(7773)
学科
(80164)
经济(80103)
(50130)
管理(48790)
(39560)
企业(39560)
中国(28734)
方法(26182)
数学(22592)
数学方法(22460)
技术(22249)
(21808)
业经(21534)
地方(20690)
(16456)
贸易(16438)
(15986)
农业(15139)
(14963)
(14871)
银行(14849)
(14549)
技术管理(14344)
(14226)
金融(14225)
(14088)
产业(13839)
(13447)
环境(12414)
(11907)
机构
学院(235415)
大学(234155)
(109912)
经济(108080)
管理(89878)
研究(89152)
理学(76130)
理学院(75272)
管理学(74425)
管理学院(73941)
中国(69492)
(51119)
科学(49747)
(47037)
(44042)
研究所(39723)
中心(39667)
财经(36697)
(35778)
(35705)
经济学(34830)
(33595)
北京(33512)
(32224)
(31880)
师范(31597)
经济学院(31268)
业大(30101)
(28909)
农业(27475)
基金
项目(154511)
科学(124299)
研究(119076)
基金(112212)
(97351)
国家(96535)
科学基金(83185)
社会(79542)
社会科(75776)
社会科学(75762)
(60272)
基金项目(58123)
教育(53128)
(50230)
自然(48529)
自然科(47516)
自然科学(47508)
自然科学基金(46740)
编号(46457)
资助(44037)
(40089)
(38638)
成果(37655)
重点(35324)
创新(35268)
(34753)
国家社会(34571)
课题(33502)
发展(33336)
(32772)
期刊
(126343)
经济(126343)
研究(78435)
中国(57865)
管理(37818)
(34051)
(33780)
科学(32629)
学报(31132)
教育(30860)
(25743)
金融(25743)
大学(24645)
农业(24215)
技术(23958)
学学(22678)
经济研究(21988)
业经(20649)
财经(18689)
(16437)
问题(16068)
(15008)
(14646)
技术经济(14497)
世界(14066)
科技(14011)
国际(13687)
(12911)
论坛(12911)
图书(12742)
共检索到378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武可栋  阎世平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挥数字技术对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理论上厘清了数字技术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随着数字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区域的创新效率不断增加;数字技术可以通过人力资本、金融发展、产业升级三个途径,间接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数字技术对三大创新主体创新效率的作用强度存在异质性,表现出"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特点;随着数字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数字技术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形的效果。因此,提出应对之策:加速提升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因势利导出台针对性创新政策,合理配置数字技术相关资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兰丽娟  
在数字化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实施数字技术发展是新零售企业提升创新效率的重要推动力。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368家上市的新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双重门槛检验等方法,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发展对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并在其中引入组织合法性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动态竞争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得出结论:数字技术发展显著促进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动态竞争力在数字技术发展与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中具有双重门槛的显著中介效应;组织合法性增强了数字技术发展对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数字技术发展对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中,因企业年龄大小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寿鹏  
一、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尽管人们对技术创新(Technical Innova-tion)的解释还存在一些歧见,但是,比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技术创新是指从一个新的概念的建立到形成显性生产力并成功地进入市场的全过程。在我看来,技术创新是由"观念创新"(Indea Innovation)、"运作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吕春  
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同时也潜在地影响着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针对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开展与之相应的服务创新,能够使高校图书馆更为有效地拓展学科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质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徽文  高波  
以数字经济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是实现传统经济模式向智能化模式转变、数量型增长模式向质量型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采用2013—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在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但随着时间推移,影响效应趋于减弱;数字经济发展会强化企业家精神和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的边际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和行业异质性,东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更能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企业家精神、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徽文  高波  
以数字经济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是实现传统经济模式向智能化模式转变、从数量型增长模式向质量型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采用2013—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在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但随着时间推移,影响效应会趋于减弱;数字经济发展会强化企业家精神和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的边际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和行业异质性,东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更能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企业家精神、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铭  
