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3)
- 2023(16467)
- 2022(13471)
- 2021(12168)
- 2020(10410)
- 2019(23394)
- 2018(23286)
- 2017(44029)
- 2016(23563)
- 2015(26747)
- 2014(26135)
- 2013(25654)
- 2012(23444)
- 2011(21097)
- 2010(20872)
- 2009(19337)
- 2008(19125)
- 2007(17236)
- 2006(14573)
- 2005(12691)
- 学科
- 济(96418)
- 经济(96326)
- 业(73328)
- 管理(73139)
- 企(63008)
- 企业(63008)
- 方法(46871)
- 数学(40652)
- 数学方法(40043)
- 财(25934)
- 农(24684)
- 中国(24338)
- 业经(24267)
- 技术(22905)
- 学(20545)
- 制(18213)
- 贸(17673)
- 贸易(17665)
- 易(17177)
- 理论(16936)
- 务(16870)
- 财务(16811)
- 财务管理(16767)
- 农业(16760)
- 地方(16333)
- 企业财务(15914)
- 和(14939)
- 银(14593)
- 银行(14540)
- 产业(14297)
- 机构
- 大学(337775)
- 学院(336441)
- 济(134479)
- 管理(133054)
- 经济(131685)
- 理学(115644)
- 理学院(114395)
- 管理学(112254)
- 管理学院(111621)
- 研究(109181)
- 中国(81501)
- 京(70616)
- 科学(69007)
- 财(60524)
- 农(57122)
- 所(54628)
- 业大(52179)
- 中心(51948)
- 江(50714)
- 研究所(49920)
- 财经(48717)
- 农业(45370)
- 经(44284)
- 北京(43860)
- 范(43606)
- 师范(43070)
- 经济学(41162)
- 州(40182)
- 院(39951)
- 技术(38557)
- 基金
- 项目(232396)
- 科学(183730)
- 基金(168670)
- 研究(167241)
- 家(148443)
- 国家(147217)
- 科学基金(126892)
- 社会(106037)
- 社会科(100580)
- 社会科学(100552)
- 省(92426)
- 基金项目(88649)
- 自然(83423)
- 自然科(81611)
- 自然科学(81583)
- 自然科学基金(80127)
- 教育(78437)
- 划(78284)
- 资助(68635)
- 编号(67392)
- 成果(53640)
- 创(52917)
- 重点(52753)
- 部(51000)
- 发(49516)
- 创新(48776)
- 课题(46531)
- 科研(45279)
- 国家社会(44264)
- 教育部(43723)
- 期刊
- 济(139602)
- 经济(139602)
- 研究(91853)
- 中国(66720)
- 学报(55012)
- 科学(50191)
- 管理(49780)
- 农(49766)
- 财(49083)
- 大学(41566)
- 教育(39817)
- 学学(39040)
- 农业(34080)
- 技术(33669)
- 融(26275)
- 金融(26275)
- 财经(23751)
- 业经(23404)
- 经济研究(23163)
- 经(20446)
- 业(19579)
- 技术经济(18924)
- 科技(18054)
- 图书(18009)
- 问题(17868)
- 统计(17536)
- 策(16822)
- 版(16614)
- 商业(15174)
- 理论(15052)
共检索到485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鹏 王卓 谭常春 宋敏
数字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并购重组是企业获取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变革的高效方式。本文运用文本分析和Word2Vec算法构建数字专利词库、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对数字技术进行细分,从并购视角探究数字技术创新能否为企业带来价值。本文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目标公司拥有的数字专利越多,企业并购所产生的累积超额收益率越大,即数字技术创新能显著提升并购公司的市场价值;目标公司拥有的数字技术能显著提升并购企业的生产效率、数字技术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对于处在知识产权保护较强地区、受到分析师关注较高以及拥有首席技术官的并购公司而言,数字技术的这种价值提升效应更明显;就数字技术类别而言,目标公司拥有的云计算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是驱动并购公司价值提升的可能原因,且最具价值的数字技术类别存在行业异质性。本文不仅丰富了数字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也为强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并购 机器学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锦安 彭方平 谢秀英
基于2008—2019年我国国有上市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样本数据,使用双重/无偏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为时下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同时,引入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股东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提高创新投入强度与改善创新效率两途径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省
对碳价进行科学准确的预测,有利于提高碳市场风险防范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分解和机器学习的碳价组合预测模型,将影响碳交易价格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输入预测模型,汇总各序列的最优预测值即得到碳价的最终组合预测结果。以湖北碳市场价格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达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有利于提高碳交易价格预判的准确度、提高碳市场运行效率。基于此,建议采取二次分解和机器学习方法开展碳交易价格预测工作,建立跨试点碳价风险预警联动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及时调整碳配额发放总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英
本文通过中外案例剖析研究了基于并购视角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路径,指出在发展早期的技术依赖阶段,从单纯的技术购买转向通过并购获得技术许可,是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当企业技术能力积累到一定阶段,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战略性技术联盟和技术并购就成为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有效途径,可实现技术创新的超常规发展。同时大量实证研究也表明技术并购已成为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主要来源和趋势,技术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我国企业的跨国技术并购通过取得的研发资源与自身要素相结合,获得技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浩强 刘树林
并购是企业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背景,运用2009~2013年发生关联并购的203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收购方企业文化强度对其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关联并购能促进收购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包括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收购方的企业文化强度越强,并购后的技术创新效率越高;该显著正相关是由关联并购企业之间较小的文化差异有利于提高目标企业核心技术人员认可度与资源整合效率的积极作用引起的;该积极作用能通过收购方企业文化的明确陈述和文化培训得到强化。本文研究结论有利于理解企业文化在关联并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伍晨 张帆
使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字并购数据,基于面板固定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企业数字并购行为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并购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通过PSM-DID和控制函数法对自选择偏差、双向因果和遗漏变量带来的内生性问题加以控制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并购可以通过拓广企业知识宽度和提升创新效率来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调节效应显示,知识吸收能力和资源冗余均会加强数字并购对突破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国家做优做强数字经济以及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数字并购 突破性创新 知识宽度 创新效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于成永 施建军
