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1)
- 2023(13316)
- 2022(10368)
- 2021(9182)
- 2020(6728)
- 2019(14841)
- 2018(14343)
- 2017(25917)
- 2016(14088)
- 2015(15686)
- 2014(16060)
- 2013(15641)
- 2012(15001)
- 2011(13903)
- 2010(14265)
- 2009(13076)
- 2008(12918)
- 2007(12145)
- 2006(11129)
- 2005(10110)
- 学科
- 济(66416)
- 经济(66352)
- 业(45430)
- 管理(40880)
- 企(31793)
- 企业(31793)
- 农(31445)
- 中国(23616)
- 业经(23124)
- 农业(21609)
- 地方(21328)
- 技术(16409)
- 方法(15988)
- 制(14359)
- 财(14096)
- 发(13728)
- 数学(12624)
- 银(12624)
- 银行(12607)
- 数学方法(12480)
- 产业(12295)
- 行(12284)
- 融(12206)
- 金融(12204)
- 学(11176)
- 发展(10735)
- 地方经济(10706)
- 展(10702)
- 环境(10687)
- 信息(10503)
- 机构
- 学院(211788)
- 大学(203704)
- 济(84186)
- 经济(82034)
- 管理(76029)
- 研究(75481)
- 理学(63180)
- 理学院(62433)
- 管理学(61462)
- 管理学院(61031)
- 中国(58341)
- 科学(44511)
- 京(44369)
- 财(39367)
- 农(38895)
- 所(37790)
- 江(36281)
- 中心(35503)
- 研究所(33508)
- 范(31619)
- 师范(31328)
- 业大(29724)
- 州(29569)
- 财经(29380)
- 农业(28665)
- 北京(28536)
- 院(27409)
- 省(26775)
- 经(26370)
- 技术(26005)
- 基金
- 项目(132603)
- 研究(106388)
- 科学(103804)
- 基金(90418)
- 家(77494)
- 国家(76635)
- 社会(67309)
- 科学基金(65052)
- 社会科(63451)
- 社会科学(63437)
- 省(55948)
- 教育(47648)
- 基金项目(46846)
- 编号(46529)
- 划(44705)
- 成果(38812)
- 自然(36153)
- 发(35856)
- 自然科(35203)
- 自然科学(35201)
- 自然科学基金(34498)
- 资助(34173)
- 课题(33285)
- 重点(30117)
- 发展(29567)
- 展(29026)
- 创(28875)
- 年(27787)
- 国家社会(27702)
- 部(27676)
- 期刊
- 济(112950)
- 经济(112950)
- 研究(67020)
- 中国(55764)
- 农(43111)
- 教育(33252)
- 财(29953)
- 学报(29951)
- 科学(29452)
- 管理(29051)
- 农业(28609)
- 融(24194)
- 金融(24194)
- 大学(23824)
- 业经(22957)
- 技术(22788)
- 学学(21975)
- 经济研究(16045)
- 问题(14088)
- 财经(13963)
- 图书(13484)
- 业(12563)
- 经(12193)
- 坛(11830)
- 论坛(11830)
- 技术经济(11586)
- 科技(11391)
- 版(11368)
- 农业经济(11101)
- 职业(11033)
共检索到347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俊玲 李子琪
大数据技术嵌入乡村治理过程,可以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产业结构多元化、生态环境健康化和乡村文明高质化,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标。但是在数字乡村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治理思维束缚、内驱动力不足和外部支撑乏力问题,因此,乡村数字治理现代化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点在于培养数据思维、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和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治理 数据思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菁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产业形式之一,不仅关系到旅游产业整体的发展,也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推进。通过乡村旅游的形式带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的乡村旅游产业整体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基于此,本文针对乡村旅游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生的正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是从内在机理和发展路径两个方面分别展开具体研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丽娜
我国乡村旅游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以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应对传统粗放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所引发的负面问题高度重视,就此本文认为发展集约化模式不失为当前提升乡村旅游边际收益的重要途径,但由于集约式发展其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因此试从旅游资源的配置、网络平台的使用、乡村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以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等四个角度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振国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地区分布广泛,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增加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地区经济的重要路径,对于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导向,对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兔儿干村乡村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对存在问题和面临困境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产业发展 路径 多元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蕊
近年来,人才引领对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作用和价值愈发凸显,但同时面临农民主体缺位、外部人才力量无法与基层有效对接等现实困境。对于乡村人才的研究多聚焦在单类型人才培育研究视角,缺少对人才引领内源、外源动力的整体性分析以及人才引领的剖面实践展示。文章借助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分析框架,对农民主体内部人才引领和多元主体协同外部人才引领进行结构化分析,并结合M县的案例探索提出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人才引领 乡村振兴 结构化分析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丹 王珩
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我国数字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数字经济与乡村传统产业的碰撞融合,使得新业态不断涌现,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只有从核心要素、系统架构、驱动力等方面厘清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发展机理,并找准实施路径,才能更好的激发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的活力,更快更好的实现乡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乡村数字经济 新业态 产业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沛
