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62)
2023(15448)
2022(12153)
2021(10955)
2020(8953)
2019(19706)
2018(18997)
2017(36201)
2016(18897)
2015(20938)
2014(20283)
2013(20217)
2012(18403)
2011(16331)
2010(16708)
2009(15739)
2008(16156)
2007(15185)
2006(13542)
2005(12681)
作者
(53110)
(44498)
(44075)
(41511)
(28440)
(20846)
(19928)
(16890)
(16751)
(16029)
(14983)
(14931)
(14352)
(14052)
(13659)
(13615)
(13100)
(12856)
(12832)
(12357)
(10925)
(10719)
(10713)
(10302)
(9960)
(9870)
(9817)
(9763)
(8702)
(8626)
学科
(92771)
经济(92686)
(87076)
(80303)
企业(80303)
管理(73587)
业经(33805)
方法(33766)
(27758)
(27728)
中国(25015)
数学(24978)
数学方法(24792)
技术(23353)
(20663)
财务(20627)
财务管理(20613)
农业(20040)
地方(19766)
企业财务(19580)
(18594)
理论(17031)
(15941)
(15853)
(15846)
(14835)
贸易(14820)
(14752)
金融(14751)
技术管理(14497)
机构
学院(274526)
大学(269273)
(121816)
经济(119591)
管理(112500)
理学(94880)
理学院(93907)
管理学(92851)
管理学院(92262)
研究(89082)
中国(73689)
(57981)
(57115)
科学(48427)
财经(44648)
(44556)
(42972)
中心(41598)
(40495)
(39545)
研究所(37875)
经济学(37108)
北京(36307)
(35278)
业大(33968)
经济学院(33374)
(33242)
师范(32982)
财经大学(32743)
(32606)
基金
项目(173105)
科学(139990)
研究(134282)
基金(126285)
(107635)
国家(106660)
科学基金(94600)
社会(88915)
社会科(84477)
社会科学(84459)
(68710)
基金项目(65974)
教育(60120)
自然(57189)
自然科(55949)
自然科学(55938)
(55685)
自然科学基金(55025)
编号(54188)
资助(49319)
成果(42944)
(42667)
(38960)
创新(38828)
重点(38682)
(38141)
(37905)
国家社会(37554)
课题(37226)
(35508)
期刊
(145053)
经济(145053)
研究(86960)
中国(63252)
管理(50410)
(49327)
(37285)
科学(34451)
学报(32548)
教育(31691)
(31048)
金融(31048)
技术(30106)
大学(26662)
农业(25604)
业经(25139)
学学(24489)
财经(23715)
经济研究(22973)
(20739)
技术经济(18047)
问题(17942)
(16977)
(15592)
现代(14207)
商业(14172)
科技(14098)
世界(14026)
图书(14023)
国际(13888)
共检索到442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明浩   庞钰标  
数字技术本身的新突破可以提高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治理效率,促进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本文结合2007—2021年企业数字专利和异地设立子公司的证据,探究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推动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可以促使异地子公司利润分回母公司,进而提高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数字产业化行业和非数字经济行业、同一经济圈以外以及市场分割程度较低地区,数字技术创新的赋能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没有数字技术创新的企业,数字化战略也有助于企业跨地区发展,但促进效果并没有前者强。此外,虽然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资本流向更为发达的地区,但有利于缩小母子公司所在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差距。本文从企业异地发展的角度揭示数字技术创新助力企业资本跨地区流动的重要作用,检验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的中国实践结果,为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政策制定、巩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超   余典范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中间品的质量,还对分散企业供应链风险、实现强链补链有重要的作用。利用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企业数字化对企业跨区域的供应链布局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可促进企业在省外布局供应链。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降低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从而可促进企业在省外布局供应链。调节效应分析发现,企业供应链越集中、研发强度越大,越能增强企业数字化对企业跨区域供应链布局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企业,企业数字化对企业跨区域供应链布局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企业中更显著。为此,要发挥数字技术在促进企业跨区域供应链布局中的积极作用,总结和推广供应链数字化的典型案例,培育和打造个性化的数字化服务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欣然  蔡道成  
削弱及破除区域间市场分割既是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关键所在,也是打破绿色技术创新约束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市场分割的视角研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30个省(区、市)商品、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水平,多维度探析市场分割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1)劳动力市场分割水平最高,商品市场分割水平居中,资本市场分割水平最低。(2)市场分割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从三个市场细分来看,商品市场分割与绿色技术创新无显著关系,而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则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另外,市场需求规模、市场竞争的传导作用得到验证。(3)从地区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市场分割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中部、西部地区则显著为负。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郝爱民   任禛   冉净斐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本文聚焦流通数字化发展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实证检验流通数字化赋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传导机制和异质特征。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且该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流通数字化发展能够通过加快创新要素流动、扩大企业规模、释放消费潜力等途径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基础设施水平、城镇化率和人口集聚程度较高地区,流通数字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与统一大市场之间存在基于基础设施、城镇化率和人口集聚水平的门槛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加快流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破除区域间要素流动壁垒、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文文  张振凯  
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形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运营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扎实推进新发展格局战略的重要基础。数字经济发展为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注入了活力。本文基于我国2019-2021年省级层面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驱动效应,并进一步从技术创新视角考察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阵,呈现出东部地区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滞后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数字经济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显著驱动效应,既存在直接驱动效应,也存在间接技术创新驱动效应。其间接驱动效应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渠道抑制市场分割助力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一种业态,对推动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实践中也需要重点关注营商环境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积极赋能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冉净斐   李国政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样态,枢纽经济以其高效的要素资源流动、增值和扩散效应,在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有着独特作用。交通便利性、要素积聚性、经济开放性和规则引领性是枢纽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枢纽经济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运行机理,包括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区域市场融合、促进国内市场规则统一等。当前,在枢纽经济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我国还存在枢纽经济带动效应弱、现代流通体系不完善、局部市场边界阻隔明显、市场统一规则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需从优化枢纽经济整体规划和布局、推动枢纽偏好型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枢纽经济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和制度规则等方面入手,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伟增   张柳钦   万广华   王傲  