文章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应该走引进——消化——开发——自主创新的产业主导型发展道路,即基于技术联盟的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因此,如何组建技术联盟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如何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如何建立起技术自主创新的体系就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星  惠宁  崔若冰  韩先锋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的特征,是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目前,关于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已然成为学术热点。本文以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地理溢出的双重视角出发,分析了数字技术作为产业共性技术、短周期技术与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存在的耦合效应,阐述了数字技术的知识性、可封装性通过促进邻近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集聚和专业化分工,形成技术创新地理溢出的空间效应。基于2012—2021年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关中四大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先行区,省域层面关键指标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上述影响效应的存在。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作为“知识经济”,应当注重对于数字技术类型的选择,形成与制造业自身核心技术融合创新后的“共振效应”,同时有效推动社会各层面的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另外,在先行区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网络、数字产业园区,发挥数字经济在空间维度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丛波  叶阿忠  
从网络效应出发,探究信息通信技术使创新空间分布趋向均衡的理论机制。利用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门限回归模型,检验在不同互联网普及程度下各类创新主体对城市创新产出贡献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内,创新主体位于互联网普及程度高的城市对创新产出具有更高的边际贡献,互联网普及率13.67%和38.98%分别为创新主体边际贡献门限效应的两个临界点,达到38.98%后大学、外资企业、消费者的创新效率达到最大化,而政府干预作用相对降低;早期阶段,中心城市率先达到互联网普及的临界点,但随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消弭了城市间互联网"接入鸿沟",大部分城市突破了互联网普及的门限条件,互联网快速普及促进创新空间分布趋向均衡,为摆脱极化陷阱创造了条件。据此从城市群层面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协调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提出建议:关注中心城市的创新发展,集中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创新;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契机,优化调整创新空间分布;推动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更大地理范围内将创新主体纳入网络效应作用机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群慧  王陆萱  
20世纪制造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上,还表现在生产管理技术发展和生产管理模式创新方面。本世界生产管理的技术发展和模式创新可以归结为两次生产管理“革命”:一是20年代美国工程专家福特(HenryFord)开创的流水生产技术和大量生产模式,二是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森  林爱梅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对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据中介效应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并进一步推动了能源效率的提升,即金融发展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在不考虑技术创新中介效应时,金融相关率和金融效率两个指标都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升;加入技术创新中介变量后,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R&D经费支出和专利申请授权数来间接促进能源效率改进,且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具有稳健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艳  
如何利用新兴数字技术提升新零售企业投资效率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议题。本文以新零售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数字技术提升新零售企业投资效率的基础上,基于2014-2021年我国A股新零售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我国融资约束、新零售企业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零售企业数字技术发展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率;融资约束在新零售企业数字技术发展提高投资效率中存在中介作用。据此,建议积极构建数字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着力培养技术人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数字技术快速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红  李娜  
为评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政策效果,推动我国数字技术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从数字技术的相关政策视角出发,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试验,利用201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广义空间模型考察数字技术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发挥政策红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赋能企业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本地和邻近地区均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凸显其示范引领作用正在逐步扩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雯  
发挥金融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11-2022年的经验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与我国流通业效率提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会对提升流通业效率产生直接的赋能作用,同时还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对提升流通业效率产生间接的赋能作用,进一步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流通业效率的正向赋能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与流通业深度融合创新、推进数字支付普及与应用、优化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业供应链管理的支持,以及加强流通业数据分析与智能化决策等方面提出了助力我国流通业效率提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钰芬   陈锦颖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创新要素配置方式及效率。在客观把握中国创新要素错配程度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数字化发展对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并深入剖析其内在机制及异质性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创新要素错配状况明显缓解,配置效率不断提升。数字化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创新要素配置效率,而创新要素流动是其中重要的传导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时,数字技术应用有助于创新要素实现充分流动,进而促进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提升;数字化发展对创新能力较低的西部地区及创新要素配置过度地区的作用甚微,仅仅依靠数字化难以妥善解决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不高的痼疾。研究结果证实了数字化对创新要素配置的赋能作用,有助于各地区以数字化发展为支点,撬动创新要素高效化配置的变革,破解配置低效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