作为外部学习的吸纳能力和获取外部技术活动的价值链治理模式选择是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进行技术创新以突破"价值链陷阱"、"网络陷阱"和"能力陷阱"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产业升级相关理论,以知识创造、社会逻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吸纳能力-技术并购边界-创新绩效理论模型;以苏、沪、浙等地的企业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检验了产业性质、技术动态、市场动态以及专用机制等控制变量对理论模型的影响;最后对如何培养吸纳能力和避免治理模式选择上的创新负效应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青 周绍妮
选择2009—2017年我国A股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技术并购能否给收购公司带来技术创新效应,以及收购公司成长潜力水平对技术并购与技术创新效应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从两维度区分不同类型技术并购以检验其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结果发现:技术并购能够显著带来技术创新产出效应和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收购公司成长潜力越大,技术并购带来的技术创新效应越显著。此外,相对技术进入型并购,技术巩固型并购更能给收购公司带来显著技术创新效应,而国内技术并购与跨境技术并购带来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技术并购 技术创新效应 公司成长潜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毓萍 陈官羽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金融大数据平台公司通过自己的平台收集和整理海量数据,完善信用评价维度,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对个人信用水平进行全面科学评价,因而,商业银行传统个人信用评价面临巨大挑战。从现有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和方法局限出发,探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个人信用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完善个人信用评价维度和评价体系,明确数据采集的渠道,运用动态脱敏技术进行数据脱敏、LOF检验方法检验数据异常值和随机森林方法补充数据缺失值。接着,运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方法筛选重要性指标,通过基于逻辑回归的评分卡模型对筛选后的指标进行处理,输出个人信用评价分。最后,通过BP神经网络对模型进行检验,运用该模型对个人信用水平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基于机器学习能够进一步提高个人信用评价的准确性,为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双燕 乔阳娇
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并购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探讨其行为产生的市场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和信息传输、软件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数字并购事件作为一次正向冲击,在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的实证框架下,基于创新与垄断的视角探讨了数字并购的市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并购显著提升了并购方企业的创新产出,但对企业垄断势力具有负向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成本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激发了员工创新的动力,提高企业创新产出;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本成本压力的不完全转嫁,降低了企业垄断势力,且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数字资产的溢出效应不利于企业垄断势力的提升。基于异质性分析发现,股权非高度集中企业进行数字并购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产出,数字并购对数字经济企业、股权非高度集中企业和高技术密集型企业垄断势力的负向影响较为显著,反之则不显著。以上研究结论为探究企业通过数字并购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浩强 刘树林
运用DEA-BCC模型,对20092013年发生并购的259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以此评价各行业企业在并购前后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表明:并购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规模效率的正向作用,强于对其纯技术效率的负向作用;并购对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与企业并购相关的文献,对通过并购获取创新资源,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与经验证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储溢泉
高并购溢价一直是理论界和监管层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上市公司高并购溢价为例,深入分析了并购交易中锚定价格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支付对价与并购标的业绩承诺现值之间的差额是融资购买股权的费用,并不是并购标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主要是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将融资购买股权的费用直接锚定在股价中,引导外部投资者看好此次并购,最终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减持掠夺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给监管层的政策建议是要规范并购重组中的定价问题,并详细披露相关的信息,以降低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并购 融资购买股权 价格锚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长征 李东伟 王秀娜 郭森
碳价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核心要素,对碳价的准确预测有助于政府科学制定碳市场政策;也有利于企业在碳市场中的有效决策,实现碳减排成本的最小化。本文基于CEEMDAN和Transformers模型提出一种全新的碳价预测方法,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影响碳价预测的主要因素,并运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识别出影响湖北碳价的关键因素;其次,考虑到碳价序列具有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和多尺度特征,运用CEEMDAN模型对湖北碳价原始序列进行分解,得到7个子序列;最后,运用Transformers模型对7个碳价子序列分别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进行叠加,从而得到湖北碳价的最终预测结果。预测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对湖北碳价预测的MAPE值为1.67%,是所有对比模型中预测效果最好的。基于此,要关注影响碳价的关键因素,建立碳价预测体系、开发碳价预测工具,科学设定碳配额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宗蕴璋 方文辉
本文在分析企业知识学习价值意义的基础上,结合SECI模型,根据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过程构建了一个通用的技术系统投入产出图,结合该图提出了技术能力成长过程的一般模型。本文认为,技术能力的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且提出企业技术能力实现阶段跃迁的条件和特点。
关键词:
知识 学习 技术能力 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专利信息评价和挖掘智能机器人领域技术创新人才——主成分分析法(PCA)的视角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基于融资约束与代理问题视角的实证分析
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多案例研究
生态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的比较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
基于价值链视角对技术创新效率两阶段分析——以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为例
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
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基于技术交易市场视角和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信息化水平对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下的两阶段分析
跨国技术并购助推制造企业数字化升级的作用路径——基于价值链新微笑曲线视角的双案例分析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