以政务服务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本文利用2009~2019年的风险投资数据和上市公司子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省级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对资本流动及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不仅能显著加速省内城市间的资本流动,同时能够吸引省外资本流入。第二,平台通过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了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加速资本跨地区流动的主要机制。第三,平台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非对称性,省内“中心城市→外围城市”和“配置过剩→配置不足”的资本流动提速明显,不仅加速了省内城市间资本要素分布的均等化,也显著提升了资本的空间配置效率,降低了城市间的市场分割。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政府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进资本流动乃至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任桐瑜   谢建国   洪小羽  
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此,本文基于Caliendo和Parro(2015)的模型,探讨了RCEP关税减让对中国国内区域的福利效应,并对该福利效应进行分解。研究发现,RCEP关税减让会促进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上升,且这主要是由贸易额效应所引致;同时,区域福利分布并不平衡,部分省份由于所面临的出口竞争上升,使得其贸易条件效应下降,并导致福利水平下降。行业福利测算结果显示,RCEP关税减让后受益较大的行业有交通设备、纺织品和服装、机械和电气以及仪表、通用和专用设备等。反事实分析表明,在RCEP关税减让的同时,降低阻碍商品流通和劳动力迁移的壁垒,不仅能够促进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进一步上升,还能够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福利水平的差距;但是若仅降低劳动力迁移壁垒,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省份的福利水平反而可能因为劳动力流出的增加值效应呈现下降的态势。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紧抓RCEP发展机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协同并进,有助于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合静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时代背景下,商贸流通领域内部创新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考虑到流通模式创新本质上是各类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制度规范逐步建立的过程,研究促进上述变化发生的驱动因素成为必然。本文结合管理学领域常用的话语分析法,通过对27家商贸流通案例企业管理人员语料及问卷数据的归纳,提炼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流通模式创新的关键驱动和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亚琼  
在“三期叠加”背景下,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成为破局之选,而数字经济的产业赋能作用正逐渐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赋能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机理上,选取2016-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港澳台地区除外),采用熵值法量化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内统一大市场水平,并采用动态面板GMM模型,测算了数字经济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量化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从具体实现路径来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信息成本和创新发展驱动三类渠道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凭借更为坚实的经济、产业、资金基础,我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赋能效应更强,影响更为突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价值化可以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可通过强化地区经济联系、打破地方行政垄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沿海地区与高水平市场化地区中,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赋能效应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价值化可以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可通过强化地区经济联系、打破地方行政垄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沿海地区与高水平市场化地区中,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赋能效应更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益宁   潘昌蔚   李秀婷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能够有效借助国内市场优势保障出口供应链安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出口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显著提升了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机制检验表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信息不对称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影响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主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对产业集聚较高地区、竞争程度激烈行业、小规模企业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保障出口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改善出口企业供应链表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营造多样化的地区技术环境,是激励企业提升技术复杂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地区技术多样化的视角,考察全国统一商品大市场和要素大市场建设对企业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商品大市场、劳动力大市场和资本大市场建设均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复杂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形成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要素供给,这有助于促进地区的技术多样化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复杂度。其中,地区相关和不相关技术多样化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影响企业技术复杂度提升过程中均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复杂度提升,而地方政府政策推进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并没有产生显著效果;由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空间关联性,相邻地区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水平也会对本地区企业技术复杂度提升产生正向影响;最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要提升了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复杂度,而对国有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研究结论对全面识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积极作用,加快企业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