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保障,也是建设数字化国家的必经路径。我国正在走乡村数字化转型和发展道路,创新数字农业发展模式和形态已经变为主要导向,且乡村农业建设更是需要数字化技术应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乡村数字农业发展机理,明晰乡村数字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探索能促进乡村数字农业发展的优化路径,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和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农业 发展机理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逆转的趋势。乡村文旅文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亟需积极探索具有乡村地域适应性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综合来看,数字化转型对于乡村文旅文创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助推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乡村文旅文创产业发展的作用,厘清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从数字化人才培育、环境建设与产品创新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产业优化发展路径,以期为乡村文旅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数字化 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 文创产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旭
当前,乡村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力,但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环境破坏、乡村旅游经济与农村经济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以生态文明作为引领,结合乡村资源禀赋,开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文章以河南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作为研究案例,结合河南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趋向,提出特色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具体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琪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越来越热衷于个性化的旅游消费,因此对旅游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业面临着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低下的问题,亟需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通过加强制度供给与塑造行为范式予以解决。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乡村旅游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诗源 郭雅媛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在新常态背景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对“三农”领域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创新性地提出了在新发展阶段将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导去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从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三个方面探究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对于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莉 邵俭福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新兴的产业扶贫形式,是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农村产业联合发展的新动力、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和贫困人口自我提升的新路径。但目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还面临着"走"与"留"、"贫"与"富"、"真"与"假"、"破"与"立"以及"外"与"内"等现实困境。鉴于此,需要以融合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品牌意识打造特色旅游资源、以精准思维进行识别和帮扶、以协调战略处理开发与保护以及以联动机制促进外部扶贫与内部脱贫的互动。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陶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下,我国乡村旅游的产业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经历了传统的景区竞争、线路竞争等乡村旅游模式之后,开始迈入区域合作乡村旅游时代。本文认为基于区域合作视域的乡村旅游模式能够解决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改善分散化、小型化的乡村旅游模式存在的诸多缺陷,并进一步提出了区域合作前提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区域合作 乡村旅游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步倩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农业发展状况良好,大数据、区块链、电商平台等数字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也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提出全新要求。当前农村地区的供应链发展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将就现阶段农村农产品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简要分析,并就适合的发展路径做简要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一夫 王丽红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以乡村治理机制及其内在逻辑的变迁为核心,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治理的发展路径及其依赖性特征,探讨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向。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乡村治理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即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划分为两个时期,按照乡村治理机制的变迁,可以划分为乡镇自治、人民公社制、乡政村治和乡村共治四个阶段。70年来中国乡村治理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表现为乡村治理体制结构的行政化和集权化、乡村治理思维的城乡分治、乡村治理主体的精英化和乡村治理方式的技术化。未来乡村治理现代化将以构建党领导下的"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和开放的多元化治理格局为主要方向,实现乡村善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