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8)
- 2023(16834)
- 2022(13979)
- 2021(12853)
- 2020(10595)
- 2019(23540)
- 2018(23325)
- 2017(44427)
- 2016(24178)
- 2015(26881)
- 2014(26112)
- 2013(25734)
- 2012(23426)
- 2011(21049)
- 2010(20655)
- 2009(18876)
- 2008(18326)
- 2007(16328)
- 2006(14127)
- 2005(12197)
- 学科
- 济(94574)
- 经济(94477)
- 业(72151)
- 管理(72117)
- 企(59577)
- 企业(59577)
- 方法(43161)
- 数学(37196)
- 数学方法(36833)
- 农(26341)
- 中国(26170)
- 业经(24442)
- 财(22773)
- 技术(22731)
- 学(20683)
- 贸(18285)
- 贸易(18272)
- 农业(18238)
- 易(17736)
- 地方(17516)
- 制(16499)
- 理论(16120)
- 银(15022)
- 银行(14952)
- 产业(14806)
- 务(14703)
- 财务(14635)
- 财务管理(14617)
- 融(14577)
- 金融(14576)
- 机构
- 大学(342366)
- 学院(340474)
- 管理(137465)
- 济(135127)
- 经济(132314)
- 理学(119774)
- 理学院(118478)
- 管理学(116492)
- 管理学院(115882)
- 研究(114091)
- 中国(83988)
- 京(72752)
- 科学(72565)
- 农(60587)
- 财(58965)
- 所(57229)
- 业大(55712)
- 研究所(52529)
- 中心(51561)
- 江(48948)
- 财经(48188)
- 农业(47909)
- 北京(45658)
- 经(44036)
- 范(43298)
- 师范(42757)
- 院(41445)
- 经济学(40440)
- 州(39674)
- 技术(37304)
- 基金
- 项目(241105)
- 科学(189055)
- 基金(174731)
- 研究(172139)
- 家(154763)
- 国家(153479)
- 科学基金(131465)
- 社会(108779)
- 社会科(103237)
- 社会科学(103209)
- 省(94945)
- 基金项目(93309)
- 自然(86893)
- 自然科(84912)
- 自然科学(84886)
- 自然科学基金(83408)
- 划(80052)
- 教育(78027)
- 资助(70466)
- 编号(68884)
- 创(54251)
- 成果(53907)
- 重点(53813)
- 部(51771)
- 发(51168)
- 创新(50029)
- 课题(47119)
- 科研(46110)
- 国家社会(45057)
- 计划(44796)
- 期刊
- 济(142683)
- 经济(142683)
- 研究(96286)
- 中国(66728)
- 学报(59920)
- 农(53779)
- 科学(53089)
- 管理(50636)
- 大学(44435)
- 财(43479)
- 学学(42022)
- 农业(37224)
- 教育(36910)
- 技术(30491)
- 融(28291)
- 金融(28291)
- 业经(24155)
- 财经(23523)
- 经济研究(23295)
- 业(20162)
- 经(20141)
- 科技(20008)
- 图书(18628)
- 问题(18345)
- 技术经济(18029)
- 理论(16627)
- 版(16345)
- 业大(15919)
- 商业(15622)
- 实践(15191)
共检索到489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洋
选取2011—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作用效果与机制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创新能够同时加剧高技能劳动力市场极化与低技能劳动力市场极化现象,且这一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加剧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力市场极化。基于此,应深挖数字技术创新优势,培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全面开展数字化技能培训,推动中等技能劳动力就业;构建数字化灵活就业平台,畅通低技能劳动力向上流动渠道;健全劳动力流动机制,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以优化劳动力市场配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洋
选取2011—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作用效果与机制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创新能够同时加剧高技能劳动力市场极化与低技能劳动力市场极化现象,且这一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加剧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力市场极化。基于此,应深挖数字技术创新优势,培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全面开展数字化技能培训,推动中等技能劳动力就业;构建数字化灵活就业平台,畅通低技能劳动力向上流动渠道;健全劳动力流动机制,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以优化劳动力市场配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楠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就业极化和技能溢价变动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就业极化对技术创新具有双重效应。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增长促进技术创新,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增长对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技能溢价变动对技术创新具有非线性影响。高技能与中等技能劳动力间溢价上涨对技术创新具有倒"U"型作用路径,中等技能与低技能劳动力间溢价下降对技术创新具有正"U"型作用路径。由高技能相对工资上涨引发的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将会逆转其在拐点后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并为企业技术创新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楠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就业极化和技能溢价变动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就业极化对技术创新具有双重效应。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增长促进技术创新,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增长对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技能溢价变动对技术创新具有非线性影响。高技能与中等技能劳动力间溢价上涨对技术创新具有倒"U"型作用路径,中等技能与低技能劳动力间溢价下降对技术创新具有正"U"型作用路径。由高技能相对工资上涨引发的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将会逆转其在拐点后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并为企业技术创新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从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抑制技能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和消除人力资本投资阻碍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纯彬 王晓军
本文在劳动力选择性转移的大背景下,构建了一个农户兼业生产的新技术采用模型,不但考察了兼业生产农户对新旧技术收益的比较、新旧技术和从事非农生产的比较,而且考察了采用新技术后新技术投入物在劳动力不流动和劳动力流动下的使用量大小以及由此导致的最终产出的比较。结论表明,与劳动力不能流动的情况相比,当农业工资率与非农工资率差距比较大时,劳动力流动下的兼业生产行为提高了新技术采用的收益标准,抑制了新技术采用量,从而导致农业产出总量减少。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流动 农业技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翔 陈仲常
使用中国省域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测算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城乡劳动力资源再配置的影响,并对东中西部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数据的分析在总体上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也揭示了技术创新发挥影响的区域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啸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劳动力成本对流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对流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当劳动力成本每提升一个单位时,流通技术创新提升0.784%。从区域异质性来看,劳动力成本对东中西部地区流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从调节机制来看,数据要素配置在劳动力成本驱动流通技术创新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文章提出大力推进自动化生产,加强人力素质提升,优化数据要素配置,推动流通技术创新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雷
文章以20012014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就业保护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就业保护的加强会进一步强化这一正向作用。上述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拓展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度会弱化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也会减弱就业保护对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强化作用。文章认为,企业必须正视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和就业保护制度不断推进的影响,逐步转变发展思维和经营理念;政府应加强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雷
文章以2001~2014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就业保护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就业保护的加强会进一步强化这一正向作用。上述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拓展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度会弱化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也会减弱就业保护对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强化作用。文章认为,企业必须正视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和就业保护制度不断推进的影响,逐步转变发展思维和经营理念;政府应加强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同时要落实就业保护政策,通过压力机制驱动企业技术创新;另外,政府还应认识到相关政策对异质性企业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增强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针对性,并通过市场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喜良 邱玥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标志性技术正深度融入各经济社会领域,在加速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引致了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新变化。基于2016—2020年385家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规模;(2)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提高了中等技能和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份额,显著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份额,同时对技术类、财务类、行政管理类岗位的劳动力需求提升起到正向影响,对生产类岗位的劳动力需求起到负向影响;(3)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负向影响会通过生产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因此,为实现企业智能化转型与劳动力配置的相对平衡,一方面需要培养创新型领军企业,扩大人工智能技术创造效应;另一方面应当评估知识技能需求变化,实现劳动力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动态匹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喻春娇
本文基于中国城镇家庭调查数据,运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贸易及其引致的技术创新效应对劳动力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从平均工资来看,进口贸易不仅直接有利于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收入,而且通过技能偏向的技术创新效应扩大了技能工资差距;出口贸易本身有助于缩小技能工资差距,但未通过技能偏向的技术创新效应显著影响技能工资差距。从工资分布的不同分位点来看,进口贸易及其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对高技能劳动力工资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低技能劳动力,出口贸易及其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对低技能劳动力工资没有显著影响;对于高技能劳动力而言,工资收入位于低端和中间位置的群体更容易从进口贸易中受益,同时也更容易从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孟续铎 李晓曼 詹婧 王阳
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实践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评价劳动力市场可以从市场景气、市场流动、市场匹配、就业质量和全面薪酬五个方面进行,每个方面下设若干指标项,并对这些指标在苏州市进行了实地验证,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监测机制和方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吕铁 王海成
劳动力市场管制是否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或者说,是否能够创造增量的企业价值,是关乎劳动制度取向的基本理论问题。文章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总体上看,劳动力市场管制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概率;(2)劳动力市场管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结构性特征,即相比产品创新,劳动力市场管制促进企业进行工艺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3)劳动力市场管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影响不显著;(4)劳动合同期限存在调节作用,临时雇佣比例的提高会弱化劳动力市场管制对技术创新的增进效应。文章认为,现阶段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管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二者并行不悖,可以实现劳动者和资本长期利益的双赢,但在制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结构性的差异。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管制 技术创新 结构性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良平 曾国华 余来文
在居民收入倍增和创新驱动背景下探讨劳动力成本提升对地区创新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劳动力成本与地区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分析,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2000年~2010年间我国劳动力成本与地区创新能力之间始终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劳动力成本提高1%,地区创新能力将上升0.2%左右。文章结论意味着当前我国应提高劳动者报酬,以人才集聚和人力资本投资强化,提升地区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楠 江永红
在欧美发达国家就业技能结构由就业"升级"走向就业"极化"的发展背景下,本文针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极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中间品进口的技术外溢和城镇化发展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对外贸易和离岸外包增加了对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外商直接投资(FDI)和产业结构升级则对劳动力技能需求具有"U"型的非线性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技术进步抑制了FDI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带动作用,增强了其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贸易开放弱化了技术进步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带动作用,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发展对高技能劳动力产生更多需求。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讨论了促进劳动力技能水平提升、推动就业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